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63节

  跟在常浩南身后的洛伦佐用不太熟练的意大利语小声向旁边的科伦坡问道。

  后者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当然,A109的旋翼除冰系统就是在那架飞机的协助下进行测试的。”

  “那么当时你们测试时候的空速是多少?”

  洛伦佐对于C130AIT也只是停留在有所耳闻的状态,因此对于很多细节并不清楚。

  “空速?”

  科伦坡猛地被问住了:

  “让我想想,我们直升机测试的时候不太讲究这个数据……”

  因为直升机并不靠本身的速度提供升力,因此在结冰试飞中会更关注旋翼的转速。

  过了几秒钟之后,他才用不太确定的语气回答道:

  “大概110节,也就是205km/h左右吧……”

  听到这个回答之后,洛伦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这个,就是是我们为了进行SLD条件下的模拟结冰测试而专门开发的喷射装置。”

  轰6实际上并不是一架很大的飞机,再加上中单翼的设计,让常浩南可以一伸手就摸到加油吊舱的位置:

  “完全展开之后的边长为1.5米,总共由68个二流体微雾喷嘴构成,可以在最大750km/h的速度和5000米的高度下喷射出平均粒径在25微米到1毫米之间,偏差不大于20%的均匀水雾。”

  跟常浩南之前的预期差不多,作为专业人员,三个欧洲人在听到介绍之后很快明白了过来。

  尤其是刚刚还带着些许失望和不屑的科伦坡,嘴角明显地抽搐了几下。

  一时间整个车间里面就只剩下电动工具启动时的电机声。

  “等等等等……”

  科伦坡此时终于意识到了刚刚洛伦佐为什么要问自己那几个略显突兀的问题。

  如果他读过鲁迅先生的著作,一定会发出如下这样的感慨:

  “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美国有结冰模拟飞机,却不知道眼前的这架更加牛逼……”

  这架轰6AIT跟他之前在北美见过的C130AIT可以说完全是两个层面的东西。

  后者只能在200km/h附近很窄的速度段内(C130的失速速度大约是185km)的低空使用,因此基本只能适配直升机的正常飞行工况。

  而华夏人这次的测试对象可是一架正儿八经的固定翼飞机。

  之前他们定下的测试条件是空速114m/s,超过400km/h。

  而根据常浩南的说法,这架飞机甚至可以在750km/h的速度下正常工作。

  如果这个数据没有特别夸大的话,那别说新舟60这样的螺旋桨飞机,就算是喷气式飞机的结冰试飞也可以用这架飞机完成。

  毕竟根据过去的经验,机翼结冰本来也多发生于中低空和中低速下,超过750km/h的飞行工况基本无需考虑冰害问题。

  这就很厉害了。

  “常先生,在-30℃的温度下,管路里面的水难道不会结冰么?”

  旁边的瓦莱特作为JAA的代表,并不太懂这些具体的技术细节,只是凭着本能问道。

  但这个问题却正中常浩南下怀。

  “瓦莱特女士问得很好,这就涉及到我们的独家技术了。”

  他一边说一边拍了拍加油吊舱的外壳,发出梆梆的清脆声音:

  “我刚刚说过,这个喷射装置包含68个二流体微雾喷嘴,也就是可以同时喷射气体和液体的喷嘴,在工作状态下,水会流经双层同心软管的内侧,外面被从发动机提取出来的高温废气包裹。”

  “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水在空中结冰堵塞管道,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引射原理,通过调节供气量来控制喷出液滴的直径。”

  比较懂行的洛伦佐和科伦坡二人对视了一眼。

  这又是一种原理说起来很简单,但却需要巨量测试数据进行优化之后才能投入工程应用中的设备。

  就跟之前那个结冰状态模拟软件一样。

  拿到实物之后都很难快速抄出来。

  “听上去确实可以满足实验要求,但不知道靠这一个喷嘴能否制造出足够大体积的过冷水气团,毕竟我们要把整架飞机都笼罩进去?”

