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100节

  他做钙钛矿,钙钛矿方面的技术你非要扯的话也许能沾边,但是常温超导?别说常温超导,他连普通超导相关的研究都没有做过。

  “抱歉,我并不了解超导,更别说常温超导了,我主要是做化学领域,超导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属于凝聚态物理。

  你们更应该去找拉塞尔·海姆利教授或者是安东尼·莱格特,而不是我。

  我的学生在常温超导上有建树,有卓越的成就,不代表我就了解这个领域。”

  巴文迪的话很直白,但是架不住形势比人强,黑衣人硬逼着他看完华国新闻,然后要他谈感想。

  “电视节目里透露的合成路线毫无价值,就好比他告诉你我们这么做就能做出一道西班牙浓汤,但是具体步骤我们一无所知。

  我们连食材都不知道,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去复现这道菜。

  而且华国人在新闻里所说的未必是真的,也许整个十五分钟的介绍,只有实现了常温超导的合成是真的,其他全是编出来误导其他竞争者的。

  我们在星球大战计划中不正是这么做的吗?你们该不会认为《孙子兵法》的来源国会不知道这些伎俩。”巴文迪很不客气。

  巴文迪觉得这是无妄之灾,黑衣人甚至有给他换工作的意思,让他去橡树岭实验室,老实说他一点都不想去那,那鬼地方在他心里远不如MIT好。

  其实陈元光是巴文迪的学生,但是他们之间私交很一般,更多像是同事关系,反而诺奖得主莱格特教授和陈元光更熟,二人合作发表的文章比他和陈元光发的更多。

  巴文迪觉得你们调查也应该去找莱格特,而不是他。

  “教授,如果让你主导常温超导计划,你需要多久能把它造出来?”黑衣人问。

  巴文迪皱眉,“我说了,我不了解超导,我不熟悉凝聚态物理,我在这方面甚至还不如一名博士。

  联盟应该去找更专业的学者,而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让他当奥本海默。”

  巴文迪暗指北美前不久上映的电影《奥本海默》,他听出了阿美利肯打算再次开启类似原子弹研究的大规模科研计划,在常温超导领域实现赶超。

  而他并不想成为奥本海默,在这个时代,有一个如此出名的学生可不是好事,尤其这学生还站在竞争者那边。

  “巴文迪教授,你主导,并不意味着你要懂,项目管理比科研专业度更重要。”黑衣人还不死心。

  一是因为巴文迪自己的科研成果足够出色,如果不是陈元光的横空出世,他会获得202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二是因为既然巴文迪能带出莱特陈,那么他作为项目主导者是否能带出第二个莱特陈,这是白宫所期待的。

  “不,我不接受。

  莱特在MIT就读期间从来没有表现过对超导的兴趣,也没有表现出对阿美利肯的敌视。

  但是他绝对是不折不扣的爱国者,同时他对风险的嗅觉异常敏锐,20年之后他就毅然决然离开阿美利肯,MIT的博士学位颁发当天他也没有出席。

  因此想说服他投奔自由世界是不可能的事情,别说华国已经强大起来,哪怕现在是1970年,我认为同样不可能。

  先生,我可以给你的信息已经全部给你了,你应该走了。”

  “巴文迪教授,我想我们还会见面的。”黑衣人走之前丢下了这样一句话。

  送对方走之后,巴文迪呆坐在沙发上,看着桌子上的笔记本电脑发呆。

  他从第一天起就知道陈元光有天赋,一直也是按照顶级天才的标准培养陈元光,给他绝对的自由,同样陈元光给他信任的回报也是对等的,博士期间不仅发了论文,还为病毒流行的终结起到了关键作用。

  陈元光的表现不愧天才之名,巴文迪慢慢回忆和陈元光在波士顿期间的相处。

  他似乎想起什么,脸色变得有点难看,嘴上喃喃自语道:“我该走了,我该走了。”

  巴文迪想起之前陈元光还在MIT读博士的时候,某个西方节日他见陈元光一个人在这边,于是邀请陈元光去他家参加他家的家庭派对,陈元光婉拒了,并且说:“教授,为了以后不给你添麻烦,我想我还是不去参加你的私人聚会了。”

  再联想到陈元光在MIT期间一向独来独往,即便有人想和他交朋友,他都一概拒绝,本来巴文迪以为对方性格使然,现在回过头去想想,大概从在来的第一天起,陈元光就意识到自己会做出不一样的成就,这些成就会给他带来荣誉的同时,会给他在阿美利肯的朋友带来麻烦。

