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12节

  所以元光你还是太要脸了,有的时候想要成功就不能要脸。不过你靠大脑吃饭,要脸也不是坏事。

  你要是当作家还不要脸,那简直天下无敌。”

  陈元光对林甲的脱线已经习惯了,她属于在外人看来无比高冷,实际上属于脱线加搞笑。

  林甲见陈元光不说话,然后继续说道:“你和鹅厂的合同,以及《吉隆坡往事》的拍摄进度,宣发情况给我看看。

  我总感觉《吉隆坡往事》这个ip的价值要远远大于他们给你的五十万,我们得想办法从这里面多榨点油水出来。”

  林甲是学金融的,对商业运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以及敏锐的嗅觉。

  把行李放到林甲在哥大附近三室一厅的家中后,他们在家边上一家中餐馆等待上菜的时候,林甲用平板电脑在看合同。

  “怎么样,合同有什么问题吗?”陈元光问,“我请我妈他们公司的律师帮我看过了。”

  林甲说:“没什么问题,只是《吉隆坡往事》的收益和你无关。

  但这也正常,毕竟你是新人,新人的影视改编版权能有五十万已经非常不错了。

  但是你不是一般的新人,你是颇具潜力的青年科学家,是身上有无数故事可挖的天才少年。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你本身能够成为影视宣发的一环。

  元光,我发现,你发表nature和你是2477,也就是《吉隆坡往事》的作者,并没有被媒体联系到一起。

  连江大的报道都没有把你们联系在一起。这件事本身充满宣传的要素,水面下全是可以挖掘的故事。

  在读本科生、诺奖得主、科幻作家、nature、影视改编,这随便一个点都够这帮媒体一天的转发评论浏览KPI要求了。

  我不信没人知道这件事,为什么没有被联系在一起报道?我认为是鹅厂方面的人压下去了,他们要等电影上映的时候爆出来,拉高影视票房。

  加上你这边被MIT录取,国人又有名校崇拜情节,看书多累,大家当然会想看电影来了解你,了解你这种天才想出来的情节。

  所以鹅厂给你的这五十万,只是吉隆坡往事的价值,你身上所蕴含的宣传价值,这个钱得另算!”

  林甲很激动,陈元光对林甲能发现这些一点都不奇怪,他们去做什么,林甲最喜欢的就是去算别人能赚多少钱。

  去吃个饭,她要算翻台率,去计算这个商业模型多久能回本,连锁推广的话风险点在哪里。

  去看演唱会,她要去算观众多少,宣发、舞美、表演团队、乐队、销售渠道分成比例,歌手能到手多少。

  更完了~

第21章 挤到爆的研究方向

  陈元光看着林甲坐在对面谈起商业就滔滔不绝的样子,想起他们刚认识,是在一堂公共选修课上,他们被分到了一组,林甲在分析的时候神态、表情和现在一模一样。

  陈元光本身对这个不感兴趣,在他看来,鹅厂能从他身上多赚多少钱,根本就不重要。

  他手握金山,被鹅厂占的便宜和他手上的金山相比,连粒金沙都算不上。

  只是考虑到林甲对这个感兴趣,陈元光才装作认真的样子:“所以我们需要怎么做?”

