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第318节

  光也是有压力的。光线照射在物体之上,便会对物体产生一个压力。地球时代,人们还曾设想过制造出巨大的光帆,借助太阳光的光压来进行宇宙航行。

  而恒星的亮度一旦到达爱丁顿光度极限,恒星自身释放的光的光压,其压力便会超过恒星自身引力对于自身物质的束缚。

  于是,单纯的在光压的推动之下,恒星物质便可以挣脱自身引力,被大规模的抛洒到星际空间中去。

  有些较为狂暴的蓝巨星,一秒钟就能向太空之中抛洒相当于一整颗地球的质量。

  这些质量全部会化作高能带电粒子流,如同当初韩阳通过重力炸弹所引爆的那颗矮行星一样,横扫整个星系。

  可想而知,蓝巨星周边的辐射会多么强大,环境会多么恶劣。

  那是四级阶段人类文明所制造出的飞船都不愿意靠近的地方。

  而此刻,这一片空间明明一片黑暗,丝毫看不到恒星的影子,但这里的环境却比蓝巨星周边还要恶劣。

  高能伽马射线、X光,各种各样的核辐射,速度极快的带电粒子流等,横扫这片浩瀚虚无的太空。

  幸好此次搭乘空天母舰而来的各艘科考飞船等俱都做了最为完备的提前准备,此刻才能在这片空间之中生存。

  离开了空天母舰,总计几百艘各类型飞船开始缓慢前进。

  伴随着距离的缩短,一颗黯淡的星球出现在了可见光波段的望远镜镜头之中。

  这是一颗十分奇特的星球。

  在此刻望远镜的倍率之下,远在数光年之外的恒星,都能呈现出圆盘状的形状,而不再是一个小光点。

  但这颗星球的距离仅仅只有几千亿公里而已,还不到零点一光年,但呈现在望远镜镜头之中,却仍旧是一个小亮点,完全看不到形状。

  距离再度拉近,它却仍旧是一个小亮点。

  这意味着它具备极端微小的体积。但,它却是这一片星域之中唯一存在着的宏观星体了。

  飞船之上的可靠设备探测到了相当于0.9倍太阳质量星体才能营造出的引力环境。以及,这一片星域之中那连蓝巨星都无法比拟的辐射环境,除了它之外,也实在找不到其余的候选者。

  质量如此巨大,辐射如此强烈,体积……却这么一点?

  科考飞船再度靠近,在全功率开启的抗辐射设备帮助之下,终于平安无事的来到了距离它仅仅一百多万公里的地方。直到这个距离,望远镜才完整的拍摄到了它的圆盘状结构。

  那是一颗半径仅有18公里的微小星体。

  它是一颗中子星。

  在人类文明的星表之中,它被编号为RXJ185635-3754,位于南冕座方向,距离约为470光年。

  整个宇宙,它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一颗中子星。

  约一百万年前,原始人类尚且处于石器时代的时候,它的前身,一颗质量约为太阳2.6倍的白色亚巨星走到了生命的末期,发生了超新星爆炸。

  组成这颗恒星的大部分物质,被这几乎可以称之为宇宙之中最为猛烈物理过程的爆炸炸碎,直接被抛洒到了太空之中。

  核心的约0.9倍太阳的质量,则被爆炸所造成的对内部的极度压缩,直接压缩成了这颗半径仅有18公里的渺小星体。

  它的电子被直接压进了原子核,与质子合并成了中子。

  这一过程,不要说电磁力,便连电子简并压力都无法抗拒。

  于是,这一整颗星球,便全部由中子组成。且,中子也被密集的压缩到了一起,相互之间几乎没有空隙。

  对于正常物质来说,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空隙,占据了整个原子体积的99%以上。也即,正常物质其实都是“中空”的。

