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400节

戏院里陆陆续续进来些观众,1500个观众席大概坐了三分之二,说明《故都春梦》的宣传还搞得不错。

听说这部电影是《茶花女》改编的,周赫煊看完以后完全没感觉出来,因为本土化得太彻底了。

《故都春梦》大致剧情讲的是,落魄书生在北平遇到红歌妓,并借此当上官,在纳歌妓为妾后,又把原配和两个女儿接来。大女儿跟着歌妓学坏了,原配被逼得离开。书生的政治靠山遇刺身亡,书生自己也被拘捕入狱,幸好被叔叔破产营救,歌妓趁机和旧情人携款私奔。原配接回书生和病重的大女儿,书生悔恨不已,从此一家人过上幸福平淡的日子。

电影情节虽然老套,但拍得其实还不错,演员的演技也非常优秀,周赫煊居然看得津津有味。

影片放映结束,观众们陆续离场。

罗明佑与黎民伟、孙瑜等人握手,喜道:“看来这次的电影要大获成功,观众反应很热烈。”

确实很热烈,在原配和歌妓撕逼时,观众们都义愤填膺的骂出声来,后来一家人破镜重圆,观众又拍着巴掌大声叫好。

众人结伴离开戏院,前往附近的饭店吃晚饭,席间开始讨论正事。

罗明佑拿出一本计划书说:“周赫煊请过目,这是公司的详细计划书。”

既然决定要投资电影公司,那么就得事先把情况问清楚,毕竟10万元不是什么小数目。

周赫煊首先翻看公司的结构,发现即将组建的联华影业颇具现代化,跟眼下民国普遍的家族式管理大不相同。首先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分离的,股东只负责投资和分红,总经理享有公司的绝对管理权。总经理下辖制片、总务和营业三个部门,三部分又分别管理各个执行科室。

周赫煊对此感觉很满意,至少公司结构看起来非常科学。

接着,周赫煊又扫了一眼现有股东名单,果然发现有何东、于凤至等人的名字。另外梅兰芳也是股东之一,还有报业巨子张竹平,前司法、外交部长罗文干,印刷公司经理黄漪蹉等人。从政治靠山,到宣传、发行、制片等领域的大人物都有,这个公司还是很有前途的。

但联华影业的制作模式,却让周赫煊感觉很有问题,公司明明属于大片厂构架,采用的却是独立制片模式。合并前的几家制片公司,合并后改称联华一厂、联华二厂、联华三厂和联华四厂。拍电影的钱由总公司支出,具体的制片却由分厂负责,而且采用的是导演中心制,导演享有无限大的权利,并没有设制片经理来限制导演。

这家公司是个超级大坑!

周赫煊不动声色的把公司计划书交还给罗明佑,笑道:“罗先生,我对电影行业不是太懂,投资入股就算了吧。不过《神女》的剧本我会写出来,只限于普通的商业合作。”

罗明佑皱眉道:“有什么不妥吗?”

“贵公司拍电影不做预算的?”周赫煊反问。

罗明佑笑道:“预算哪里说得准,把拍电影的钱定死了,那相当于螺蛳壳里做道场,导演会束手束脚,根本拍不出好的作品。”

周赫煊也笑道:“在联华影业当导演太幸福了,导演权利无限大,还没有制片经理管着。我如果当导演,肯定会精益求精,根本不在乎花多少钱,也不在乎用多少时间。反正电影拍出来,名声是我这个导演的,亏了钱算总公司的。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我相信导演的品行。”罗明佑道。

周赫煊又说:“即将组建的联华影业,有制片公司,有电影院线,还养着一大帮导演、演员和摄影师,这明显属于大片场制度。大片场制度,需要非常细致的运作规划。而在制片方面,你采用的却是独立制片模式,这好像很有矛盾吧。”

罗明佑道:“没有矛盾啊,我这是综合了大片场制度和独立制片模式的优点。”

周赫煊无语道:“我们把大片场制度,比喻成苏联的计划政体,把独立制片模式,比喻成美国的自由政体。你现在综合了两种制度,相当于是苏联的国体,却在搞自由民主,这是要出大乱子的。”

“哈哈哈。”罗明佑大笑道,“周先生,你不懂电影,说的都是行外话。”

罗明佑这话一出,周赫煊已经看清他的性格,四个字可以概括:散漫,自负!

