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107节

  第144章 砰!(5k)

  因为室温超导的出现,今年的诺奖用全球瞩目来形容毫不为过。

  不仅华国民众关注,全球民众都相当关注,大家的关注焦点都集中在陈元光是否能凭借常温超导这一划时代的成果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也是在华国讨论度最高的一届诺奖,从9月开始大家就在不断追踪这个话题,诺奖评委的观点时常能在热搜上看到。

  随着常温超导相关论文的发布,各大科研机构的专家参观交大保管的常温超导体,常温超导体在量子计算机领域的应用消息不断传出,在华国大家都认为不颁发给陈元光就是有黑幕。

  而领国同样关心,陈元光在Nature上发表的论文明确表示,他采用了一维超导理论,虽说这一理论不是完全正确,但它作为现地球唯一被证实的常温超导理论的组成部分,高丽科学家是否能凭借这一成果拿到诺奖。

  高丽人关心的点在于,LK99公布直接导致了华国人造出了常温超导,他们自己反而合成不了,总不能荣誉都捞不到一个吧?

  陈元光希望能得到这个荣誉,但是考虑到自己怎么都不可能能去瑞典现场领奖,所以他对这个也不是那么在乎。

  反而林甲和外界更希望他能获得这样这一荣誉。

  先是在9月份的时候,陈元光关于常温超导的论文获得了Clarivate颁发的的引文桂冠奖,这一奖项某种程度上算是诺奖的前置奖项了。

  Clarivate科学信息研究所认为,获奖者的研究成果被普遍认为达到诺奖级别。

  他们在颁奖过程中声称:“毫无疑问,莱特·陈关于常温超导的成果比诺奖更高,诺奖如果不颁发给他是一个遗憾。”

  在引文桂冠奖的历史上,有64位引文桂冠奖获奖者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

  消息传回国内后,迅速登上热搜榜第三,因为Clarivate是阿美利肯的机构,这一奖项颁发给陈元光被华国网友们认为是阿美利肯的意志。

  “这就是平台的重要性,我第一次感受到选择了一个正确的平台,有多么重要。

  我光是凭借常温超导这一篇论文就能拿到我们省内一本的副教授职位。”田灿说,他是光甲航天的一名研究员,博士毕业后加入光甲航天,参与了常温超导项目,是论文的共同第二作者。

  那篇论文的第二作者有很多人,参与了的都作为共同第二作者,一作和通讯作者自然是陈元光。

  在引文桂冠奖颁发后,他和女友闲聊时说,“你还记得我之前投过简历给我老家的一所省内一本么,当时他们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说我要是想去,得签非升即走,六十万安家费分五年给。”

  他女友说:“记得,他们又回来找你了?”

  田灿说:“没错,他们在知道我是Nature上那篇常温超导论文的共同第二作者后,来问我愿不愿意跳槽去他们那。

  他们愿意给一个副教授的职位。”

  “有编不?”山河四高官大的孩子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有没有编,有编和没编简直就是两个概念。

  田灿说:“有,而且不用什么非升即走,去就有编。

  要不是之前选择对了,来了光甲航天,哪有这机会,哪怕在母校做了一个博士后,他们也未必会给副教授的编。

  还是得选对平台。”

  田灿的母校是华东地区的一所985,博士毕业后只有一些三线城市,还得是经济不发达省份的三线城市愿意给编。

  他女友问道:“那你打算去吧?”

