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第74节

  我特意招了两个人,一个负责摄影和场务,另外一个负责选材和剪辑。

  我自己出境,然后主要是我选材和写内容,当然内容会和他们讨论,是不是够有意思。

  算是一个小团队吧,但是压力是真大,我基本上在b站上赚的钱全部都拿去招人了,b站变现是真困难。

  我现在就等着拍这个视频爆火之后接广告回血。

  你放心,给光神采访的节目绝对无广,我要接广都是在后面的节目里再接。”

  李希音接着吐槽:“b站变现能力是真差,换成抖音,我这个粉丝量级够请五个人,换成小红书,我这个粉丝量级能请五十个人。

  只有b站请两个人都苦巴巴的。”

  等整个场地简单布置好之后,李希音和陈元光相对而坐,林甲特意不出席,为的就是让陈元光能充分展示自己。

  有她出席的话,观众会把注意力转移到他们两的关系上去。

  “大家好,很荣幸能请到陈元光,光神来接受我们的采访,他应该是我们频道来过最大的咖了,他是企业家里学历最高的,科学家里最有钱的。

  让我们热烈欢迎光神!”李希音自己用力鼓掌,鼓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来。

  陈元光讶异,这女的上次来他们家采访林甲不是这风格啊。

  “你好,b站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我和b站观众并不陌生,之前我接受过Tim的采访,那次他采访我之后,他和我说播放量还可以,好像是破了个什么纪录吧。”陈元光接着说:

  “他说我在b站很受欢迎,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这几年工作真的太忙了,我在大学的时候还蛮喜欢看b站的。”

  林甲在镜头外满脸不屑,心想元光又开始装逼了,明明Tim采访他的视频播放量破千万的时候,自己兴冲冲跑来说自己在b站很受欢迎。

  现在装成隐约知道,不清楚具体情况。

  李希音用手捂嘴笑道:“哈哈Tim说的没错,光神在b站确实很受欢迎,上次tim采访你那次,播放量已经破三千万了。

  是采访类视频里,播放量最高的。

  这已经很厉害了,因为很多播放量在这之前的视频,它们大多是以鬼畜为主,短短一两分钟,观众可以反复观看当成电子榨菜。

  如果单纯算播放账号数的话,tim采访你的视频应该是第一。”

  陈元光:“原来如此。”

  陈元光有注意到,今天林甲两个闺蜜都画了妆,他判断不出来是否精致,但是好像还不错的样子。

  之前李希音鼓掌表现出来的气势有点吓到他,现在捂嘴笑的样子才符合她温婉的气质。

  林甲大部分时候是高冷女强人的形象,除了回到家里穿上睡衣素面朝天的时候,才会有点温婉的气质浮现。

  李希音接着问:“最近整个社交媒体上最火热的话题就是雷总和光神携手造车。

  我很有幸能采访到本人,光神,你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件事?”

  陈元光摸索下巴作思考状:“这不算是携手造车。

  只是光甲科技以投资入股的方式,成为了小米汽车的核心供应商,其实我们不会干涉小米造车,只是会提供一些技术和产品给他们。

  我不懂车,光甲科技的高管团队里基本上都来自生物医药、金融这两个行业,就没有谁懂造车的。

  所以并不能算是携手造车。”

  李希音马上问道:“根据周末小米在港交所公开披露的消息来看,光甲科技以5亿rmb,获得了小米汽车百分之二十的股权,这个价格显然是比这部分股权的真实价值低很多的。

  因为小米光是现金就投了一百亿进去。

  所以我在这里猜测一下,光甲科技是不是给小米造车提供了什么黑科技?”

  这其实大家都能猜出来,不算什么秘密。

  陈元光笑道:“没错,我们提供了遥遥领先的技术给小米。”

  李希音双手扶在膝盖上,然后身体微微前倾,问道:“光神,能透露一下是哪方面的技术吗?”

