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电影世界穿梭门

电影世界穿梭门 第660节

  王旭多少也看出来了,知道再说下去也没意思,改口道“你行走江南,治水又治瘟,你看下面的情况如何?”

  听王旭转口说起了灾情,法海果然来了精神,面色凝重的开口道“很不好,瘟疫不同其他,最怕传染,虽然大雨倾盆之际,就有有识之士提前察觉到可能会有瘟疫,也有官员向上面奏请防灾防瘟,可面对瘟疫依然慌了手脚。

  我游走江南,所过之地见得最多的,就是各种隔离区。

  染上瘟疫的人不分青红皂白,都会被驱赶到隔离区中,关在里面自生自灭。

  一些只是感冒发烧,咳嗽体弱的病人,也被当瘟疫处理了,冤死者不计其数。

  更有地方乡绅,草芥人命,处理染瘟疫的办法一味的追求活埋,上到七老八十,下到嗷嗷待哺,只要出现染瘟疫的症状,一律都给坑杀了事,真是触目惊心啊!”

  说到后面,法海心痛难耐,语气都带上了颤音。

  王旭听的默默不语,他一直留在杭州府,最远也就是回了趟金山府,对乡下的事知道的不多。

  没想到下面的情况,已经严重到了这个地步,莫非真是大吴王朝失德,老天逼着要改朝换代了?

  王旭一边想着,一边安慰道“瘟疫四起已有多日,算算时间,朝廷也该将医家的人放出来了。罢黜百家之后,医家中人多入太医院为官,还喊出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口号,势力不减反增,这些人不会坐视不管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从汉代执行的国策,也是儒家作为正统的标志性事件。

  此后,百家中的高人,兵家走边关,墨家入工部,法家入刑部,阴阳家入钦天监,纵横家入礼部,家入民间,其他流派也并入三教九流之内。

  不客气的说,百家从未远去,只是藏了起来,披上了儒家的外衣。

  不说别人,就是老师薛牧山告诉他,自己是法家的传承人,王旭其实不是儒士而是法徒,王旭也微微一笑,一点惊讶也没有。

  所以,百家的力量根本不能小瞧,除了没出过至圣以外,当年都是跟儒、道、释打过擂台的。

  尤其是法家跟兵家,曾经一度打的儒家岌岌可危,单对单拎出来,不去计算圣人层次,在春秋时代难分伯仲。

  眼下,儒道释光芒万丈,看起无懈可击。

  实际上,儒道释单对单的对上百家,没有任何一个敢言胜。

  要不然,当年董仲舒的背后,也不会站着那么多佛道两家的高手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道释三分天下,何尝不是一个利益同盟。

  只不过,儒家棋高一着,又把佛道两家踢出了权利中心,这才有了三分天下,一分在朝堂,两分在民间的说法。

  远了不说,大吴太祖逐鹿天下时,遇到的最大对手李世民,可就是有佛道两家的支持。

  李氏不但将道祖李耳奉为始祖,核心成员身边还有佛道高手保护,其中李世民身边的十八棍僧,更是随着征战闯下了赫赫威名。

  最后,要不是儒家见情况不好,为了怕佛道两家入驻中央,全力支持大吴太祖,而大吴太祖又非常争气,笼络到了百家跟儒家的支持,于渭水河畔三败大唐,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局面了。

  别看瘟疫事大,只要医家肯出面,料想zhe:n压瘟疫并不难。

  难得,是如何请医家出面,这就涉及到上层博弈了,毕竟春秋时代的医家,主张上医医国,下医医病,可不是无欲无求的大夫。

第965章 立书做传

   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

  格,至也。

  物,犹事也。

  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格物致知。

  法海有自己的路要走,王旭能帮的不多,同样他也有自己的事要忙。

  三字经已经放出去了,对外的影响很大,士林人争相传阅,一时间江南纸贵。

  王旭趁此机会,当然要奋勇直追,他已经开始整理朱程理学,为学派的建立埋下伏笔。

  朱程理学,在现代被批的一无是处,其最大原因,在于朱熹提到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实际朱熹很冤,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本意不是假清高,饿死不食嗟来之食,或者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朱熹认为,人的基本需求与欲望,即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人欲,私欲,既是一种天理,需要在保存这种天理的同时,学会压制自己的欲望,对欲望的满足要有一个度,不可穷尽奢华。

  当然了,思想没错,错的是人如果能压制自己的欲望,那他不是人了。

  朱熹提到了这个学说,可惜连他自己都做不到,又能指望谁去做到呢。

  再往下来,朱熹还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天下万物必有其理,而通过追求事物的本质,也是俗称的格物,才能达到认清真理的目的,也是致知。

  这个认知是好的,只是朱熹没有走向追求本质的道路,而是脑袋一抽,跟三从四德干了。

  导致朱熹后期,成了大男子主义的旗帜性人物,满朝武谁家要是死了男人,他都会给人家写信劝说家女眷不要改嫁,并美名曰:以人伦风教为重。

  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为贤妻标准,女子不可抛头露面,虽然不都是他主张的,却也都是他所提倡的。

