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80节

  说到最后她自己都不禁露出了一个笑容。

  当初写第一封信的时候是因为实在没办法通过电话联系到常浩南才出此下策,结果俩人后面竟然一直你来我往地用书信沟通了几次,还用这种方式发了一篇并非两人主业的顶刊。

  “电话号码么……”

  常浩南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个年代能用上手机的人没有多少,基本都是固定电话,而他因为工作特点需要四处出差,一年到头恐怕也很少会在某个固定的地方呆着。

  “我先给伱留实验室的固定电话好了,但我平时很少在实验室呆着,所以你可能需要多转接几次才行。”

  徐洋点了点头,接过常浩南给回来的纸条:

  “不用传呼机么?”

  实际上,从去年,也就是1996年下半年开始,传呼机业务就已经开始大幅度下滑了,尤其是在京城这样的大城市,受到已经开始降价的手机冲击非常严重。

  不过在前互联网时代,这种现象并不能非常迅速地反馈到用户手中,所以还是会有很多人把呼机当做主要的联络方式。

  “呃……一直没买,后面真有需要的话,可能会直接买个手机。”

  重生之前的常浩南就是个普通的穷学生,跟家里联系也都是他主动打电话,自然不会去花大价钱买个寻呼机。

  而重生之后常浩南也基本不乱跑,哪怕休息时间也基本都宅在宿舍或者家里不难被找到,所以一直以来也没有相关需求。

  更主要的是,他知道寻呼机这个东西最多大概一两年后就会在大城市被淘汰,自然不可能现在入手。

  “看不出来嘛,常博士还蛮有钱的。”

  徐洋笑着把便笺纸折好装进包里:

  “那以后就麻烦你多主动联系我咯。”

  “当然……没问题。”

  常浩南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应付不来对方了。

  ……

  离开三座门之后,常浩南自然是回到了学校附近的家里。

  按照他原本的计划,后面应该要拿出几天时间来跟刘洪波教授专门讨论一下教材的事情,再加上之前已经在镐京那边摸鱼了有一段时间,所以他第二天一早就直接来到了久违的学院大楼。

  当早早来到实验室的方振看到门口站着的常浩南时,他甚至表现出了一瞬间的茫然。

  “师弟?你怎么来了?”

  “来实验室不应该很正常么……”

  常浩南露出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我们来实验室当然很正常。”

  方振二话不说直接起身,拿起旁边的暖壶给常浩南倒了杯水:

  “师弟喝水。”

  他决定趁着现在的机会多在嘴上占占便宜,同时跟对方处好关系。

  实际上,方振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局外人,对于常浩南这段时间做的事情几乎一无所知,但即便是有限地、可以被透露出来的那一点,也足够让他看出自己这个师弟绝非凡人了。

  “诶好,谢谢师兄。”

  “不知道师弟这次来实验室是为了……”

  不知不觉间,方振的语气已经有点像是在和杜义山说话的时候了。

  常浩南接过水杯喝了一口:

  “哦,找刘洪波师兄聊一下编教材的事情。”

  “教材?你和大师兄一起……编教材?”

  尽管方振早就已经上完了所有课程,但这件事情还是给他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是啊,因为我们这一届研究生下半年入学就要用,所以还是有点急的。”

  “所以还是研究生教材?”

  方振已经有点不会了。

  好家伙,自己的教材自己编是吧。

  你咋不直接去上课呢……

  不过常浩南来的有点不是时候。

  刘洪波今天因为家里的事情请了半天假,要等到下午才来。

  而郭林的效率远远又超出了他的想象——

  当天中午,常浩南就收到了电科14所发来的正式函件,邀请他参加有关新型电子干扰吊舱的研究项目。

  前往金陵的飞机几个小时后就会起飞。

第244章 准备复制电子战吊舱

  作为经济发达的长江流域重点城市之一,金陵每天其实有很多航班通往京城,按理来说常浩南只要像第一次去盛京的时候一样让学院给他随便买张机票就行了。

  但在经历了之前的一系列事情之后,常浩南自然也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了。

  比如最明显的一点,为了确保安全,他的所有航空出行都会由空军背景的联合航空免费负责。

  常浩南自己倒也乐得省事,就在下午直接登上了以CUA353号航班为名义运营的一架波音737飞机。

  这一航班是真实存在的,从京城经停金陵后飞往禅城,但并非每天都开通,所经过的南苑、大校场和沙堤三座机场都是军队主管的军民合用机场,非常适合常浩南在不整出太大动静的前提下出行。

  而要跟他一起前往金陵的徐洋也就顺便沾光,体验了一回联航运营的头等舱。

  不过她的机票钱还是要14所那边给出的,只不过花经济舱的价格就可以了。

  当然,虽然是这种叫法,但在90年代末期,大部分短程飞机的头等舱本质上上已经成为升级过硬件设备的商务舱。

  “他们电科集团原来这么有钱的嘛,能给我们两个人都买头等舱?”

