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第187节

  “慢着!”

  马伦丁高声叮嘱:“尽量不要把飞船摧毁,尽量抓活的!就算抓不了活的,也要确保尸体完整!一个人类富豪的身体能分解出几十公斤的有机物,都是资源啊,不能浪费!”

  “明白!”

  此刻,仅剩的3000余艘人类飞船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向着浩瀚太空之中的各个方向四处乱窜。

  蒙狼则立刻率领着仅剩的总计一千余艘伊塔战舰和警卫舰展开追击。

  在这个时候,伊塔舰队的高超作战能力终于完全表露了出来。他们如同狩猎那样,灵巧的分割着混乱的人类舰队,将其向一个方向驱赶之后,然后精准定点打击。

  不打飞船关键部位,只打船舱部位。打破船舱之后,就立刻派遣特战队员乘坐小型登陆艇登陆到船舱里面,然后用近战武器将人类富豪或者战士制服。

  这场叛乱如同闹剧一般,仅仅用时不到一天,便在人们的哭天抢地和求饶声之中结束。

  仅剩的约50万名人类,除去少部分尸骨无存的之外,全部被伊塔人抓了回来——无论是活人还是尸体。

  50万名人类,以一名人类体重70公斤计算,便是3.5万吨。除去无法利用的,怎么也能提炼出来三万吨物资。

  加上循环利用设备,这三万吨物资养活几十万名伊塔人不成问题。

  经过紧急改造,可以用来分解人类尸体,提炼有用资源的设备很快建成。在伊塔战士们冰冷眼光的注视之下,众多人类——既有活人,也有尸体,被投送了进去。

  在这一刻,数千数万人的哭喊声汇聚在一起,声震寰宇。

  新任太阳会轮值主席孙义光怔怔瘫坐在船舱角落,对于身边震天的哭喊声充耳不闻。

  在这一刻,他回想起了许多许多事情。包括自己从地球上出生,在家人的呵护之下长大,然后伊塔人来了,自己抓住机会首先投靠伊塔人,依靠对蓝军的心狠手辣,用上千颗人头换来了伊塔人的信任,也让自己积累了第一桶金。

  之后,自己一路走来,家产越来越多,渐渐攀升到了人类顶尖,涉足多个产业,黄赌毒,绑架,杀人,违禁药物,拘禁,强迫,无所不为。

  名下光是豢养的打手就有几万人。

  后来,伊塔人放权,自己组建舰队,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星际作战力量,家族势力攀升到了巅峰。

  逃亡到这里之后,又干掉了原轮值主席梁俊平,真正登顶到人类巅峰。

  原本只需要等着伊塔人重返太阳系,自己便能真正坐实第一人类家族的位置,但最终等来的,却是被投入分解器之中,构成自己身体的原料,将会化作伊塔人的粮食……

  “该死的叛军,该死的人类,该死的人类政府啊……”

  哪怕死到临头,孙义光心中仍旧满是对人类政府的痛恨。

  因为他们毁掉了我曾经拥有的一切。

  两名荷枪实弹,穿着宇航服的伊塔战士走了过来,粗暴的拉住了孙义光就往前拖。

  前方,就是分解器的投料口了。

  孙义光一个激灵,恐惧瞬间充斥了整个心灵。他拼命挣扎,同时大叫了起来:“你们不能杀我啊,我还有用,我还有用!等你们伊塔人重新入主太阳系之后,我能协助你们用最快的速度统治人类,我能为你们省很多时间和很多资源!

  不要杀我啊!我真的有用啊!我身上分解不出来多少资源的!留着我,我还有用啊!我吃不了多少东西也喝不了多少水,更耗费不了多少资源,让我活着啊!求求你了!去抓我儿子吧,他那么胖,能分解出更多资源来的!”

  在他旁边,肥肥胖胖,足足有300多斤重的孙明伦惊怒交加:“老不死的,去死吧你!伊塔大人,我才有用啊,不要杀我啊!”

  那名伊塔战士脸上露出一抹冷笑:“别着急,都有份。下去吧你!”

