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334节

“是的。”周赫煊顺口问,“两位呢?”

马慕瑞耸耸肩说:“我这次是卸任回国的。”

马慕瑞算是个亚洲通了,他20多年前就在美国国务院任职,10多年前担任驻华公使参赞,随即又转任驻日大使馆参事,然后调回美国担任国务院远东司司长。

前几年,马慕瑞再次来到中国,担任美国驻天津总领事,后来升任美国驻华公使。

美国归还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便是马慕瑞负责谈判的。他去年还受常凯申邀请,前往东北与张学良接触,表示美国支持东北易帜。

别以为这家伙心向中国,他属于美国外交系统的强硬派,一切以美国利益为重。他本来是反对归还中国关税权的,只不过美国国务卿勒令他展开谈判。

顺便一提,这家伙还是美国前国务卿的特别助理。

“卸任回国吗?”周赫煊笑道,“看来马慕瑞先生是要高升了。”

马慕瑞吐槽道:“见鬼的高升,我倒是更愿意留在远东。咱们那位新总统,可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

好吧,看来马慕瑞是民主党的人,跟共和党的总统胡弗尿不到一个壶里。

马夫人艾莉丝问:“周先生,你这次去美国,是要去哪所大学做学术交流吗?”

周赫煊也不隐瞒,实话实说道:“我觉得美国股市快崩盘了,顺便跑去做空赚几个小钱。”

“哈哈哈。”马慕瑞仿佛听到天大的笑话,“周先生,或许你可以存100美元在我这里,免得赔光了没钱买回国的船票。”

唉,每次说实话,咋就没人愿意相信呢?

周赫煊耸耸肩:“拭目以待吧,我不是开玩笑的。”

艾莉丝说:“周先生,你是著名的文学家,而且听说在美国长大,有没有想过写一本关于美国的小说?”

“这主意不错。”周赫煊笑道。

海上旅途漫漫,不找点事做会把人逼疯的。

三年前,《留学生》杂志还专门刊登过留学指南,文章特别提醒:留学生最好带上乐器和书籍,方便打发船上的无聊时间。

周赫煊这次去美国,除了花旗银行国际账户的存折外,他身边是啥都没带。

那就干脆写小说好了,估计等轮船在旧金山靠岸,周赫煊的新作已经写完了,正好可以找美国出版商出版发行。

至于写啥书?

美国读者不喜欢太文艺的东西,必须足够商业化才行。

《乱世佳人》的原作者估计已经完成初稿了,这本书是抄不得的。

当然,此书还要再过七年才能出版,周赫煊如果提前把书稿拿出来,完全可以截胡,只要别怕原作者跑来找麻烦。

趴在船舱里想了好半天,周赫煊觉得什么书都不用抄,直接把《泰坦尼克号》改编成小说即可,反正他上次还给婉容讲过这个故事。

周赫煊突然来了恶趣味,把想把《泰坦尼克号》写成科幻故事。

也即是说,对电影情节不做大修改,一出场就是几十年后的老萝丝。

嗯,以20世纪末的未来人物视角,讲述一个发生在20世纪初的故事,这不是科幻小说是什么?

第三百一十三章 抵美

远洋客轮在东京港停留一日,等许多日本旅客登船后,才开始继续航行,下一站是夏威夷。

周赫煊写小说的速度很快,因为故事情节早就有了。他需要费心的,就是把一些未来物品,用科幻小说的词汇阐述出来。比如人造卫星、比如水下探测器、比如影像显示器、比如移动电话等。

心血来潮之下,周赫煊还用铅笔画着各种插图,而且故意把未来机器的外形扭曲。

周赫煊把水下探测器画成小型潜艇模样,把影像显示器(闭路电视)画成圆形,把人造卫星画成带着无数天线发射器的怪物。

为毛要写人造卫星?

看看周赫煊的小说内容吧:

“公元1990年时,人类已经进入电气智能时代。搜寻泰坦尼克号残骸的探测船,拥有远洋自动航行能力,它靠人造卫星信号定位,单位精确到以海里计,船长不需要再使用罗盘……

人造卫星就如同月球一样,围绕着地球空间轨道运行,它平衡了地球引力场、大气阻力、太阳引力和月球引力的互相作用,拥有自身固定的环绕轨道……

就像无线广播一样,人造卫星如同太空中的信号塔,随时随地向地球传输各种信号波。20世纪末的人类,可以随时随地的打电话,不用再受到电话线的束缚,正如有线电报和无线电报的区别……

布洛克·诺威特通过声呐系统,探测到泰坦尼克号的具体位置。他让助手启动水下探测器,这种探测器拥有防水的摄像头,将海底的影像真实传输到船舱控制室……”

二十多年后,当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上天,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回《泰坦尼克号》这本小说。

科幻小说的预言成功并不稀奇,比如飞机、潜艇、计算机发明出来以前,就有科幻作家在小说里面提到过。人们之所以如此惊讶,是因为《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广为人知,到50年代早已经家喻户晓了。

2000年8月30日,第6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多伦多举行,评选出“20世纪影响深远的十大经典科幻小说”。“汤姆·斯威夫特”系列小说获得冠军,而《泰坦尼克号》在这个榜单排名第二。

虽然在绝大多数时候,人们都把《泰坦尼克号》视为爱情小说。但它被选入“20世纪十大经典科幻小说”榜单,却没有科幻爱好者站出来反对,因为里面提到的“未来”科技全都变成了现实。

科幻迷们甚至感觉惋惜,因为周赫煊毕生就只有这么一部科幻作品,而且还是披着科幻皮的爱情小说。

有人戏言道:“周赫煊是一个被史学研究耽误的科幻大神。”

连续把自己关在船舱里创作半个月,周赫煊终于出来透气了。他受马慕瑞夫妇的邀请,跟张谋之一起去听交响乐演奏。

这玩意儿属于高逼格,嗯,主要是门票钱太贵,一般人舍不得听。

“周,想必不用我来介绍了吧。”马慕瑞指着身边的英俊青年说,“这是著名的戏曲家梅兰芳先生。”

周赫煊笑着伸出手:“梅老板你好!”

首节 上一节 334/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