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9节

  如果说刚刚他们夫妻俩还是抱着些许居高临下的眼光,想看看如此年轻的一个工程师能说多少有价值的东西的话。

  那么现在,至少已经把常浩南当做是一个可以进行平等学术交流的同行了。

  旁边的林国范也是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

  “所以你刚刚说的新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侧重应用向研究的林国范来说,这件事情的意义甚至还要更大一些。

  因为DPD的模拟有些过于理想化了,几乎只能被用于气态系统和流体均匀充满整个受限密闭空间的满管系统。

  而现实环境中,符合这两种要求的情况属实不多,几乎所有的研究对象都在开放空间之内,并且带有自由液气界面。

  “当然。”常浩南用笔在面前的纸上轻轻点了点:

  “我在研究文献时发现,通过组合三次样条曲线,对 DPD中的权函数进行改进,可以得到一种能够根据距离不同自由转换吸引和排斥作用的保守力形式,这样就可以保证模型中的粒子能以一定的密度聚集在一起,从而形成类似凝聚态液滴形式的粒子团……”

  “在保守力的状态方程中添加流体密度的高次项之后,就得到了MDPD的状态方程。”

  常浩南说着在纸上写下了计算流程的最后一步,也就是保守力方程的改造结果:

  p=kT+A^2+2Br^4^2(-c)

  在完成了最后一个符号之后,他露出了一个满足的笑容,然后轻轻把笔放在一边。

  “而基于它的控制方程,是可以对真实液滴进行数值模拟的。”

  ……

  两位金城大学教授毕竟也是有真才实学的,尽管在最初面对一个未知概念时有些茫然,但还是很快抓住了其中的要点。

  “只要能够计算出水滴运动轨迹和撞击特性,要得到在固体表面发生相变的过程就比较容易了。”在听懂了常浩南的解释之后,祝兰刚刚一直紧皱着的眉头也逐渐舒展了开来:

  “另外,我想后面还需要确定时间迭代以及边界条件设置等一系列算法,这方面……”

  显然,在见识到一种全新的动力学理论之后,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一下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了。

  “小常同志。”

  林国范却直接打断了妻子说到一半的话:

  “后面还需要我们两个做些什么,你直接来分配工作吧。”

  “MDPD的理论完善,以及具体实现过程所涉及到的算法,可以由我来完成,而飞机除冰装置的具体设计,可以交给梁总师他们。”

  常浩南看着面前写满公式的几张纸缓缓说道:

  “但我还想把目光放的更长远一点,而不是仅仅盯着运8这一个型号上面。”

  “也就是,用这套理论,建立一个能够适应不同环境和翼型,或者不只是机翼,而是任何固体表面的积冰生长模型,这样,后来的使用者只要给出环境的特征因素和研究对象的物理建模,就可以获得对应的冰形生长过程。”

  坐在对面的林国范被这样宏大的目标惊得呼吸一滞:

  “伱是想要拿出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适性的积冰生长预测工具?”

  要知道,会受到冰害影响的远不止航空业。

  电力、公路、铁路、建筑等各种领域,实际上都在为此而感到困扰。

  但由于气候条件的不稳定性,一直以来都很难预测冰害发生的时间、位置和具体形式,自然也谈不上什么预先控制。

  往往只能在冰害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时候,再派出大量人力去检查和维修。

  不仅效率很低,也非常艰苦和危险。

  而如果常浩南的野心真能实现,那无论在设计过程还是使用过程中,就都能够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地做出提前预防。

  对于一个气象学家来说,简直是做梦都想要的东西。

  “没错。”常浩南点了点头:

  “当然,最开始可以不用这么激进,先处理好我国范围内的几个典型场景就好。”

  “不过这里面的环境因素相当复杂,比如来流速度、液滴直径、来流水含量、环境温度等等,我对这方面的了解不多,需要由林教授您来负责研究和确定。”

  刚才开挂的时候,他用几种不同的表述方法分别尝试了几次,发现如果所有的开发过程都由自己来完成,那要用的科研点数实在太多,所以最后还是选择只让系统指导自己完成其中最有挑战性和开创性的部分。

  “没问题,这也正好是我所擅长的部分。”

  林国范已经露出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

  “另外,全国范围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很多地方都要实地考察,我可以先把秦岭地区秋冬季的环境因子确定下来,保障你们的定型工作不出问题。”

  182厂所处的南郑就位于秦岭地区,并且秋冬季也是机翼结冰最高发的时段。

  “呃……那再好不过了。”

  刚刚常浩南说到兴头上过于放飞自我,差点忘了给运8F和运8J定型的事情已经要火烧眉毛。

  也亏了林国范还记着182厂这边的需求。

  “至于祝教授……”

  祝兰是一个并不在计划之内的外援,所以常浩南思考了一下才继续说道:

  “除了膨胀或者加热这种主动除冰手段之外,让物体表面更不容易结冰也很重要,所以我想测试一下,具有不同表面结构和粗糙度的材料,在防冰能力上具体有什么区别。”

  “没问题,正好我们目前正在研究固体表面柱状和半球状微结构对液体浸润性的影响,一些思路和结果完全可以运过来。”

  “很好。”常浩南站起身来,同时做了个深呼吸:

  “那我们就马上开始吧!”