  狠狠一脚踹下,孙义光惨叫一声,瞬间被扔进了投料口里,惨叫声立刻消失。下一刻,孙明伦也被直接踹了进去。

  曾经的人类顶尖富豪家族,在这一刻,全部灭绝。

  ……

  这发生在遥远冰冷的太空之中,惨绝人寰的事情,韩阳丝毫不知道。

  不过就算知道了,韩阳恐怕也不会做出干涉。

  现在的韩阳需要忙碌的事情可太多太多了。

  趁着伊塔人暂时撤出太阳系,人类文明走上正轨的宝贵窗口期,自己必须要令文明真正强大起来,才能对抗接下来的各种充满不确定性的风险。

  至于那些仍旧隐藏在太空之中的伊塔舰队,韩阳根本懒得理会。

  什么时候恰巧发现了,顺手灭了就是。暂时没发现,也懒得专门去找。

  如今阶段,那50万名伊塔科学家已经真正成为了推动人类文明科技进展的重要部份,并发挥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甚至可以说,没有这些伊塔科学家,韩阳如今所掌握的科技不可能像是现在这般先进。甚至于连新式飞船都造不出来。

  不过在这50万名伊塔科学家并不涉及的领域,还是要依靠人类自身的科研力量,以及韩阳自己来才行。

  韩阳已经知晓,伊塔文明的总人口约有600亿人左右。这600亿人之中,约有千分之一的比例可以算是科研人口,也即大约有6000万名科学家。

  此刻太阳系之中的这50万名科学家,占比还不到百分之一,且大多数都集中在有限几个领域。

  指望这50万名科学家全线推动人类文明的科技进展,不现实。因为在他们领域之外的知识,他们自己都没有掌握,怎么可能教给人类。

  在韩阳的大力宣传和鼓励、扶持、引导之下,属于人类文明自身的科研体系到了现阶段已经初步成型,初步拥有了一个由约500万名科研学者组成的科研队伍,深度参与到了各个领域之中展开研究,与50万名伊塔科学家,以及韩阳一起,推动着整个文明的科技进展。

  “科研人口还是太少了啊,下一步还是要想办法增加才是。”

  韩阳心中暗暗想着。

  相比起人类文明此刻约200亿的人口来说,500万名科研人口总占比不过才四千分之一而已。

  而伊塔人的科研人口占比,是大约一千分之一。

  已经掌握了许多情报的韩阳知晓,伊塔人的这个比例大概属于中等,既不算高也不算低。

  像是有望在1000年内突破到三级文明程度的渊山文明,他们的科研人口占比约为800分之一,极为惊人。

  涉及到文明等级提升,科技进步的事情,对一个文明来说,科研人口当然越多越好。

  但科研人口却并不是可以无限增多的。

  因为科研人口属于脱产人口,这部分人需要整个社会的供养,才能安心展开科学研究,并反哺社会。

  一个文明内可以具备多少科研人口,需要综合当前社会结构、社会生产力、文化、人口的平均智商等等等等许多因素,才能最终确定。

  其余方面的指标达不到,强行堆科研人口的数量,不仅效率低下,甚至还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的崩塌。

  伊塔文明千分之一的科研人口比例,算是中规中矩,做的不算差也不算好。

  渊山文明八百分之一的科研人口比例,可以算是优秀。

  但韩阳却有不同的想法。

  “八百分之一?在未来,我要让人类文明的科研人口占比提升到百分之一的地步!平均一百个人里面,就要有一名科研人口!”

  因为韩阳有信心将人类文明的社会生产力做到其余普通文明无法想象的地步,解放出更多的人口来,让他们去脱产学习,为后续进行科研工作做准备。

第252章 空天母舰,人类一号

  等未来人口越来越多,科研人口也随之提升,一个拥有数亿,甚至十几亿,几十亿科研人口,再加上韩阳参与其中,所提供的高效组织能力,内耗被降到最低,沟通成本被降到最低,综合效率被提升到最高,这样一个文明,发展潜力会有多么巨大,科技进展会有多么快速,便连韩阳都有些无法想象。

