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708节

而在车站的候车厅、月台,以及整个上海,消息传播迅速的南京、天津、北平等大城市,有更多的人在讨论此事,但凡出了相关号外的报纸都被卖脱销。

事件发酵到第三天,消息渐渐传到武汉、长沙、广州、开封、重庆等地,教育界、学术界、工商界、妇女届……开始就此展开大讨论,严厉控诉日本政府的野蛮暗杀行径。

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纷纷向周赫煊留在天津的太太们发去慰问,并积极打听周赫煊的健康状况。

到了第五天,北大学生突然展开街头游行,将日本驻北平领事馆给团团包围。随即,上海和天津的学生也行动起来,租界内的日本商店被砸得一塌糊涂。

日本政府对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严正抗议,要求南京方面必须约束学生的无礼行为。

南京国民政府一边安抚学生,取缔所有游行活动,一边向日本政府发出外交照会,要求日方必须交出剩余的两名行刺者,并勒令日本政府给出合理的解释。

这事儿已经不仅是中日两国之间的问题,英国民间舆论沸腾,把英国政府都快逼疯了。整整死了16个伦敦市民(第四天的数据),还有好几十人受伤,这让大英帝国的面子往哪儿搁?

那个被抓捕的山下金之助,明显已经存了死志。面对英国警察的拷打盘问,他坚称刺杀是自己的个人行为,与日本政府没有任何关系,然后高呼“大日本帝国万岁”、“为天皇尽忠”。至于另外两名行刺者的消息,山下金之助咬死不说,惹来英国警察更加疯狂的刑讯逼供。

到了第二天,山下金之助扛不住毒打,居然选择咬舌自尽。虽然被迅速抢救回来,但他的舌尖已经被咬断,短期内根本就没法再说话。

全伦敦的警察都出动了,所有居住在英国的亚洲人都被牵连,包括华人在内。只要是长得像日本人的,分分钟被警察抓起来盘问,这段时间在伦敦的亚洲人根本没法正常工作和学习。

案情没有进展,民愤越来越大,英国政府随即向日本发出外交谴责,并且中止了1936年在日本的留学招生计划。

事情是越闹越大,法国政府首先跟进,随即美国、苏联、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国表示高度关注,并勒令日本不得在海外进行政治暗杀活动。

刺杀一个国际知名学者,而且还伤及数十上百的无辜市民,这已经属于国际政治事件,犯了所有正常国家的忌讳。

文明世界,没有这样玩的。

日本外相广田弘毅有苦难言,他恨不得自己跑去伦敦警察局,把那个叫山下金之助的蠢货碎尸万段。

第六百九十五章 七轮决选

一般情况下,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结果,会在10月的第一个星期四公布,最迟不得超过10月15号。

但凡事都有例外,比如193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历史上,由于霍尔斯陶穆强烈反对奥尼尔拿奖,这一年的评选结果直到10月底才公布——取消颁发,无人获奖。

虽然尤金·奥尼尔在1935年没有获奖,却在1936年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因为瑞典文学院的一票否决权,每五年才能使用一次,即便霍尔斯陶穆再怎么看奥尼尔不顺眼,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10月31日,星期四。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七轮决选投票,马上就要开始。

原则上,决选投票最多只有四轮,罕有投到第五轮、第六轮的,更别提什么第七轮投票了。

在座的十八位瑞典文学院院士,一个个都无精打采,旷日持久的投票表决已经把他们的热情消耗殆尽。

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诺贝尔文学奖主席霍尔斯陶穆,正在做会前发言:“上周末发生了让人愤怒的事件,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历史学者,在伦敦做和平演讲时遭遇刺杀。这是野蛮向文明发起的挑战,这是让人无法接受的政治丑闻……而这位被刺杀的先生,正好又是这一届诺贝尔文学奖的最终候选人。我认为,非常有必要以诺贝尔文学奖的名义,对日本政府发出严厉谴责!同意的请举手。”

十八只手齐刷刷举起来,文化人嘛,大都比较感性,他们愿意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愤慨。

“很好。”霍尔斯陶穆微笑道,“关于周赫煊和尤金·奥尼尔的情况,我就不再复述了。那么,现在开始第七轮投票吧。”

“等一下!”约翰·贝里曼喊道。

霍尔斯陶穆问:“有什么问题吗?贝里曼先生。”

“两个问题。”约翰·贝里曼说,“第一,周赫煊先生遇刺,现在生死不明,诺贝尔奖不能颁给已经去世者;第二,我们已经进行了六轮投票,如果这次还不能选出获奖人,是否要继续投下去?”

霍尔斯陶穆回答道:“首先,我已经获得确切消息,周赫煊先生的手术很成功,已经没有生命危险了。而且就算他死了,我也认为他有资格获奖,因为他是在决选投票期间被刺杀的。其次,这是最后一轮投票,不会再有下一轮了。我明明白白的告诉大家,如果选出的获奖者是尤金·奥尼尔,那我将行使自己的正当权力,取消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大家看着办吧。”

此言一出,尤金·奥尼尔的支持者脸色极其难看,更加下定决心坚持自己的选择。

十五分钟后,霍尔斯陶穆开始唱票:“尤金·奥尼尔1票,尤金·奥尼尔2票,周赫煊1票,周赫煊2票,周赫煊3票,尤金·奥尼尔3票,周赫煊4票……”

人们略微紧张地看着霍尔斯陶穆,因为前面的三轮投票,结果都是尤金·奥尼尔和周赫煊9比9打平。现在如果再次打平的话,要么两人同时获奖,要么霍尔斯陶穆宣布取消颁奖。

“尤金·奥尼尔8票!”

“周赫煊9票!”

“周赫煊10票!”

霍尔斯陶穆得意微笑道:“我宣布,周赫煊先生获得10票,得票数过半,符合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标准。先生们,结果出来了。”

“是谁?”

约翰·贝里曼蹭的就站起来,愤怒地扫视众人,质问道:“是谁放弃了自己的立场?是谁把那关键1票投给周赫煊?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就皆大欢喜了,奥尼尔和周赫煊可以同时获奖的!”

“贝里曼先生,接受这个结果吧。”霍尔斯陶穆乐呵呵地说。

约翰·贝里曼盯着众人看了半天,也没有找出谁是叛徒,他只能憋着一肚子火生闷气。

上午投票结束,下午就公布结果,欧美各大通讯社的记者都得知了周赫煊获奖的消息。

说实话,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决选很有问题,甚至可以说是违规暗箱操作。早在第一轮投票表决时,尤金·奥尼尔就以压倒性的优势胜利,但偏偏瑞典文学院的常务秘书不承认这个结果。

只能怪尤金·奥尼尔倒霉啰,这种事有理都说不清。

恰巧,周赫煊又在投票期间遇刺,无疑激起了某些人的同情心,最终得到关键性的一票。若非如此,两人继续打平,多半就是谁都不能拿奖——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被霍尔斯陶穆作废。

约翰·贝里曼虽然感到无比愤怒,但他也不会乱说,因为他签了保密协议。

诺贝尔奖的所有评议和表决记录都是对外保密的,有效期为50年。也即是说,至少要等到1985年以后,人们才能知道这一届投票的内幕。

11月1日,欧美各大报纸同时披露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结果,获奖人:周赫煊(中国)。

至于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周赫煊跟他的小伙伴明显没份儿,获奖者是来自德国的汉斯·斯佩曼,授奖原因是“发现了胚胎发育中的组织者效应”。

首节 上一节 708/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