第155章 三倍音速

  在八三工程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被“借”到南郑去解决问题绝对属于意外情况。

  但这个世界上的风起云涌不会因为这样的意外而停下。

  就在常浩南正在尝试帮助182厂解决机翼结冰这个老大难问题,准备让运8焕发新生的时候,南亚次大陆上也在酝酿着一场新的冲突。

  北方邦,巴雷利专区,帕尔瓦蒂普尔空军基地的飞行简报室内。

  第102中队的飞行员苏米特·穆克吉中校正坐在一张椅子上,听着面前的中队长在一张地图上介绍他接下来要执行任务的相关情况。

  作为整个国家空军中地位最特殊的一支部队,102中队所有岗位所对应的军衔,都比其它单位要高上一级甚至两级。

  就连普通地勤人员中,都有很多军官的身影。

  他们总共只有8架没有任何武装的飞机——6架米格25RBK和2架米格25RUS。

  但这已经足够了。

  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102中队进行过无数次大胆的抵近乃至越境侦察,但从未有任何对手能够对这些飞机造成过哪怕一次有效威胁。

  也是因为米格25的特性,这支部队在空军内部的绰号叫做“三倍音速”。

  不过今天,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老飞行员,穆克吉还是对中队长画出来的航线充满了疑惑。

  按照计划,他在起飞之后要先向西飞行一段距离,把飞行高度升高到23000米以上,然后在阿里格尔附近上空转道向北,跨过边境线约170公里之后,再进行一个急转,重新向西飞行,穿越整个高原地带进入克什米尔,最后从伊堡附近绕上一个大圈之后再返航。

  尽管米格25RB的航程理论上足以支持完成这次飞行,但是接近1800公里的航程也意味着他无法随心所欲地使用加力模式,而这次侦察活动有70%以上的航程都不在己方领空之内,需要时刻防范风险。

  “中队长,为什么不能把任务分成两次分别执行?”

  听完简报的穆克吉向站在简报板旁边的中队长询问道:

  “或者一次起飞两架飞机也可以,这样太极限了。”

  “这个么,上级的要求就是如此,而且命令直接来自新德里,并没有写明具体原因。”

  中队长放下手中的指示棒,走到穆克吉旁边,压低了声音继续说道:

  “不过我听说,是因为你挂在机腹下面的那个设备,最多只能进行6次数据读写就会报废,所以上面想要让每次起飞尽可能多地发挥它的作用。”

  二人几乎同时转过头,看向了不远处停机坪上面那架正在进行飞行前检查的米格25。

  在它的机腹下面挂着一个外形都有点像副油箱,但尺寸还要更大的的流线型物体。

  “所以那个鬼东西到底是什么,带着它飞行的感觉非常糟糕。”

  实际上,这也是让穆克吉感到有些恼火的另一个原因。

  他只知道这个东西是某种侦察用的辅助设备,但绝对不是俄罗斯人造出来的东西,因为米格25载机只能通过一个后改装的拨杆开关控制它开始或停止工作,并不能对其进行任何其它调整。

  而任何一个飞行员,都不会希望自己的飞机上存在这样一个控制之外的东西。

  况且还会影响飞机的极限飞行性能,让米格25无法像他们的中队名字一样突破三倍音速。

  中队长耸了耸肩,用不太确定的口吻解释道:

  “美国人送过来的,说是可以对地形进行雷达测绘,并且还能记录扫描过来的一切雷达信号。”

  “所以这是一个能同时进行主被动雷达侦察的吊舱?”

  穆克吉挑了挑浓密的眼眉。

  他们并没有购买米格25RBV和RBS这两种雷达侦察型号,所以过去只能对目标进行昼间光学侦察。

  尽管侦察机本身很难被拦截,但要想防范单纯的照相侦察却并没有什么难度,只要用最原始的伪装手段即可。

  尤其是对方还有一部海拔5000多米的雷达站,可以从他们起飞就全程进行跟踪,哪怕面对米格25也有差不多20-30分钟的预警时间。

  所以他们过去搞越境飞行的主要目的与其说是侦察,倒不如说是挑衅。

  毕竟在三十多年前吃过一次大亏。

  但如果有了这种吊舱,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绝大多数的光学伪装手段对于SAR雷达而言是无效的,更不用说这东西还能捕捉对手的雷达信号特征,这是在空地对抗中很重要的技术参数。

  “没错,我听到的版本是,美国人了解到华夏在日喀则部署了一个新的防空导弹团,他们认为有可能是S300PMU1,想要取得相关证据,去给克里姆林宫施加压力。”

  中队长继续讲着之前去司令部开会时听到的一些传闻:

  “而新德里方面则希望能在执行这次任务的同时,顺便对咱们的老对手进行一次侦察,尤其是实控线附近,还有……他们的核工厂。”

  穆克吉捋了捋自己的八字胡:

  “听上去都是要命的地方,而且甚至还有防空导弹阵地?”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你的航线不激进一点的话,他们有可能根本不会开机,也就失去这次侦察的意义了。”中队长轻轻拍了拍穆克吉的肩膀:

  “而且,那个阵地距离你的航线还有几十公里的距离,只要伱全程保持在23000米以上的高度飞行,就不可能进入它的杀伤包线范围。”

  “更何况我们还有速度,你可以留着加力以防万一。”

首节 上一节 109/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