  因此陈元光在波士顿期间干脆就不交朋友。莱维特也只是学术上的合作,同样没有太多私交。

  巴文迪想通这一点后不禁苦笑,“莱特,你的成就太惊人了,哪怕我只是和你师徒,我也一样会受到波及。

  不行,我得回巴黎。”

  结合陈元光的年纪、现在的成就、阿美利肯和华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华盛顿对常温超导的重视,巴文迪笃定自己再在阿美利肯的话,他会有无数的麻烦,就像电影里的奥本海默一样。

  尤其他是出生在巴黎的突尼斯裔,从出身上来说远不如出生阿美利肯的犹太裔-奥本海默。

  陈元光不会想到,自己引发的蝴蝶效应让巴文迪几番折腾后回到了巴黎理工任教。

  “各位观众大家好,这里是央视《大家》访谈节目特别版,今天邀请到的大家是著名科学家、企业家陈元光先生。”女主持人满面春风,妆容要比平时还要精致几分。

  这个栏目会先简单介绍一下嘉宾成就,然后再开始采访,介绍成就的过程中,第一次把陈元光的成就拉通来进行介绍,有种看神话的感觉。

  陈元光有点不自然,今天上午从到央视在申海的演播厅后,这位三十左右的女主持就开始各种给他暗示的信号。

  包括在对台本的时候,用手指挠他手掌心,加微信之后表情包狂发,让陈元光对对方的大胆感到惊讶。

  其实这种事太正常了,只是陈元光之前和外界接触太少,在一个相对真空的环境里,所以没有怎么接触到类似的事情。

  常温超导带来的宣传效应是剧烈的,陈元光本人,他身边的人都被各种自媒体分析。随着光甲科技市值突破四千亿rmb,林甲手里5%的股份市值突破了两百亿,这让很多两性关系类的博主都一通分析。

  没想到吧,她们这也能蹭上热度。

  一顿输出,只是女朋友都能分两百亿,要是结婚更别说,那直接是百分比真伤。

  所以在很多自命不凡的女性心目中,陈元光比唐僧肉还唐僧肉,央视的女主持人正是这帮人里的典型代表。

  她们之前也有不少前辈嫁给富豪,案例太多数不过来。

  所以这位被专门派来采访陈元光的女主持人自然也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对方害怕陈元光接收不到信号,所以这么直白。

  “你好,观众们大家好。”陈元光心想女人变脸就是快,对方之前私下有多直接,现在就有多正经。

  “元光,因为昨天才公布的常温超导,所以可以肯定现在全国的焦点依然在常温超导上,能讲讲你是如何发现常温超导的合成路线的吗?”女主持人问道。

  陈元光说:“随着高丽科学家公布了命名为LK99的特殊材料,这种材料表现出了非常特殊的抗磁性,在数据上也有一些畸变点,这些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结合生物和化学上的一些知识,想到了一种方法能解决常温超导合成路径中的问题,于是就开始着手做这件事,大概花了两个月时间做出来的这块被命名为GJ01的常温超导体。”

  女主持人压根不想问GJ01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她只想把自己的名字替换掉J去。

  女主持人问:“所以从技术上来说,它和LK99没有直接关系是吗?相当于是你原创的技术路线?”

  虽说这里这么问,是为了避免后续专利纠纷。

  阿美利肯人能想到的问题,华国人自然也能想到。

  虽说电视采访没有作用,但是好歹能强化本国民众心目中的原创概念。

  陈元光希望还是实事求是:“发展到今天科技已经非常发达,人们在科学上的成果太多太多。

  你很难说,某一技术路线完全是自己原创,这不现实,即便是LK99,它依然参考了其他科学家的成果。

  我只能说沿着LK99的技术路线,是不可能能合成GJ01的。

  他们之间的差别就好像人和猴子之间的差别一样。”

  陈元光都能想象到自己的这个回答,华国网友们看到会怎么拿来嘲讽高丽人,一些在高丽的华国留学生估计直接在高丽论坛骑脸了。

  “所以你研发的常温超导体和高丽人研发的LK99不是一回事。”女主持人下定论道。

  陈元光说:“绝对不是一回事,他们研发的只是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并不是常温超导体。”

  女主持人接着问:“元光,自从常温超导的消息被公布后,网上一片欢腾,大家都在庆祝,觉得这意味着第四次工业革命,你怎么看?”

