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57节

  另外就是薄,钙钛矿要比晶硅薄得多。”

  雷君点头:“没错,晶硅用在电动汽车上属于鸡肋,钙钛矿可要实用得多。

  我和隆基绿能的高管认识,听他说昨天伱们那个会华为也去了,他特意和我说华为带着赛力斯一起去的。

  因为我们也在造车,很关注友商的动向,结合隆基给我看的技术资料,我一下就猜到了他华为想干什么。

  结合华为无差别饱和式营销,华为能把一分的效果宣传出十分来。”

  雷君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似乎有种往事不堪回首的感觉。陈元光想起网上冲浪,花粉和米粉大战的场景,内心秒懂雷君的吐槽。

  “另外钙钛矿优良的光电转化效率,对电车来说会是一个极大的优势。

  师弟,我们希望拿一些样品去做测试。

  我们想的是,可不可以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铺满小米汽车的全身。

  它不作为能源补充,不进入动力系统,它作为汽车恒温系统的补充。

  也就是说,通过钙钛矿积累的电能,帮助汽车永远保持一个恒温的状态。

  不管车主在不在车上,都是24度的恒温。”

  雷君越说越兴奋:“这样的功能,能够帮我们打通北方市场。

  同时它能作为抵消油车优势的又一利器。”

  电车越往南走卖的越好,在北方,实际续航受到温度影响严重缩水,一到冬天舍不得开空调,这些都是电车在北方的痛点。

  当然也是增程式在北方卖得要比纯电好得多的原因。

  至于增城式是不是脱裤子放屁,消费者不在乎。

  “这得看光电转化效率,然后得看具体地方,这个应该跟区域有关。

  有的区域,钙钛矿积累的电能有富余,有的地方甚至会不足。”

  雷君说:“没错,而且这需要重新搞一套系统,这个工程量不会小到哪里去。

  这个动态调整,随着使用慢慢调整,调整到一个合适的温度。

  到时候上市的时候,宣传口号我都想好了,有温度的家。

  搭载全新一代钙钛矿太阳能发电恒温系统。”

  雷君觉得完全有搞头。

  之前的电动车,太阳能电池板都在车顶和引擎盖上,因为晶硅对光照强度要求高,必须得是直射。

  雷君继续说:“即便钙钛矿的光电转化效率差一点,我们可以用汽车电池给它补电,然后光照好的时候,可以把这部分电能储存在电池里。

  简直完美,在不影响续航的前提下,让汽车保持一个恒温状态。

  用户随时进入汽车内部都能有温暖的感觉。”

  陈元光笑了笑:“听上去很不错。”

  他已经看到了这帮新能源车企会围绕这项技术展开腥风血雨的斗争。

  “师弟,能和小米签独家合作协议吗?”雷君满脸诚恳。

  小米作为汽车行业的新玩家,虽说号称准备了一千亿,问题是一千亿未必够打。

  贾老板的法拉第未来一共烧了两百多亿rmb,交付车辆个位数,平均每辆车的造车成本是20亿,比战斗机还贵。

  从这个角度看,一千亿rmb也不够啊。

  雷君从钙钛矿电池身上看到了弯道超车的希望,手握这样的黑科技,自己再打造一套完整的恒温系统,谁还敢说小米没技术?

  直接奔着五十万就去了。

  为什么小米造车定价想往高了定,还不是因为小米内部觉得自己手机就是吃了定价低的亏,定太低,导致一直被牢牢按死在性价比定位上动弹不得,眼睁睁看着华为在高端市场叱咤风云。

  现在自己做汽车,华为都定到了25到35万这个价位,他们肯定不能输。

  这属于心病。

  雷君觉得有了新一代电池技术,旗舰定价50万,中端走量车型定价25万,小米汽车成一半。

  陈元光看了林甲一眼,林甲秒懂陈元光的意思,这是指望自己帮忙婉拒:

  “师兄,具体怎么合作我们需要内部充分研究之后才能给你回复。

  现在有些太急了。

  具体样品我们可以提供给你们进行分析,包括后续如果小米想打造实验车型,来研究整车用钙钛矿电池的可行性,我们也会全力配合的。”

  雷君没有因为被拒绝而改变脸色,依然笑容满面:“好。

  小米非常有诚意,后续我们也会给非常有诚意的价格。”

  陈元光说:“师兄,我能答应你,无论如何,就钙钛矿电池这项技术,光甲航天一定会和小米合作。

  至于排他性,我们很难答应,因为你也知道,排他性的协议需要面临的压力巨大。

  我们相当于要抵挡来自所有车企的压力,官方都有可能下场,这样做肯定有涉嫌垄断的嫌疑。

  我预计的合作模式还是按照车辆收费,搭载石墨烯电池的车辆,单台收费多少的这种模式,类似高通。”

