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第195节

  唯有如此,韩阳才能为自己争取到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这便是韩阳想方设法也要激怒渊山联盟,让他们不得不劳师远征,间隔着几十光年距离也要派遣出远征舰队的原因所在。

  毕竟一个文明随时可以机动的战舰数量是有限的。用在了这里,别的地方可以动用的就少了。

  这当然很冒险。但仍旧是那句话,韩阳没有别的选择。

  更何况,韩阳并不是全无把握。

  此刻,暂时解决了伊塔人和渊山人的问题,韩阳已经操纵着庞大的舰队返回到了太阳系,再一次将所有算力,以及文明的所有可调动资源,全都投入到了科学研究之中。

  科学,唯有科学,才是人类文明安身立命的依靠。

  那几十艘渊山战舰,以及再次俘获的这些渊山工程师或者科学家,再次为韩阳的科技发展行动注入了新的动力。

  虽然这些人并不掌握过于基础的科学原理,仅仅只掌握了应用层面的一些技术,韩阳也无法通过逆向技术全面解析这些渊山战舰之上的科技,无法全面推动科技发展,但,仅仅只是应用层面的一些技术,就足以让韩阳受益良多。

  打个比方,人类文明尚且处于封建时代早期的时候,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存在巨大的战力差异。这战力差异的原因之一,便是游牧民族自小就熟练掌握骑马技术,而农耕民族不行。

  但后来,一件划时代的装备的出现,极大的降低了骑马技术的门槛,拉低了两者之间的差距。

  马镫。

  不过是一些铁片而已,完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看一眼就能学会的东西,却能起到如此巨大的作用,这便是应用层面的技术同样起到巨大作用的真实案例。

  此刻,源自渊山文明的一些完全不涉及基础原理,只是设计更加巧妙,结构更加精巧的机械结构之类的知识,便融入到了人类文明的科技体系之中,且丝毫没有阻碍,立刻就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再一次带来了巨大的技术和性能提升。

  经过韩阳的长期培养,属于人类自身的科研体系也终于建立。时至今日,具备科学家或者工程师认证的人类数量已经超过了3000万,达到了总人口比例的约670分之一,已经超过了渊山文明的比例。

  但这并不是终点。在韩阳的大力扶持之下,科研人口所占比例仍旧在飞速提升之中。

  这部分人类自身的科研力量开始发挥出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样为韩阳提供了极为巨大的助力。

  人类文明的技术飞速发展,一日千里。

  此刻,韩阳发送向南门二星系的人类十一号空天母舰已经顺利到达,人类九号空天母舰则已经返航,且快要进入减速阶段了。

  同时,基于在太阳系内部所进行的大量亚光速航行试验,韩阳已经确信,自己已经完全、真正的掌握了恒星际大规模航行技术。

  虽然南门二三星之中的比邻星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一颗恒星,两者之间距离仅有四光年多点而已,仅有太阳到伊塔星距离的约五分之一。

  但在几光年到十几光年的尺度之上,对于恒星际航行来说,难度其实都是一样的。

  都是初期加速到40%光速,然后惯性航行,然后减速而已。区别仅仅只在于两者之间的惯性航行距离不同而已。

  但惯性航行是最安全的一个阶段。

  掌握了这项技术,韩阳便有了真正向伊塔星系展开远征的底气。

  在这之后,韩阳梳理这段时间以来的技术突破,再度将战舰技术全面更新了一次,定型了最新一代战舰的设计图纸。

  最新一代的战舰,将拥有超出之前伊塔警卫舰的战斗力。据韩阳估算,在实战之中,约有两艘伊塔警卫舰配合,才能匹敌一艘最新式战舰。

  这个战斗力比起正牌的伊塔战舰当然还远远不如,但韩阳认为已经足够。

  定型之后,韩阳立刻启动前期所建造出来的大量飞船产业链工厂,开始全力以赴的造舰,提升数量。

  同时,综合前段时间大量实验,终于定型了的空天母舰,也开始了大批量制造。

  在这之后,韩阳还开始了另一项极为重大的科研攻关任务。

  小行星级战舰的研发与制造!