  田灿先是调侃了一句:“好马不吃回头草。”

  然后又说:“肯定不去啊,光甲航天做的事情有意思得多,而且这里的研究经费哪怕是我母校都比不了,我估计清北也比不了。

  我得抓住机会,光甲航天应该是目前国内最顶级的科研机构了,我有一次无意间瞟到最近来投简历的,一水的顶级名校博士博士后,换成现在我未必能进得来。”

  田灿很清楚自己运气爆棚,完全是跟着混了个二作,这篇论文毫无疑问会成为科学史上绕不开的论文,他也将跟随论文历史留名。

  有的时候选择远大于努力。

  引文桂冠奖颁发后,各路媒体在疯狂追问有资格评选的专家们,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否会颁发给莱特·陈,专家们的回答几乎都保持了同一个基调:

  “当然,莱特·陈的成果非常惊人,常温超导体的合成路线是划时代的成果。

  他已经进入到了我们最终名单里,至于最后是否能获奖,我想我们还要保持一点点的悬念。

  莱特·陈的论文还有一点点问题,那就是它无法复现,我们无法确定论文的真实性。

  这对诺奖评选会造成极大的困扰。

  毫无疑问,常温超导是真的,但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说莱特·陈真的发现了它的合成路线,这很重要。

  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帮助我们做判断,不然让我们做这个决定是很困难的事情。”

  评委们的表态都指向了一件事,那就是陈元光只要公布常温超导的合成路线,研究机构们成功复现后,这一届诺贝尔奖会毫无悬念地颁发给他。

  西方媒体们跟高潮似的进行报道,希望把这一消息传到陈元光耳朵里,虽说大家觉得正常人都不会为了荣誉把如此重要的技术公布,但是万一呢?

  在华国社交媒体上,网友们清一色的喷他们痴心妄想:

  “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诺奖颁发是看论文的,不都是看成果吗?

  常温超导是不是真的,伱们来看过测过,还有什么问题?”

  “欧美就差把明抢写脸上了,真是一点脸不要。”

  “爱给给,不给拉倒,诺奖颁发给光神是诺奖的荣幸,而不是光神的。”

  “从21年那次,诺奖颁发给mRNA疫苗的提出者,没有颁发给光神就看出来了,都说了是感谢他们为终结病毒流行做出的贡献,终结病毒流行谁做出的贡献有光神多?

  反正这次要是再不给那就真没有公信力了。”

  “还是国人太单纯,这帮评委们的表态已经表明了,你把技术拿来,我把奖给你,这是交换。

  不过也好,这下算是彻底把欧美学术独立性的皮给拔下来了,这几年真尼玛年年都是回旋镖大年。

  各种回旋镖,以甜甜圈为首的润人,在阿美利肯去医院看病,医生咨询15分钟账单5760美元,连陈平老师的2000rmb>3000美刀这么离谱的不等式都要证明了。

  言论自由、学术自由更是回旋镖频现,等着吧,随着华国在科技上的突破,还会有更多回旋镖可以看的。”

  陈元光只是在西南边境,不是失踪,更不是消失,他也没有断网,华国方面有专人负责他的衣食起居各方面。

  包括评委和西方媒体的表态,陈元光看到后只是笑笑,没有表态,华国方面问他要不要通过官方渠道对外表态,他也表示了拒绝。

  只是自己发了条微博:“能不能拿奖感觉大家比我更关心(大笑),大家有这时间可以多关注我们的火箭和空间站项目。

  明年光甲航天大概率会发射自己的空间站,并且进行载人航天,有想当宇航员的欢迎报名。

  我们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会比官方更低一些,同时对专业素养会有更高要求。”

  和官方的宇航员相比,因为他们的目标是太空采矿,所以需要专业程度更高的宇航员,对于操作和心理素质方面的要求没有那么高。

  陈元光希望把更多的操作交给地面控制台来完成,宇航员更多的职责是在空间站内的科研和制造工作。

  所以他们打算两条腿走路,一边是和官方合作,请官方有丰富经验的宇航员参与,另外一方面还是得培养自己的宇航员。

  陈元光的微博发出来之后,网友们的注意力确实转移了,转移到光甲航天招收宇航员上面。

  “我身高一米八,体重七十公斤,没有近视,985本硕能去吗?”

  “我刚刚从部队退伍,在空军服役多年,我想申请!”

