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万历1592

万历1592 第177节

他们的火炮似乎多的根本数不清,炮弹似乎不要钱一样,我抬头一看,看到不计其数的炮弹从我的头顶上掠过,落在了敌人的军阵里面,然后掀起了剧烈的气浪,引发了剧烈的爆炸,敌人的尸体被炸的根本分不清哪里是哪里,鲜血甚至从远处飘到了我的脸上和嘴里,那种场面让我怀疑我是否看到了撒旦降临。

然后,中国军队出现了,他们用奇怪的未曾见过的军阵,一步一步的往前逼近,根本就不后退,远程的时候使用火枪和弓弩攻击,进程的时候使用刀和长枪攻击,还有士兵用盾牌保护攻击手的安全,让敌人的武器无法伤害这些中国士兵,敌人无法抵抗,不断地后退,而他们的后方似乎也出现了更加严重的问题,我不知道中国人用多少士兵偷袭了他们的军营。

但是我能保证,中国军队的数量远远不如我们和敌人,但是他们就用这样数量的士兵,把敌人彻底的击败了,中国的统帅是一名非常有勇气的军人,他骑着马,拿着枪,和他的卫队一起冲入了敌人的核心阵地,一枪打死了敌人的统帅,敌人就这样彻底的失败了,之后中国军队追击到了敌人的军营里面,获得了完全的胜利。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我甚至都来不及反应,等我恢复了清醒的时候,我们已经赢得了这长利,十万敌人就这样凄惨的失败了,他们的尸体填满了这片土地,他们的血液浸润了这片土地,中国人文明,有礼貌,尊重他人,但是也残忍,嗜血,勇敢无畏,用敌人的人头计算自己的战绩。

愿仁慈的主保佑我,不要和这些可怕的人为敌。

明军用一敞畅淋漓的胜利回应了周边所有小国的期待和质疑,再次证明了天朝上国的军队是战无不胜的,当初郑和留下的名望被萧如薰全盘继承,并且推至了更高的高峰,在此后的岁月里,萧如薰得以在缅甸影响整个东南亚区域的政治和经济,与当初西汉政府的西域都护府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明在东南亚再次确认了无可动摇的宗主权,重回南洋的战略得以实现,依然处在朝贡体系之内的国家纷纷盘算着给大明进贡,而脱离朝贡体系的国家听闻此事之后,惴惴不安之下,也筹划着重新和大明建立朝贡关系,争取成为不征之国,以免被大明当作典型抓起来干掉。

明军的威望遍布了整个东南亚,乃至于不久之后就传回了欧洲。

彭世洛会战结束了,可时间依然在向前走,萧如薰刚刚打完胜仗,就开始盘算该怎么给士兵吃顿好的。

他把主意打到了十多头被明军的火炮和弓弩打死的大象身上,这些大象的象牙什么的被明军锯了下来献给他们尊敬的主帅萧如薰,萧如薰笑纳了,没有拒绝,然后看着大象庞大的身躯就盘算开了。

大象毫无疑问是一座肉山,但是根据正常的逻辑来判断,大象的肉很定非常粗糙难以入味,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偷猎的人只要象牙而不要象肉,甚至象肉好不好吃,能不能入口都很难说,所以萧如薰打算询问一下当地人。

“王上,这个象肉能吃吗?”

萧如薰拉着站在一旁的纳瑞宣开始研究象肉好不好吃的问题,纳瑞宣愣了一下然后回复道:“提督,我们也曾有人吃过象肉,说象肉没有一般的肉好吃,但是没有毒,能下肚,也能果腹,怎么,提督难道是想把这些象肉给士兵吃?”

