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万历1592

万历1592 第344节

“那这也是杨尚书的事情,他管着户部管着天下钱仓那么多年了,一年的亏空高过一年,一年的收入少过一年,今年吃明年的粮,明年吃后年的粮M这般寅吃卯粮,咱们到底还能吃到几时?

眼下山西大乱还未平息,流民必然丛生,战后重建任务艰巨,所需要的银子和粮食又是一笔天文数字,这个银子从什么地方来?粮食从什么地方来?”

沈鲤眉头一皱。

“石部堂你是兵部尚书,不要管这些户部的事情!”

石星冷冷一笑,点了点头。

“行!沈阁老,这些我不管,这是户部的事情,是民政,轮不到我管!但我是兵部尚书,兵务我就要管!此战之后损失的大明将士数量恐怕不在少数,战事一但结束,不论结果,有功的将士总要赏,战死的将士总要抚恤b是最基础的b笔银子怎么算?”

石星说的话听起来是在眍俊民,实际上是要沈鲤不要废话,眼下正在进行到关键时刻,你不要跳出来,否则连你一起怼!

沈鲤这个脾气怎么可能忍得住?

“日本的赔偿银很快就到!六十五万两银子,还不够你们使用的吗?!”

石星干笑了两声。

“沈阁老,别说这六十五万两,明年第三季度的六十五万两银子都已经被预定好了六十三万两,这六十五万两银子从日本起航,到天津装卸到大明的国土上,再运到京师来,都不会进入国库,就会直接被人拉走,然后就此人间蒸发!”

沈鲤面容一滞,而后似乎像是想说些什么,到底也没说出来,只能无奈的看向了杨俊民。

杨俊民脸色惨白,当然知道户部这些年份的账簿就是一本烂帐,真要摊开来说,估计除了已经死了很久的海瑞之外,满朝上下没有一个人可以脱离开这本烂帐,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

本来想着每年多了二百六十万两白银可以改善一下大明的财政状况,结果没曾想到收入增加了,这些贪官污吏的胃口也随之扩大,他们的胃口的适应力简直是天下第一,分分钟就把多出来的银子给吞掉。

各种借口各种托辞,还全都是自己无法拒绝也根本拒绝不了的事情,这种事情从好几十年前开始就成了官潮规则,自己如何可以反对?

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想做就可以做成的,这一点杨俊民十分清楚,而眼下这个事情就是无解的,因为自己手上的确没有银子。

第一卷 威震西北 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霉了

杨俊民知道,估计再有几天日本运送来的银子就要到了,但是到京师以后估计就会被各方势力瓜分一空,自己一两银子都收不到国库里。

但是国库的账目却要记载这六十五万两银子的进账。

而出帐却是一笔糊涂账,相当的糊涂,相当的诡异而且对不上账。

面对着沈鲤的目光,杨俊民一点底气都没有。

“阁老,大明朝寅吃卯粮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也不是下官就任户部尚书以来才有的事情,下官这些年来一直勉励维持,但是这几年灾情严重,各地严重欠收,税收不上来,也不敢强征,生怕酿起民变。”

沈鲤不管户部的事情,但是对户部的烂帐也有些耳闻,只是不知道具体情况。

“以前二百多万的岁入你们说不够用,现在四百多万,还是不够用吗?各地留足自用才上交国库,国库本就是结余,哪儿来的那么多烂帐?!”

沈鲤重重的叹了口气。

谁能说清楚呢?

这些大佬们要是说清楚,也没有一个是干净的,谁都不敢说自己的灰色收入里面没有这些东西存在,否则只凭那些俸禄,就得跟海瑞一样饿死女儿了,大家的心都是肉做的,海笔架不同,是秤砣做的。

“所以,眼下的问题不仅仅在于那消失的三万五千北虏去了什么地方,这些有了萧季馨,我想用不是难事,难就难在仗打完了之后,这些事情我们该怎么去处理;笔一笔的银子从何而来?”

石星做了个总结,然后气呼呼的坐下了。

氛围重归寂静,但是大家却分明闻到了浓重的火药味儿。

有人要倒霉了。

大家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聚集在了一直都没有说话只是闭目养神的赵志皋身上。

赵志皋也恰到好处的睁开了眼睛。

“大家伙儿都消消气,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不去面对也是不行的,至于怎么面对,大家总要想个办法,群策群力,把这个问题给他解决了,不然,陛下怪罪下来,可就是咱们做臣子的不对了。”

这话说了跟没说有什么两样吗?

老赵老了,真的老了,记得三年前刚上任的时候还有一点点夕阳余锐,还想用自己的老命去办点事情,结果到现在内阁里只有一尊老态龙钟的大佛,再也没有大明首辅赵志皋了。

凡事必称陛下,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不争不抢不夺,但是也不怎么办事了。

“赵阁老,您是首辅,这件事情您的拿出个主意来,不然咱们在这里说那么多也不顶事,这个事情陛下很快就会知道,他总是要一个解释的。”

石星补上了一句。

没成想赵志皋还是那副慢悠悠的样子,看了看大家,站了起来,把面前的捷报卷了一卷塞进了自己的袖口,紧了紧自己的衣裳。

“那好,那就让老夫去拜见一趟陛下,挨一顿骂,换回来大家的安生吧!”

赵志皋呵呵的干笑了几声,那声音极其干涩,像极了现在的赵志皋,就像是一根彻底失去生机的枯木一般。

这样的首辅真的能带领大家前进吗?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疑惑。

他们似乎忘了,当赵志皋要带着他们前进的时候,他们是如何一巴掌甩开了赵志皋的手然后还顺便把赵志皋也拽下来的。

军国大事,总是要让皇帝知道的,皇帝有知情权,自然也有决策权,至于皇帝的决策怎么执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但是总要皇帝来处理,哪怕只是走个过场,也不能让他觉得自己被架空了。

自然的,朱翊钧早就知道自己被架空的事实,非战时,自己的命令到底有多少得到了贯彻也是个问题,自己的命令到底有多少被当作政治武器去打击某些特定团体,也是个未知数。

但无论如何,他始终是大明皇帝,还是个不甘心被忽悠到底的大明皇帝,于是,他自然也有自己的讯息渠道。

在群臣得到了三万五千消失的北虏的消息并且正在烦恼的时候,朱翊钧已经进一步得到了萧如薰提供的完整的消息,只有他的是最完整的,内阁的是阉割版,至于外面那些星色们得知的就是新闻联播了。

他不仅知道了消失的北虏去了什么地方,还有萧如薰的完整分析,并且,还有萧如薰的保证,保证一定会歼灭那些北虏,让他放心。

首节 上一节 344/10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特种兵王

下一篇:闲臣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