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第169节

  长出了一口气,马伦丁平静了一点:“不过,太阳系沦陷的代价还是太大了。这样,抽调一半的军力吧。剩下的战舰死守各个重要目标,确保不失守即可,无需再追求对于敌人的杀伤。”

  蒙狼喃喃道:“这样一来,各颗星球的交通会被完全切断。每一颗星球都会变成孤岛。”

  “这个时候,必须要拿出魄力来,顾不得那许多了!”

  马伦丁眼睛里闪过一抹狠厉。

  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在战局发展到此刻阶段,己方搞清楚了一些敌人的战略目的之后,不得不再一次对作战方案做出了调整。

  大军开始汇聚。

  此刻,海卫一。

  现阶段的韩阳,在疯狂制造战舰的同时,剩余的几乎所有算力,全都投入到了另一项工作之中。

  甚至,在韩阳看来,相比起其余方面的工作,这一项工作,才是自己赢得接下来战争的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因素。

  开发量子计算机!

  对伊塔战舰上搭载的量子计算机展开逆向工程,通过总数约100名的计算科技相关的伊塔技术人员的协助,加上自己的计算科技基础以及庞大的算力投入,不计代价,不惜一切的研发量子计算机技术!

  甚至于,自己将战舰当做消耗品,不惜以每天都有大量战舰被击毁为代价将伊塔舰队牵制在内太阳系,真正的目的,就是在为自己研发量子计算机争取时间!

  就算是第一代型号的量子计算机,韩阳预估也将为自己带来至少5倍的算力提升。也即,不仅自己可同时操纵战舰数量暴涨,自己的工业实力也将迎来暴涨。

  届时,自己就能以更快的速度制造出更多战舰,然后操纵着更多的战舰,用战舰形成的海洋,将太阳系之中所有敌对力量全部淹没!

  这才是真正赢得胜利,光复太阳系的方案!其余的一些动作,全部是在为这个方案争取时间或者创造机会。

  这是根本中的根本,核心中的核心。

  量子计算机是一种底层原理与传统电子计算机不同的计算设备。

  早在伊塔人降临之前,人类文明对于量子计算机的预研之中,便已经达到了上千量子比特的级别——可以粗略理解为,量子比特数越多,量子计算机性能越好。

  但这距离达到实际应用还有很远的距离。

  后来,伊塔人降临,人类文明关于量子计算机的研发便陷入停滞。而伊塔人也对量子计算机这项技术采取了高级别的保密措施。

  算力可以向你们开放,但量子计算机实物,你们看都看不到。

  这便导致,就算是韩阳,在此次缴获到伊塔战舰之上的量子计算机之前,都不知道真正可以实际应用的量子计算机究竟是什么模样,采取的什么技术来解决的那些障碍。

  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维持多量子纠缠态的,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编写量子算法的,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实现量子计算结果的转化与提取,也不知道是如何在非实验室的环境下实现量子计算,更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实现容错率的提升,以及通用量子计算如何实现。

  此刻,俘虏了那些伊塔技术人员,又有了量子计算机实物,才终于具备了自己研发量子计算机的基础。

  量子计算机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时表达出许多种状态,在某些特定领域达到远超传统计算机的算力。

  打个比方的话,就是这样:

  假设存在一个迷宫,需要寻找到一条从入口到出口的线路。

  传统计算机的方案是,采取穷举法进行多次试错,逐一尝试每一条线路,一直到该条线路正确到达出口,便找到了正确的线路,计算结束。

  量子计算机的方案则是,同一时间模拟多个状态,每一个状态对应一条线路,在一瞬间之中同时完成所有线路的尝试,然后,将最终正确的那个结果筛选出来,完成计算,计算结束。

  当迷宫较为简单的时候,两种计算机效率差距不大。但当迷宫极为复杂,比如迷宫之中存在的线路总数,高达数百位数字的时候呢?

  这种情况下,传统计算机可能需要计算一万亿年才能找到正确答案。而量子计算机却仍旧只需要短短几分钟即可找到答案。

  两者之间的效率差,高达数万亿亿倍。

  这就是量子计算机的优势所在。

  但量子计算机也是存在限制的。

  它是专用计算机,也即一种设计专门对应一种问题,譬如质因数分解。在对应的问题上,它的效率无可匹敌。但在其余问题上,却连传统计算机都不如。

  这还涉及到量子算法如何编写的问题。

  基于量子计算机的这些短板,韩阳开发量子计算机的整体方案是,将量子计算融入到传统计算机之中来。

  让量子计算专门解决传统计算机之中的运算短板。也即,量子计算有优势的,交给量子计算机去做。

  传统计算机有优势的,交给传统计算来做。

  如此,两者合一,取其长去其短,便可以达成总效率的极大提升。

  在看到伊塔人的量子计算机之后,韩阳确认,自己的这条整体思路是正确的。

  那么现在的任务就很简单了。

  开发第一代量(子)电(子)计算机!实现算力提升,获取到更大的工业实力,制造出更多战舰,操纵更多战舰,光复太阳系!

