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598节

李楷生,新一代买办,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并赴美留学,历任天新、万泰、义泰、康盈等多家洋行的华经理,并跟人合股开设多家丝绸厂,家业颇丰,此时担任百代唱片中国公司华经理。

说起民国的唱片业,有三家公司不得不提,分别是百代、胜利和大中华,号称民国唱片三巨头。虽然还有其他数目繁多的唱片公司,但那些公司顶多算是工作室,连自己的录音设备都没有,灌唱片的时候还得去找三巨头租借。

大中华唱片公司创立时间最早,是孙中山和日本商人合办的,现在已经变成完全的华资企业,自称“唱片界的三民主义”,可谓根正苗红。

胜利唱片公司是一家美国公司,创立时间最晚,但其业务已经超过了大中华唱片。

至于百代唱片公司,如今实力最强,资本构成也最复杂。它最开始是一家法国公司,但四年前被英国哥伦比亚公司收购,而英国哥伦比亚公司又是美国哥伦比亚公司的分公司。就在今年,英国留声机公司(HMV)又收购了英国哥伦比亚,其股份构成已经很难说得清楚。

百代唱片其实已经不叫百代唱片,而叫英商电气音乐实业有限公司(EMI)。只是由于百代在中国的名头很响亮,所以一直沿用了下来。

至于老百姓的叫法,则更加形象直接。

大中华唱片的标签是两只鹦鹉,所以被俗称为“双鹦鹉”。胜利唱片的标签是一只趴着听歌的狗,所以被俗称为“卧狗”、“狗听戏”。百代唱片的标签是一只红色雄鸡,所以被俗称为“大公鸡”、“红公鸡”。

一般情况下,如果某人买了百代公司的唱片,他会说:“我买了一张大公鸡。”

此时的中国唱片行业很难做,一是竞争太激烈,二是受到广播电台的冲击,三是时局动荡。

就拿百代唱片来说,两年前的“一二八”事变,搞得这家公司亏损严重。而胜利唱片又趁机捣乱,互相挖人,降价促销,两家公司的竞争矛盾闹得人尽皆知,被戏称为“鸡犬大战”。

这场“鸡犬大战”两败俱伤,“大公鸡”虽然保住了自己的行业领头地位,但却被“卧狗”弄得元气大伤。

倒是“双鹦鹉”混得还不错,毕竟这是三巨头当中唯一的民族企业。常凯申的讲话如果要录成唱片,必然找大中华公司录制,机关单位肯定也找大中华合作,人家主营的是政府业务。

“李先生在百代唱片做了多久了?”周赫煊突然问。

李楷生笑道:“三个月前刚刚上任。”

“难怪你不走寻常路,居然跑来找我买《松花江上》的版权。”周赫煊笑道。

新官上任三把火嘛,李楷生刚刚当上EMI中国公司的华经理,自然想要做出一番业绩,这样才能赢得英国老板的认可。

如今这年头,流行歌曲还不太流行,市面上销售的唱片,有99%都是戏曲内容,歌曲唱片非常少见。

李楷生说:“《松花江上》是周先生的心血之作,你也想让它广为流传吧。也只有我们EMI,才敢顶着南京政府和日本人的压力,在全国发行这种抗日歌曲。”

“如果你能保证《松花江上》的顺利发行,我可以考虑卖版权给你。”周赫煊说。

李楷生笑道:“我想请周先生亲自献唱。”

周赫煊摇头道:“我不专业,你还是找专业的歌手来唱吧。”

李楷生劝道:“周先生,你可以这样想。如果你亲自献唱录歌,肯定能够获得极大的关注,这对宣传抗日是很有好处的。你我都是中国人,我虽然是买办起家,被人骂成洋狗腿子,但我也是爱国的。我也希望,一首优秀的抗日歌曲能够广为流传。”

“或许吧。”周赫煊呵呵一笑,他可不相信对方的爱国精神,恐怕主要还是为了提高唱片销量。

“如果周先生亲自献唱,说起来也是一件雅事,不如再考虑考虑。”李楷生继续劝说。

周赫煊不置可否,笑问道:“如果我亲自录唱,演唱和词曲创作的总版税能有多少?”

李楷生试探道:“10%?”

周赫煊挑挑眉:“我的声音那么不值钱?”

“周先生觉得该多少?”李楷生问。

“30%。”周赫煊一口气就涨了三倍。

“嘶……容我想想。”李楷生倒吸凉气,现在轮到他犹豫不决了。

周赫煊也是资本家啊,在钱财方面,哪有那么好说话的?

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乐大才

在英国留声机公司收购百代以前,百代唱片在中国主要有“总发行所”和“中国唱片公司”两个机构。

仅在去年上半年,“中国唱片公司”的毛利润就达到10万元,但“总发行所”却亏损足足8万元。抛开各种支出成本,百代唱片其实已经连续亏损四年。

主要原因是时局动荡,从中原大战到一二八事变,搞得百代唱片的发行业务困难重重。

要知道,百代唱片的“总发行所”,可是承担了整个中国将近一半的唱片公司的发行业务。由于战乱原因,唱片在上海灌录出来,别说卖了,简直都没法运输到外地市场,能不严重亏损吗?

就在今年初,英国留声机唱片收购了中国百代唱片的母公司,随即进行了一系列公司结构整合。原本的“总发行所”和“中国唱片公司”合二为一,行政效率大大提高,而李楷生这个华经理也是在那时候被聘任的。

一般情况下,民国外资企业的华经理只是摆设。因为政府规定,每家洋行(外资公司)都必须聘任华人经理,洋鬼子们只好找一些买办当经理。

这些华人经理的主要责任,其实是负责沟通人脉渠道,基本上是不管公司经营的。

但在历史上,李楷生却是百代唱片扭亏为盈的关键。

此君上任做百代唱片的华经理后,立即选贤任能,招聘音乐人才。同时,又借中国人的抗日救亡心理,积极发行大量的爱国歌曲。比如新中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最初就是由百代公司推出的。

现在的李楷生处于关键时期,他刚刚走马上任,必须尽快弄出一两张热卖的新唱片来。

30%的唱片版税分成,实在是太离谱了,即便包含词曲作者和演唱分成,还是一个无法接受的价码。李楷生皱眉道:“周先生,恕我直言,你要价太高,我最多能给15%的版税。”

周赫煊也不着急,只是淡定的笑道:“你知道我现在出版小说,出版公司给的版税是多少吗?”

“多少?”李楷生还真不清楚。

周赫煊递了一支香烟给李楷生,自己也点上一根说:“50%。”

“那可真是……厉害。”李楷生已经找不到形容词了。

民国时期的作家很吃香,作品版税分成高得吓人。稍微有点名气的作家,版税至少就在15%以上,像鲁迅这种文坛顶级大腕,可以拿到35%到40%的版税。

胡适曾经创下过45%的版税纪录,但那种情况并不常见,他的版税现在已经跌到40%了,跟鲁迅的价位差不多。

首节 上一节 598/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