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536节

说起来有些奇怪,一向抠门的邵氏兄弟,居然也对有声片很感兴趣,还专门派邵逸夫前往美国购买有声电影设备。但邵氏兄弟的“天一公司”已经不在内地发展了,由于淞沪之战带来的时局动荡,邵氏兄弟决定转移到香港发展,并把目标市场对准东南亚。

其实邵氏兄弟真的好厉害,他们在上海创立“天一公司”仅三年,就迅速占领中国南方电影市场。逼得民新、明星、大中华、友联、上海、华剧六家公司联合起来,共同组成“六合影业公司”,联手对付邵氏的“天一公司”,史称“六合围剿”。

邵氏兄弟哪里扛得住?只能灰溜溜跑去香港发展,甚至都无法向内地卖片,无奈之下悉心经营东南亚市场,十年间在东南亚建立起100多家影院。

结果大家都知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邵氏后来阴差阳错的造就了香港电影的辉煌。

反倒是把邵氏逼走的那些电影公司,一家家的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

第五百二十一章 威尔斯与银英传

伦敦。

丘吉尔收到从中国寄来的《银河英雄传说》后续稿件,大概有五万字的内容。他读完以后更加郁闷,因为小说更新量太少,后面的章节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

由于丘吉尔的主动要求,周赫煊的小说稿都是直接寄给他,等他看完才投递到杂志社。

这种小事丘吉尔不可能自己动手,他换来仆人,吩咐说:“把稿件送给《科学学派》杂志社。”

等仆人拿着稿子离开,丘吉尔才开始给笔友威尔斯写信,并附上一本新出版的《科学学派》杂志寄过去。

三天后,刚从日内瓦采访归来的威尔斯,收到了丘吉尔的信件。

“亲爱的威尔斯先生:

好久没有与你通信,听说你去了日内瓦采访国联会议,不知那边有什么新的情况……

近日,我读了一本科幻小说,名叫《银河英雄传说》,是那位很有名的中国作者周赫煊所著。这本科幻作品很有趣味,比如里面提到‘亚空间跳跃航行法’、‘电子计算机’等等概念。特别是星际战舰的构思,跟你作品《星际战争》非常类似……”

威尔斯已经六十多岁了,他是英国科幻小说的开山祖师之一,现在已经很少创作长篇故事,而是改行当了政治理论家和新闻工作者。

对于周赫煊,威尔斯是非常熟悉的,因为他也是个史学家,曾著有《世界史纲》一书。

《世界史纲》在北伐期间传入中国,迅速发展成各种版本,甚至还有文言文译本。在周赫煊编撰《世界通史》之前,中国诸多大学的世界史教材,许多都以威尔斯这本书为蓝本来编撰。

所以说,威尔斯也是个牛逼人物,似乎什么领域都要掺上一脚,而且往往取得惊人的成就。

先来讲讲威尔斯在科幻小说领域的成就,他1914年的作品《获得自由的世界》,就在书中发明了“原子弹”一词,人们利用原子裂变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终极武器,致使几百座城市在原子爆炸中化为灰烬。他在一战之前写出《陆战铁甲》,预言了装甲坦克的出现;而在《星际战争》当中,他笔下的火星人使用“热线”做为武器,跟几十年后发现的激光非常类似。

这位先生目前正在创作一部小说叫《未来互联网纾》,预测1940年代将会爆发世界大战。这场大战以空战的广泛应用为特征,对世界各大城市带来破坏性损害,并在战后出现一个良性专政来管理全球。

而早在1895年,威尔斯就写出《时间机器》,阐述“四维空间”理论,猜想人类可以在时空中任意穿行——那时的爱因斯坦还在读中学。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科幻文学界的牛人,却热衷于政治理论和史学研究。他跟萧伯纳是好朋友,同属于费边社成员,也是渐进社会主义的提出者和拥护者。

好吧,其实威尔斯是个理科生。他大学主修物理、化学、地质、天文和生物,拿到了帝国理工大学的理学学士,年轻时还当过伦敦大学的生物学教授。

纵观威尔斯的一生简直开挂,因为他出生在贫寒家庭,父母都曾经当过卑微的仆人。由于家里实在太穷,威尔斯很早就开始打工,布店学徒、药剂师助手、小学老师、大学助教……反正啥都干过,读大学是成年以后的事了,因为他少年时没钱交学费。

