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万历1592

万历1592 第234节

萧国良瞪着一双懵懂的大眼睛,似懂非懂的“哦”了一下,呆萌不已。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b才是我的儿子!哈哈哈哈!”

萧如薰大笑不止。

“哎呀D有你这样教孩子的!国良!刚才你爹爹说的话你全都不许记住}到没?”

国良眨眨眼睛,歪着脑袋迷瞪瞪的看着自己的母亲,似乎对于父亲和母亲截然不同的指导方针产生了混乱,不知道该如何行动。

杨彩云气鼓鼓的瞪了萧如薰一眼,继续自顾自的教育国良,无量老爹萧如薰则笑眯眯的坐上了餐桌,掀开了盘子上的盖子,一看,顿时乐了。

“哟嗬,今天有肉吃啊?嗯,喷香好真好,昨天一天没吃肉,可把我馋坏了,嘿嘿。”

萧如薰拿起筷子就夹了一块红烧猪肉,放入嘴里一嚼,顿时满脸迷醉之色。

杨彩云迸国良坐上餐桌,一边看着国良自己吃饭,一边看着萧如薰,满脸的责怪之色:“你也知道你昨天没吃肉?好好一个镇南侯,世镇缅甸的大将军,这日子过得还不如你手底下的小官。”

“嘿嘿。”

萧如薰笑了一下:“肉不是贵吗?舍不得吃。”

“舍不得?你倒是舍得给别人吃,府里的官员一天三餐两顿有肉,就是士兵们每天中午最少也能喝到肉汤,你倒好,一碟咸菜三个土豆就把自己给对付了,薰郎,你是缅甸之主,身子要紧,不吃些好的怎么扛得住?”

“好的我当然也吃啊,现在不就在吃好的?咱们的猪养的还不够多,肉的确不便宜啊,别人我不能省,那就只能让自己驶点,能驶点是一点。

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兵工厂那边一开口就是三十万两银子,心疼啊Y者说了,现在要是吃惯了山珍海味,沉迷享受,以后可就没有动力咯!”

萧如薰端起饭碗开始扒拉。

杨彩云知道萧如薰有自己的主意,一旦是他决定的事情,八匹马都拉不回来,便也不再坚持。

“旁的不说,利先生在外堂等了你一个多时辰了,你就不去见见?”

“不见不见q天是休沐日,谁来我都不见,他爱等就让他等着,我不是给他送饭过去了吗?他愿意等就等,反正我不见!”

萧如薰冷笑一声,继续吃自己的饭。

第一卷 威震西北 四百四十九 山头

利玛窦为什么求见萧如薰,为什么那么锲而不舍,萧如薰是一清二楚的,正是因为如此,萧如薰才不见他。

他想要让基督教在中国大地上广为传播,而这是萧如薰无论如何绝对不允许的,利玛窦本质上来说是想要利用萧如薰,但是那么多年,利玛窦已经渐渐模糊了自己的本意,可是放在萧如薰这里,萧如薰从来没有一秒钟忘记自己是在利用利玛窦。

他和利玛窦之间迟早会有无法调和的矛盾,而这个矛盾却不在此时。

他要和西班牙开战为的并不是基督教,而是为了香料,和利玛窦以为的萧如薰彻底不接受基督教这个理由完全不是一回事,但是此时,萧如薰需要敲打一下利玛窦,让他不要忘记了许可只是自己一句话的事儿。

利玛窦还有利用价值,基督教也有利用价值,现在还不是撕破脸皮的时候,所以萧如薰才让厨房给利玛窦送去一份午饭,让他以为自己只是太生气了,并不是真的对基督教失望和不信任。

给他一点希望,他才能继续坚持下去。

不知从何时开始,萧如薰玩政治手段是越玩越熟练了,不仅在行政上玩相互制衡相互监督,塑造了缅甸模式这样一个目前运行的很流畅的模式,在军中,萧如薰也有自己的模式。

缅甸建军之后,萧如薰刻意将军中掌握军权的军官分成了三派,彼此之间很好区分。

一派是自己的老班底,从平虏城就跟随萧如薰的老部下们,甚至还有几人是萧氏的老家将,比如赵虎陈燮他们,这一派都是跟着萧如薰南征北战的老班底,军功大,战绩多,资历深厚,深得萧如薰的信任,所以多为高级军官,是平虏派,人数最少。