  桌子,椅子,馒头,面包,面条,水,金银铜铁……

  等等等等,一切正常物质其实都是中空的。

  但中子星不同。它内部不存在这个空隙。

  由此,中子星具备了极高的密度。

  白矮星的密度,约为一立方厘米几吨的样子。但一立方厘米的中子星物质,其密度却可以高达白矮星的数千万倍,达到了约一亿吨,甚至更高的质量。

  相比起白矮星,正常物质的密度就像是真空一样稀薄。但相比起中子星,白矮星的密度也如同真空一样稀薄。

  如此巨大的质量,如此微小的体积,赋予了中子星极为恐怖的表面重力。

  就像是此刻被人类科考舰队选中为目标的这颗中子星,其表面重力便高达地球的数十亿倍。如果不考虑中子星自转,以及相对论效应的影响的话,它的重力加速度甚至于超过了光速。

  就算引入相对论效应作为修正,这颗中子星的逃逸速度也达到了约15万公里每秒,达到了光速的二分之一。

  也即,一个物体想要从中子星表面逃脱,它的速度必须要达到光速的二分之一才可以。否则,就只能被束缚在中子星之上,永远也逃脱不了。

  逃逸速度的另一面,则是星体引力场可以为外来物体加速的速度上限。

  比如地球的逃逸速度,是11.2公里每秒。也即,一个物体从高处落向地球,无论其原始位置有多高,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等影响的前提之下,它撞击地球的最高速度只能达到11.2公里每秒。

  而这颗中子星的逃逸速度达到了15万公里每秒,也即,它可以将落向它的物体加速到15万公里每秒的速度。

  一个人能爆发出多少能量?

  在寻常环境之中,人力极为有限,不过是最多举起百来公斤的东西罢了,换算成能量,不过一千焦耳左右。

  但如果这个人能豁得出去,想要爆发出更强大的能量,那中子星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他不需要做其余任何事情,只需要跳向中子星即可。中子星的重力加速度会自动将其加速到0.5倍光速的速度,然后令其重重砸向中子星。

  在这个速度之下,一个体重为70KG的普通人,通过与中子星的撞击,将释放出约7.88*10^17焦耳能量。而地球时代大名鼎鼎的沙皇炸弹,其爆炸之后释放的总能量也仅有4.2*10^17焦耳左右,大约仅有这个数字的一半。

  由此,中子星这个更高的平台,做到了让一名普通人爆发出了远超自身极限的能量。

  中子星便是这样一种极端、极限、且神奇的星体。

  如今的韩阳已经确定,在这种神奇的星体周边,便隐藏着暗力理论这一更深层次描述宇宙底层运行规律的理论的奥秘。

  韩阳知道,暗力理论主要用于描述暗物质和暗能量。

  在强力、弱力、电磁力、引力这四大基本力之外,暗力,大概可以算作是第五种基本力。

  这种基本力,塑造出了如今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格局。

  早在二级文明阶段,人类科学家们便已经知道,宇宙之中的万千星辰,浩瀚尘埃,庞大河系,等等等等一切可见的物质,其质量加起来,仅仅只占到整个宇宙总能量的20%左右。

  剩余约80%,全都是暗物质和暗能量。

  要想更深入的了解宇宙底层运行规律,暗物质和暗能量是一道绕不过去的门槛。

  必须要对这两者具备足够深刻的理解,搞清楚它们的存在形式和运行规律,找到一整套理论来描述它们,并将它们与之前的四大基本力统一在同一个框架之下,才能算是更进一步了解了这个宇宙。

  这便是暗力理论。掌握了暗力理论,便可以成为五级文明。

  暗物质具备一种十分奇特的性质。它看不见摸不着,比中微子还要神秘。目前仅能确认,暗物质与显物质之间,仅仅存在引力相互作用,不存在其余任何作用机制。

  由此,想要探测暗物质,找一个具备强大引力场的地方作为试验场,便成了必然。

  白矮星引力场虽然极强,但还是无法达到要求。黑洞的引力场足够,但基于黑洞无毛原理,韩阳无法观测黑洞内部变化,也被排除。

  由此,中子星便成为了向暗力理论发起冲锋的唯一备选。

  它的引力场足够强,但又不至于强到令光都无法逃脱,韩阳仍旧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检测发生在它内部的变化,由此,韩阳不惜远航数百光年距离,来到了这颗中子星旁边。

  在这颗渺小却强大,具备足以毁天灭地威能的星球旁边,人们的科考基地和飞船,以及高达10万公里每秒的速度疯狂围绕着它旋转,几乎每一分钟左右便围绕着它旋转一圈,且顶着相对论钟慢效应的影响,在厚重装甲和防辐射层的影响之下,展开了对它的尝试性研究。

  这是人类文明历史之上第一次有明确目的,且具备了一定基础的,对于暗物质和暗能量所展开的研究。

  不过在韩阳看来,此刻的研究,说是预研都算不上。以冲击四级文明万有理论,将引力真正统一起来作为对比的话,此刻对于暗力理论的研究,大概勉强能算是牛顿刚刚看到一颗苹果掉在了自己面前。

  连经典力学都没有掌握,更不要说狭义和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连这都没有掌握,更不要说后续的大统一理论和万有理论。