  林甲喝了口桌上的普洱,继续道:“无外乎几种方式,威胁、画饼、合作之类的咯。

  鹅厂不是不想把这件事提前曝出来吗?他们明显是打算等到电影快上映的时候再爆料,这样的话营销效果最好。

  那你可以威胁他们,你提前把这件事爆出来,破坏他们的计划。

  只是这样做没啥好处,这属于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使用的手段。

  我觉得画饼比较好,你就说伱会把《吉隆坡往事》写成一个系列,然后把后续系列的ip授权提前签了,要求就是从这一部开始就要拿分红。

  不给分红也行,我们要投资额度,这部电影的总投资额度比如说是五千万,如果不请大咖,找一堆实力派演员去吉隆坡拍的话,五千万绰绰有余,我们要两千万的投资额度。

  当然两千万是非常理想的情况,我估计鹅厂最多给你五百万的投资额度,五百万的话可以我投给你,然后我们两个再分,或者我按照市场的经营类贷款给你算利息。

  也可以直接拿着合同去找银行贷款,这几年商业银行在贷款政策上非常激进,四大行不敢放的钱他们敢放,尤其是长三角一带的商业银行,路子野得很。

  你有资料能够证明这份合同是鹅厂和你签的,把《nature》发表的新闻、具体哪一期、《吉隆坡往事》的得奖新闻给他们,拿来做申请材料绰绰有余。

  至于合作,这可能不太好谈,目前你没有这个实力,和鹅厂之间的实力不太平等。”林甲把几种情况都给陈元光分析了个遍。

  陈元光问道:“鹅厂会答应吗?”

  林甲捋了捋散落的刘海:“这就要看画饼功力了。

  这里的画饼功力是指,如何让鹅厂在电影还没上映前就相信这可以运作成一个世界级的ip。

  能够和名侦探柯南、金田一一样,运作成经久不衰,每年只要拍了用户就愿意买单的ip。”

  陈元光摇头:“难,太难了,科幻小说的受众群体太小了,《吉隆坡往事》这个系列的名气得和《三体》差不多才有可能。

  和《三体》比起来,《吉隆坡往事》它本身天花板是有限的,更别说我写的远不如大刘。”

  林甲说:“当水平到了某个标准线之后,实力只是很小的一方面,运作是更重要的一方面。”

  林甲了解一些商业电影运作的内幕,其实电影制作方不喜欢挑太出名的ip,因为这类ip他们需要付出的代价很大,像指环王,从第一部花在版权上的费用就巨贵。

  他们更喜欢挑新贵,固定的改编费用,下限够低,后面价格提上去,整体成本也不会太高。

  饥饿游戏、暮光之城就是在这样的逻辑下被选中的。

  “算了,你交给我吧,我来帮你谈。”林甲见陈元光在这方面太迟钝了,于是小手一挥:“后续你只需要配合接受一些采访就好。

  我有信心把你打造成和六老师一样两开花的知名科学家和作家的。”

  林甲突然变严肃:“只是你别像历史上的那些知名作家一样,到处沾花惹草,我可接受不了我投资的人有道德缺陷。”

  陈元光莫名有点慌,我在另外一个时空和萝莉当邻居,应该没什么吧。

  不过他装得很镇定:“你知道的,我就喜欢宅在家里看小说,打游戏,没别的爱好。”

  和林甲在一起陈元光感到前所未有放松,有种回到大二的感觉,好像从来没有得到过时空穿梭头盔一样。

  只是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没多久他就正式入学了。

  “莱特,我看了你在nature上发表的论文,我也和莱维特在电话里简单聊过你,他对你的评价非常高,认为你相当有天赋。

  当然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单纯从论文上看,你的数学、编程的知识很扎实,逻辑推理能力不错,你是希望继续发挥这方面的优势,还是说想补充一下自己的短板。

  我简单和你介绍一下我现在在做的一些主要课题,以及我之前做过的一些方向,在这些方向里我都可以给你提供指导。

  我是这样想的,我们大概以两个月为时间节点。

  我们先选一个方向,然后我给你找一些论文和书,你去自学,有什么问题我们每周四下午沟通一次。

  两个月之后,我们把选题给定下来,然后开干。”

  陈元光感觉蒙吉·巴文迪和迈克尔·莱维特两人是截然不同的风格,莱维特给人的感觉是儒雅,巴文迪则是锐利。

  “好,我觉得可以,但是两个月有点久,我只需要一个月就够了。”

  巴文迪嗅到了对方的自信:“哈哈哈没问题那就一个月,有什么随时来找我。

  我给你讲讲我做过的方向,你先听听。”

  巴文迪大致介绍之后,陈元光把早就已经准备好的答案抛了出来:“钙钛矿吧。”

  钙钛矿是这十年来的大热方向,也是巴文迪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大量的课题组把人力物力投入到钙钛矿上,各种实验试图把钙钛矿的光电转化率推到更高的地步。

