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30节

  50点,说明后面的工作虽然繁杂,但其实已经不涉及太多创造性的部分了。

  当常浩南最终从房间走出来的时候,计算中心里面的所有人都被他凌乱的头发、沧桑和胡茬和略显苍白的脸色吓了一大跳。

  尤其是碰巧正在这里等结果的唐林天。

  开玩笑,他把学校带入新高度的计划可全都指望着眼前这位爷,万一要是累出个好歹来,他哭都没地方哭去。

  “小常,你这是……”

  说着赶紧上前两步,扶住了有些脚步虚晃的常浩南。

  “干什么去了?”

  “没什么,花了两天功夫,研究了一下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的降维问题,搞出了点成果,所以忘出来了。”

  二人一起坐在了计算中心大厅里面的一张长椅上。

  “那你这几天总不会连吃饭喝水……”

  唐林天已经开始盘算着要不要叫个救护车了。

  “那当然不可能,我办公室里有瓶装水和饼干,就是没怎么睡觉……”

  常浩南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后脖颈回答道。

  实际上他现在全身都有点发酸。

  最后唐林天还是有点不放心,又叫了一个助理过来,两个人一起给他送回家,并且还顺便从食堂给他打了份饭留下。

  ……

  一天之后。

  京航,飞机楼的一间会议室里。

  杜义山、刘振响、唐林天和刘洪波四个人坐在一起,听着前面的常浩南在黑板上讲解他构思出来的这套新方法。

  当然,以常浩南如今在数值计算领域水平而言,这显然不能算是答辩。

  已经没什么人能做他的答辩评委了。

  只能说是一次小范围的报告。

  当常浩南在四面黑板上写下最后一个符号之后,他转过身,迎来的是一片沉寂。

  好在排除掉满脸懵逼的刘洪波,另外三个人都在低头看着自己的笔记本,显然至少是听明白了其中的主要部分。

  “小常啊,伱的这个思路,我倒是大概理解了……但恕我直言,如果要发论文的话,恐怕很难在高影响因子的刊物上过稿啊……”

  唐林天虽然不是院士,但他其实接触数值计算领域最早,所以是最先抬起头来的。

  根据之前常浩南他们设定的原则,这类不涉及具体项目的方法论和工具性质内容,为了提高扩散出去投入应用的效率,该发表还是要发表的。

  就像之前那篇关于差分进化算法的论文一样。

  虽然全世界都能看到,但其中获益最多的显然还是有常浩南和徐洋所在的华夏方面。

  远比捂在手里来得划算。

  但是常浩南却点了点头头:

  “这我知道,经验内容和推测太多,很难通过严格的审稿过程,所以这一次,我没准备发表出去。。”

  “那你的意思是……”

  “我准备写一个全新的软件,用来处理强耦合多物理场的仿真建模问题,而黑板上的这套东西,就是这个软件所要用到的工具之一。”

  这是后者第一次在正式场合说出自己要写软件的设想,

  “不过这是个大工程,比之前我和金城大学那边合作的飞机结冰模拟软件大得多,而且工程软件这东西不是一锤子买卖,后面还需要持续性的优化和升级,所以我需要一个完整的项目团队,而且必须是能够长时间维持下去的,还有资金和服务器。”

  杜义山和刘振响也看抬起头,互相对视了一眼。

  “如果是这样的话,小常,传统的课题组模式可能不太适合。”

  刘振响毕竟还是经验老到,很快意识到了常浩南需要的是什么,

  “你需要一家公司,一家由学校,科工委,甚至更高级别单位在后面支持的公司。”

  “一家公司么……”

  这倒是常浩南并没有想过的事情。

  他并不懂企业管理和其中涉及到的各种法律,但正如刘振响所说,对于一个需要长期维护的软件,这又是最合适的办法。

  看到有些拿不定主意的常浩南,后者又继续道:

  “不过公司的事情先不急,我建议你先找一个项目,挂靠上去,然后由你来主导完成它,就像是当初通过涡喷14来改写我们国家的航空标准那样,向上面证明你提出的这个方法的价值,这么做受到的阻力会比较小,而且争取到的资源也会更多。”

  “你有什么目标么?”

