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63节

  (现实中东方空间的A轮融资米哈游就参与了。)

  “最后还得靠二次元的力量吗?”姚松脑海中不由自主闪过这样一句话,他看着满是弹幕的黑色屏幕苦笑了一声。

  米哈游也不好糊弄啊,尤其光甲航天在各类媒体平台上大肆宣传。

  B站、抖音、YouTube上,这一轮直播完不管火箭发射是否成功,肯定微博上全是热搜。

  加上米哈游的投研团队也不是吃素的,要怎么能糊弄过去,让他们相信东方空间能和光甲航天竞争呢?

  二次元是有钱,但是二次元不傻。

  就像b站up主不容易变现,不是因为b友们穷,恰恰相反,是因为b友们太精明了,所以up主才不好从b友们身上捞钱。

  姚松感到头痛,他心中默默祈祷千万要失败,最好火箭在半空中爆炸,当放了一个大烟花。

  燕京时间的早上七点是旧金山时间的下午三点,马斯克同样在看直播,他抱怨道:

  “莱特怎么不在X上建个账号,X上也可以直播。”

  “你说他们能成功吗?”马斯克问。

  汤姆,SpaceX的核心研发人员,负责研发火箭引擎,从SpaceX创始之初就在SpaceX工作了:“不知道,我完全不了解他们的火箭情况。

  我无法做出判断。

  只是如果发射失败的话,是否会有人为它的失败负责?”

  汤姆对这一点很好奇,他和陈元光打过交道,在他看来,陈元光的脾气很好,比马斯克好得多。

  他觉得这也许只是面对他们,在内部不一定也是如此。

  马斯克无奈道:“不,汤姆,你错了,吉姆不是的赶走的,是他自己要走。”

  前面提到的Sea Launch的总裁在2006月3月离开Sea Launch加入SpaceX担任CEO,在12月猎鹰九号发射失败后就离职了。

  汤姆一直调侃是因为马斯克给的压力太大,把猎鹰九号发射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吉姆·马瑟头上。

  马斯克一直不认。

  汤姆不置可否:“好吧,也许你说的是对的。”

  马斯克说:“吉姆要走是因为他有更好的机会,而不是因为猎鹰发射失败我要他承担责任,帮我承担投资者带来的压力。”

  马斯克嘟囔道:“莱特应该没有这样的担心。”

  双方没有再说话,默默看着火箭发射的轨迹。

  “看上去还不错,他们的火箭已经进入近地轨道了,比我们当时第一次发射要更成功。”汤姆说。

  因为开拓者一号不大,所以没有给马斯克带来太大压力。

  他能够以观众的心态来看待这件事:“是的,我还记得猎鹰九号静态测试点火的时候就出问题了。

  当时好像是因为涡轮泵出故障了。”

  汤姆点头:“没错,有一个阀门没有收到开启指令。”

  他接着说:“因为那次失误,猎鹰九号的发射足足推迟了三个月。

  看上去我们的华国同行们要做的比我们更好,不是吗?”

  随着火箭顺利进入预设轨道,发射的十分钟后,第一级回到了目标降落点位,顺利完成太空垂直回收。

  姚松看着直播满脸死灰,开拓者一号的表现可以用完美来形容。

  之前还在想能回收也没有办法做到那么精准,精准回收到目标点位。

  结果这种小概率事件发生了,开拓者一号不仅实现了火箭回收,而且实现了精准回收。

  第一步跑通之后,后续无非是扩大火箭运载量,对引擎、动力、控制系统这些进行升级改在。

  从零到一的工作完成了,后续从一到一百有SpaceX在前,无非是投入人力和金钱。

  这两样,光甲航天都不差。

  问题是东方空间连第一步都还没完成,姚松觉得完蛋了,他们计划里最早是明年发射可回收固体火箭,后年实现精准回收。

  现在最大的竞争对手直接比你快了两年,这怎么追赶?二次元怕也是不好忽悠了。

  “我们的华国同行们干的不错,比贝索斯的蓝色起源要顺利得多。”马斯克吐槽道。

  他和贝索斯关系一直不好,不好的源头就是他们都做商业航天,贝索斯搞的蓝色起源,他搞的SpaceX。

  他们经常在推特上冷嘲热讽,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宣布要发射三千枚卫星构建全球网络,马斯克直接在下面评论:抄袭狗,并且直接@贝索斯。

  属于是一点面子都不给了。

  汤姆说:“华国在航天领域一直都很有优势,他们有大量的工程师队伍。”

  马斯克笑道:“还好我们不用和他们竞争,他们进展再快我们也不用担心。”

  SpaceX无论如何都吃不到华国蛋糕,光甲航天同样吃不到NASA的订单。

  双方不太存在竞争关系。

  未来如果都能去火星除外。

  “观众朋友们,这是一期足够惊心动魄的追梦之旅,是我第一次亲眼参观火箭发射,还是由陈元光-光神亲自接待。

  简直满足了我一切幻想!”