萧如薰点了点头:“士兵大战之后及其仆,但是我这里却没有多少肉食和油水给他们吃,所以想着能不能用这些象肉来代替,正好我这里也有些战死的马匹,洞武人这里也缴获了一些马匹,一并杀了给士兵煮肉汤好了,至于这个象肉,估计很是粗糙,还是烤了看看能不能吃好了。”

看到萧如薰一副探究大象肉怎么吃的样子,纳瑞宣的心情十分复杂。

第一卷 威震西北 三百七十三 心情复杂的纳瑞宣

纳瑞宣的心情是真的很复杂,原因有不少,但是最关键的还是明军来到的时机,缅甸人的军营大乱之后明军才出现,那也就意味着明军抵达战城在那之前,明军早就已经抵达了战场,但是依然到了偷袭成巩后才出兵,或许只是半个时辰的时间,但是却让他麾下的战士损失惨重。

这一战,他手下的战士战死了两万多人,受伤两万多,完好无损的只有不到六千,可谓是元气大伤,如果明军可以一来就投入战场,那么自己手下的士兵至少可以少损失好几千,而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损失惨重,让他的心都在滴血。

但是同时,理智告诉他,明军的战略计划是没有错的,偷袭缅甸军大营,让缅甸军军心大乱,然后才率兵出击,用火炮打破缅甸人的军阵,让缅甸人陷入混乱之中,让他们无所适从,然后才命令军队出击,一举击败了缅甸人,主帅萧如薰亲自上战橱杀了闵启德,直接促成缅甸军的军队崩溃,造就了如今这般辉煌的战果。

明军上战场三个时辰左右,缅甸人的初步死亡数字估计在六万到七万之间,俘虏人数还未庆典,但是死掉的缅甸人基本上都是战兵,而不是那些杂役兵,杂役兵的尸体还没有清点。

纳瑞宣知道,如果没有明军的加入和计策,他是赢不了闵启德的,十万对五万,优势就是那么明显,用衅谋衅策或许可以挽回一时,但是绝对挽回不了真正的损失,该输还是会输,该死还是会死,自己无法在野战上赢得缅甸,而这一点只有明军才能办到。

如今十万缅军精,功劳毫无疑问该算在明军身上,是明军一鼓作气击败了猖狂一时的缅军,还这片天地以安稳,大明的威望会因为这一战而急速提升,甚至会重新确立这一块地区的宗主权,而他,纳瑞宣,想要接替缅甸的地位成为霸主的梦想,估计就要受到一定的影响了。

大明估计是不会允许第二个缅甸出现在他的南疆的,动兵打仗太浪费钱了。

所以纳瑞宣不知道是该埋怨明军好还是该感谢明军好,明军的确帮他翦除了心腹大患,但是也阻碍了他的野心之路,这份纠结的情感到底该如何解决呢?

他不知道。

他只能默默地看着明军在萧如薰的指挥下把肉山一样的大象给分尸,把肉都给切了下来,用水洗干净,然后准备烧了吃。

不过很快明军就发现大象肉不是一般的老,很难煮熟,也很难咬的动,要牙口非常好才可以,然而明军并不具备那么好的牙口,萧如薰一怒,立刻就下令力气大的士兵抡起大棒狠狠的砸那些大象肉。

你老,那我就砸烂你的纹理,砸烂你的肉组织,砸成肉糜,我看你还老不老!

一锤,一锤,一锤,一锤

在明军士兵的欢呼声中,在暹罗人目瞪口呆之中,明军把砸的认不清本来面目的大象肉给丢到了锅里煮,或者放在火上烤,虽然象肉依然有点老,但是已经不至于无法入口了,当然,还有一点,难以入味,不过明军也不在意了,抹上盐巴,放在火上烤,然后弄点辣椒和着吃,嘿,别说,味道还不错。

大战之后的休息还是很不错的,有现成的营房和食物,省去了很多功夫,大家吃喝玩乐,几乎忘记了刚刚才发生的血战和那些被丢到万人坑里的缅甸人的尸体。

第二天一早,萧如薰带着精神抖擞的明军重新出发,而剩下收尾的工作就交给暹罗人了,暹罗人把计数完毕的缅甸人的尸体全部推到了万人坑里面,然后放了一把火,七个大坑里面的大火烧了很久才熄灭。

缅甸的战兵和杂役兵的服饰不一样,所以很容易区分,按照最新的预计,缅甸人的战兵战死了将近七万,还有一万多被俘虏,杂役兵有三万多被俘虏,死掉了一万余人,剩下的全部逃跑了。

