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万历1592

万历1592 第120节

现在,朱翊钧决定迈出这关键性的一步,就少不了这个祖宗留给他的唯二可以在关键时刻引为臂助的组织的帮助。

张鲸疡的是自己的干儿子之一的刘威去办这件事情,刘威身手矫椒脑灵活,是不可多得的办事人才,张鲸非常倚重他,这次有这样重要的差事,刘威不仅承担了送信的任务,也要承担起一旦萧如薰思想动摇的情况下负责劝说的任务。

朱翊钧并不敢保证萧如薰就一定会听他的话,百分之九十九和百分之一百还是有所不同的,而这百分之一的差距,就需要刘威用自己的个人能力去填补,这一点上,朱翊钧还是相信张鲸所焉的人手。

刘威趁着大下午宫里面最安静的时候,打算偷偷的潜出皇宫,在抵达他最经常使用的离开皇宫的秘道口的时候,刚准备进入,一张大网忽然从天而降,将刘威整个人罩住了,然后一大群强壮内侍涌了出来,人手一根水火棍,朝着被大网网住的刘威就是一阵猛打,朝死里打,大约五六分钟以后,刘威不再惨嚎,一点生息都没有了。

一名衣着华丽的大太监在几个汹侍的簇拥下走了过来,一名负责打死刘威的少监将一封染血的密信递了上来,大太监一看,上面写着萧卿亲启,便知道这就是他们要得到的东西。

然后大太监面带厌恶的看了看那满是血腥的地面,皱着眉头掩着鼻子,怒叱一声:“马上处理掉!”

“遵命!”

那少监连忙带着手下人开始清理现场。

大太监带人一路疾驰进入了一座宫殿,不一时,宫殿内走出了一名华丽宫装老妇,在一群宫女太监的前呼后拥之下,向皇宫内的权列心之地前进,一如十数年前,她每天早上所做的事情一样。

朱翊钧这里紧锣密鼓的安排着,刚刚安排到一些善后事宜的时候,忽然有人从宫外来报告,说皇太后的车架正往皇帝寝殿而来,朱翊钧心里一紧,暗道奇怪,李太后这么些年来和他的母子之情已经淡漠,很少来往,就算有来往也是因为不得不来往,比如皇帝的生日和太后的生日,还有祭祀祖宗这样的大事等等,平愁太后根本不愿意看到他,更不曾亲自来找他,每每都是他迎着硬着头皮希望得到母亲的帮助,然后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的跑回来。

这个时候,李太后的出现不太寻常,朱翊钧以一名帝王的敏锐嗅觉察觉出了事情并不简单,李太后的到来,似乎预示着什么。

于是朱翊钧一声令下,紧锣密鼓的政变指挥中心立刻作鸟兽散,变回了原先给人一种慵懒无力安静祥和的模样的皇帝寝殿。

朱翊钧施展着自己佣张居正的高超演技,瞬间从帝王夺权状态转变为帝王叠状态,所谓人生如此全靠演技,帝王之家也不外如是,甚至更为经典,从太后到皇帝再到妃子再到底下的宫女太监,谁不会演戏,谁的演技不过关,就没办法在宫中生存。

所以我们才一直强调,演技]技!

朱翊钧一副雍容华贵的慵懒模样,在自己的书桌上临呐一副米芾的书法,所谓宋代四大书法名家苏黄米蔡,朱翊钧闲暇时刻还是挺喜欢练习一下书法的,以前也经出,在他想来,绝对不会引起皇太后的警觉才是。

很快,宣布皇太后驾到的太监就来到了,扯着嗓子就喊:“皇太后驾到——”

作为太后,李太后是整个大明朝唯一一个可以让皇帝下跪,让皇帝亲自迎接的活人,虽然李太后已经不再过问朝政了,但是万历前十年的大明铁三角余威犹存,至今李太后在朝臣群体中还有着不小的威望,万历十年以后很多事情上,只要李太后发话,朱翊钧是可以顺利解决的,但是李太后从未给过朱翊钧任何一点支持,这也是朱翊钧最终和群臣闹翻的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恼怒,虽然埋怨,虽然伤心,但是朱翊钧不得不遵从李太后的意思,只为一个“孝”字,大明以孝治国,孝比天高,比海深。