  从昨天晚上开始,陈元光就没停下来过,包括今天在来演播厅前,他还在和燕京、长安、合肥、冰城等各地专家开远程视频会议,讨论常温超导的应用范围。

  很多专家给了全新思路,比如说量子计算机领域,很小的常温超导体就足够了。

  因此陈元光也对常温超导有了新的期望。

  “我想大家如此激动,是因为超导确实很关键,它是基础材料领域的革命性突破,对于很多领域都能起到一个飞跃式的赋能作用。”

  明天日万预告!

第137章 下一个黄金时代

  “我们在围绕常温超导体未来的应用有非常多的畅想,目前和国内一些专家也聊过,后续华国会专门成立一家公司来运作常温超导体的大规模应用。

  短期的话主要会集中在和电相关的领域,发电、储能、电池、电力传输等,同时像量子计算机、可控核聚变等领域,也会进行探索。

  我不知道随着常温超导的大规模应用,未来会变成什么样,但是我想一定是更加美好的未来。”陈元光说。

  女主持人眼神中透露着崇拜,“元光,因为之前你接受一些自媒体采访也在说,主要精力会放在太空采矿上,认为这是带领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关键。

  而你在常温超导领域实现了关键突破,这意味着你未来的主要方向会改变吗?”

  陈元光摇头:“常温超导它是兴趣产物,是我在做太空采矿中看到新闻后做的一次尝试。

  很幸运的是我做出了结果,但是不代表我未来会把我的事业重心放在它上面。

  后续常温超导的应用,会有相应的企业和科研机构负责具体落地,我的事业重心依然会在光甲航天上。

  常温超导就像是偶然中的一张彩票,而光甲航天才是工作。伱不会把刮彩票当成工作的。”

  陈元光说完后,女主持人没有再聊常温超导了,因为这个访谈节目在他们内部设计的时候,关于常温超导不能太过于深入,只是简单提到,作为采访陈元光的引子。

  即便是央视,之前也一直没有机会采访陈元光,他们估计未来这种机会更难得,因此想借助这次节目,把重心放在陈元光这个人身上:“因为外界一直把你和马斯克对标,认为你是华国的马斯克。

  而马斯克的梦想是去火星,你的长远目标同样是太空,但是你想要实现的是太空采矿。

  这可以看成是你们两对于开启太空时代这件事的不同认知。

  你如何看待你和马斯克对于人类进入太空的不同看法?”

  央视是知道拱火的。

  陈元光先是调侃道:“我是不是应该说我不是华国的马斯克?

  我从来不认为我和马斯克有什么相似之处,除了在对太空的执着这件事上。”

  陈元光接着说:“我只是开个玩笑,我不介意外界给我贴各种各样的标签,当你有了知名度就无法避免被议论,被比较,自己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然后付出坚持就可以。

  刚刚你提到太空时代,去火星同样是很宏伟的目标,对人类来说很有意义,它象征着人类初步踏入深空,开启了对太阳系的探索。

  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过程中,会有大量衍生技术产生,像马斯克的星舰、星链、猎鹰九号等等。但单纯去火星这件事,它并不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它无法形成正循环。

  太空采矿随着技术迭代,成本下降,供应链成熟,不仅光甲航天能进行太空采矿,其他商业航天企业也可以,他们可以借助供应商整合方案,进行太空采矿。

  人类从使用地球资源,进步到使用太阳系内的资源,而太空采矿获得的资源将会进入到地球的经济体系循环中,这才是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

  比如说之前我们是化石燃料,未来通过常温超导实现可控核聚变之后,我们开始大规模使用清洁能源,火箭从化石燃料发射,变成电驱动,就和汽车从油动到现在的电动一样。

  燃料成本下降,火箭可回收,制造成本下降,太空采矿的成本覆盖收益,技术进步后实现盈利,这是可预见的未来,而去火星恕我直言,短期内很难看到经济效益。

  去火星,它无法参与到地球的经济循环体系中来,它是孤立事件,短期内人类不可能大规模移民火星,去火星无非是降落,它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而太空采矿能让地球经济体参与进来,构建太空经济循环,它才会带动大量企业、人才、政策流向航天领域。”

  陈元光接着说:“像我们在渝都花大力气建造的华国复眼,整个项目要花二十亿,从经济效益上来说它是很难收回成本的。

首节 上一节 100/1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