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55节

  执行战备训练任务的飞行员当然不可能喝高度酒,但一轮接着一轮的啤酒也还是让他很快感觉到有些撑。

  好在众人还算有分寸,很快结束了酒局这部分流程。

  “王老弟,答应你的照片。”

  那名来自东海舰队航空兵的武器控制官把降落之后加急洗出来的照片递到了王炜手里。

  甚至还特地放大过。

  众多没能获得参与行动机会的战友瞬间围了过来。

  由于宴会一直在进行,他们目前只是听到了一些碎片化的描述,对于今天傍晚到底发生了什么还不是很清楚。

  照片上面,正是王炜的12号机刚刚飞过卓越号航空母舰,把翼下两具副油箱丢下去的场景。

  自然引来了众人的一阵欢呼,以及起哄。

  “俩副油箱要是给换成炸弹的话,那怕是能把这艘航母炸沉吧……”

  这种话在外面当然是不可能公开讲的,但是在全都是自己人的情况下,也就没什么限制了。

  “歼8的副油箱是760升,哪怕换算成两枚500kg的炸弹,一艘轻型航母也未必扛得住吧……”

  王炜连忙摆了摆手:

  “真要是到了动真格的时候,肯定不可能这样飞到对方头上去轰炸了,这次只是做个姿态,做个姿态……”

  “我记着82年那次,英国人就有好几艘军舰是被临空轰炸的铁炸弹击沉的,王老弟这一次,怕是要让一些人做噩梦咯。”

  那名负责拍照的武控官也抓住机会打趣道。

  一片欢乐中的众人没有注意到,唐一平也从外围探进头来,看到了这张照片。

  “这张照片可以再洗一张出来,放大一些,挂在师荣誉馆里面……”

  师长的声音让其他人陷入了一瞬间的沉寂,不过很快就意识到对方并没有批评他们的意思。

  “而且啊,伱们看小王这个飞行高度,就好像是要在航母上降落一样。”

  跟在唐一平旁边的师参谋长也指着照片说道。

  “参谋长您别说,我当时还真有把起落架放下去蹭一下的想法来着,但他们甲板上面乱糟糟的人太多,没给我留机会……”

  王炜的回答又引发了一阵欢呼声……

  “唉……在航母上降落……”

  突然提到这个话题,看着照片的唐一平不免有些唏嘘:

  “说起来,咱们80年代的时候,甚至还考虑过从英国那边引进一艘和卓越号一样的无敌级航空母舰来着。”

  一句话让周围的嘈杂暂时沉寂下来。

  这段故事对于在场的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就都比较陌生了。

  见到有不少人感兴趣,唐一平也就继续讲了下去:

  “那时候还是所谓的蜜月期嘛,很多东西都能买过来,像是飞豹用的发动机、歼7M的电子设备,还有就差临门一脚的051S驱逐舰,都是找了英国人,当年这种轻型航母加垂直起降飞机的搭配还是很吸引人的。”

  “只不过后来么,一个是他们报价太高,二是咱们和西方关系也没那么好了,这个事也就没再提起来过。”

  “现在看来,这种轻型航母也不过如此嘛……”

  人群中有人接话道。

  “也不能这么说。”

  唐一平摇摇头:

  “虽然肯定比不过正经的大中型航空母舰,但即便是海鹞这样的垂直短距起降飞机,也比直升机要强上很多。”

  “就拿这次行动举例,如果不是我们的歼轰电7及时发现卓越号正在回收飞机,趁着对方最虚弱的时候动手,恐怕也不会这么顺利。”

  “一支海军,如果真的想走向远洋,那么航空母舰,还是必不可少的,只可惜我还有两年就要停飞,舰载机么……肯定是赶不上了,不过我还是很看好你们这些年轻人有机会的……”

  在轻松的闲谈之中,时间一分一秒地飞速过去。

  晚上十一点四十二分,政委准时打开了电视。

  仪式正式开始……

  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不知道是谁起了个头。

  在场的所有人围成一个半圆形,看着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在国歌声中缓缓升起。

  那正是他们奋战的意义。

第342章 最后还是逃不过要讲课

  在电视前面关注着这一切的自然不只有海航9师的指战员们。

  远在京城、还不知道过去的半天时间里具体发生了什么的常浩南,也跟唐林天、刘洪波几人一起,聚在了杜义山的家中。

  刚才等着仪式开始的功夫,几个人一直在忙着包饺子。

  羊肉胡萝卜馅的。

  在1997年这功夫,虽然已经取消了票证制度,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要想放开了吃上这么一顿大肉馅饺子,也不是随随便便的。

  至少常浩南是一直到去年年末拿到182厂给的第一笔奖金之后,才彻底告别了每天要算着开销吃东西的日子。

  “嘿!杜院士家里这羊肉真是一点都不膻!”