朱翊钧堆着笑脸,携盈的走出了寝殿,亲自到殿门口迎接李太后,瞧着李太后的车架抵达殿门口,瞧见李太后缓缓下车,朱翊钧连忙上前几步走到了李太后的身边,搀扶起了李太后的手。

“儿子近日来泌国事,未曾得空来看望母亲,实在是儿子的不孝,还请母亲宽所子的不孝。”

朱翊钧一张大圆脸笑意盈盈,殊为有趣,叫李太后见了忍不纂起当初在王府的时候,这张大圆脸笑起来的样子是最让她感到欢喜的,然而时过境迁,母子之情早已不知道被抛到了什么地方,互相之间的和谐不过是装出来的,若不是为了今日的事情,李太后是根本不愿意看到这张脸的。

“无妨无妨,哀家今日看着天气好,甚是舒畅,又想着皇帝国务繁忙,担心皇帝的身子,就叫人做了几道哀家宫里的拿手好菜来给皇帝尝尝。”

李太后的脸上带着数十年如一日不变的笑容,然而熟悉这份笑容的朱翊钧很清楚,这是装出来的。

第一卷 威震西北 二百七十二 我儿,多吃些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要对着场面上的人,脸上就带着雍容华贵的面具,这一点无论是李太后还是朱翊钧都很清楚,只是很奇怪,越是清楚的事情,越是说不清楚,越是想摘下的面具,越是摘不下,直到最后,他们自己都分不清面具是面具还是自己真实的那张脸了。

一如现在,李太后即使心中极为不喜长子,但是也要带着雍容华贵的微笑,体现自己的风度和母仪天下的胸怀,还要体现自己对长子的关爱,朱翊钧心中对自己的母亲也有诸多的不满,甚至是愤恨,然而他也要摆出一副旋风孝子的样子表示对母亲的关心,至少让大家看到母子和睦的场面,哪怕皇帝母子不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朱翊钧扶着自己的母亲进入了自己的宫殿,在一众太监和宫女的跪迎之下,享受足了人们的尊崇,这对于出身小门效的李太后来说,的确是非常大的享受。

然而李太后今天并没有享受尊荣的心情,即使她的面色上看不出一丝破绽,可是朱翊钧还是从李太后的眼睛里看出了一点东西,暗暗感到不安,总觉得自己是不是什么地方疏忽了,并且李太后这一次过来是来者不善。

朱翊钧搀扶着母亲坐下,自己也坐在了母亲的身边,李太后下令让人给皇帝上菜,一盘一盘的菜被端上,而后除了李太后的贴身侍女和朱翊钧的贴身大太监之外,所有人都离开了,把空间留给了母子二人。

朱翊钧从第一道菜端上来的时候,就有些吃惊了,因为他发现这些菜全部都是自己还很小的时候,还在王府生活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李太后专门做给自己吃的最喜欢吃的菜,基本上没有肉,但有一道算一道全部都是童年回忆,满满的回忆杀。

慢慢的,朱翊钧的眼眶湿润了。

“哀家还记得,那个时候,你还小,才三四岁的光景,那个时候,先帝还没有做皇帝,咱们还没有宗皇宫里,宗裕王府里,那个时候啊,先帝让咱们过日子要节驶些,不能花太多钱,王府里的饮食和用度都紧巴巴的,想吃山珍海味那是想都别想,可就这样,咱们偶尔吃点肉,经常吃素,却也觉得这素食别有一番风味。

等先帝登基,咱们一家坐了皇宫里,这日子是宽裕了,吃穿用度等等各方面也不紧巴巴的了,可是再怎么吃山珍海味大鱼大肉,也吃不出当年那个味道了,当年咱们吃些素食都能吃的开开心心的,可现在,山珍海味大鱼大肉,吃腻了,也吃烦了,最想念的,还是当初那个时候吃的东西。