  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理论转化效率极限也就29.4%,而钙钛矿的理论极限有50%,随着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出现,这个值还能再往上涨。

  虽然在四百年后,钙钛矿已经是落后技术了,但正是因为它落后,所以这项技术落地的可能性才更大。

  其他黑科技,拿到现代,你缺乏配套的产业链,空有理论也造不出来。

第22章 进度飞快

  巴文迪是钙钛矿领域的专家,但是他在23年拿诺奖却不是因为钙钛矿方面的成果,而是因为他在量子点化学制备方法的革新。

  量子点是一种具有独特光学特性和电子特性的微小半导体粒子,可以应用在LED、红外探测、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巴文迪听到对方选钙钛矿,笑了:“莱特,我不太清楚你做实验的水平怎么样,因为你那篇论文没有太展现你这方面的天赋。

  钙钛矿这个方向想发论文,对实验的要求非常高,伱需要能够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结果,或者说要观测到别人观测不到的现象,并且能够把它进行理论化。”

  巴文迪接着说:“当然如果你想在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我知道这对华国学生来说很重要,因为你们需要这些证明材料,证明自己的能力,好在回国的时候争取更好的待遇。

  从这个角度出发,钙钛矿确实是非常好的方向,每年钙钛矿方向的论文,光是nature上就不下十篇,加上Science,这确实是个容易出成果的方向。

  只是我不确定你在做实验方面的天赋怎么样。”

  陈元光自信心爆棚,这和盘古给的课题比起来根本就不算什么:“我觉得我可以。”

  巴文迪盯着他的眼睛看了会,然后点了点头:“ok,你觉得可以就好,那小伙子,让我们开始干活吧!”

  巴文迪把论文和相关教材的清单发给他之后让他去自学了,这就是MIT的风格,导师默认你是天才。

  “Chen有来过实验室吗?”巴文迪问道。

  某印度裔学生说道:“没有见到过他。”

  “好吧。”巴文迪有些不解。

  等到陈元光再发邮件给他,希望他推荐一些新的论文时,巴文迪回了封邮件问道:“关于论文你有思路了吗?”

  “大致有了,我打算研究如何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去预测抗溶剂对钙钛矿稳定性的高通量情况。”陈元光回复道。

  巴文迪看了之后,意识到陈元光还是走到了他熟悉的道路上,做计算化学的路子。

  机器学习好啊,2016年阿尔法狗横空出世战胜围棋九段李世石,被誉为机器学习元年。

  到现在两年时间过去,大家都觉得要把人工智能和本专业进行结合,就像二十年前到处都是互联网+一样。

  现在是人工智能+,但是人工智能人才不好找,谷歌、亚马逊、FB这些大厂给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开出的价码堪称天价,一些创业型公司开的价格更是一个比一个高。

  要想招一个懂人工智能,还懂化学的人才太难了,更别提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

  哪怕是巴文迪也找不到这方面的人才,陈元光的出现,让巴文迪有点想法,但没想到对方适应的这么快,才来了短短一个月就找到了结合点。

  “莱特,明天来趟我的办公室,我们聊聊具体的研究方向。”巴文迪看到陈元光的回信后也不发邮件了,直接打电话说道。

  第二天,“莱特,你大致讲讲你的想法。”巴文迪把咖啡递给陈元光。

  “我想的是我们可以采取自动表征、化学机器人合成技术和机器学习结合,去探索抗溶剂的选择是如何影响到钙钛矿的内在稳定性的。

  比如说我们选择不同的末端去做组合,像MAPbI3,CsPbI3和CsPbBr3等等,用于合成一些组合库,每个库里它会有自己独特的组合。

  我预计我们一共能够合成出一千多种成分,然后每个库使用两种不同的抗溶剂制作两次:甲苯和氯仿。

  合成后每5分钟自动进行一次光致发光光谱分析,持续一段时间,具体多长比较合适,这需要做实验来确定。

首节 上一节 12/1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