从公司运行设置可以得出结论,罗明佑是个非常散漫的人,他不想费心思去管控制片。而丝毫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还说别人不懂行,透出一股浓浓的自负味道。

这种人,做朋友非常适合,脑子一热说不定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但是合伙做生意嘛,张嘉铸这个公子哥都比他强,活脱脱的败家子儿脾气。

周赫煊没有看错,历史上的罗明佑还真是这样的,联华影业只存在了七年就倒闭。

由于公司的制片管理漏洞,导致制片分厂经理和导演随意挥霍股东的钱。导演为了拍出好电影,完全不管时间和金钱,一部电影拍两年那是常有的事,一场戏可以用去好几千元。著名电影《渔光曲》拍了一年多,花费十多万,广告费又用去几千元。

一部电影投资十多万,这可是民国啊!

最搞笑的是罗明佑此人,有一次电影拍到一半没钱了,他说自己去香港筹钱,结果到了香港之后游山玩水,最后竟然跑去东南亚旅游,把制片部门的职员气得够呛。

总的说来,联华影业制作的电影全是精品,不仅艺术价值很高,而且还非常卖座。但制作周期太长,投资太大,根本就无法回本,百分之百的亏本经营。

第三百七十七章 红颜薄命

“周先生真不愿意入股?”罗明佑感觉颇为遗憾。他邀请周赫煊加入,其实只是看中周赫煊的名气,电影上映时挂一个“文学监督周赫煊”字样,宣传搞起来会方便很多。

周赫煊仔细考虑后说:“不如我们换一个合作方式。”

“什么方式?”罗明佑问。

周赫煊解释道:“我个人成立一家电影公司,要拍电影时跟联华影业合伙投资,我提供剧本创意,租用联华影业的人手和设备。上映时由两家公司联合署名,并且依靠联华公司帮忙宣传发行,所获利润双方彼此协商分配。”

就是电影工作室啦,而且还属于皮包性质的。

罗明佑想了想,笑着说:“这倒是个很有意思的想法,我同意。”

“那就,合作愉快。”周赫煊举杯道。

“合作愉快!”罗明佑笑道。

罗明佑骨子里就是个公子哥,他出身于广东世家大族,有资金有人脉,完全不把钱当钱。他每个月都会往返于北平、天津、上海和香港四座城市,名义上叫视察公司,说白了就是坐船玩儿。

这家伙还是个拖延症患者,已经到了拖延癌晚期。每次坐船都踩着时间出门,经常到码头时轮船已经起航了。他也不着急,也不生气,笑嘻嘻地看着船离开,然后该干嘛干嘛。

罗明佑宣称自己要创造“东方好莱坞”,还说要进口有声电影设备,结果一拖好几年,黄花菜都特么凉了。

周赫煊投资电影只是玩票而已,才不管罗明佑是啥样人,等抗战时期拍几部爱国电影,也算是为国家民族做了好事。

一顿饭吃完,众人各自离去。

周赫煊走出饭店大门,孙永振已经让司机把车开过来。他还没来得及上车,便看到一个青年从街边窜出,跑到阮玲玉面前说:“阿阮,你总算下来了。快给我几百块,急用,急用!”

“你不是去做生意了吗?怎么连几百块都没有?”阮玲玉脸色难看道。

青年长得还是比较帅气的,就是身子骨单薄,瘦得颧骨凸起,而且还有明显的黑眼圈。他有些尴尬地笑道:“那个嘛,我把钱都用来进货了,手里头缺现金。快,快,我忍不住了!”

首节 上一节 400/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