  在韩阳的规划之中,小行星级战舰将真正起到一支小型舰队旗舰的职责,不仅探测能力更强,可以为舰队提供情报支援,还能在攻坚作战、掩护作战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有了小行星级战舰之后,其余的星尘级和星云级战舰,将会以它为核心,真正的组织起来,化为一个整体,具备更为强大的战斗力。

  此刻,与小行星级战舰相关的数十万个研究所,上千万名科研学者正在日夜不息,全力拼搏。韩阳的算力也融入进去,承担起了比这上千万名科研学者加起来都更重,也更多的任务。

  位于地球周边太空的大型船坞之中,第一艘试验型小行星级战舰已经真正开始了制造。

  无数名工程师、无数台机器人、无数台智能设备控制之下,大量的先进材料和先进工艺应用到了这一艘几乎可以说承载着韩阳希望的战舰之上。

  忙碌了足足几个月时间,第一艘试验型小行星级战舰才终于造了出来。

  它整体呈现出半环状的外表,最宽和最厚处达到了18米,长度则有足足200米。

  质量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8万吨!

  更大的吨位和更大的空间,让它上面可以安装更多更大的电磁炮和激光炮,存放更多的战备物资以及燃料,装甲可以更加厚重,防御力更强。

  最为关键的是,就算增大了这么多,它的机动性和续航能力却丝毫没有减少。

  这毫无疑问是韩阳科技进一步提升的具体体现。

第262章 文明的下限

  在后续进行的实战化演习之中,这第一艘小行星级战舰更是表现出了足以碾压低级别战舰的实力。

  我的电磁炮和激光炮数量更多,功率更大,周边360度无死角都可以进攻。我的精细雷达探测能力更强,捕捉能力更高,可以侦测到速度更快、体积和质量都更小的电磁炮弹丸或者微型星际导弹、星际地雷;

  我的远程探测雷达也更为精密,能在距离数十万公里处就精准锁定你方战舰,并使用激光炮或者电磁炮展开大范围打击;

  我的精确转向架速度更快,指向更为精准;我的动力更强,能源供应也更为充足,哪怕我的质量是你方数倍,都能做到比你方战舰更为灵巧快速的机动;

  我的装甲科技更为先进,多重复合装甲之下,普通的电磁炮弹丸就算突破了拦截,也根本打不穿我的防御。

  这种情况之下,你还能怎么打?

  实战之中,一艘小行星级战舰,便碾压了一整支星云、星尘级,总计30艘战舰组成的编队。

  但韩阳知道,小行星级战舰的真实战斗力其实还并未完全发掘出来。

  因为此刻只是在单打独斗。而小行星级战舰设计出来,本来并不是为单打独斗而生的。

  用它来单打独斗,是对它各种性能的浪费。它的真正战术,是在众多己方星云、星尘级战舰的配合和协助之下,对敌方重要目标展开攻坚作战,并从探测性能、防御性能等方面,提升整支舰队的战斗力。

  清扫地雷、拦截弹丸之类的累活儿脏活儿,就不要让我来管了。我提供给你们探测数据,你们自己去做。等到敌人出现了重要目标,譬如舰队旗舰、太空堡垒之类的,无法攻克的大目标,再让我出马。

  在这种战术模式之中,一艘小行星级战舰能发挥出来的作用,何止单打独斗之中单独歼灭几十艘小型战舰所能比拟的?

  只是……

  “小行星级战舰好是好,造起来也是真耗费资源和算力啊……就算操控起来,所消耗的算力,也相当于足足一千艘星尘级战舰了。”

  就算以韩阳如今的算力,都无法大规模制造小行星级战舰。

  因为制造小行星级战舰所需要的零部件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无法量产,只能依靠韩阳消耗大量算力,在类似于实验室的装置之中定制。同时,基于小行星级战舰超高的性能要求,对于一些希有矿产的需求也极高。

  这种稀有矿产,太阳系内产出极少,且极为麻烦。

  综合来看,小行星级战舰还是只能属于“大杀器”的级别,每一艘都是军中重器,具备特殊的地位。

  但就算如此,韩阳仍旧确立了雄心勃勃的目标。

  “未来十年之内,我要造出来100艘小行星级战舰!星云级战舰,我要造出来9000艘,星尘级战舰,我要造25万艘!空天母舰,我要造50艘!”

