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95节

“多谢吉言。”陆小曼听到这话颇为高兴,对周赫煊的第一印象非常好。

周赫煊忍不住仔细打量,发现陆小曼真的很漂亮,是那种柔和了传统与现代的美。就是身上那件婚纱丑爆了,特别是头巾,罩着脑袋跟修女差不多。

徐志摩夫妇还要接待其他宾客,说完几句话就走开。

草地上放置了不少板凳,前方是个临时搭建的婚礼台。周赫煊找位子坐下,发现今天的宾客真不多,也就二三十人的样子,都是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朋友。

人虽不多,但名人却不少。

有知名画家刘海粟,此君跟徐志摩、陆小曼交情很深。本来陆小曼的母亲不答应女儿离婚,是刘海粟帮忙游说才首肯的。

还有知名学者陈西滢、凌淑华夫妇,这一对也不简单。陈西滢位列民国五大散文家行列,他后世被大众所熟知,是因为鲁迅骂他骂得够狠。凌淑华则与冰心、林徽因齐名,她们被誉为“文坛三才女”。

另外还有饶孟侃、朱湘、梁实秋等新月派诗人,在文学方面跟徐志摩志同道合。梁实秋此时在南京任教,是专门请假到北平参加婚礼的,这朋友实在做得可以。

一切准备就绪,新婚夫妇在牧师的引导下许诺誓言、交换戒指,宾客们皆报以祝福的掌声。

婚礼到此刻都很正常,直到证婚人出场……

梁启超走上台,注视着二位新人道:“我来是为了讲几句不中听的话,好让社会上知道这样的恶例不足取法,更不值得鼓励。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陆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的性格过失造成的。希望你们不要一误再误,自误误人,不要以自私自利做为行事的准则,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当作是儿戏,以为高兴可以结,不高兴可以离,让父母汗颜,让朋友不齿,让社会看笑话,让……”

徐志摩脸都黑了,打断道:“恩师,请为学生和高堂留点面子。”

梁启超叹气说:“总之,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这辈子最后一次结婚。这就是我对你们的祝贺!”

全场宾客瞠目结舌,婚礼现场一片寂静。

第八十七章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梁启超讲完证婚词,便独自离场回家去了,连中午的婚宴都没参加。他走以后,婚礼的气氛才缓和了些,至少没有先前那么尴尬。

周赫煊却在找寻胡适的身影,后世不是一直盛传,这场婚礼的证婚人是梁启超,而主持人是胡适吗?他在现场找了半天,却连胡适的影子都没见着。

婚礼结束后,部分宾客告辞离开,剩下的人去酒楼吃饭。婚宴也就坐了两三桌,显得极为寒酸。

摆酒的时候周赫煊趁机问道:“胡适先生没来参加婚礼吗?”

“他5月份就出国游历去了。”徐志摩解释道。

周赫煊狂汗,网络传言果然不可信。还说什么徐志摩的婚礼虽然尴尬,但在胡适妙语如珠的主持下,最后还是欢喜热闹办完,骗鬼呢!

不过胡适确实是徐志摩和陆小曼的介绍人,俗称媒人。

这个媒人得打引号,只是一种职务而已,在中国的婚礼当中不可或缺。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先秦时代开始,没有媒人的婚姻便被认为不合礼法。

最严格的时候,无媒之婚甚至被定性为私奔苟合。

梁启超就是被胡适这个媒人,硬生生说服来当证婚人的,这才有了今天空前绝后的发言。

相传胡适有四大爱好,即:打牌、抽烟、酗酒和做媒。

他一生做媒(包括证婚、主婚)有150多次,堪称民国第一红娘。其中包括冰心夫妇,沈从文夫妇,胡适都有在其中牵线。

至于胡适爱打牌这点,从他的日记中就能窥见一斑,相信许多人都看过。

他的留学日记写道:“七月二日,天热不能做事,打牌消遣。七月三日,今日天气百一十度(华氏度),打牌。七月五日,往暑期学校注册,下午打牌。七月六日,暑期学校第一日,化学,打牌。七月七日,上课,打牌。七月八日,无事,打牌。天稍稍凉矣……九月五日,读小说,打牌。九月六日,昨日,与金涛君相戒不复打牌。”

只胡适留学那年的七月份,一个月就有11天在打牌。不过胡适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在日记里说戒赌,便立即戒掉了,他在日记里说戒烟,又很快戒掉了。

此人的自控力何其可怕,难怪后来在学术上成就非凡。

其实看民国大师们的日记很有意思,比如国宝级学术泰斗季羡林先生,他的日记就足够真性情。后来整理出版日记时,编辑劝他删掉部分内容,季羡林先生的回答是“一字不改”。

出版社编辑认为需要删除的内容有这些——

“9月11日,我的稿子还没登出,妈的。”

“9月23日,早晨只是上班,坐得腚都痛了。”

“12月21日,说实话,看女人打篮球……是在看大腿。附中女同学大腿倍儿黑,只看半场而返。”

“4月29日,因为女生宿舍开放,特别去看了一遍。一大半都不在屋内。”

“3月13日,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妈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5月17日,我今生没有别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日几个女人,和各地方的女人接触。”

季先生虽然想多日几个女人,但他在人品上是不可挑剔的,且与结发妻子白头偕老,远比那些伪君子可爱得多。就像写《厚黑学》的李宗吾,道尽人性黑暗、官场腐败,自己却待人真诚、两袖清风。

周赫煊是真想结识这些名人,与他们当面把酒言欢。可惜胡适出国了,季羡林刚中学毕业,而李宗吾远在四川。

闲话不说,回到正题。

周赫煊这一桌,坐的全是新月派诗人,包括饶孟侃、朱湘、梁实秋、梁镇等人,乃徐志摩刻意安排的。估计他认为周赫煊诗才出众,跟这些诗人坐到一起有共同话题吧。

梁镇咋舌道:“任公先生可真厉害,太不给面子了。要换做是我当新郎,今天还不得羞愧而死啊!”

“咳咳,慎言。”梁实秋提醒道,“今天是志摩的大喜日子,别提这种煞风景的事。”

朱湘举杯道:“对对对,喝酒!”

众人连忙碰杯,开始聊其他话题。

饶孟侃问道:“实秋,你在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过得如何?”

“还不是老样子。”梁实秋摇头苦笑,“原以为南方安定,可以安心做学问,没想到还是要打仗。”

朱湘道:“你觉得革命军北伐能成功吗?”

首节 上一节 95/10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最强战兵

下一篇:大魏宫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