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0节

  主要在601所那边,他参加的基本上都是技术会议,很少有这样热烈鼓掌的时候。

  等到掌声稍微减弱一些之后,卢育英端着半杯香槟酒,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小常同志,以及其它到场的、参与八三工程的同志们,祝贺你们,也感谢你们的歼8C成功进行了这次精彩的飞行表演,给咱们华夏航空工业争了一口气,也争到了足够的关注!”

  说完之后,举起酒杯微微示意,然后一饮而尽。

  考虑到这才是航展的第一天,后面毕竟还有工作,敬酒的环节就只进行了这一轮。

  常浩南的酒量不错,但他并不喜欢喝酒,所以也只是喝了半杯,然后就换成了颜色差不多的白葡萄汁。

  晚宴正式开始之后不久,卢育英就再次转悠到了常浩南旁边:

  “小常啊,说实话,这次航展多亏了你们的歼8C,要是按照一开始的计划来搞,咱们呐,恐怕要在主场被老毛子给压得死死的。”

  这种东西跟体育比赛是一个道理,没人希望在主场被别人打得一败涂地。

  现在这个样子,虽然也很难说是反过来赢过了苏霍伊,但这就好比国足踢巴西,不输就算赢。

  所以卢育英的兴奋绝对是有道理的。

  “也不光是我们,歼7MG的表演也很好,完全展现了新飞机的灵巧。”

  这种庆功时候,自然是要互相恭维:

  “尤其是以前用过老式米格21或者歼7M的国家,应该很容易就能看出来这个新飞机的性能提升吧。”

  常浩南也不完全是吹彩虹屁,在原来的时间线上,歼7MG是枭龙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华夏出口的主力机型。

  “没错,不少过去米格21的老用户都对这个型号很感兴趣,甚至通过官方渠道联系航技公司的同志。”

  卢育英笑着点了点头:

  “另外,我们这次还展出了一个歼7F的缩比模型,也有很多国家来询问详细的性能,以及首飞和交付的时间表,这里面也有伱的一份功劳啊。”

  “今天就有人下订单了?”

  常浩南颇有些意外地问道。

  白天的时候,他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展会后台摸鱼,另一半时间则是扮作游客去其他国家的展区参观,所以并没有太关注华夏展区的情况。

  但是在原本的时间线里,第一届珠海航展在外销方面确实颗粒无收。

  “严格来说还没有,不过也很快了。”

  “根据我的观察,斯里兰卡,还有纳米比亚两家,应该很快就会有动作。”

  这边卢育英的话音刚落,旁边的另外一个人也插进话来:

  “纳米比亚的确是很有前景的客户,他们的代表也联系了我们,表示对直9和运12两种型号感兴趣。”

  听到声音的常浩南回过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陌生的面孔。

  不过既然他说到了直9和运12,那想必是从冰城那边过来的。

  “李先哲,602所的型号副总设计师。”

  对方主动开口做了自我介绍,然后放下手中的餐盘继续道:

  “本来这次航展,运12只带了个模型,直9也没安排上天,我们都做好重在参与的打算了。”

  “也是很感谢你们两家的表演,总算给我们拉来了一些潜在客户。”

  聊到这里,常浩南也是有了些印象。

  作为一个1990年才诞生的年轻的国家,纳米比亚的存在感不强。但也是得益于独立较晚,其国内总体局势比较平稳,靠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经济发展在非洲范围内相当不错。

  而卢育英和李先哲的眼光也没有问题,纳米比亚后来成为了华夏武器的忠实用户,其陆海空三军的绝大多数主力装备都来自华夏。

  不过这些话肯定没办法直接讲出来,所以常浩南也只能旁敲侧击地提示一下:

  “其实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潜在市场都不小,就比如纳米比亚,我之前在书上看过,他们那边的饰品级钻石储量相当丰富,还有玛瑙、铜和锡之类的资源,又是新生国家,有建设独立自主国防能力的需要。”

  李先哲也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的代表确实很有针对性,还询问我们有没有直9基础上发展的武装直升机,既有作战能力又能运人的那种。”

  ……

  又聊了一会武器外销的事情之后,卢育英突然话锋一转:

  “说起这个,我白天的时候就一直想问,你们展板上面涡喷14的性能数据是真的么,有没有虚标?”

  “虚标么……肯定是有的。”常浩南沉吟片刻:

  “发动机的推力数据是准确的,但是总增压比和首翻周期我们都标的少了一些,重量也多写了几十公斤的样子。”

  “哦,那也相当不错……”

  “等等?”

  卢育英话说到一半才反应过来:

  “哦,反向虚标是吧?”

