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657节

如果周赫煊这趟去英国,能够说服英国人尽快帮忙,老蒋心里多半还很不爽,觉得周赫煊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老蒋真不是傻瓜,人家算盘打得精呢。周赫煊都能看出罗斯福的计谋,老蒋怎么可能真的被愚弄?不过是顺手推舟而已。

现在中国经济局势的发展,非常符合美国政府的利益,也在按着英国政府的谋划在进行,更利于老蒋和孔祥熙以权谋私,真真是皆大欢喜。只有日本人从头到尾被耍了,而中国的企业家、金融家和广大百姓也苦不堪言。

宋子文找周赫煊要了一根烟,默默的点燃抽起来,一向不抽烟的他,最近好像已经染上烟瘾了。

是的,宋子文在纠结。他觉得常凯申和孔祥熙的盘算太脏了,脏得摆不上台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恶心,比以前乱发军债还让人作呕。

与此同时,宋子文又忍不住动心了,名为贪婪的恶魔从灵魂深处爬出来,开始渐渐支配他的思想。按照常凯申和孔祥熙的计划,只要不出意外,以后“四大家族”将彻底掌控中国经济,他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占有无数银行和工厂。

历史上的宋子文没有贪污,但他的行为比贪污还恶劣,那叫完全合法的强取豪夺。

宋子文的良心在抽痛,羞耻感布满了全身,他很想扇自己几耳光。

去年宋子文为什么辞职?因为他没脸再见工商界人士。

宋子文曾经一次次拉下脸面许诺,从商人那里弄来钱财,可常凯申却一次次破坏这种承诺。

他信誓旦旦地说:只要我宋子文在任,政府不再向各商业团体举债为内战及政费。

说完这句话,宋子文就出国考察了,等他回来的时候,常凯申又在乱发债券。这等于是在打宋子文的脸,让他在中国工商界耗尽最后一丝信誉,已经没有商人敢信宋子文说的话了。

现在,如果按照常凯申的谋划行事,宋子文必须向他曾经背信的商人们举起屠刀。

宋子文的纠结在于,他不得不如此。于私,他抵挡不住那种诱惑,那种躺着捡钱的诱惑;于公,中国经济一片混乱,他也必须出来收拾残局。

好吧,说了这么多,其实宋子文已经完全赞成老蒋的谋划,只是稍微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手段太特么脏了。

不好意思归不好意思,宋子文动起手来的时候,可没有半点手软,坑死了不知多少商人。

1935年,是中国正式进入“蒋家王朝”的一年,“官僚资本”由此彻底控制中国,“四大家族”开始迈上他们的巅峰。

宋子文抽着烟,在纠结的同时,已经在思考如何赶走中国银行的总裁张嘉璈了。

将烟头摁灭,宋子文问道:“明诚兄,你打算如何说服英国财相?”

周赫煊反问道:“你对蒙塔古·克莱特·诺曼有了解吗?

“那位金融之王?”宋子文有些诧异,带着崇敬的口吻说,“我有幸见过他一次,但隔得很远,没有机会跟他说话。我听朋友说,这位诺曼先生有点神经质,而且极其自负,经济方面属于顽固保守派。”

“你觉得我能说服他吗?”周赫煊问。

宋子文笑道:“我不知道你是否能说服诺曼先生,但只要说服了他,就一定能说服英国财政大臣。而只要诺曼先生不同意,就算你说服了英国财政大臣,英国也不见得会出手帮助中国。”

“那我就放心了。”周赫煊笑道。

周赫煊别的不清楚,但却知道一件事。历史上,民国的货币改革,最初就是由英国政府推动的,按照宋子文的说法,那么蒙塔古·诺曼肯定是其中的支持者。

周赫煊没再说话,只琢磨着如何跟诺曼见面。

宋子文见周赫煊费尽心机的为白银危机而奔走,不免生出自惭形秽的想法。他真的很不好意思,周赫煊在努力解决问题,自己却想着如何捞好处。

恩,还是那句话,不好意思归不好意思。宋子文在面对巨大利益时,绝对不会手软,最多……给周赫煊一点补偿。

宋子文突然问道:“明诚兄,我有几桩好生意,你想不想合资入股?”

周赫煊诧异地看着宋子文,这么突兀的问话,让他生出非常不妙的感觉——宋子文绝对有事瞒着他,而且多半还有常凯申的影子在其中。

周赫煊笑了笑:“好啊,大家一起赚钱。”

第六百四十三章 饕餮

为什么周赫煊都不问清楚,就答应跟宋子文一起做生意?

套话而已。

宋子文的回答冠冕堂皇:“想要在中国发行纸质货币,仅靠中央银行是不可能的,必须让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一起行动。但中国银行的民间股份太多了,必须进一步的国有化,否则货币改革期间肯定要出乱子。等完成中国银行的国有化,就可以利用这三家银行救市,重组濒临破产的其他地方银行,将全国的银行系统恢复正常。”

“这是应该的,罗斯福解决经济危机的第一步,也是恢复美国的银行系统。”周赫煊点头道。

宋子文又说:“等银行体系恢复健康,货币改革就成功了一半。但全国各地的大企业损失惨重,他们缺乏资金,我们则可以提供资金。听说明诚兄生意做得很大,想必资金也是不缺的,何不拿出点钱来救济救济,帮助咱们的民族企业渡过难关?”

“这是好事啊,我肯定要帮忙的。”周赫煊义正辞严地说。

其实,周赫煊已经怒火中烧!

宋子文说得好像救世主一般,其中的阴险暴露无遗。

呵呵,将中国银行进一步国有化?这等于用政府的行政命令,强行收购银行家手里的股份,放在当下银根紧缩的时候,跟明抢没什么区别。

至于帮助地方银行、大企业渡过难关,说好听点叫做救市,说难听点就是趁火打劫。趁着银行和企业资金困难的时候,以超低的股价进行收购,完全等同于白捡。

最可耻的是,四大家族肯定没那么多钱,必然利用国有资产“救市”。中间再倒腾几下,那些被用于“救市”的国有资产,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变成私有财产。

只要做得漂亮一些,这种行为完全“合法”,你都挑不出漏洞来。

宋子文显然想拉周赫煊入伙,给周赫煊分一点好处。这不仅是出于愧疚之心,很可能还有老蒋的授意,毕竟不能让周赫煊在美国白跑一趟。

就私人的角度来看,老蒋和宋子文做事还是很讲究的,见者有份、论功行赏嘛,他们觉得这样对周赫煊已经够仁至义尽了。

对于那些被趁火打劫的民族资本家,周赫煊没有任何同情之心。这么说吧,这年头能把生意做大的,十个里面有九个都沾着官僚资本的影子,老蒋对那些人下手,纯属狗咬狗、一嘴毛。

如果仅仅是这样,周赫煊很乐意跟老蒋“同流合污”,毕竟有钱不赚王八蛋。

真正让周赫煊愤怒的,是老蒋这些人的行事手段。他们能看上眼的银行和企业,肯定都是日进斗金的大家伙,想要抄底打劫这些大家伙,必须等到中国经济进一步恶化。

再联想到老蒋一头钻进罗斯福的圈套,周赫煊哪里还没反应过来?老蒋是在有意拖延时间,等到瓜熟蒂落时再出手,任由中国的白银危机恶化下去。

首节 上一节 657/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