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253节

诗歌聊着聊着,张君劢突然把话题转到政治上,他说:“明诚在《枪炮、细菌与钢铁》中关于中国政体的论述,真是甚合我意。”

“胡言乱语而已,在当今中国是不可能实现的。”周赫煊苦笑道。

蒋百里突然插话道:“我也赞同社会主义,但实行起来太过艰难。社会主义可以作为一种理想,而理想一旦遇到现实,必然要遇到许多矛盾。要解决矛盾,肯定是有方法的,但必须坚守原则。就拿三民主义来说,也是一种理想,也有矛盾,但如今的国党为了解决矛盾而舍弃理想,此为不智也!”

好吧,都是同道中人。

不管是蒋百里,还是此时的张君劢,他们都是社会主义者。

这得归功于梁启超。

梁启超是中国最早提出社会主义思想的学者,在1918年到1919年的时候,他曾组织过一次欧洲考察团,而当时张君劢和蒋百里都是考察团成员。

他们亲眼目睹了欧洲最底层人民的生活:穷困潦倒,每天都挣扎在生死线上,跟中国的贫民并无二致。

他们还看到欧洲社会的矛盾:贫富差距极大,工人们隔三差五闹罢工。

从欧洲回国以后,张君劢和蒋百里就变成了社会主义信奉者,认为欧洲的自由资本主义那套迟早完蛋。

多不同的是,张君劢明确反对共产主义,而蒋百里则对共产主义持善意态度。

蒋百里甚至还帮助瞿秋白、耿济之、郑振铎等人,支持他们翻译了许多俄文名著,并由“共学社”出版。听这出版社的名字,就知道他们在宣传什么。

听了蒋百里的话,张君劢感慨道:“是啊,如今的国党已经背弃理想了。他们喊着三民主义的口号,玩得却是独裁专制那一套。我那本《新路》杂志一贯骂国党,也不知道几时被查封。”

周赫煊心头好笑:若非张君劢的亲兄弟,如今主掌着中国银行,是常凯申的钱袋子,那本《新路》早就完蛋了。

张嘉铸突然冒出一句:“其实国党还是比北洋军阀好得多。”

“你知道个屁。”张君劢没好气地批评弟弟,“国党如今的中下层党员,已经全盘变质了。你看看那个陈德征在干什么?他整天在为国党独裁张目,像条疯狗一样到处乱咬,而且在报纸上帮常凯申搞狂热的个人崇拜。现在好多讨论现实问题的文章,在南方地区都不能发表,这是要禁闭言路的征兆。”

周赫煊不得不承认,张君劢的目光太敏锐了。

有人说民国言论自由,那纯属扯淡,不管是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都是主张言论控制的。

别的不谈,张君劢的杂志明年就要被查封,他本人甚至会遭到绑架。

咱们前面说过,陈德征是个圣斗士。

此人是如何写文章把胡适骂出国的?他自己写文章骂,又带动国党其他文人一起骂,而胡适的反驳文章却无法正常刊发,只能被动承受国党御用文人的攻击。

徐志摩每到关键时候都很仗义,当时只有徐志摩的《新月》杂志敢刊登胡适的文章,结果是《新月》杂志遭到查封,新月社诗人纷纷退团,这一诗歌团体逐渐走向没落。

嗯,这也是明年的事。

至于把鲁迅逼得躲进日籍书店,那更是动用了武力。陈德征最开始写文章批评鲁迅,将其定性为“反动文人”,不等鲁迅写文章反驳,他就已经调动人手去抓捕。

蒋百里无奈地说:“还是别谈国党了,今天只聊学术话题。”

张君劢道:“我认为要实现社会主义,就必须先成立一个政党。利用政党走向权利中心,再慢慢实行社会主义政策。”

“君劢兄,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啊。”周赫煊提醒道。

张君劢说:“我不是要造反,我是要走政党路线。”

周赫煊笑道:“国党要一党专政,你另组党派,而且还是摄政党,在他们看来就是要造反。”

张君劢没好气道:“明诚在《枪炮》一书中所言,不正是支持一档专政吗?倒符合国党的胃口。”

“我说的一党专政,属于理想状态,前提条件是该党有严格的行政纲领和执行力。”周赫煊摊摊手,“可惜国党根本不符合条件,他们的执行力低得可怕,他们的政党纲领也只是空话。”

“所以说,还是得一步步来。”蒋百里阐述着自己的观点,“社会主义是终极目标,中国现在实行社会主义的条件还不够,必须先走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虽然已经走向末路,但其生产发展方式还是有效的,对中国复兴也是有必要的。我认为,先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然后再一步步改良成为社会主义。”

周赫煊额头冒汗,不管是张君劢还是蒋百里,其思想的先进性都极为可怕。两人的政治观点虽然略有不同,但基本与英法等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路线相符合,甚至和中国的未来状况也有些类似。

张君劢的思想一直在衍化,到20年代末,已经逐渐认同蒋百里刚才的观点。他咬牙说道:“百里兄,明诚兄,我们既然志同道合,不如今天就组建一个社会主义政党。名字我都想好了,就要‘国社党’!”

国社党……貌似希特勒纳粹党,翻译过来就简称国社党吧。

不过张君劢的国社党,显然全称是“国家社会主义党”。

张嘉铸兴冲冲地说:“组党啊,我要加入。”

“小孩子一边玩儿去!”张君劢呵斥道。

张嘉铸低声嘀咕道:“还是把我当小孩,就你是大人。”

蒋百里笑笑摇头:“我不想加入任何政党,也对从政没有兴趣,君劢兄别找上我。”

周赫煊也说:“我跟百里兄一样。”

徐志摩闭口不言,张君劢也没指望徐志摩,他叹息一声道:“社会主义中国,难啊!”

蒋百里见气氛不对,立即转移话题道:“明诚,任公先生身体如何?”

“越来越不行了,上个月还在医院住了几天。”周赫煊说。

蒋百里道:“他都是累出来的。上次创办北平图书馆时,他带病主编大部头,直接累到住院,从此以后每况愈下。”

张君劢、蒋百里和徐志摩,都相当于梁启超的学生。张君劢也不提什么政党了,建议道:“反正大家都闲着没事做,不如等明诚回天津的时候,大家结伴去看望一下先生。”

“这主意好!”徐志摩立即响应。

周赫煊自然是要答应的,梁启超确实时日无多了。

周赫煊当天向张君劢、蒋百里讨要了墨宝,第二日便准备动身去南京。结果火车票都已经买好,却突然听到一个消息——《神女》、《狗官》和《狗官外传》(梦醒后的内容)被国党上海党部查封了。

同时遭到查封的,还有另外十多本书籍,都是揭露社会问题的现实题材作品。

首节 上一节 253/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