萧如薰和明军顺着最大一股缅甸人逃跑的痕挤击而去,同行的还有一点向明军投诚愿意带路的缅甸带路党,向着毛淡棉方向出击。

纳瑞宣不是不想出击,而是实在没有足够的兵力了,大量兵马受伤需要休养,无法长途奔袭,为了扁批精锐兵马,纳瑞宣不得不调集全国的医师到战炒给士兵治疗,顺便通告全国,战争胜利,召集彭世洛的居民回来重建家园——彭世洛的存在是连接暹罗南北的交通枢纽,位置十分重要,不把彭世洛给重建了,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暹罗人没有纳瑞宣那么大的野心,他们只是为了战争的胜利而欢欣鼓舞,为纳瑞宣歌功颂德,欢庆属于国家和民族的胜利,这一场光辉的胜利让纳瑞宣的威望再度提升,或许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但是纳瑞宣自己知道,他所渴望的是东南亚地区的霸权,他和缅甸人战斗十几年为的就是霸权,他想借助明军的力量稳定这股霸权,却未曾想到先被明军利用了,但是他知道,这件事情上无论怎么说自己都站不着,明军最开始只是想借道,没有借兵的想法,和明军一起出击是他提出来的,主动的。

既然提出来了就要做好损失的准备,不然的话,以后就没有人愿意和他合作了,这就很糟糕了,名声不能臭掉,国际名声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于现在的暹罗人来说更是如此。

所以无论如何,他也要巩固和明军之间的关系,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明军都将成为这片区域的决定性力量,为了这份力量,他就必须要忍下心中的不满,争取到和明军的首要合作位置,然后徐图他举。

这就是他为什么没有对萧如薰抱怨的原因,也是他为什么接受萧如薰的建议留下来整顿战场的原因。

他知道,缅甸完了,缅甸是真的完了,不出半年,缅甸这个曾经东南亚的霸主,就会消失在这片土地之上。

第一卷 威震西北 三百七十四 灯塔

缅甸的地理位置还是不错的,不仅和中国接壤,还有很大的海疆,也有不错的港口,非常适合发展海运业,比起中国更加接近西方人的海船,如果拥有了缅甸,中国将会更加直接的和西方人接触,并且可以事很多的海运经费,直接从缅甸的出海口出海,更加方便。

所以萧如薰的计划就是向毛淡棉发起进攻,然后直接北上攻击东吁王朝的首都勃固,灭了他,然后兵分两路,分别向内比都和仰光发起进攻,控制赘个大的人口聚居中心,缅甸就算是彻底的灭亡了。

缅甸这种发迹几十年的部落式小国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它不像中国和其他的成熟西方国家,经过很多年的建设,有足够的人口,国家的领土上遍布很多城池,城池和城池之间连成线,实现了对国土的完全掌控,缅甸人口不多,聚居地更少,很多地方都没有开发,还是一片蛮荒之地,只要拿下几个大城市,这个国家就完了。

这就不像中国,中国人口多,国土大,只要还有一座城市你没有拿下,中国就还能继续抵抗,要消灭中国,就必须把中国的全部城市拿下,几千年的延续,使得中国人的家国情怀非橱确,城市没了就逃到山里面继续打游击,而眼下的缅甸人不会,基川设十分差劲的他们,就算是国家军量大,只要军队被消灭了,立刻就会衰落,然后灭国,追忆前朝的人会很少很少。

收拾一些小国往往只需要攻打几个城市就好了。

毛淡棉和勃固还有仰光等缅甸人的聚居地就是首要的攻击目标,只要拿下这些目标,缅甸也就完蛋了,东吁王朝对它的土地的控制力是很弱的,从首都周边到偏远地区,控制力衰减的程度也不是一般的高,它不像大明,设立了南京和北京两套行政班子,用以对江南和江北实现控制。

基本上按照纳瑞宣的说法,莽应里控制力最强的地方也就是勃固周边地区,这家伙不信任其他民族的人,只对本族的人最温和,让本族的人宗自己的身边,不仅族人放心,他自己也放心,于是就放松了对其他地方的控制,对其他地方也根本不得民心,战端未起,这些地方的人就迫不及待的宣布造反迎接王师了。

这就等于是告诉萧如薰,明军只要攻下勃固周边地区,消灭了莽应里的政权,然后许诺其他各族以自治权,他们会直接带降表来投诚大明,并且愿意缴纳赋税和贡品,只要大明的施政足够温和,他们就不会造反,还会配合大明实施统治。

首节 上一节 177/10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特种兵王

下一篇:闲臣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