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614节

此言一出,众人侧目,饶孟侃捂嘴偷笑。

张嘉铸来到周赫煊身边,勾肩搭背道:“没用的,明诚,什么法子我们都试过了。”

陆小曼脸色憔悴,朝周赫煊点头致意,似乎没有心情说话。

张幼仪反倒像是徐家的女主人,拉着儿子过来说:“周先生,麻烦你了。”

张嘉铸介绍道:“明诚,这是我姐姐张嘉玢,我外甥积锴。”

“张女士你好。”周赫煊对张幼仪还是挺尊重的,不管是做为前妻、儿媳、母亲,还是女强人,各种角色她都扮演得那么优秀。

张嘉铸又拉着周赫煊,给他介绍其他人,认识的和不认识的,逐一握手寒暄。

宋春舫,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图书收藏家、中国海洋科学先驱。以前在外交部和法院当官,现在专心研究戏剧,这段时间正好住在上海。

郁达夫,著名作家,左联发起人之一,现为浙江省政府参议。他虽然住在杭州,但恰好在上海开会,听到消息也顺便过来了。

江小鹣,雕塑家。

王文伯,书画家、收藏家。

徐振飞,经济学家,浙江兴业银行常务董事兼总经理。

陈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诗人。

僧舍前的二十多人中,个个都有来头,可想而知徐志摩平时都交了什么样的朋友。左派、右派、中间派,政界、商界、文化界,此刻全部汇聚一堂。

还有更多人,正在从各省赶来。

此时天色已经尽黑,周赫煊接连拍死几只花脚蚊子,双手沾满了血腥。他笑呵呵道:“此地贤者云集、清幽绝世,不如我们来打麻将吧。从上海过来的时候,我正好带了两副麻将牌。”

饶孟侃搓手道:“明诚此言大妙!”

张嘉铸也是喜欢玩的,他问徐志摩身边的老和尚:“中庸法师,能借寺里的桌椅一用吗?”

中庸法师就是祥符禅寺的方丈,他苦笑道:“诸位请便。”

张嘉铸立马呼朋引伴,张罗着去别的僧舍抬桌子。徐振飞则跟几个相熟的,用柴火、破布制作火把,将整个僧舍小院照得亮堂堂。

郁达夫虽然一贯以忧郁王子的形象示人,但他最近过得还不错,扯上江小鹣也凑了一桌。

“三条!”

“碰!九万。”

“……”

画风瞬间大变样,一个个学者名人变成赌鬼。

王文伯本来还端着文化人的架子,但站在旁边看了两局,也忍不住想要撸起袖子亲自上场,最后大家商量玩“放炮下”。

夜色之中,徐志摩悄悄睁开眼睛,偷看几下,忍不住翻起了白眼。

第六百章 劳动最光荣

“咚!咚!咚……”

凌晨五点,寺院的早课钟声响起。

徐志摩蹑手蹑脚地爬起来,还没走出僧舍的房门,就突然听到父亲的声音:“你去哪儿?”

“早课。”徐志摩无比郁闷道。

徐申如吩咐说:“阿金,阿成,你们跟着少爷。”

睡在僧舍大通铺的两个年轻人,立即打着哈欠起床,亦步亦趋跟在徐志摩身后。

徐志摩快要疯了,他好几次想逃,都被父亲带人给堵住,现在就连上个厕所都有人盯防。

夏季天亮得早,此时虽然才五点钟,但朝阳已经跃升于地平线。

徐志摩迎着熹微晨光,洗漱之后前往大殿。山林里的空气格外清新,路旁的青草还挂着露珠,四下里透着一股泥土的芬芳。

“啾啾啾!”

几只鸟儿在竹枝间跳跃着,你一声我一声,那清脆的鸣叫错落有致,就如同在进行一场交响乐演出。

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徐志摩突然感觉神清气爽,满腹郁闷顿时消失无踪。他以前很少体会到这种山野乐趣,直到搬来祥符禅寺,顿觉以前的生活有多么糟糕。

就算不出家当和尚,只在这里隐居也是好的,多么逍遥自在啊!

殿内陆陆续续有和尚进入,方丈中庸法师坐在最前头,正敲着木鱼带领僧众念十小咒。徐志摩走到一个僧人旁边,盘膝坐在蒲团上,跟着众僧念起来:“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迦耶,南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具大悲心者,怛侄他。唵,斫羯啰伐底……”

虽然只有十几个僧人,但念经的声音嘤嘤嗡嗡,汇聚起来简直就是催眠曲。

负责看守徐志摩的阿金和阿成,他们本来就没睡醒,坐在那儿听了一阵,顿时瞌睡连连,早把老爷安排的任务忘到九霄云外。

徐志摩本想趁机开溜,却听中庸法师对他说:“净清,你随我来!”

“净清”是徐志摩做居士的法号,而且是自己给自己取的,估计是觉得以前活得太烦躁,想要好好的清静清静。

两人来到一间净室,中庸法师问:“你的家人朋友汇聚于此,数日不离,你还想出家吗?”

徐志摩说:“我已经决意出家,至于亲朋好友,他们自会散去的。”

中庸法师摇头道:“非也。你只是想避世,根本没有向佛之心,这也是我不愿给你剃度的根本原因。”

徐志摩说:“我想斩断尘缘,出家是最好的办法。”

首节 上一节 614/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