  唐林天端起装馅的搪瓷盆,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

  “那当然,这可是阎良楚从他通辽老家那边带过来的,你们谁要想要。”

  旁边正往擀好的饺子皮上撒面粉的杜义山说道。

  刘洪波这时候刚刚洗好手走进客厅,听到阎良楚的名字之后随口插了一句:

  “说起闫博士,我今天本来准备把他也叫过来的,结果他最近一直在盛京那边出差,说是在和601所,还有苏霍伊局两边合作搞一个飞机载荷谱的数据库,解决十一号工程原始方案里面的一些结构可靠性设计问题。”

  刚刚没有插话而是一边调着另一盆馅一边关注着电视画面的常浩南这时候也被吸引了注意力,惊讶之下脱口而出:

  “博士生阶段就去搞十一号工程了?”

  严格来说,姓氏+博士这种称呼一般用于称呼已经获得了博士学位,但又没有从事相关工作,因此没能获得相关职称的人。

  但在高校和研究所这种环境里,一个人但凡入职,他高低肯定有个工程师或者讲师什么的职称,所以x博士绝大多数情况下转而被用于称呼在读博士,甚至是像常浩南这样即将在读的博士。

  久而久之也就约定俗成了。

  所以他的第一反应就是:

  还有高手?

  常浩南话音刚落,杜义山倒是还好,对面的唐林天手中的动作当即顿住,用一种难以言说的眼神看向了他。

  “……”

  这个话,别人讲也就算了。

  你常浩南一个本科都没毕业就已经搞了好几个大项目的人。

  这样好么?

  不好。

  唐林天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什么。

  但没说出来。

  年轻人不讲武德,让他这个老前辈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还有本就在三个大佬包围中瑟瑟发抖的刘洪波,直接就是一个捂脸低头。

  我是谁,我在哪,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教授,为什么要加入这个局……

  “不是……我的意思是……”

  看到这一幕的常浩南自己也意识到刚刚的用词有些欠妥,稍微找补了一句:

  “我最近一直在忙973项目的事情嘛,所以想要认识一下……”

  杜义山倒是比较理解常浩南的感觉,直接解释道:

  “阎良楚的情况跟你不一样,是工农兵大学生,毕业之后在飞机强度所工作了十几年才又考的研究生,这个所虽然是机械工业部下属的,但近些年因为他们那边老本行不景气,主要业务都是搞飞机还有火箭结构研究,所以他已经是很有经验的老航空了。”

  “而且啊,他这次去盛京,还算是受到了伱的鼓励,或者说是启发,在你之前的成果基础上,搞出来一套空间分布载荷测试技术,正好,601那边因为你和小姚的情况,开始试点接收高校优秀的在读研究生进入项目组。”

  说到这里,他不由自主地瞄了一眼刚刚抬起头来的刘洪波。

  于是后者又把头低下去了。

  刚刚从难以言表中回过神来的唐林天也点点头:

  “确实,为这个事,阎博士把自己之前已经搞了三年的课题给结了,重新开了个载荷谱编订的课题过去,态度相当坚决。”

  “这是好事啊,咱们就是要把华夏的苏27搞的比老毛子自己的都好!”

  常浩南手上包饺子的动作不停,但喜悦之情已经溢于言表。

  刚刚杜义山和唐林天讲过之后,他也回忆起来了这位后来同样评上院士的阎良楚。

  进入21世纪之后,华夏包括第四代战斗机和大飞机在内的重要航空项目,基本都有他参与的身影。

  更巧的是,常浩南在新舟60上面应用的那套技术,原本就是被阎良楚的课题组所攻克的。

  只不过那是2010年左右的事情了。

  而如今,对方又被常浩南的成果影响,提前走上了与上一世相同的赛道。

  总之这么看,二人好像还颇有些缘分。

  当然,常浩南感到高兴的原因不只有这个。

  更重要的是,随着他本人成果的不断增加,已经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其它人,甚至其它研究领域的进步。

  这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分身乏术的常浩南无需亲自参与很多重复性较高的项目。

  比如他之前在八三工程中取得的成果可以被其他人应用到两个三代机项目和歼轰7的升级之中,如今在十号工程中开发出的技术也可以推广应用到十一号工程里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首节 上一节 255/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