  “民间机构招收航天员,这应该是有史以来第一回了吧,我觉得我身体素质可以,请光神给个机会。”

  下面评论一水的各种个人条件及照片,一般贴的会被顶上来的都是帅哥,整个评论区沦为交友地,

  因为之前陈元光接受采访所表示的要带大家进入黄金时代,加上宇航员这件事本身就很酷,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压根没有机会接触到类似的选拔。

  一时间光甲航天的官方申请通道收到了无数简历,让人力部门感慨华国的优秀人才还是太多。

  而另外那边10月初诺奖公布的时候不出意外,没有常温超导相关的人获奖。

  即便常温超导被誉为今年最重要的科研发现,被誉为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最伟大的科研发现,各路杂志都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

  但当你表现出不和西方媾和的态度时,他们在把你刷掉这件事上毫不犹豫。

  奖项颁布后媒体们就和嗅到味道的鬣狗一样扑上去,评委们被问到的最多问题就是为什么不颁发给莱特·陈。

  他们依然保持着之前的口吻:“你们知道要做这个决定很难。

  在大家都认为要将今年的诺奖颁发给莱特·陈和他的常温超导体时,我们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

  我们完全是出于对科学的尊重,莱特陈的常温超导体没有在除了他自己的实验室外任何一个地方复现,我们并不能保证常温超导的合成是不是偶然的发现。

  如莱特·陈能仅仅凭借偶然发现获得诺奖,这同样是不公平的。

  我们做出这个决定是出于对科学精神的尊重。”

  负责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委员会的主任站出来对外发声,在老一套的说辞上进行了精进。

  至于公众是否买账他们可不管,保持了一贯的傲慢。

  “如果这一实验未来可以复现的话,我们会把诺奖颁发给莱特·陈。”

  华国媒体和社交媒体上自然一片哗然,前沿科技转化公司的官网上同步做出反击,表示他们的常温超导体工厂很快要进入正式量产阶段,并对外发售。

  他们在官网上同步公开了一段视频,就是在前沿科技绵阳工厂试生产常温超导体的视频。

  视频公开后,华国网友们更加气愤了:

  “哈哈诺奖在我这已经没有公信力了,这就是你们的巧取豪夺吗?想要我的认可就得乖乖把技术公开,这也是科学精神吗?”

  “没有调查、没有分析,单纯凭几个人坐在一起开会就能把最重要的科学奖项定下来未免太过荒谬。

  今年果然是回旋镖大年,各种回旋镖给我看爽了。”

  而且更让华国网友们感到恶心的点在于,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蒙吉·巴文迪、路易斯·布鲁斯和阿列克谢·伊基莫夫,清一色的阿美利肯科学家。

  其中巴文迪是陈元光在MIT时候的教授,这让他们还不好开喷,在光神面前你有什么资格拿诺奖这种话。

  华国网友认为斯德哥尔摩就是故意恶心陈元光,这让他们更气了。

  而巴文迪在看到消息后丝毫不觉得开心,因为这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莱特,你才应该拿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结果完全是政治的产物。”巴文迪在电话里和陈元光解释。

  陈元光说:“我早就猜到了,没事我还年轻,祝贺你,教授。”

  巴文迪苦笑:“这未必是好事,未来在历史书里记载,莱特·陈博士发现常温超导体合成路线的那一年他并没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相反那一年拿奖的是蒙吉·巴文迪。

  他靠不正当手段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陈元光能听出巴文迪语气中的苦涩,作为顶级科学家,这种诺奖拿了反而是负担。

  “教授,你值得这个奖项,别太放在心上,书上还会有一句,蒙吉·巴文迪教授是莱特·陈博士的导师,这是政治操作的结果。”

  蒙吉·巴文迪没有再纠结这个话题,他知道他改变不了事实:“莱特,我不会去颁奖现场的。

  另外我打算回巴黎了,已经在走流程了,明年年初就回巴黎了。”

  而在巴黎,约瑟夫和往常一样先到位于巴黎第15区中心位置的欧洲航天局总部一楼取自己订阅的报纸。

  他有每天看报纸的习惯。

  取到报纸后,约瑟夫带着报纸慢慢走到最近的Le上校餐厅。

首节 上一节 107/1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