  林甲在镜头外点头,她觉得李希音的分寸感把握的很好,没有去问诸如让我猜猜是不是更好的电池技术这种话,因为这种话带有很强的目的性。

  而现在这种提问方式相当于把主动权交给了接受采访方。

  陈元光说:“抱歉,这要等小米揭晓,我需要帮合作方保守秘密。

  但我可以保证,绝对是惊喜,是大家从来没有见过的技术,它会在小米汽车上有一个完美的呈现。”

  李希音说:“我相信观众老爷们肯定和我一样,都很好奇到底是什么,让光神这么有自信。

  但是大家还是得把悬念留到最后。

  光神,入股小米汽车,应该是光甲科技第一次对外投资,你觉得这对光甲科技来说意味着什么?”

  陈元光说:“没什么意义吧,光甲航天去年操盘了两个企业收购项目,今年估计会收购二位数的企业,光甲科技之所以之前没有做股权类投资,单纯是因为之前一直专注于人体冬眠这一核心竞争力上。

  不代表我们不做。”

  陈元光接着说:“另外一个看定位,我对光甲科技和光甲航天的定位是不一样的,光甲科技得赚钱,得像一家企业一样运作,融资、投资、经营管理、研发、市场等等,它缺一不可。

  而光甲航天不一样,它的目标太大了,大到光甲科技最开始只是被当成它的一部分。

  所以我把光甲航天定义成一个学习型组织,虽说我们不倡导九九六也不倡导加班。

  但是我们倡导员工在下班时间自学,希望员工除了自己工作专注的细分领域以外,还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而且这种掌握不是说知道型,就你知道是什么就可以了,而是和本职工作专业知识一样的要求,需要够精够深。”

  “光神,我对你刚刚提到的学习型组织这种说法很感兴趣,光甲航天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是如何贯彻这一想法的呢?

  只是倡导的话,恐怕很难达到你的目的吧?”李希音说。

  陈元光解释道:“我们主要还是正面激励,每年年初的时候员工自己制定学习目标,然后根据完成度,公司会给予奖励,在小组组建的时候根据情况,会给学习情况完成得好的员工更多的职责,相当于年底拿的绩效工作也会更高。

  因为你职责更多了嘛。”

  李希音听到都头大,这不纯纯学渣地狱吗?李希音倒不是学渣,但她考虑到工作好几年之后不是学渣也变学渣了。

  明天继续日万,求月票!

第113章 热点转移

  在没有强通用AI加持的情况下,自己想要把小行星挖矿整个工程一手包办是不现实的事情。

  整个组织架构发挥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一百二的战斗力,这才是关系到整个计划是否能成功的关键要素。

  陈元光接着说:“我算是有比较丰富的创业经验,不管是光甲航天还是光甲科技,在国内同领域的企业里都算做的还不错。

  因此我觉得我有资格来谈论这个问题,我们把视角拉高的话,会发现传统企业这种组织架构,是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它能带来新技术的研发落地,老技术的更新迭代。

  哪怕在2010到2020年这十年间,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开始变革,对自己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试图通过更加扁平化的管理来提高组织效率。

  它都会遇到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那就是企业依然是以短期利润为导向,需要对股东负责。

  这种导向决定了他们无法胜任引领时代洪流滚滚向前的重任。”

  李希音感觉陈元光真的在发光,她知道这是补光灯的效果,但她还是感觉对方有种神圣的光环笼罩在身上。

  她的频道叫希音看世界,主要内容以金融和科技行业动态,加上一些采访。

  自从采访林甲之后,她再去约一些企业家接受采访变得容易得多。她采访过的其他企业家都在聊战略思考、商业模式、未来发展方向这些很实际的问题,陈元光则站在了更高的角度,属于是阐述理念了。

  李希音心想,不知道陈元光在大学的时候也这么有魅力吗?难怪林甲会被他吸引。

  这就是成功者的光环效应,你取得了成果,你的言论、行为、形象自然会有大儒帮忙释经,群众也会自我洗脑。

  一直到你失去光环,跌下神坛,神像破裂,光环不再,大儒转投他人门下,信众四散一空。

  李希音问:“所以ChatGPT是由OpenAI研发的,而在人工智能上起了个大早的谷歌反而落后了?”