一派是萧如薰征伐啺莸耐局屑尤氲剿氖屏Φ敝小⒏嫠蚰某谴虺蚀蛎в锏囊慌扇耍月榧易拥芪椎奈鞅北哒虺錾淼娜耍蔷械闹屑崤桑辔懈呒毒伲盼鞅迸桑耸远唷�

剩下来一派就是缅甸战争以后自愿留下加入萧如薰军队的少数南人和大量流民出身的新招募军官,这些人都是在缅甸镇立镇以后的多次海上剿匪战役中脱颖而出,靠的大多是海上战功,因此称为海派,多为中低级军官,是军中的少壮派,人数最多。

这三大派在军中那是很好区分出来的,用说话的口音就很好分辨,彼此之间也多有顾忌,加上还有独立于军队的五千警察部队的警察派,缅甸的军队势力彼此维持一个微妙的平衡。

平虏派的地位最高,但是人数最少,虽然都是高级军官,可是临阵指挥直接管辖军队的不是他们,西北派是中坚力量,以麻家子弟为核心,多为中高级军官,虽然是某些平虏派大佬的副将,但是可以直接接触到军队。

而对于组建最后的海派来说,他们的地位最低,可是人数最多,基本上基层军官都是海派组成的,在海上剿匪战役中脱颖而出,在陆上剿匪战役中也有出色的发挥,直接掌握底层士兵,单个不突出,整体强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足以和其余两派抗衡一下。

这样区分彼此之间的区别,那么军队的核心领导权就在萧如薰的手上,只有萧如薰有足够的威望和权力号令这支军队里的每个人,他的灵魂就是这支军队的军魂,他是镇南侯,这支军队就是镇南军,为大明镇守南部边疆海域的镇南军。

老实说,要是不让军队有山头,统治者还真就是不放心,生怕哪一派哪一个人威望太高,惯震主。

这是很可怕的,军队是单纯的暴力机器,崇尚强者,谁最强他们就崇拜谁就跟随谁,即使经过宋明两代的打压,军队还是军队,还是崇尚强者为尊。

这就很可怕了,要是出现一个军队一致信服的超强者,这家伙不就肯定要做皇帝了吗?

事实上大明就是这样一个模式,朱元璋设置勋贵领兵的世兵制度这样的军队模式,所需要的一个基本的需求就是皇帝需要在军队中有威望,能够号令军队,可以率兵出击御驾亲征。

朱元璋自己就不说了,朱棣也是个马上皇帝,抢了朱允文的天下,仁宗朱高炽跟着朱棣打过天下,对兵务自然不陌生,明宣宗朱瞻基深受朱棣喜爱,数次跟随朱棣出击蒙古,是朱棣一手调教出来的好孙儿,也曾御驾亲征评定汉王之乱。

到这里为止,明的帝王都是可以带兵打仗的,坏事儿就坏事儿在了英宗朱祁镇身上,要说胆子,他也有,御驾亲征他爷爷他爸爸都做过,他没有理由不敢做,就是水平实在是太臭,显然朱瞻基没有很好的教育过他的儿子如何带兵打仗。

但是最起码,朱祁镇知道皇帝御驾亲征在明朝军事制度当中的重要性。

土木堡之后,大家都知道了,就不说了,后面除了朱厚照强行突破文官阻碍带兵出征还被黑了个半死不活的之外,其他明朝皇帝都没有御驾亲征过,准确的说是文官不再允许皇帝直接接触军队,连御林军都不给。

萧如薰深知明朝军事制度的弊端何在,但是即使是现代军事制度,也没能杜绝军队山头的现象,或者说这根本就是不需要杜绝的。

统治者不需要一个高度团结统一强悍的军队,这样的军队是十分可怕的,战争时期能朝外面怼,和平时期关起门来也能窝里斗,这才是统治者最期待的军队。

因此萧如薰不但不阻止军队小山头的发展,甚至还为之推波助澜,即使是赵虎陈燮王辉这些老人,他也不能允许他们完全掌握军队实权,这个权力,必须掌握在他自己手里,底下人斗,才需要他这个掌握仲裁权的最高权力者。

镇南军不会只有这样一个规模,萧如薰在把三万军队当作三万军官来培养,走一战之后德意志国防军的路子,将三万军队培养到极致。

等需要扩军的时候,这些士兵立马就能摇身一变成为合格的伍长什长百夫长,一支数倍于己的军队就拉起来了。

也因此,萧如薰需要战争,需要不断的战争去磨练军队的意志和战斗力,让三派之间互相的斗争形成一种良性竞争,而非是非我见死不相救的恶性竞争模式,到那种地步,国家也就要完蛋了。89

第一卷 威震西北 四百五十 诏书到

首节 上一节 234/10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特种兵王

下一篇:闲臣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