  “惭愧惭愧。”常浩南露出了一个有些腼腆的笑容:

  “防人之心不可无,毕竟是公开展示,有些数据还是写的稍微保守一点好。”

  总算从惊愕中反应过来的卢育英有些语塞。

  这年头别人都巴不得把数据标高一点,常浩南倒好,直接来了个反向操作。

  然而哪怕在反向虚标之后,按照那个展板上的性能数据,涡喷14也绝对是个相当强悍的中等推力涡喷了。

  可恶,让他装到了。

  不知道该如何评价的卢育英只好重新开始说正事:

  “你觉得,如果把涡喷14,装到歼7F上面,性能还能再提高多少?”

第141章 抢人,不能讲武德

  随着歼7F的设计工作进入尾声,这架飞机的具体性能指标也逐渐被确定下来。

  总的来说相当令人惊喜。

  如果非要吹毛求疵的话,那么唯一的不足就是动力。

  涡喷13FII确实是个堪用的型号,但装在歼7F上面还是多少有点不够看。

  一方面,涡喷13FII的油耗比较高,加上原来下颌部分的一个油箱被进气道占了位置,导致本就不宽裕的航程愈发雪上加霜。

  原来的歼7只是一种高度依赖地面引导的昼间战斗机而已,航程短点倒也勉强可以接受,反正也离不开地面雷达的搜索范围。

  但经过改进的歼7F独立作战能力很强,小短腿就比较限制发挥了。

  另一方面,突然多了火控雷达这么个耗电大户,发动机的供电能力也变得比较吃紧。

  所以在今天白天看到涡喷14那堪称梦幻的性能数据之后,卢育英的第一个想法就是——

  得想办法把它装到我的飞机上去!

  “涡喷14的尺寸和重量相比涡喷13都更小,装上去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常浩南略微思索了一下之后回答道:

  “但新发动机的流量更大,增压比更是提高了将近一倍,所以原来的进气道设计可能要做出一些调整,而且因为机尾部重量变轻了差不多一百公斤,还得重新调整一下全机重心。”

  “嗯……”卢育英低下头,轻轻弹了弹手中的高脚杯,同时在心中计算了一下目前的项目进度和后面要抓的时间节点:

  “调整重心这个不难,毕竟是变轻不是变重了,在机尾增加一些燃油就好。”

  “但是根据你提出的那个进气道和圆锥前体一体化的设计方法,要动进气道设计的话,怕是要牵一发而动全身,工作量很大啊。”

  “之前我们接待巴方代表团的时候,已经向对方承诺了明年六月份之前完成首飞,我担心……”

  听到这里,常浩南也微微皱了皱眉头。

  只剩下八个月的时间,就算考虑到原型机的制造,似乎也并不算特别紧张。

  “现在歼7F项目已经进行到哪一步了?”

  “原方案的设计已经基本结束了,也找来了一架歼7B飞机准备进行改装,原本预计本月月末开始动工。”

  “那……”

  常浩南刚想开口,但却被卢育英打断了:

  “如果只是一般的发动机型号变动,时间应该还来得及,但涡喷14和涡喷13的核心机毕竟完全不同,我们611所之前也从来没接触过这个型号,对它的进气特性一无所知啊。”

  发动机和进气道的匹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如果只是简单地把一个新发动机给怼进去,那轻则使性能受到影响,重则会大大提高发动机的故障率。

  当然,这也和进气道设计水平,以及发动机的稳定工作区间有关。

  比较正面的典型是米格23和F16,前者可以匹配AL21和R29-300两种发动机,后者则可以匹配F100和F110两种发动机。

  而反面典型就是F14上面的TF30了。

  这款发动机在F111战斗轰炸机上的表现还算差强人意,但安装到F14上面之后堪称人厌狗嫌,再搭配本就可靠性爆炸的变后掠翼设计,导致总共才632架的F14在服役生涯中坠毁数量高达144架,堪称F104之后的第二代寡妇制造机。

  所以卢育英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要是能有一个既熟悉涡喷14,也熟悉歼7F各方面性能的人来帮忙就好了。”

  最后一句话说完,常浩南终于懂了。

  好家伙,原来搁着等着我呢?

  什么叫“既熟悉涡喷14,也熟悉歼7F各方面性能的人”?

  你直接报我身份证号就完事了。

  “卢总,您这讲话的艺术,属实高明啊。”

  常浩南的语气让人很难听出他是不是真的在表示赞赏。

  “诶,我这也不是乱说的。”

  对面的卢育英面色不改,自从上次抢人失败,他就意识到在做这种事的时候,脸皮厚才是王道:

  “六月份的时候,我就去找过老杜,结果他说你已经开始参与八三工程了,那毕竟得讲究个先来后到,我们也不好再说什么。”

  “但是现在,我看八三工程应该也快结束了……”

  显然,他已经什么都算到了。

  实际上,这也正好是常浩南自己正在考虑的事情。

首节 上一节 100/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