  但这,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一个人类文明不甘心于被困在四级文明阶段,要向更高层级展开冲击的信号。

  数万人在韩阳的操纵之下展开了数据收集和分析。韩阳的其余注意力则在密切关注着外部的局势。

第403章 最为恶劣的情况

  便在太阳系、南门二、霞光星系、云光星系等战云密布,炮火隆隆的情况之下,编号为RXJ185635-3754的这颗中子星旁边,对于暗物质和暗能量规律与本质的研究在密切进行着。

  时间慢慢流逝,转眼间便是数年过去。这些年之中,这笼罩了数个恒星系,跨越了上千光年距离,波及到足足七个文明的星际战争,仍旧进行的半死不活。

  人类文明确实遭遇到了极为强大的战争压力,全面动员一直在进行之中,每天都有不知道多少艘战舰,多少名战士奔赴前线。

  太空之中,每天都有至少数十万艘战舰在调动,有上百艘大型空天母舰往返于各个星系之间。

  天量的物资消耗没有一分一秒停下过。

  持续了十余年时间的战争,人类一方有12.6万艘战舰被毁,阵亡战士数量高达一千多万。

  相应的,五大文明联军方面,也有约8万艘战舰被毁,估计死亡战士数量也在千万量级左右。

  战况不能说不激烈。但……相比起此刻的整体局势,却还是显得太过于安静了。

  要知道双方参战战舰数量是在400万艘以上,参战战士数量在十几亿人啊。打了这么久,结果才这么一点伤亡,就像是两个人打架才刚刚擦破了一点皮一样。

  某种趋势,已经展露的越来越明显。

  便在这种情况之下,在那颗中子星旁边,在韩阳刚刚建立完初步的中子星内部对流模型,还没有来得及进行进一步研究之时,这片辐射异常猛烈的星域周边,忽然间有一支舰队出现。

  单单从建造风格上,便能确定这些战舰绝对不是人类造物。

  它们的规模并不大,仅有约1000艘战舰左右。负责运送它们的,更是一艘最小型号的空天母舰。

  在脱离泊位,完成了集结之后,这艘空天母舰也并未离开,而是仍旧在这里等待。那1000艘左右的战舰则立刻开始加速,气势汹汹的向着韩阳所建造的科考设施这里冲了过来。

  科研与后勤、工程人员们,如同自己是个真人一样,在韩阳的操纵之下陷入到了绝望与恐惧之中。

  大军压境之下,更是使用广播通讯设备不断向来袭之敌发送着信号:“我方为科考舰队,不是军事力量,不存在任何威胁。

  依据银盟条约第76款第332条规定,科考、民用、商业等非军事力量,在非战场环境及非参战条件,不足以对战争局势造成任何影响的条件下,享有战争豁免权,任何舰队与文明都不具备对其展开进攻的权力。

  这里不是战场,我们对战场局势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这一条信息被反复广播。但很显然,这没有带来任何作用。那一支舰队仍旧在迅猛加速,并在距离约一千万公里处,直接使用重力炮开始了齐射。

  在自身加速机制,以及中子星的重力加速作用之下,高达千万颗数量的重力炮弹丸如同暴雨一般呼啸而至,与科考基地与飞船发生了猛烈的碰撞。

  重力多层护罩、夸克约束护罩等,如同鸡蛋壳一般被轻而易举的击碎。刹那间,大量科考基地发生了爆炸,内部甚至于有火光喷发出来。

  大量的断肢残骸四处乱飞,众多小型救生飞船四处乱窜。通讯频道之中满是绝望的呼喊。

  韩阳在这里仅仅只布置了20艘战舰作为护航力量。此刻,在这一支舰队的进攻之下,整支科考舰队几乎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不过几个小时时间而已,所有设施与飞船便全部被毁。所有人类全部被杀死。

  环中子星轨道之上只剩下了一片残骸。甚至于有些残骸因为遭受进攻,失去了轨道维持速度,在中子星的庞大引力之下,被拉拽的直接向着星球坠落。

  数万吨数十万吨的质量,在到达中子星表面之前,便因为潮汐作用,直接被引力拉拽成了长条状,然后猛烈的轰击到了中子星之上。

  高达一半光速的速度,赋予了它们难以想象的超高动能。此刻动能转化为能量,等同于至少数万亿吨TNT炸药同时爆炸的能量直接在中子星表面爆发。

首节 上一节 318/3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通关了现实日常游戏

下一篇:恐怖末世,开局我有11万万亿冥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