  徐洋把自己的随身行李放好,然后感受了一下相比经济舱更加宽敞和柔软的座椅。

  她并不知道其中内情,只是在来到机场换票的时候才被告知升舱的事情,因此自然而然地以为是金陵那边做出的安排。

  “还好吧,虽然电科集团效益确实不错,但我坐飞机不用花钱,再说就算我们不升舱,他们也卖不出去多少这里的票。”

  常浩南说着把座椅放平到接近180°准备休息一下。

  这个年代能坐得起飞机的人就已经为数不多,会花钱买更高级舱段的乘客就更少了。

  就导致最后坐头等舱的基本都是常浩南这种不花钱的,或者至少也是徐洋这种不花钱升舱的。

  “不用花钱可还行?”

  两天的功夫,徐洋已经习惯了常浩南带来的各种意料之外,所以倒也没表现的一惊一乍,只是半开玩笑道:

  “早知道还有这种好事,我回国之后也入职你们航空工业集团了。”

  显然她以为这是航空工业系统内部的福利。

  常浩南也没有点破对方的误会,用同样玩笑的语气回复道:

  “你想加入的话现在倒也不晚……”

  ……

  飞机落地,电科14所自然也安排了专人负责接机。

  只不过跟北方这边常见的212+考斯特配置不同,金陵这边用的是极富地方特色的212+依维柯得意。

  在常浩南重生之前的那会,这种轻客除了集采和用作特种车辆底盘之外几乎见不到什么用户,但从90年代到2010年之前,依维柯都可谓是红遍大江南北的车型。

  不出意外,带队过来的是跟常浩南二人见过面的郭林。

  “郭工动作很快嘛,我还以为要等上几天呢。”

  三人分别握了握手,然后上车。

  徐洋非常自然地坐在了跟常浩南同一个双排座上。

  “所里面一听我们要请过来的是您两位,二话没说就直接批了条子,生怕有什么事情给耽搁了。”

  郭林示意前面的司机开车:

  “咱们是先休息一下还是怎么说?”

  常浩南转过头看向身边的徐洋,后者只是耸了耸肩表示自己无所谓。

  “那放好行李之后就先去看一下那个吊舱吧,我和徐研究员一路上都很想看看美国人的这个高级玩意到底长什么样子。”

  “没问题。”

  电科14所距离大校场机场只有大概20公里的路程,90年代这会也基本不存在堵车的说法,只用大概半个小时就到达了目的地。

  下车之后,二人在郭林的带领下进入一栋建筑,然后七拐八拐了几次,才终于在一处应该是地下室的地方见到了那具被缴获的吊舱,还有14所的其他工作人员。

  工作地点不是闲聊的地方,因此只是经过了一番简单的寒暄,常浩南和徐洋就换上防静电的实验服,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他们这次的研究对象。

  “我们用这几天的功夫,已经基本完成了对这些碎片的拼接工作,虽然功能肯定已经没办法还原了,但至少整体的样貌跟摔碎之前应该差不太多。”

  郭林跟在二人身后介绍道。

  当看到这个吊舱的一瞬间,常浩南就基本确定自己之前的猜测没有错。

  抛去中间部分的合成孔径雷达天线不谈,这就是一个基于数字射频存储(DRFM)技术的电子干扰装置。

  而旁边的徐洋也几乎在同一时间找到了要点:

  “这里面没有行波管或者数控移相器,如果你们确定不是在搜索的过程中漏掉了么的话,那这东西应该使用了比较新的全数字式设计。”

  跟常浩南的判断别无二致。

  后者没有自己贸然动手,而是让旁边的工作人员把有些遮挡视线的几块外壳整流罩拿开,露出了其中的真容。

  “不过……这个吊舱的设计好臃肿啊。”

  看到内部全貌的徐洋眉头微蹙,似乎是感到有些不解。

  “当初在山区搜索的时候,我们也觉得非常奇怪,但可以确定至少没有大块的东西遗漏,这个东西应该本来就是设计成了这个样子。”

  郭林在旁边顺势解释道。

首节 上一节 180/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