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155节

“哪种事情?”婉容更加纳闷。

孟小冬扶额,不想再理这个好奇儿童,随便忽悠几句便逛街去了。

出门好久,婉容才突然想起做皇后前,宫里嬷嬷们的教导。明白过来后,她的脸色有些不好看,连逛街的心思都没有了,就像是被恋人抛弃的少女。

却说周赫煊那边,他把《三毛流浪记》的画稿带到编辑部,沈从文、李寿民、朱湘、郑证因等人看了赞不绝口。

沈从文好奇打听道:“这部漫画深谙民间疾苦,画风清新自然,情节风趣幽默,不知出自哪位名家之手?”

“你肯定没听过。”周赫煊笑道。

“难道是个不知名的画家?”沈从文说。

周赫煊说:“自己看作者名吧。”

沈从文低头一看,只见作者署名有两个,分为是“郭小姐”和“周先生”。

“女的?”沈从文惊讶道。

“是女的。”周赫煊笑道。

“那位周先生,不会就是你吧?”沈从文问。

“是我。”周赫煊解释道,“我负责编故事,她负责画漫画。”

朱湘突然跑来插话:“哪天把这位郭小姐约出来,我想见识见识。”

“看她愿不愿意。”周赫煊笑道,“我打算扩充两个版面,专门用来连载漫画。谁认识丰子恺先生,可以写信向他约稿。”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毛连载

五月中旬,风云突变。

继武汉国民政府二次北伐后,一直按兵不动的南京方面,也突然出兵北上,东西两路同时发起进攻。

常校长之所以出兵,是因为他已经跟汪兆铭暗中达成共识——联手清党。不仅如此,武汉方面和冯玉祥会师中原后,汪兆铭立即北上郑州,与冯玉祥密议“清共”事宜。

冯玉祥麾下的各部队,都有我党人员担任政委。他表面上答应清共,但没把事情做绝,而是解除我党人员职务,先请众人吃饭,然后礼送出境。

张学良在河南打得还不错,虽吃了些败仗,但损失并不大。可惜他的队友太渣,奉系三路大军,就有两路溃败,只剩下张学良独撑河南局面。

到五月底时,张学良感觉打下去也于事无补,于是带兵撤出河南,豫省全境就此被武汉国民政府占据。

张作霖彻底慌了神,东边的北伐军长驱直入,西边的北伐军攻占河南,西北的冯玉祥还在顺手打山西,阎锡山被打得直喊爸爸。照这个势头下去,东北军早晚被赶回老家。

张作霖连忙招人商讨计策,最后只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议和!

张学良提出改旗易帜的主张,打主意利用南方矛盾,联合常校长、阎锡山对抗武汉国民政府。奉军的派系矛盾也显露出来,新派支持投靠南京国民政府,旧派则表示坚决反对。

最后张学良说服了叔叔张作相,张作霖拿得起放得下,表面同意这个计划,甘愿向南方政府俯首称臣。

常校长有意笼络张作霖,也希望跟奉系和解,但双方却在三民主义问题上出现矛盾。常校长要让张作霖信奉三民主义,张作霖却提出更改三民主义,在三民之后加个“民德”,变成“四民主义”。

这尼玛不是抬杠吗?

如此戏剧性的谈判,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双方都不是在真正议和,而是互相利用拖延时间。

南北战事且不提,河北和山东的旱灾更加严重,长期滞留天津的灾民已经超过三万。济民会的善款终于见底儿了,再怎么呼吁募捐都无济于事。

就在这种情况下,《大众》副刊开始连载《三毛流浪记》。

……

“看报看报,看《大众》报。杨过、小龙女身中剧毒,生死未卜!”

“小孩儿,快把报纸拿过来。”

天津街头,十多个流氓混混聚在一起。每当《大众》副刊发报时,他们就暂时歇工,也不干坏事儿了,就乖乖坐下听故事。

勉强认识几个字的流氓魏三,此时客串说书先生,他捧着报纸读道:“这段宁静平安也无多时。郭襄睡去不久,东边远远传来什么什么的踏雪之声,起落快……快那啥,反正很快。杨过站起身来,向东窗外望去。只见雪地里并肩走来两个老者,一胖一瘦,衣服……这两个字儿真不认识,反正是形容衣服的……”

混混们纷纷表示不满,嚷嚷道:“魏三儿,你他娘到底会不会念?”

“就是,还说自己上过平民学堂,读小说都读不通。”

“狗x的,不认识的字儿就别念啊,真是败兴!”

“……”

魏三面红耳赤道:“你们知道个屁!《神雕侠侣》是周先生写的,周先生是大学问家,他写的书有很多难懂字儿。我能认识七八成,已经非常厉害了。”

“少往自己脸上贴金,你他娘要是认字儿厉害,还跟我们一起当混混?”

“哈哈,人家魏三儿也是读书人。”

“喝墨水别喝坏肚子。”

“……”

“老子就还不念了,爱谁谁!”魏三发脾气道。

那些混混也不怕他撂挑子,当即冲向街头一个戴眼镜的,团团围住说:“小四眼,你别走!”

眼镜男连连后退,惊吓道:“你们……你们别乱来啊,我叔叔是三义庄小学的校长!”

“校长?校长就好,认识字儿,你快把这小说念念!”混混们嬉皮笑脸地把报纸塞到眼镜男手里。

眼镜男长舒一口气,擦汗道:“念报啊,小事。咳咳,你们听着……”

首节 上一节 155/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