威尔斯收起丘吉尔的信件,翻开那本《科学学派》杂志,饶有兴趣地阅读起来。

跟丘吉尔一样,威尔斯看到开篇对于暴君鲁道夫的描述,翘起嘴角会心一笑。他也看到了法西斯扩散的危险,正在创作一本关于世界大战的作品,所以非常容易看出书中对希特勒的影射。

可惜杂志连载的内容很少,只有一个序章而已,威尔斯读完感到意犹未尽。

威尔斯提笔给丘吉尔回信:“亲爱的温斯顿,你的来信我已经收到,关于国联会议的情况非常让人失望……那本《银河英雄传说》确实有意思,不过内容太少,你手里还有后续的稿件吗……”

丘吉尔的回信是“有”,然后一股脑儿的把几万字的稿件扔过来。威尔斯把后续稿件读完,稍微有些失望,但还是兴致勃勃的想看后面。

威尔斯虽然是英国科幻小说的开派祖师,但其实是个披着科幻皮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一直在讨论现实问题,批判已经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并崇尚那种乌托邦式的未来社会主义。

而《银河英雄传说》虽然也有一定的现实批判性,但实质上属于“英雄小说”或者说“骑士小说”。原著就是个大杂烩,鲁道夫借鉴了希特勒,反抗者的逃脱借鉴了我党的长征,整体世界构架脱胎于《三国演义》,看似绚丽的星际战争其实跟《封神演义》没啥区别。

书中反复强调两位主角智计超人,其实是给配角开了弱智光环,比如鲁宾斯基这种一方霸主根本没有闪光点。

周赫煊刚开始的几章还在照抄,后来越抄越感觉不对,于是想着修改情节,至少要把主要配角的智商给提升起来。如此一来,写作速度就减慢了许多,半个月能否写出一万字都不敢保证。

或许日本作家的行文都比较啰嗦,原著里议论性废话太多,周赫煊反正能删就删,估计要删好几万字才行。

不管如何,《银河英雄传说》在英国开始连载了,引来不少科幻爱好者的热捧。

威尔斯亲自撰写评论道:“《银河》一书我看了大概六万字,抛开其中的娱乐元素,可以把它看成一本政治隐喻作品。作者似乎想要探讨国家政体、意识形态和个体之间的关系,试图寻找一种最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模式。作者展现出强大的创作野心,设计出一个宏大的叙事框架,人类在一千多年后实现了对银河系的拓荒,然而人性的卑劣和政治的腐败未曾改变……由于目前连载的内容太少,我还无法作出更加深入的评价,但我对它的后续情节非常期待,它或许可以成为一部人类未来的宇宙史诗。”

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英国西部小镇,迈因赫德。

15岁的阿瑟·克拉克,从学校里出来一路狂奔,熟门熟路地来到镇上邮局。

“查理,又来看报了?”一个邮局员工笑道。

阿瑟·克拉克乖巧的问候:“约瑟大叔你好!”

那员工笑着说:“进来吧,你妈妈正在整理报纸,很快就要下班了。”

克拉克的母亲是邮局报务员,他从小的爱好,就是阅读邮局的废旧报刊杂志,尤其喜欢那些异想天开的科幻故事。克拉克是个科幻迷,12岁时就用自制望远镜观察月球,并绘制出月球地表图。现在虽然才15岁,但已经自学掌握了无线电技术。

这位老兄跟威尔斯一样,家境同样很糟糕,他老爸已经病死了,完全靠老妈赚钱养家。等克拉克中学毕业就只能去打工,直到29岁才有机会进入大学,在此之前,他已经参与了英国皇家空军预警雷达防御系统的研制。

如果没有周赫煊这个穿越者,那么克拉克将是第一个预言“人造地球卫星”的人,他在1945年的作品《地球外的转播》里,就断定广播和电视信号能够通过地球同步卫星传播到全世界。

此时的克拉克还是个喜欢幻想的少年,他跑进邮局跟母亲打了声招呼,就自顾自的来到一处角落,那里堆弃着无数过期的废旧报刊杂志。

克拉克的阅读速度飞快,他拿起一份报纸,飞快扫视着上面的内容,只有发现跟科学有关的文章才停下来。坐在犹如垃圾山一样的废旧报刊堆中,克拉克却兴奋异常,他就像一个拾荒者,高兴地淘着属于自己的宝贝。

“咦,这居然是一本美国科幻杂志,太少见了!”克拉克如获至宝,连忙收藏进自己的书包里。

就在此时,已经下班的母亲过来喊道:“查理,快回家了!”

首节 上一节 536/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