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111节

“你随便取一个就是。”周赫煊狂汗,眼前这位太自来熟了,完全不把自己当外人。

郑汝霈冥思苦想道:“以前西沽破庙里那个瞎和尚,老说要证得因果,他待我不错,干脆我就叫‘证因’吧。”

证因?

郑证因!

周赫煊诧异地看着郑汝霈,心想不会就是写武侠小说的郑证因吧?

这位老兄在武侠小说史上影响力太深远了,草上飞、八步赶蝉、追云赶月等轻功,日月双轮、九连刚环、离魂子母圈等兵器,七星透骨针、金刚燕尾镖、梅花夺命针等暗器,都是郑证因写小说时创造的。还有并肩子、暗青子、架梁子、风紧扯活、点子扎手等江湖暗语,也是从郑证因开始才广泛运用于武侠小说,被后来的作家们继承借鉴。

古龙曾说,他最佩服的武侠小说家,就是郑证因。看古龙的《大旗英雄传》等作品,就能察觉到郑证因的影子。

说穿了,是郑证因让武侠小说更具专业性。因为他自己就从小习武,常年跟帮派打交道,对江湖事门儿清,不像其他作家完全靠想象。

此人就像个江湖隐侠,建国后也未离开天津,且不再动笔创作小说,安安稳稳做平头老百姓。甚至连郑证因的邻居,都不知道他是个小说家,只把他视为性情古怪的老光棍(一生未娶,只与刀枪棍棒作伴)。

周赫煊感觉很有趣,他虽然不能改变时局,却能改变身边的人和事。比如《大公报》提前复刊,北大提前复课,希望小学创立,李寿民、沈从文、朱湘、孟小冬、郑证因等毫不相干的民国名人,因为他而汇聚到一起成为朋友。

从郑证因上门切磋,就可知《射雕英雄传》有多受欢迎。

《神雕侠侣》做为续集故事,一经发表便引起北方读者追捧。周赫煊本以为,《大众》副刊撑死能有3000份日销量,结果实际情况出乎预料。

《大众》创刊仅一周,销量便稳定在5000份以上,并且还在逐渐增加。好多读者购买《大众》,纯粹是为了看武侠小说,其他内容他们根本不在乎。

郑证因上任做编辑后,他负责的栏目叫“国术丛论”,专门科普各种武术和门派的来历渊源。此栏目居然得到读者的颇多赞许,远比沈从文、朱湘他们编辑的散文诗歌更受欢迎。

郑证因再接再厉,又详细介绍了查拳的基础套路和两路副拳拳法,甚至把招式画成图形刊载于报纸上。此举引来查拳传人的强烈抗议,但读者们却表示支持。甚至有人闲得蛋疼,居然照着报纸练武功……嗯,武术基础套路,应该有广播体操的健身功效吧。

《大众》发行第二周,日销量已经突破6000,可谓长势喜人,商家们也开始主动寻求广告合作。只副刊的销售和广告收入,每月毛利润就达到5800银元。

在民国办刊物,那是真赚钱啊。

前提是你办的东西能卖出去,比如朱湘就自办杂志,结果亏得饭都吃不起。

第一百零三章 丈母娘看女婿

天津站外。

一辆辆骡车候在路边等生意,虽然汽车已经发明出来多年,但牲畜仍旧是中国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有人从车站出来大声喊道:“嗨,赶车的快过来几辆!”

“来嘞!”车把式高兴地挥鞭子。

叫车的却是个戏班子,林林总总二三十号人,光戏台道具就装了三大车。

明天就是孟小冬复出登台之日,所以提前动身来天津,同行的都是她的家人长辈。

大伯父孟鸿芳演武生和小丑,二伯父孟鸿寿唱文丑兼奏京胡,三伯父孟鸿荣演文武老生兼武净,六叔父孟鸿茂演小丑,父亲孟鸿群演老生兼红生。孟小冬的母亲张云鹤、二妹佩兰、三弟学科、四妹幼冬,还有她的几位姑父、舅父,也要么唱戏,要么演奏乐器。

孟家三代人出了九位名角,祖父孟七最有意思。他早年投过天平天国,从军十余年,一身好武艺,在英王陈玉成麾下担任戏班教师,战时打仗,闲时唱戏,也算武装文艺兵了。

这整个一戏曲世家,戏班子全是家里人。放在后世绝对显赫,但在晚清民国却属于下九流,有钱没地位,通婚也基本选同行,嫁给名流富商只能当姨太太。

他们主要在南方演出,甚至曾远赴菲律宾。但如今南边整天打仗,正好孟小冬又在北平购置了房产,干脆整个家族都搬来北平定居。

装车完毕,开始启程,还喊了几辆黄包车由女士乘坐。

孟小冬跟妹妹幼冬坐一辆,幼冬今年才九岁,但也已经出道登台,把老生唱得有模有样。

旁边那辆车上,坐着母亲张云鹤和三弟孟学科。张云鹤扭头对孟小冬说:“老大,你也快满20岁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我托人帮你说媒,倒真有个合适的。那人你也认识……”

“妈,你别说了,我暂时没有结婚的打算。”孟小冬打断说。

张云鹤见女儿反应强烈,狐疑道:“你有心上人了?”

“没有,你别多想。”孟小冬矢口否认。

张云鹤却了解女儿,柔声道:“跟妈说说,那人到底是谁?”

“真没有。”孟小冬不耐烦道。

“好好好,你的事你自己做主。”张云鹤颇为开明。

历史上这个时候,孟小冬已经对梅兰芳暗生情愫,后来不顾家人反对嫁给梅兰芳做妾,严格来说属于三姨太。梅先生正妻叫王明华,因子女夭折,主动劝丈夫再娶以延续香火,于是有了第二任妻子褔芝芳。这两位夫人如今都还健在。

孟小冬是个认死理儿的,她历史上愿意给梅先生做妾,现在认准了周赫煊也不会动摇,根本不在乎父母之言。

“姐,你的情郎是不是在天津啊?”孟学科突然蹦出一句。

孟小冬没好气道:“小屁孩儿,你懂什么?”

孟学科嚷嚷道:“什么小屁孩儿,我都十四岁了!”

“等你满了十八再说。”孟小冬笑道。

“切,以为我不知道,你的情郎肯定在天津。”孟学科人小鬼大,“不然咱们戏班子在北方首演,放着北平不管,跑来天津做什么?”

孟小冬被说穿心事,脸红道:“去去去,少胡说八道。”

“看报看报,看《大公报》,十五省督军联名推举张作霖担任安国军总司令!张大帅下个月要祭天就职嘞!”

“看报看报,看《大众》报,《神雕侠侣》火热连载。”

一个报童在大街上奔走呼喊。

孟小冬突然叫道:“《大众》来一份!”

首节 上一节 111/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