  相比于如今的人类文明,这个雄心勃勃的造舰计划毫无疑问显得有些异想天开,就像是原始文明想要造出几百米高的大坝一样。

  但,有了韩阳的算力加成,一切又都不一样了。

  如今的韩阳已经彻底整合了人类文明,彻底将整个文明数百亿人口化为了自己的助力。

  并且,韩阳新开发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和生产模式。

  在这种模式之中,韩阳通过自己的算力网络以及大量的智能化设备,将每一名人类建设者都化为了类似于弱化版的自己。

  人类建设者们在建设活动之中,只需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做出智能程序无法做出的“决策”即可。做出决策之后,大部分实际建造行动,都可以交给智能程序去做。

  而原本这部分决策,都是需要韩阳消耗自己的算力来做出的。

  简单类比便是,韩阳搭建了一个平台网络,人类建设者们便是这个平台网络之上的“主机”。

  通过这个平台网络,韩阳整合了整个文明的智慧和算力,将所有建设者联系在一起,如此,人类建设者们便为韩阳节省了大量的算力,且自身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粗略估计起来,韩阳察觉,在这种两相结合的模式之下,智慧生命一方所能提供的生产力甚至于达到了自己的一半左右。

  这可以算是一个极为惊人的提升了。并且,这还只是建设方面而已。在研发方面、科学研究方面,人类科学家更是为韩阳提供了甚至于超出自身的助力。

  至少在科学研究方面,韩阳一个人的智慧是无论如何比不上数千万人的智慧的。之所以以往韩阳能做到一个人比拟一整个文明的科技研发能力,是因为智慧生命们的智慧无法有效的沟通交流,单靠智慧生命们自己无法整合在一起。

  而现在,韩阳便起到了整合智慧的作用。

  韩阳加上人类文明,两者结合所起到的效果,何止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弥补短板相互提升,结合起来的效果远远大于二。

  在这种情况之下,在韩阳的号召与领导之下,整个人类文明真正投入到了堪称宏伟的造舰计划之中。

  太阳系内价值较高的五十余颗大行星、矮行星、卫星之上,庞大的工厂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大量的电厂、矿场、冶炼工厂、铸造工厂等,日夜轰鸣不息。

  总数高达上万艘的巨型恒星系内货船来回穿梭,运输着高达几百亿,甚至上千亿吨的物资造访不同的星球,数十亿名人类建设者往返各颗星球,为了文明的未来,毫无保留的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经过了之前数百年时间的悲惨,每一名人类俱都深切的意识到,在这浩瀚宇宙之中唯一能保护自己的,只有自己。

  同时,就算进行着如此浩大的工程,社会资源如此巨量的消耗,人们的生活水平却并未降低多少。

  商业仍旧繁荣,每到休息日,商业街之上,商场之中,饭店之中,游乐场之中,各大娱乐场所等,人流如织。物资供应充足,不说如何精致如何奢华,维持中等水平绝对不成问题。

  文化和教育也丝毫没有落下。在韩阳的强力干涉之下,17年强制义务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每一名人类幼儿都必须要接受到大学程度的教育,之后,有志于科研者可以进一步接受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通过考核后真正进入科学界,无天赋者或者志不在此的,则可以去从事其余行业。

  在韩阳看来,在科技如此先进的当代,维持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根本消耗不了多少资源。

  一座核聚变发电厂,就能供应上百座综合农业大楼。一座农业大楼采取自动化种植模式,就可以种植超过两万亩小麦,每三个月即可产出两万吨,每年能产出八万吨粮食,足够几十万人吃一年了。

  一座畜牧大楼,一年就能产出牛肉或者猪肉同样数万吨,能供应的人数更多。

  如此,简简单单就能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起来。

  至于有钱人想吃天然粮食和肉类?想吃真正在土地上长出来的粮食,想吃散养养出来的猪肉牛肉羊肉?

  也行啊,就是价格比较贵,多花钱就行。钱不够?那就好好工作好好挣钱去。如今人类正在进行如此浩大的工程,到处都是岗位需求,只要义务教育阶段略微优秀点,就能找到大把大把的高薪工作。

  在韩阳看来,科技发展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便在于将下限大大提升了。

  廉价的粮食和肉类充足供应,就算无劳动能力的,也能通过社会福利获取到充足的廉价粮食和肉类,维持生存,甚至于维持健康生存都完全不成问题。

  至于以往在伊塔文明殖民阶段,甚至于出现大量人类冻饿而死,这只能说伊塔人剥削太过,脸都不要了。

  明明只要分出一丁点利益就能维持底层生存,却连这么一丁点利益都不肯分润。

  在这种情况之下,韩阳所主导建造的数千座造船厂之中,大量的新式战舰迅速被生产了出来。

  十年时间而已,远征伊塔星系所需的总计约26万艘各式战舰、补给舰、保障飞船、运输飞船等,便全部造了出来。与此同时被大量生产出来的,还有无法计数的星际地雷、微型导弹、探测卫星、间谍和武装卫星以及星际炮台等等等等。

首节 上一节 195/3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通关了现实日常游戏

下一篇:恐怖末世,开局我有11万万亿冥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