  12月5号火箭发射当天是周一,周一早上录的素材,周二下午Tim团队就剪好发出来了。

  Tim在视频开头神情激动万分:

  “一直以来光神在外界都是非常神秘的存在,我们很少能听到他自己介绍他在做什么,大多是从新闻上看到一些凤毛鳞爪的消息,好像和他有关,这种有关到底相关性有多少,完全是未知数。

  这次我们将远赴酒泉,亲自一探究竟!”

  播放量短短一个小时播放量就突破了百万,四个小时播放量突破了一千万。

  整个视频上密密麻麻全是弹幕。

  b友们一片欢腾:

  “打卡”

  “见证奇迹”

  “卧槽光神”

  “华国人自己的可回收火箭”

  “新年快乐”

  “希望小行星挖矿能早日实现”

  弹幕太多,根本看不过来。

  视频下面的评论更是正能量满满:

  “人类科技皇冠上的明珠已经不多了,华国能薅的机会有限,光甲航天已经跟上了,其他企业赶紧跟上,发达国家粉碎机不是跟你开玩笑的!”

  “之前一直有声音说,SpaceX的可回收火箭才是真正未来航天的发展方向,我们走错了路,现在来看这条路也不是很难走嘛”

  “光神创造的又一奇迹,我星期一早上七点爬起来看直播的时候,看到二级火箭入轨,一级火箭脱落的时候我就知道稳了。

  虽说在发射成本、动力、运载量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总归能跟上的”

  “等超过SpaceX的那天,能不能让华为冠个名,把余总拉来开个发布会?就好这一口遥遥领先,别的听着咳嗽!”

  国内有的商业航空公司,火箭发射找海澜之家冠名。

  “请不要捧杀华国商业航天事业,双方之间仍然存在差距,希望光甲航天能够奋起直追”

  “光神,对不起,是我草率了,当时我看到国投给你投一百多个亿搞航天,我说他们是没有经过调研瞎投资,人定胜天的观念深入骨髓,脑袋一拍做的决策。

  结果没想到你是真懂航天啊,带队一年就把可回收火箭搞出来了,虽然还有差距,但比其他搞了好几年还没成果的商业航天公司领先太多了吧”

  当然也不全是鼓励,也有冷嘲热讽的声音,b站上不乏神神看不得华国科技进步,看到类似的视频就得出来说上两句:

  “省省吧,SpaceX在2015年完成的二级入轨加一级垂直回收,你这小火箭比SpaceX晚了足足七年时间有什么好得意?

  这就遥遥领先了?兔友们太逗了。”

  当然这种言论下面有理性讨论:“不懂别乱说。

  SpaceX的猎鹰九号从项目立项到发射成功花了四年,蓝色起源的新谢泼德从立项到发射成功花了五年,光甲航天的开拓者一号从立项到发射成功只花了一年。这不是遥遥领先是什么?”

  “之前你们说落后四十年,现在变七年了,我看后续会慢慢变成五年、三年、一年,一直到领先的”

  也有直接喷的:“不爱国的滚出去啊!”

  也有支持这种言论的:“b友们爱国浓度也太高了,这技术是不是从SpaceX那盗的还不一定呢。”

  总之在B站热门视频下能看到各种立场的言论。

  b友们倒不是爱国浓度高,而是物种多样性丰富。

  这种多少属于看到遥遥领先就触发华为PTSD的患者了。

  这条视频播出后,播放量遥遥领先,在热搜榜上牢牢占据了榜首的位置。

  同时在知乎上也引发了大量讨论。

  “如何评价开拓者一号?”

  网友们的回答热情同样高涨:

  “谢邀,目前来看光甲航天在火箭回收方面进展神速,如果按这个节奏发展,SpaceX优势维持不了太长时间。

  按照光神接受Tim采访的时候说的,SpaceX的优势最多三年。

  可回收火箭技术最大难点在于精确控制和导航。

  它在返回地球时必须经历复杂的动态过程,包括大气层的重新进入、速度的减缓以及精确着陆。这需要高度精确的控制系统和算法,以确保火箭可以安全准确返回预定着陆点。

  这次开拓者一号已经完美实现该目标,后续无非是反复发射,把它优化到极限。

  前景是乐观的,现实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克服,最大的困难是:”

  拖延症犯了,一直到刚刚才码完,抱歉

第104章 影响

  “那就是火箭发动机,为什么猎鹰九号的近地轨道运载量高达22.8吨,因为它们拥有当今在役火箭里推力最大的发动机。

首节 上一节 63/1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