  一说高通,雷君秒懂,小米就是这种合作模式,每一台手机都要给高通交高通税。

  “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我们能接受。

  那我们回去着手准备具体的实验,我们希望能长期保持密切合作。”雷君说。

  对小米来说,这属于是抢占技术先手,先开始测试,第一款车型就能一炮而红。

第97章 反响

  “还是压力太大了。”雷君走后,陈元光若有所思。

  已经从商界小白进阶成为精通企业经营的初级资本家,陈元光很清楚电动汽车行业的残酷,尤其是华国的电动汽车行业。

  华国这种新兴行业都特别卷,卷到最后只能剩下寥寥数个玩家,目前来看,小米要想抢到其中一张船票形势不容乐观。

  “他当然压力大,智能手机领域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该争夺的市场都已经被各大厂商分配的差不多了,在手机领域很难有突破性进展。

  所以当时才会去造车,问题是造车并不像手机那么简单。

  用户对小米的期望和小米对自身的期望很容易出现错配。”林甲说,她很关注各种商业动态,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思考。

  如果说陈元光是站在时间跨度上,以结果为导向来看待问题的话,那么林甲就是从现实出发,以自身视角去分析问题。

  陈元光想了想:“小米造车还是有自身优势在吧?

  供应链管理、资金优势、人才积累、销售渠道,这些小米其实都有基础,华为跨界造车不也效果不错么?

  有华为在前,小米应该也能有一个相对不错的结果。”

  林甲把手放在办公桌上,然后用手托住下巴,神态有些疲惫:“道理是这个道理。

  恒大、乐视这些企业当时宣布造车的时候同样有这些优势,这些优势它是决定你成功的组成因素,但是不代表有这些因素就能成功。

  我觉得小米的问题还是进场太晚,华为已经够晚了,靠着之前积累的口碑勉强卖得不错。

  小米至少还要两年,两年后整个市场只会更加激烈,他们又不想继续走极致性价比路线,这样拧巴的心态,会导致小米造车未必能像他们所以为的那样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林甲眼睛微微眯起,给陈元光的感觉和大学时候上商业分析课,分析商业案例一模一样。

  陈元光很配合地充当捧哏:“拧巴是什么意思?”

  林甲问:“提到小米,你会想到什么?”

  陈元光说:“性价比。”

  林甲点头:“没错,问题是他们一直想摆脱这个标签。

  想摆脱这种定位,性价比意味着利润率低,利润率低对于制造业来说意味着你享受的估值就低。

  小米手机条线不管是红米单独拆分成一个品牌,还是小米新建Ultra产品条线,都是为了进军高端品牌,把小米和性价比这个标签逐渐脱钩。

  但是效果不太好,他们造车,肯定不愿意回去走极致性价比路线,那不等于这几年来花的心思全部白费。

  小米汽车回去走极致性价比路线,然后把小米手机的品牌营销和高端尝试全部破坏,他们内部会非常非常拧巴。

  小米造车想成,想在牌桌上玩下去,必须走性价比路线,不走友商都会逼他们走。

  而走性价比路线,手机业务会被挤压,高端尝试和品牌形象建立全部白费力气。

  现在是一个进退两难的局面。”

  陈元光:“其实小米可以不造车的。”

  林甲:“没办法,华为造车决定他们也必须跟上,不然就掉队了。”

  陈元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和师弟一起吃了个晚饭,师弟的光甲航天做的不错,在电池技术上有所突破,到时候小米汽车会搭载这项最新的技术和大家见面。”

  当天晚上雷君发了条微博,并配了张他们一起在陆家嘴一家不知名餐厅吃饭的照片,然后@了陈元光。

  陈元光在下面回复道:“很期待和师兄的合作。”

  属于是够给面子,帮忙把热度炒起来了。

  作为企业家里的顶级网红,当然陈元光也是后起之秀,很快雷君这条微博下面全是网友评论。

  “雷总,能透露一下不?”

  “电池?续航能突破一千公里吗?”

  “光神要跨界降维打击了?”

  “这不应该是商业机密吗?雷总怎么这么轻易就透露了。”

  “期待值已经被拉满了,等雷总进一步的爆料”

  “我就一个疑问,能不能把价格打到10万以下?”

  网友们疑惑,友商惊诧,蔚小理这三家造车新势力尤其紧张,因为小米造车和他们是直接竞争关系。

  “去问问什么情况,陈元光怎么开始进军造车行业了!”李响最敏感,因为理想今年推出了L8和L9,在市场上大杀四方,一路高歌猛进。

  之前是蔚小理,现在理想即将率先实现盈利,远远把另外两家造车新势力甩在后面。

  华为给理想造成的威胁还不足为道,此时正是理想最风光的时候。

首节 上一节 57/1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