  此刻,建造在海卫一地下的计算科学院之中,100余名已经被驯服的伊塔计算科技专家,以及海卫一之上约1000名人类计算科学家已经夜以继日的工作了三个多月的时间。韩阳的庞大算力便也投入了这么长时间。

  综合来看,开发具备实际意义的量子计算机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性项目,牵扯到不知道多少门学科,通常情况下需要至少上百万名专家投入进来,各自承担一个细分项目,最终达成整体上的突破。

  此刻这仅仅一千多名科学专家,实在是太少了。

  就算那100余名伊塔专家,也不过只掌握了自己领域内的一小部分知识而已,对于其余知识,便所知甚少。

  但没关系,有韩阳在。

  韩阳可以通盘掌握所有有关于计算科技的知识,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最高的效率对整个工程展开谋划与推进。

  沟通成本?不存在的。

  不同领域间的技术障碍?不存在的。

  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技术障碍?不存在的。

  外部干扰?不存在的。

  不存在的。不存在的。不存在的。不存在的。

  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凡是非技术层面不利于此刻开发的因素,全部不存在!

  如此,韩阳此刻的研发效率,甚至于真正可以比拟于一个文明,甚至更要超出。

  这,便是韩阳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达成对于第一代具备实际意义的量电计算机的开发的底气所在。

  便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个又一个技术障碍被韩阳攻破。

  量子稳定性?必须要在极为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才能保持稳定?

  那就一边研发足够稳定的制冷设备,一边想办法提升在较高温度下的量子稳定性!

  最终,韩阳掌握了在122开氏度——约零下151摄氏度,保持量子稳定性的技术。

  量子算法?

  针对特定的问题,韩阳一天之中便进行了数百万次试验,内容涵盖微观物理到数学原理,最终在多个领域实现了量子优越性,编写出了合适的量子算法。

  结果转化与提取?纠错机制?电子计算机适配?供能模块?

  量电计算机的开发一日千里。

  最终,在韩阳投入太阳系内的战舰总量攀升到四万艘,被伊塔人摧毁足足两万多艘之后,第一代量电计算机终于被开发了出来。

  韩阳输入了一个位数高达600多位,也即亿亿亿亿……(总计80个亿)的超乎想象的庞大数字。

  它虽然巨大,但除了它自身与一之外,仅有两个因数。也即,它是两个极为巨大的质数的乘积。

  现在,这台量电计算机需要将这两个质数找出来。

  放到传统电子计算机之上,这项计算所需要的时间将长到没有现实意义。因为数字实在太过巨大了。

  但……

  仅仅两分钟而已,两个各自高达三百多位的巨大数字,呈现在了韩阳面前。

  质因数分解测试,完成,达成预期。

  接下来所进行的,是一道必须要同时具备两种计算机优势才能算出答案的数学题。

  这一次,量电计算机用了三分钟。

  达成预期。

  韩阳足足进行了几十万项测试,全部达成预期!

  “很好……融合!”

  下一刻,这台代表着人类文明最先进技术的量电计算机从实验室之中瞬间消失。

第236章 现在才是真正的战争!

  在这一刹那之中,自从自己的计算科技提升到硅基极限,也即2纳米工艺之后,久违了数十年的算力陡然间膨胀的感觉再一次被韩阳感受到。

  数十年时间了,韩阳绞尽脑汁,想尽千方百计,也仅仅只能从结构和架构、工艺细节方面不断迭代,不断精益求精,耗费了巨大的力气,却往往仅能实现区区百分之几的提升。

  投入与产出实在不成正比。

  此刻的提升,超过了过去数十年时间的总和。

  这便是底层原理更新换代的威力。

  默默感受着这澎湃的算力,韩阳心中满是满足。之后,又有了一点小小的遗憾。

  “从原理层面来说,制造量子计算机所需要的基础物理学,其实是比我此刻所掌握的基础物理更高一层的。

  我此刻虽然造出来了量子计算机,但底层物理学其实并没有突破。只是通过逆向,通过伊塔技术人员的协助,通过我找到的众多算是有些‘投机取巧’的办法,才将它造了出来。

  此刻的量子计算机只能算是不完全体的,否则,它能为我实现的算力提升,就不是五倍,而是五十倍,五百倍了。

  同时,基础物理学没有突破,便也意味着,除了此刻的量子计算机之外,其余所有与量子计算机同一级别的科技造物,我全都造不出来。

  那要等到我的基础物理学真正得到突破之后。

  不过也不着急。先赶走伊塔人,赢得太阳系独立。之后,借助整个太阳系的资源,借助所有人类科学家的支持,我有的是时间和资源去慢慢研究基础物理学,真正实现科技突破。”

  韩阳将庞大的算力再度投入到了浩瀚的太阳系战场之中。在这一刻,因为之前算力不足,无法同时操纵超过7000艘战舰的缘故,而只能交给智能程序去操纵,显得有些呆板、战斗力低下的战舰,瞬间纳入到了韩阳的直接控制之下。

  一瞬间之中,它们便爆发出了远超以往的战斗力,真正融入到了作战体系之中。

  但就算如此,同一时间需要韩阳操纵的战舰仍旧不过只有一万来艘,仍旧有巨量的算力结余。

  此刻,海卫一地下。

  在前期的接连不断的建造之中,韩阳已经建造出了超过一亿台机器人,以及上万座工厂。

  只不过因为算力不足的缘故,韩阳一直没有精力去直接操纵它们,便只能让它们闲置。

  此刻情况当然不同。

首节 上一节 169/3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通关了现实日常游戏

下一篇:恐怖末世,开局我有11万万亿冥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