  到时候,人类文明那强大的科研力量也会反哺到自己身上,让自己拥有更大的算力,战斗力更强的舰队,可以让自己的视野扩展到更为广袤的宇宙空间之中……

  人类文明,以及自身的光辉前景已经呈现在了韩阳面前。

  不过当前阶段,还是要脚踏实地才行。

  韩阳畅想了一番未来,再度将算力投入到了几乎永无止尽的科研与工业建造之中。

  在伊塔人、人类科学家、韩阳的共同努力之下,人类文明所拥有的第一艘空天母舰终于造了出来。

  与以往舰队之中就拥有的大型母船相比,空天母舰有着更高层级的定位。

  它是专门为大批量货物的恒星际超远程航行而研发的。

  它是一艘真真正正的恒星际飞船。

  此刻,呈现在韩阳面前的人类一号空天母舰,长度高达16公里,最宽处和最高处俱都有3公里。

  它由一个直径约800米的圆柱形核心舱,以及由这个核心舱上延伸出来,直径约40米,长度约1.1公里,总计有500根的较小型圆柱体构成。

  整体来看,它像是一根狼牙棒。

  这根狼牙棒的空载总质量高达2.6亿吨,满载货物与消耗品和补给品之后,总质量便将攀升到5亿吨左右。

  它上面装载的燃料,可以支撑它进行40%光速的加减速总计四次,并支撑100年以上的惯性航行消耗。

  也即,以从太阳系出发,加速到40%光速,到达另一个恒星系,譬如距离最近的南门二星系,再从40%光速的速度减速到零,再加速返回太阳系,再减速为零,以这样一个航程为一次的话,它可以完整执行一次。

  当然通常情况下它在到达一处目的地之后就会进行补给。那些多余的燃料和补给是作为冗余来用的。

  身为大规模恒星际航行所必不可少的载具,对于恒星际战争和大规模恒星际贸易、运输、开发等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韩阳对空天母舰的研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

  此刻,海王港,人类一号空天母舰已经满载。

  在它核心舱内部已经装满了各式补给和需要特殊环境储存的物资。它身体之上延伸出来的众多较小型圆柱体,或者称之为铁棒,上面则已经固定上了一个又一个的货仓。

  它的总质量已经达到了设计上限的5亿吨。

  “那么……出发吧,到南门二星系去,真正验证一下我此刻所掌握的恒星际超重型飞船技术……”

  在韩阳,以及数百万人类和伊塔科学家的祝福之下,人类一号空天母舰尾部的500台大功率离子推进器,以及装备在船身之上的超过一万台辅助发动机同时喷射出了明亮的光芒,推动着它开始了缓缓前进。

  全功率推进之下,它的加速度将达到1米每二次方秒。

  在这个加速度之下,它将用3.8年的时间加速到40%光速的最高速度,然后惯性航行6.7年,之后再用3.8年的时间减速至每秒钟十几公里的低速,泊入到南门二星系一颗行星的环绕轨道之上,最终完成这次恒星际航行。

  总计耗时14.3年。

  之后,它上面装载的众多机械设备和物资将会被运输到那颗行星之上,并对那颗行星展开物质勘探和相关研究,以及进行矿产采集、燃料和物资补给等任务。

  在那里停留约5个月时间之后,它会再度开启加速并返回太阳系,再耗时14.3年的时间返回。

  一来一去,加上中间停留的时间,总计耗时29年左右。

  浩瀚太空之中,庞大的人类一号空天母舰的身影渐行渐远,最终彻底消失。人类文明历史之上的第一次恒星际远航,就此拉开序幕。

  据韩阳之前理论计算,如同南门二星系这样的,由一颗红矮星,两颗黄矮星所组成的三合星系统,其内部应该会含有一些较为特殊的,且具备较高价值的矿物质。

  将其开采回来,有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

  但这其实并不是韩阳展开此次恒星际远航的最主要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韩阳需要实际进行一次恒星际远航,来检测、验证自己手中的技术。

  毕竟,真正进入星际时代之后,想要大规模进入宇宙,这种重型远程运载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同时,韩阳还打破了正常的发展惯例。

  正常情况下,要验证恒星际远航技术,都是先发射几颗探测器,然后派遣几艘无需回收的小型飞船,再是货船,一步一步来,到最后才是空天母舰。

  韩阳却一步到位,直接跨过了前期所有步骤,直接就到了最后一步。

首节 上一节 187/3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通关了现实日常游戏

下一篇:恐怖末世,开局我有11万万亿冥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