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90节

一个穿着绸衫的老头大喊:“堂堂皇妃,离经叛道,此乃中华之耻辱!”

“贼妇,你背叛皇上,该当下十八层地狱!”另一个留辫子的家伙喝骂。

“看她那三角眼,薄嘴唇,就知道是个阴毒尖酸之辈。一辈子当娼妇的命,还有脸做教书先生,简直误人子弟。”这人骂得更狠。

没听几句,周赫煊就语气冰冷道:“抓人!”

十多个警察蜂拥而出,他们都收了周赫煊的好处费,办起事来自然有动力。一个个手提警棍,逮见人就暴打,包括那些看热闹的闲汉一起打。

“警察杀人啦!”

“你抓我干什么,我又没犯法!”

“抓的就是你,扰乱教学可是大罪,枪毙你都可以。”

“枪毙?我就看热闹的。”

“全给我抓走,不想坐牢的就交20大洋罚款!”

“救命啊!”

“想跑,再跑就开枪了!全部蹲下!”

什么叫以恶制恶?

这就是。

跟那些家伙讲道理是讲不清的,不打一顿不长记性。

冯庸见到那些人的狼狈样子,乐得哈哈大笑。

周赫煊说:“走吧,别耽误学生们上课。”

或许是周赫煊流年不利,文绣的事情刚刚顺利解决,结果城北那边的希望小学又出事。

城北那所学校,是一所废弃小学堂改建的。校长叫王梓琪,清末的落第秀才,他找周赫煊抱怨道:“周先生,学生都快走完了,再这么下去,我这校长就要当光杆司令了。”

“说说吧,怎么回事?”周赫煊无语道,破事咋就那么多呢。

王梓琪讲述道:“我那里有个学生叫周杭,父亲是被枪毙的杀人犯,母亲做了最低等的娼妓,靠皮肉钱勉强养活家人。本来好端端的,其他家长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集体跑到学校抗议,要求把周杭开除。”

“关他们屁事啊!”周赫煊爆粗口说。

“他们说害怕自己的孩子,跟杀人犯的儿子做同学会被带坏。”王梓琪惋惜道,“那个周杭很聪明,有过目不忘之能,放在古代也算神童,说不定还能考状元。我惜才不愿开除,结果好多学生退学,都是家长们闹的。”

周赫煊说:“这种事应该基金会秘书处下属的学务办处理,你怎么来找我?”

“学务办争议很大,有的认为该开除,有的坚持不能开除。”王梓琪叫苦道,“我去找冯会长,他又让我来找你。”

“这个冯老五,倒是会推卸责任。”周赫煊想了想,说道,“这事我来解决,你先回去吧。”

周赫煊怎么解决?

当然是登报制造舆论,反正《大公报》正愁销量长得不快,是时候制造尖锐话题了。

隔日《大公报》第二版的专题新闻就叫做——杀人犯和娼妓的儿子,究竟有没有权利接受教育?

第八十三章 火种

天津码头。

从南方驶来的客轮上,有两个读书人提着皮箱走下舷梯。

年长者大约60岁,名叫钟观光,中国近代植物学开拓者,在中国第一个用科学方法研究植物分类。年幼者只有30多岁,名叫谭熙鸿,北大生物系的创始人,中国现代生物学先驱。

两人是从杭州回来的,他们作为北大代表,刚去南方见了蔡元培,希望蔡元培能够回来当校长,可惜被对方婉言拒绝。

北大如今的状况很糟糕,只六月底学期末的时候,就有十多名教授离职。其中包括化学系主任丁燮林、物理系主任颜任光、数学系主任冯祖荀、哲学系教授胡适,以及李四光、林语堂、沈兼士、钱玄同等人,或被其他学校请走,或是自己辞职。

另有顾孟余、李大钊、陈启修、于树德、朱家骅等人,因政治原因未再授课。蒋梦麟、冯叙伦也销声匿迹,藏起来不敢露面。

到了九月份,北大的情况更加严重,几乎同等于倒闭。由于教员奇缺,北大只能宣布继续放假,开学之日遥遥无期。包括鲁迅、陈垣等十多名教员,有的远赴厦门,有的跑去了清华。

剩下还没走的北大教师,都希望能把蔡元培请回来主持大局,否则他们看不到一点复校的希望。

“唉,再这么下去,我也要去南方了。”钟观光叹气道。

谭熙鸿只能无奈苦笑,他们这次南下,不仅是劝说蔡元培回来,还带着邀请学者去北大的任务,用以填补学校教员数量的奇缺。在杭州的时候,谭熙鸿去请一位老同学,结果老同学反而劝他留在浙江任教。

谭熙鸿说:“天津也有不少学者,咱们再去拜访几个吧。”

钟观光摇头道:“北大现在连教员薪水都发不出来,我哪有脸再去请人任教?”

“总得试试,我有个同学叫闫志英,是学物理的,如今正奔丧在家。”谭熙鸿说,“还有那个写《大国崛起》的周赫煊,也可以找他聊聊,请回北大去教世界历史。”

钟观光不抱希望说:“先去投旅店吧。”

两人心情低落地走出码头,突然听报童喊道:“看报看报,国民教育大讨论,杀人犯和娼妓的儿子到底有没有读书的权利!”

“咦。”谭熙鸿突然来了兴趣,招手说,“报纸来一份!”

报童奔过来,摊手道:“《大公报》,三分五厘。”

“不用找零了。”谭熙鸿递过去6枚大铜板。

“谢谢先生。”报童高兴道,这单生意他拿到5厘钱小费。

两人叫了黄包车,谭熙鸿坐在车上读报,很快就看到那篇讨论受教育权利的文章。他把情况复述一遍,对钟观光说:“钟教授,这个周赫煊看来是热心教育事业的,说不定能够请动他。”

首节 上一节 90/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