  此时ChatGPT已经初露真容,雷君和陈元光携手造车属于华国国内焦点事件,而ChatGPT则是全球性的热点事件。

  陈元光想了想:“算是吧。

  我和马斯克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有过非常多的讨论。”

  陈元光不避讳和马斯克私交不错这件事,尽管外界认为他们是直接竞争对手。

  不过考虑到贝索斯最早和马斯克关系也很好,两人经常私下一起吃饭,后来因为蓝色起源和SpaceX的直接竞争关系而闹翻,说不定随着光甲航天进军欧洲市场,抢了SpaceX的订单,哪天就关系破裂了。

  陈元光接着说:“他是OpenAI最早的投资人之一了,他在15年OpenAI创办的时候,和彼得,彼得·蒂尔。”

  李希音对这个名字很耳熟:“是不是PayPal最早的创始人之一,后来是Facebook首位投资者?”

  陈元光点头:“没错,就是他,他们一起投资了OpenAI。

  OpenAI在先锋大厦,我去旧金山的时候好像去过那地方,虽说叫大厦,但是只有三层楼高,在旧金山第18街和福尔瑟姆街的交界处,与其说是大厦,不如说是一个仓库。

  OpenAI的工作强度非常高,要知道OpenAI虽然有投资人,但是他们不需要对投资人负责,他们没有盈利压力,谷歌的DeepMind是公司,它需要对股东,对董事会负责。

  尽管如此,OpenAI的工作强度远远高于谷歌的DeepMind,OpenAI的员工一天至少工作八个小时,吃饭的时候都在讨论工作,很多人工作时间甚至超过了十二个小时。

  他们这种松散的组织架构能让员工有如此高的自驱力,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相比之下,谷歌广告业务带来的大量盈利给了他们太舒适的环境,又没有一个崇高的愿景来激发员工的自驱力,导致谷歌很多员工既没有绩效的压力,又没有自驱力,在研发进度的呈现效果上明显落后于OpenAI。

  这个例子说明了企业这种组织架构在当下的困境,如果光甲航天是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那么它在推进过程中同样会面临类似的问题。

  如果我们的盈利状况不好,一直在亏损,那么我们满足短期目标会优于长期目标,很多要长期坚持下去的事情我们可能坚持不下去。

  比如说在小行星探测上投入资金和人力,像华国复眼这个项目,我们一共投入了10个亿,这种钱一家企业肯定是不会花的。

  而如果我们盈利状况很好,那么企业会缺乏动力。

  从光甲航天成立的第一天起,我就坚定了,我们这会是一个全新组织架构的信念。”

  在陈元光停顿的间隙,李希音好奇道:“第一天开始?

  我会以为是在钙钛矿电池研发成功后,有了充足现金流之后考虑优化组织架构。”

  陈元光摇头:“不,从整个计划还在我脑海里的时候,我就下了这个信念。”

  未来时空里,人类主导、AI辅助到AI主导、人类辅助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类似OpenAI的机构在科研领域大放异彩。

  当传统科学界和工业界在科研上的鸿沟越来越深,双方的导向已经产生了根本性差异时,正是这些机构起到了通过技术改变世界的作用。

  因此陈元光在吉隆坡构思光甲航天这一宏伟蓝图的时候,就想好了,它不仅仅是超大系统性项目层面的创业,更是组织架构层面的创业。

  李希音佩服道:“从一开始吗?

  关于这件事其实我也有听过一些讨论,华为是非常罕见的组织,大量企业实际上他们只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有所突破,想跨领域创业非常困难,或者说几乎不可能。

  哪怕横跨的领域和他们高度相关,像IBM想去做个人PC,微软想做互联网,谷歌想做手机,他们都没有成功。

  而华为能横跨通信、消费电子、汽车多个领域都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们的组织架构决定了他们在创业上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首节 上一节 74/1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球暴雨:我的船上全是女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