  所以,朱熹的贡献不小,为儒家的正统性,皇朝的君权天授奠定了根基,也被后代的新时代所不容。

  王旭有朱熹的前车之鉴,当然不会死盯着女人的小脚,他只是采纳了理学家一些好的理论,并融合阳明心学的一些观点,在格物致知的之后,又添加了知行合一。

  朱程理学的格物致知,有很多思想自己都无法执行,这样的思想全都是假大空的鸡汤,拿过来有什么用。

  添加知行合一,光说鸡汤没用了,你说出来的话,你得自己能实践才行。

  格物致知追求事物本质,再用知行合一来实践,有行有思,便是王旭所提倡的新学。

  新学,新旧的新,表示这是新学说。

  古代学著作,如四书五经,讲述了很多大道理,却没用告诉人该怎么做。

  拿论语来说,孔子每日三省吾身,讲的是孔圣如何,而不是你。

  王旭的新学,不谈孔孟,儒家的经典已经有了,只谈你该怎么去做,并制造这个标准。

  什么标准,王旭参考了北宋大儒张横渠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为儒家四志。”

  而在儒家四志的基础,王旭又写道:“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此为儒家双核心。”

  核心有了,志向有了,便开始围绕这个总结,充填朱程理学与阳明心学的观点,并将其转化为王氏新学的要素。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以实践求真理,拥道德而求真知。

  总结起来,王氏新学的观点是这段话,其他则为枝叶,阐述这段话如何的正确。

  如果有人不服,你可以掰一掰,这些话没有一句是假的,全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同样,还不是假大空,正因为这四句话,历史产生了天祥,产生了岳飞,产生了无数知行合一,为生命立命的英雄式人物。

  “王氏新学!”

  王旭为了新学,整整忙乎了半个多月,写下了一本将近三百页,二十万字的小册。

  新学分两部,下八篇。

  部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下部为立心,立命,立德,立太平。

  围绕着下两篇,王旭又填充了无数理论,跟理论下的小故事,增加章的可读性与正确性。

  结果忙乎完一出关,向外一问,瘟疫居然还没有被平息下去。

  “怎么回事,这都半个月了,瘟疫没人管管?”

  王旭带着写好的王氏新学出来,看到的却不是太平盛世,而是瘟疫肆虐后的尸横遍野。

  一问才知道,医家的人半个月前到了,但是到了之后,很快遇到了刺杀,连朝廷下拨的赈灾物资,都遭遇到了不明人士的损毁,普通医师也被杀了不少。

  江南的其他府县,多数也遇到了这种情况,仿佛背后有一双黑手,在阻击平息瘟疫的力量。

  起初,各地官府怀疑是妖族做的,潜伏在九州内的妖族,想要以此来削弱人族的力量。

  后来,大军围剿之下,大家才发现动手的人可能不是妖族,而是借着符水治病,到处发展信徒的白莲教。

  白莲教是邪教,为了力量无所不用极其,当年太平道崛起,可是借的治病救人的法子,白莲道有样学样,所图不小。

  当然了,这一切跟王旭没有关系,他将王氏新学公布之后,并没有理会外面的风风雨雨,再次回到书院开始了深居浅出。

  七月初,法海带伤归来,跟王旭说自己在调查白莲教,在白莲教背后又看到了妖族密探的影子。

  王旭听而不语,还是一心著学。

  七月五,大医张仲轩南下江南,坐镇杭州府治病救人,与白莲教妖人恶斗一场,伤其杭州府经主,毙其杭州府讲师数人。

  七月八,张仲轩在房间,被发现暴毙而亡,死因未知。

  七月十五,法相寺大开山门,有佛门罗汉入驻兵马司。

  七月十七,道教龙虎山来人,以外姓天师为首,携八百道兵于三岔河布下大阵。

  七月二十,白莲道死士,突袭江南最大药行,永庆药行,烧毁草药无数。

  七月底,王氏新学公开印刷,老师薛牧山从京城来信。

第966章 六皇子来访

   “我欲作壁观,不旅红尘,何奈浮世苍生本是一场大劫,身在劫又如何能够避过?”

  紫阳书院内,王旭坐于江边,手拿着一封信。

  这是老师从京城写来的信,先是说了下周易的事,告诉他想要学习周易,只有三个去处。

  钦天监,稷下学宫,孔庙,天下间懂周易的大儒,十有八九出自这三方。

  老师薛牧山,与稷下学宫的学院祭酒骆高客有旧,告诉王旭如果想学周易,可以拿他的手书去临淄,以王旭的名声跟薛牧山的面子,此去求学并不难。

  说完周易的事,薛牧山又话锋一转,说江南白莲教犯作乱,已经引得当今圣震怒,令三位皇子南下江南三州,调查白莲教妖人,为zhe:n压白莲教做准备。

  其,老师所支持的六皇子,南下的正是扬州,信里信外的意思,是想让王旭出些力。

  王旭久久不言,他本不愿意牵扯到夺嫡,偏偏天不遂人愿。

  有心拒绝,可前面刚请老师帮忙,后面老师找他办事推脱,哪有这样做人的。

  难办,真是难办,看来自己得学徐庶,身在曹营一言不发了。

  最多,在危机关头保一保六皇子,至于其他的,王旭实在不想涉及夺嫡的旋涡,只能辜负老师的好意了。

  “我看你颇为烦恼,是有什么烦心事吗?”

  刚从外面回来的法海,看到王旭在江边独坐,托着金钵走了来。

  王旭收起老师的书信,摇头道:“一些琐事,还称不烦心。你那边怎么样了,是在追查白莲教,还是在忙蛇妖的事?”

  法海在王旭身边坐下,脸带着犹豫之色。

  片刻之后,才回答道:“蛇妖我已经见过了,她们二人在治病救人,虽然妖邪却也是好妖,真难想象我的劫难会应在她们身。”

  “是啊,如果简单,劫难也不是劫难了。”

首节 上一节 660/9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天旅人

下一篇:漫威里的德鲁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