  洛伦佐用一个比较委婉的方式想要套出自己想知道的内容。

  常浩南自然能听出来对方的目的,不过这本来就是准备告诉他们的:

  “足够了,根据计算,这一个喷射装置可以在后方形成截面尺寸为50米×50米的水雾范围,如果能在一架飞机的左右两翼和机尾部同时安装三套设备的话,那么截面可以扩大到120米×40米,哪怕是空客……呃,波音747都够了。”

  他差点脱口而出空客A380来,然后才想起现在还没定下来使用这个名字。

  常浩南看似随意的介绍实际上针对性很强。

  如果说,华夏承诺给ATR42/72设计防除冰系统是授之以鱼,和欧洲方面共同进行结冰和防除冰研究是授之以渔的话。

  那这架飞机就是直接承包了一片鱼塘。

  可以让空客,以及JAA彻底告别北美五大湖,在欧洲本地对飞机进行结冰试飞。

  这件事对于20年后烂泥扶不上墙的欧盟来说没啥吸引力,但是在90年代的可就不一样了。

  这年头的欧盟有点像刚成年的人,迫切地想要证明自己可以在各种领域各种层面上完全脱离美国,所以急需这种承包鱼塘的事情。

  他们肯定会感兴趣的。

  毕竟天下苦FAA久矣。

  没错,常浩南是准备把自己这套系统卖出去!

  主要是他知道在大概五六年之后,波音也会用一架KC135改出类似的产品来。

  然后同样拥有KC135F的法国人也迅速跟上了进度。

  主要AIT飞机这东西造一架出来能用几十年,喷水系统反正也够用了,不会存在什么技术迭代。

  没必要攥在手里最后便宜了波音。

  果然,在听到常浩南的答案之后,二人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显然是在强憋着不让自己露出过于兴奋的表情。

  大概和吉姆哈克在听到前首相回忆录写到一半就挂了的时候差不多。

  总之,在结束今天的参观之后,洛伦佐在当天晚上就找到了玩得很开心的施耐德。

  “他们的那架飞机,可以让我们彻底解决FAA在自然结冰试飞中的垄断问题!”

  或许是怕说服力不够,他还又加了一句:

  “120米×40米的水雾区,甚至可以用来完成我们计划中的A3XX飞机的试验!”

  A3XX,也就是未来A380的前身。

  “你是说我们可以在自然结冰试飞方面和华夏长期合作?”

  原本因为一天参观而有些疲惫的施耐德果然来了兴趣:

  “可是这和找FAA合作有什么区别,主导权反正不在我们手里?”

  洛伦佐摇了摇头:

  “不,我是说,可以买一架那种飞机回去,我们自己做试飞!”

第224章 试验开始

  “要我们空客从华夏买飞机,这绝对不可能。”

  施耐德毫不迟疑地直接否决:

  “别说华夏了,波音都不行。”

  作为管理人员,他需要考虑的问题要比单纯搞技术的洛伦佐多得多:

  “先不说从法律角度上讲,一架民用的图波列夫轰炸机根本不可能通过运营审批。就算退一步,JAA方面在这件事上给了特别许可,咱们也丢不起那个人,这就像奔驰总裁绝不会乘坐宝马出行一样。”

  “至少在退休之前不会。”

  “可是这对我们确实非常重要……”

  洛伦佐挠了挠头。

  他也意识到对方说得有道理。

  而且即便不考虑脸面问题,一架中型轰炸机的改装潜力也确实不够大,如果真的同时装上三个喷嘴,机内水箱恐怕维持不了几分钟就会告罄,哪怕SLC条件要求的测试时间远远短于一般情况,也大概率无法完成一次完整的试飞。

  另外还要考虑到此时距离冷战结束还没多少年,欧洲民众如果看到一架长得跟图16几乎一模一样的飞机从自己头顶掠过,很有可能引发恐慌。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情先不急,说到底,在测试结果出来之前,都有可能是华夏人在自吹自擂而已。”

  施耐德活动了一下有些酸痛的身体,又打了个哈欠:

  “我想,等到确定他们说的话有几分可信度之后再讨论这件事也不迟,您觉得呢?”

  “好吧,你说得对。”

  自己也意识到买飞机的意见有些不靠谱的洛伦佐只好点点头:

  “不过我现在已经很期待试飞那天的情况了。”

  ……

  两天以后,阎良机场的停机坪上。

  经过三天日夜不停改装的新舟60第二架原型机和轰6AIT结冰喷水机就停在相距不远的地方。

  周围的辅助车辆都已经完成了它们的工作,此时正在有序撤离。

  对于603所和182厂的工程师们来说,自然结冰试飞已经不是头一遭了。

  两个月前他们就到南郑去做过一次全流程试验。

  只不过这一次,飞机和飞行员面临的考验都明显更大。

  林国范本来还想要亲自上那架轰6AIT操作喷水装置,不过遭到了祝兰的强烈反对。

  二人为此争吵了不少次,最终以林教授发现自己有些发福的身材很难钻进狭小的尾炮塔而告终。

  最终是他的一名学生自告奋勇接下了这个任务。

首节 上一节 163/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