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2节

  你说一起聊?

  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虽然像是本子那样陆海军之间连拧螺丝的方向都要有所区别的情况属于极其罕见的特例,但是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军队这种地方总归要争个高下,因此不同军种的同行之间多少都会有点火药味。

  特战如此、航空兵如此,就连炊事班也是如此。

  空军的接机单位是航空兵一师三团。

  这支部队过去就装备歼8E,驻地距离盛京又近,被选为00批新飞机的试用单位并不算让人意外。

  带队的飞行员叫郑良群,实际上早在两年前就已经担任一师的副师长,这次是专门为了这批新飞机而重新回到老部队担任整个换装任务的总指挥。

  而海军的接机单位还是比较让常浩南意外的。

  海航9师25团。

  当听到这个番号的时候,常浩南直接愣了一下。

  “竟然是你们。”

  几乎是脱口而出。

  不过他下意识的话显然引起了一些歧义:

  负责接机的两名飞行员有些尴尬地对视了一眼:

  “请设计师同志放心,我们保证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好飞机!”

  “呃……”

  这个反应让常浩南有那么一瞬间感觉摸不到头脑。

  不过随后他就反应了过来。

  就在几个月前,这支部队和另外一支兄弟部队在联合演训的过程中,有两架歼8B因为天气原因相撞坠毁。

  对方大概以为他刚刚是在说这件事情。

  这种误会自然要解释一下,不过又不能说出真实的原因——

  那件事情毕竟还没发生。

  而且,常浩南也不会让它发生。

  最终他花费半秒钟时间找到了另一个合理解释:

  “我相信飞行员会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飞机,只是没想到会是离盛京最远的你们师过来接装。”

  25团驻扎在琼州陵水机场,高盐高湿的环境恶劣不说,和制造厂之间的距离也几乎是全国最远的。

  新机型在试用过程中,部队多少会需要厂家提供技术支援,还可能涉及到一些急用零备件的运输,而这个年代的交通物流远没有后世发达,所以哪怕不完全是就近原则,也一般不会选择相距太远的部队。

  这句话果然让两名飞行员重新放松了下来:

  “没办法,我们团是海军航空兵里面飞歼8最好的,而且南海方向也急需航程更远的飞机。”

  “伱们更关注这架飞机的航程?”

  常浩南感到有些意外。

  实际上,得益于经过重新设计、油耗更低的涡喷14A发动机,以及为了配平而增加的一百多公斤燃油,设计定型状态下的歼8C在挂三个副油箱的状态下,能够达到3000公里左右的最大航程。

  这个数字虽然距离苏27SK的4000公里还有不小差距,但歼8C还有后者不具备的空中受油能力,经过一次空中加油,就可以把航程拓展到同样的4000公里左右。

  对于过去只生产过短腿飞机的华夏航空工业来说,这其实也是个巨大的进步。

  只不过解放军目前的空中加油能力只能说是解决了有无问题,轰油6在稍微远一点的距离上甚至都喂不饱一架歼8C,更没有建立空中加油区的经验,所以航程方面的优势被飞行性能和机载武器系统方面的巨大提升给掩盖住了。

  刚刚的几名空军飞行员提到更多的也是珠海航展上令人惊艳的飞行性能,以及被正式命名为1472的新型雷达搭配霹雳11之后的超视距作战能力。

  “当然,我们主要的对手是安南装备的苏22M3,这种飞机空战性能一般,但他们的机场距离更近,很多时候我们飞过去,呆不了多长时间就要返航,水面舰艇部队的同志们已经和我们抱怨过很多次了,他们需要强有力的空中支援作为后盾。”

  “原来如此。”常浩南了然地点了点头。

  以南海方向的情况而言,只靠提高陵水机场驻扎飞机的航程是很难解决的,就算装备了苏27/30或者未来的歼11,也很难覆盖整个海域范围,并且长时间飞行对于飞行员的精力和体力而言也是个挑战。

  还是要修建更靠近前方的岛屿机场,或者航空母舰上的舰载固定翼航空兵才行。

  所以他很快转移了话题:

  “除了航程和飞行性能之外呢?还有没有什么你们认为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个甲方,收集反馈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其实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他们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嗯……”

  其中一名稍微年轻一些的飞行员犹豫了一下,但最后还是开口回答道:

  “我想,或许需要一种新的双座飞机。”

  “我们有很多飞行员,在进入作战部队之前甚至没经历过超音速飞行,而歼8又是一种单座飞机,所以很多东西只能靠地面教学和自己摸索……”