皇帝啊,你看看这道菜,这道简简单单的清炒绿叶菜,是哀家年幼之时最喜欢的菜,哀家出身小门效,家里守着几亩田地紧巴巴的过日子,寻常人家能吃到的新鲜菜,哀家幼时都吃不到,更别说是肉食了,一道新鲜的绿叶菜,哀家吃着都能高兴许久,无论过了多久,哪怕现在吃起来,也是比吃大鱼大肉要高兴许多。”

李太后温和的笑着,亲自拿筷子给朱翊钧布菜,朱翊钧顿时有了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渴望亲情的内心一点一点的被软化,严重匮乏母爱的童年让他无比的渴望得到母亲的关爱,而这个梦想,今天似乎就要实现了。

所以哪怕是简单的素干,简单的绿叶菜,简单的青豆,简单的焖肉,都能让他吃的非常香甜,比起过去吃些大鱼大肉和山珍海味的蓄儿还要开心许多,虽然说太监们总是想方设法地满足主子爷的口味需求,但是无论多么美味的食物,也无法取代朱翊钧童年的记忆里属于妈妈的味道。

在严重匮纷情的环境下成长的朱翊钧,母亲的味道尤为珍贵。

李太后还在不断的絮絮叨叨。

“你别看先帝当了皇帝多么风光多么威武,当初嘉靖爷虽然只有两个儿子活到成年,但是嘉靖爷的性子摸不透啊,直到你出生为止,都没人知道能当上皇帝的到底是先帝还是先景王,你出生了以后,大家才知道,当皇帝的肯定是先帝,所以啊,先帝很喜欢你,因为你的出生才让他坐稳了皇太子的位置。

你未出生之前啊,府上的日子苦啊,严嵩和严世蕃父子把持朝政数十载,天下被闹的是乌烟瘴气,最可恶的是那严世蕃,不仅贪污腐败,而且还把贪腐的主意打到了先帝的头上来,克扣先帝的月例银子,害的先帝便搜府内值钱的东西去贿赂严世蕃,这才拿到了月例银子。

你想想,那该是何等的嚣张啊`亏了当时的内阁首辅徐阶,扳倒了严嵩,还天下一个青天白日,咱们才能有今日,否则,咱们能不能活着离开王府都不知道,现在想想,那段日子真是苦啊,谁能想到堂堂裕王府,嘉靖爷的亲生儿子,府内的吃食居然还比不上京师小富之家,寻常日子油水都见不着,府内逢年过节才敢吃鱼肉。”

朱翊钧是第一次听到自己的母亲絮叨这些他出生前后没有记忆的事情,他也算是明白了小的时候老爹老娘为什么死要钱,也明白了这些年老娘为什么那么喜欢钱,甚至有些贪得无厌的架势——全是给当时穷的那样子给穷怕了。

皇帝的亲生儿子,连油水都要逢年过节才能吃到,那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底下的那些混帐到底是如何欺负皇家子孙的?

一想到这里,正在狼吞虎咽的朱翊钧就更加坚定了要发动军事政变重新夺权的信念,要用萧如薰的军队把这群混帐文官一扫而空,全部换上自己的亲信人马,重掌朝政,整饬朝纲,把文官们不该掌握的权力全部拿下,把读书人的税收全都给收上来,狠狠的打压一番读书人的傲气。

让你们狂!让你们傲!连老子这个皇帝都瞧不起O子一声令下;个目不识丁的大头兵就能叫你们重新投胎做人_O老实实的重新做人去吧!

朱翊钧的信念越来越坚定,越来越强烈。

而李太后还在不停的给朱翊钧夹菜。

“来,我儿,多吃一些,现在多吃一些,以后就算吃不到了也不会想了,多吃一点,吃饱一点,以后不管到了哪儿,都不冷了,呵呵呵呵,多吃一点,多吃一点”

朱翊钧瞬间呆滞了。

第一卷 威震西北 二百七十三 决然的母子(上)

首节 上一节 120/10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特种兵王

下一篇:闲臣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