  这个问题就要简单得多了,甚至于常浩南早就在心里有了打算。

  “这个方法可以处理力热双物理场的耦合作用,可以联系一下蓉城611所,我早就答应过他们,在十号工程上面应用一个可以减少发动机喘振风险的主动稳定性控制技术,正好涉及到相关问题。”

第308章 前沿技术,但不够前沿

  最初答应卢育英去给歼10做主动稳定性控制和喘振预测,其实已经是今年春节之前了,只不过因为年后各种意外事件频出,让常浩南一直都没能兑现承诺。

  并且,由于卢育英实际上没有参与十号工程,因此这个事情直到现在为止都相当于并未开始,还需要和真正负责十号工程的宋闻聪或者薛炽夀进行沟通才行。

  当然,以常浩南如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种事情已经没必要像一年前那样,由杜义山代劳了。

  在会议结束之后,他很快拨通了611所那边的号码。

  对方的接线员当然不可能决定如此重大的事情,因此在说明自己的身份和来意之后,电话经过连续几次转接,才有一个年轻的男性声音重新在听筒中响起:

  “常工啊,你这大忙人,可算想起来联系我们了啊。”

  “要不是之前卢总在阎良碰见你那次提起来这件事情,我们都以为要被你放鸽子咯。”

  常浩南很快听出了接电话者的身份。

  十号工程的副总设计师,杨韦。

  之前他在蓉城132厂第一次见到已经进入总装状态的歼10时,二人曾有过一面之缘。

  “哪能呢?我这个人向来言出必行的,只不过这段时间事情太多,一直脱不开身而已。”

  面对着对方半开玩笑的调侃,常浩南也选择了比较轻松的方式回应,

  “这不是我刚一闲下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答应伱们的事情,这才赶紧打个电话。”

  近两个月以来常浩南搞出的一系列风波基本震动了整个科工委系统,作为项目副总师的杨韦自然不可能一无所知,因此刚刚也不是真的有什么不满,只是作为熟人之间的几句玩笑话而已。

  没错,虽然二人才见过一面,交谈时间更是不超过五分钟,但是在杨韦的心中,已经把常浩南归为“熟人”的行列里面了。

  对于他这样的超级天才而言,交友的深度主要并不是取决于认识时间有多长,而是寻求一种精神和能力上的契合。

  恰好,常浩南就是为数不多能满足他要求的人。

  而且,虽然二人之间的年龄差了十来岁,但还没到隔一个辈分的程度,相处起来也更容易一些。

  “没关系,还记得我们就好,现在十号工程的01号原型机已经总装完成了,我们正在进行全机系统检查,以及准备进行首飞之前的一系列地面测试,正是需要你发挥特长,帮忙划定测试和试飞条件的时候。”

  显然,这段时间里十号工程的进度飞快,而且宋闻聪和杨韦甚至连常浩南的岗位都已经给安排好了。

  只等着他过去之后就开工。

  只是这一次,恐怕不能马上如他们所愿了。

  常浩南直接点明了来意:

  “杨工,确定测试条件的事情恐怕得先往后放一放,我今天联系你们,是因为有一个新的想法,可以大大改善航空发动机的稳定性。”

  “航发的气动失稳控制?”

  那边的杨韦听到常浩南的回答之后愣了一下,

  “但这方面的话,我们已经在飞控里面做出了一些限制……”

  作为一架采用全数字电传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设计之初自然也考虑过单发飞机发动机失效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因此在这方面并非毫无准备。

  但是话才说到一半,杨韦的声音就逐渐小了下去。

  无它,电话这边提出来有“新想法”的人,毕竟是常浩南……

  尽管此前还没有跟后者共事过,但人的名,树的影,有关这位少年天才的各种事迹,杨韦也基本上都听说过。

  总之,能让这么一号人专程打电话联系自己的,应该不会是传统的航空发动机失稳控制策略。

  但更加具体的东西,则不可能在电话里面谈。

  因此他话锋一转:

  “这样吧,技术细节方面的问题,在电话里面恐怕很难说清楚,我尽快安排一趟出差去京城,听一下你的思路,如何?”

  这就体现出常浩南如今地位的变化了。

  搁在一年之前,这种情况下,只有可能是他飞过去找别人,怎么可能让人家副总设计师专程为了他的一个想法而出一次差?

  但现在,杨韦几乎是自然而然地就做出了这个决定。

  当然,这倒也不是常浩南有意摆什么架子,实在是学校新给他配的那台超算性能确实了得,而611所并没有同等级别的设备……

  总之就是真香!

  ……

  作为顶级工程师,杨韦办事自然也是效率奇高,才隔了两天功夫,他便安排好了自己在蓉城那边的工作,在几名随行人员的陪同之下来到了京航。

  二人在唐林天早已经安排好的一间保密程度足够高的会议室里面碰了面。

  “常工,很高兴再次和你见面。”

  “我也一样。”

  二人简单寒暄了几句,便直接进入了正题。

  “那么……我就来介绍一下,有关压气机失稳主动控制的相关思路。”

  常浩南打开桌上的笔记本电脑,以及旁边不远处的投影仪。

  随后一个空白的画面出现在了挂在墙面的幕布上——

  没错,时隔一年之后,他用上古版本的office做了个PPT。

首节 上一节 230/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