  歼教7在1994年才正式装备部队,产量并不多,所以还没有被铺开到飞行员的训练过程中。

  另一方面,坐在歼教7里面体验过飞行的常浩南也清楚,那绝对不是一种优秀的教练机。

  后座的教官几乎没有前向视野,亚音速飞行性能很差,超音速飞行航程又短,往往训练不了多少项目就要降落,而且机载武器系统也已经落后时代,没办法进行太复杂的空战训练……

  “还有载弹量,或者说是挂架。”

  另外一个飞行员也插了进来:

  “7个挂架实在太少了,就连安南的苏22都有8个,而且飞机的翼下空间很小,稍微大一点的武器都挂不下……”

  ……

  总之,常浩南这一天的收获很多。

  飞行员的第一手反馈代表着最真实的痛点。

  这些问题在已经设计定型的歼8C上面肯定是不可能修改了,但却可以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方向。

  另外,交付仪式结束之后,他在601所这边的工作也就告一段落。

  ,现在距离二月初的农历春节还有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尽管学校已经放假,但常浩南并不打算这么早就回家。

  正好410厂也已经把歼7F原型机需要的两台涡喷14B装机运去了132厂。

  所以思前想后之下,他还是坐上一架联航的图154前往蓉城,准备看看在年前的这段时间里还能干点什么。

第187章 歼,超进化!(二合一)

  第187章 歼7,超进化!(二合一)

  在飞机上,总算空出时间的常浩南盖上毛毯,从穿着军装的空乘小姐姐手里接过一杯果汁。

  姚梦娜直接回了学校,并没有跟着一起前往蓉城——

  既然是做项目,那必定少不了年末总结之类的案头工作。

  而以他现在的地位,这些活肯定是不用自己干的。

  就只能辛苦一下师姐了。

  于是无事可做的常浩南准备总结一下自己这段时间的收获。

  因为精工计划的顺利开展,以及磨粒流加工设备投入使用,112厂和601所得以从项目经费中名正言顺地拿出一笔6万元的资金作为提成,奖励给了他本人。

  此外,在离开之前,杨奉畑又专门找上他,表示总公司方面给的嘉奖实在不足以服众,自己会继续向上面申请符合后者所做贡献的荣誉。

  尽管常浩南并不会因为这些身外之物就改变自己已经定下来的计划,但也不得不承认,在拉拢人心这方面,杨奉畑显然是有一手的。

  在八三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盛京的112厂和601所除了要搞十一号工程这个包括至少3-4个子型号的大活之外,还同时在对一种隐身飞翼式无人机进行技术预研。

  这是一个自筹资金的项目,相比于歼7F而言经费当然宽裕很多,但考虑到其相当宏大的目标,不难预料会面对诸多困难。

  而如果能获得一个强力外援的帮助,这两个项目的进度显然都会加快很多。

  除了物质奖励和那个微不足道的嘉奖之外,对于常浩南来说,更重要的还是系统。

  或许是由于精工计划折腾出来的动静实在太大,这次他直接获得了高达125点科研点数,以及大量经验值,尤其是管理方面的经验值:

  【科研点数:500

  理论水平:LV2(3500/10000)

  工程经验:LV2(1000/10000)

  管理能力:LV2(0/10000)

  综合能力:LV2

  正在进展的项目:0

  可以开展的项目:2】

  在理论、工程和管理等级都升级到2级之后,系统的综合能力评定也随之提升了一级。

  明面上能够看到的好处是,现在可以同时开展两个项目了。

  但常浩南可是还记得,在自己刚刚重生时,曾经带着些许恶作剧般的心思想过让系统帮着设计一架歼20。

  当时得到的回应是【能力等级不足,且不存在关于该项目的可用构想】

  也就是说,要想开展一个项目,除了有一个闭环且可行的思路之外,对于系统的等级也是有要求的。

  只不过后来他的研究一直都比较脚踏实地,所以没再见过同样的提示罢了。

  但随着他逐渐开始接触以三代机为代表的更高级研究内容,综合能力的提升显然会带来不少好处。

  ……

  几小时后,图154降落在了蓉城双流机场的跑道上。

  对于重生前生活工作了十几年的川省,常浩南自然是有感情的。

  但他其实没怎么来过蓉城,反而是现在还没升格成直辖市的山城去的多一些。

  好在611所直接派了卢育英来接机。

  当常浩南被对方带着,看到那辆长得和BJ212吉普几乎完全相同,只是尾部稍微加长了一些的车时,不由得感叹航空工业系统内部或许存在着某种默契。

  没想到卢育英听了他的想法之后,却笑着摆了摆手头:

首节 上一节 132/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