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万历1592

万历1592 第454节

或许张居正尝试过,比如恢复秦军的首级至上制度,试图扶持军队势力,可是今时不同往日,张居正知道商鞅的套路,其他人就不知道吗?

时过境迁,天下早已换了人间,张居正的失败打从一开始就露出了苗头,比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张居正,张璁显然聪明得多,他只对勋贵势力和皇庄下手,避开了文官团体,所以他的风评不似张居正那般极端。

大明朝有堪比大变法时代的豪商巨贾,有堪比那个时代累世贵族的士绅豪强,却没有堪比商鞅的变法之臣与堪比秦孝公的锐意变法之君,也没有那个时代风云际会般的局势,失败是无法避免的。

那之后,大明朝似乎就没有希望了,而官商士绅豪强们也愈发的肆无忌惮了。

所以,如今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似乎,也不奇怪吧?

袁黄是这样思考的。

“军师?军师?”

赵虎的呼声把袁黄的思维拉了回来。

“嗯?哦!”

袁黄的思维飘得有些远了,他深吸了一口气,开口道:“想一些事情想得有点远了,伯威,此番北虏南下,的确是有人在背后主使,但是背后主使之人可能没有想到会造成那么可怕的后果,他们低估了北虏的贪婪。”

赵虎不可思议的问道:“这个事情,朝廷知道吗?”

袁黄点点头:“朝廷知道,并且已经有些准备了,这个事情是必须要一查到底的,否则,没办法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只是”

赵虎问道:“只是什么?”

袁黄略有些忧虑的皱了皱眉头。

“此事不该是萧侯参与进去的,萧侯虽然得封总督,但是依然是武将,是勋贵,大明朝朝政历来不允许武将和勋贵参与进去,萧侯言辞之间,似乎有想要参与进去的想法,这很危险。”

赵虎不大明白这里面的关节。

“都是同朝为官,为什么不行呢?四郎可是总督,总督也是文人的官儿,借着这个官名难道就不能做些什么吗?陈元德本来也是武将,现在是警察提督,也在管民政,四郎说过在其位,谋其政,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袁黄点点头,作为曾经的文官团体当中的一员,他非橱白这里面的关节。

“其他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没那么严重的分别,但是大明朝的分别就是如此泾渭分明,能干预朝政的,只有在京的进士文官,没有掌过兵,没有打过仗,出身要清清白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瑕疵,否则,都将被排斥。”

赵虎露出一脸费解的表情。

“这又是个什么道理?朝廷里何曾有了这种规矩?”

袁黄一愣。

是啊,他说的对啊,朝廷里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样的规矩的呢?太祖开国吗?成祖靖难吗?还是说土木堡之变?

嗯,现在想来,很多事情都是从土木堡之变开始的。

那一段时间的前后,大明朝真的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了。

“总而言之,这不是什么好事,我已经派人送信去给四郎了,让他不要参与此事,仗打完就立刻回来,京城里的漩涡不是他能参与进去的,一个不好,可能会有性命之危!”

“性命之危?!”

赵虎瞪大了眼睛:“有人要害四郎?”

袁黄面色严肃。

“倒不是说有人要害萧侯,而是说萧侯贸然参与到这件事情疵当中的话,极有可能会落人话柄,还会招致朝廷的打压,轻则丢官,重则丧命,像当初戚少保一般都是比较好的下场了。”

赵虎忙忙说道:“四郎可是侯爵,是勋贵!”

“那又如何?勋贵正是朝廷主要提防的对象,更不要说是萧侯这般在边疆镇守手握兵权的特殊勋贵,只是因为缅甸一地的特殊性才能允许萧侯掌兵,若是换作其他地方,根本不可能。

朝廷对萧侯的提防可一点都不少,只是萧侯一直以来都忠心为国,安守本分,朝臣找不到理由和借口,又需要萧侯和缅甸帮他们收容中原难民,如此才有我等看似平和的生活。”

“军师的意思,是说朝廷如果找到了借口和机会,是不会轻易放手的?”

赵虎看着袁黄。

第一卷 威震西北 六百九十二 袁黄的担忧(下)

“虽然很想否认,但是老夫是真的没有把握,萧侯的名声太大,在大明朝几乎已经是人驹知的战神了,此番若是再打赢北虏,声威更胜,若是老老实实交出兵权回到缅甸,则朝廷不会随便动手,若是萧侯有其他的打算,那可真是危险了。”

袁黄满面的忧虑:“萧侯本身能征善战,名声很大,这就是一个威胁,自古以来没有朝廷不疑虑统兵在外的武将,即使萧侯是陛下钦点的主帅也是一样,更关键的是,此战萧侯身边没有监军,怎能不让人疑虑呢?”

“军师的意思是说,问题关键在于四郎是如何考虑的?只要四郎不做其他的事情,四郎就是安全的?”

赵虎问道。

袁黄点了点头。

“对,萧侯若是没有多余的想法,打完仗交了兵权就回来,无疑是最安全的讯号,不会有任何变数,毕竟萧侯是国之名将,有萧侯镇守南疆,则大明南疆无忧矣,没有人希望南疆再出战乱。

但是若是萧侯有些想法,不想眼睁睁看着奸贼逍遥法外,想要做一些不是武将可以做的事情,无疑会触动某些人的底线,则情况又会不同,轻则丢官罢职,重则命丧黄泉啊”

“谁敢杀四郎?”

赵虎顿时虎目圆瞪:“谁敢对四郎动手?先问问我们镇南军的弟兄们答不答应!朝廷里那帮狗贼,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就知道残盒巩臣,就不怕天下人寒心吗?”

袁黄曳。

“话不能如此说,规矩是规矩,若是有人坏了规矩,便是你我二人也不能袖手旁观,对于他们也是一样,我已写信去劝慰萧侯不要貌行事,但愿萧侯能听的进去我的意见。”

“这种事情我不管,但是我却知道,谁要敢对四郎动手,我赵虎第一个不答应r南军的弟兄们也不会答应的[们能有今日全靠四郎,那些蛀虫就不想想没有四郎,南疆能有如今的安稳?”

赵虎满脸的凶悍。

“话虽是如此说,但是朝廷手握大义名分,自古以来多少忠臣良将死于这份大义名分啊!大义名分就是能压死人的,真要弄急了,可不就是莫须有三字吗?”

首节 上一节 454/10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特种兵王

下一篇:闲臣风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