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95节

  他不注册,万一有个别的什么人钻空子抢注,再拿去捞钱,那简直要亏炸。

  另一方面,这个专利也是他对这次抗洪救灾做出贡献的证明。

  哪怕从功利一些的角度考虑,注册专利之后再去免费授权给参与本次救灾物资生产的企业和工厂,给他带来的影响力也要高于完全不声不响。

  所以,在把两份设计图交到国防科工委的当天,常浩南就提过有关这两样东西的专利问题。

  当然,膨胀袋里面装的淀粉基吸水高分子聚合物不是他的成果。

  好在这个也可以换成其它性质类似的吸水材料,所以不会影响专利的有效性。

  不过干了两辈子研究的他太清楚专利局的工作效率了。

  三个月审过算快的。

  所以在那之后也就没太关注这个进度。

  反正以他目前的身份地位,还有“息壤”造成的影响力,完全不用担心会过不去。

  但这才一星期左右的时间就已经走完了全部流程,简直让常浩南感到震惊。

  曹刚纯的回答非常直接:

  “我和老丁出面,直接联系了国家科委,让他们加急处理的。”

  常浩南瞬间了然。

  这功夫华夏专利局还是一个由国家科技委代管的机构,并不是后来的gwy直属单位,所以直接受宋建领导。

  有这层关系在,效率自然飞快。

  而在确认过专利文件无误之后,常浩南当即说出了自己准备出一份免费授权的想法:

  “曹部长,丁主任,考虑到防灾抢险专用物资的特殊性,我也不准备发这个国难财,所以想做一个附带条件的授权声明。”

  “华夏大陆范围内的所有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免费使用有关‘息壤’防洪加固套件的所有相关专利,但条件是不能通过这一专利牟利,否则还是要照常交纳授权费用。”

  听到这句话之后,曹刚纯的眼神一亮,而丁高恒则是一副“果然不出我所料”的表情。

  后者早就料到,以常浩南的性格,注册专利肯定是为了方便自己搞免费授权。

  所以他之前就已经想好了后面的事情:

  “小常啊,专利授权声明的事情不要急,我先报到上面去,到时候可能需要你配合一下宣传部门的工作,到合适的时机再公布出来。”

  人活一世,高尚也好庸俗也罢,总归是有点追求的。

  现在常浩南已经摆明了他这一波要的不是钱,那显然是在其它方面有想法。

  至于具体是什么方面,倒也并不难猜:

  “不出意外的话,除了等到抗洪结束之后的专项纪念荣誉之外,明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应该也少不了伱的一份。”

  “那后面的事情,就麻烦二位领导了。”

  常浩南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

  这功夫,最高科学技术奖还没有设立,因此他可能符合条件的,就只有一个技术发明奖。

  而这一奖项的评奖原则,除了顾名思义的必须是前人尚未发明的技术以外,还有另外两项。

  分别是“先进性和创造性”以及“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息壤这套设备,真要论先进性,那常浩南摸着良心讲,其实也就那样。

  主要是一个思路问题。

  跟诸如“籼型杂交水稻”、“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小麦高产、抗锈的优良种质资源”这些获得特等或者一等奖的成果比起来,多少差点意思。

  因此就只能在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上下功夫了——

  我把自己的成果拿出来,帮助国家渡过这么大一个难关,你总要相应地表示一下吧?

  只不过大家都是体面人,有些东西没必要说得那么明白。

  而曹刚纯在短暂地惊讶过后也很快反应了过来常浩南的意图,当即点头保证道:

  “放心吧,这件事情虽然不是我们做主,但说上话的机会还是有的,你回去等消息就好。”

  兄弟们,最近我自己的课题也要年终结算和中期进度答辩。由于作者的能耐没有常主任那么大,因此还是得费一些功夫,最近实在没时间加更了,等这几天忙过去之后再加

第390章 三个月两次专访?

  由于组织层面上的全国范围抗洪抢险行动仍然在持续当中,按照流程确实还没到出结算画面的时候,所以常浩南今天也只能是跟两位领导暂时勾兑一番。

  至于后续具体能收获多少,那就不仅是看个人的努力,还得考虑到历史的进程了。

  不过,丁高恒和曹刚纯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出的效率,确实相当惊人。

  两天之后,京航大学超算中心。

  常浩南和其它几个负责软件总体设计以及模块功能编写的核心技术人员正聚集在一起,听取孙惠中汇报新型高级教练机进行气动设计优化的总体情况。

  相比于之前金陵理工大学芮晓亭教授那个给远程火箭炮做总体系统动力学分析的项目,贵航这边做的毕竟是更复杂一些的飞机设计,尽管从计算量上来说未必有前者更高,但优势在于他们基本上应用到了现阶段给软件设计的几乎所有功能。

  而且试用到的版本也更接近于即将面向用户推出的“公开测试版”。

  尽管在常浩南的管理和监督之下,这套东西在核心的数值计算方法和运行逻辑上肯定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但作为一个软件,一个面向用户的商业软件,要想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这些内核层面的因素最多只能占到一半。

  另外一半则是人机交互、I/O设计和兼容性之类用户体验层面的内容。

  这也是系统完全不能负责处理的部分。

  常浩南项目组里面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是偏向于计算机或者应用数学专业的开发者,对于工业软件应用方面的痛点体验不深,而常浩南则全程主导整个开发过程,对软件的熟悉程度太高,以至于哪怕有问题也很可能体验不出来。

  这就像写论文,作者本人哪怕检查十遍之后交给另一个人,往往还是能找出新的笔误来。

  此时,孙惠中正站在一面黑板前面,介绍着整架飞机的设计流程,而常浩南则破天荒地坐在下面,打开小本本记着笔记。

  刚开始讲的时候,前者的语气甚至因为兴奋而有些颤抖。

  毕竟能像这样给大佬讲课的机会并不是很多。

  “我先来介绍一下该型号飞机的总体设计流程,以及关键技术指标……”

  “相比歼7F飞机,在5845mm位置之后的结构总体保持不变,而对前面进行重新设计,采用目前最前沿的DSI进气道和机头可伸缩式边条,可以保证在70°迎角范围内的可操纵性……”

  “进气道设计点为:最大马赫数Ma=1.3;预压缩鼓包当量压缩半锥角为20°;高度11km并以此确定捕获面积,在Ma=0.7-1.1Ma范围内按发动机最大状态时的流量确定喉道面积,喉道马赫数控制在Ma=0.5-0.7……”

  “考虑到我本人的技术水平比较有限,加上这一型号毕竟还是由成熟的现役型号改进而来,所以我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主要还是使用了比较传统的计算方法,比如在全机定常气动力的计算上仍旧使用了改进面元法,不过在计算DSI进气道的局部凸包型面曲线过程中,还是尝试了使用软件中提供的全新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降维方法对N-S方程进行数值求解……”

  随着台上孙惠中的介绍,下面的几个人,尤其是参与过一些实际项目的人纷纷开始奋笔疾书,一时间除了前者讲话的声音之外,就只有偶尔笔记本翻页亦或是打字时键盘敲击的声音。

  由于之前缺少上台报告的经验,孙惠中的介绍多少有些主次不分,因此比预期的时间长了不少。

  不过他最后总算还是把下面众人想听的东西都讲了出来。

  就在孙惠中已经开始准备收尾的时候,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敲响了。

  外面站着超算中心一名负责行政的老师。

  “常主任,外面有人找。”

  一般来说,在没有允许的情况下,外人是不能随便进到机房区域的,所以需要人来通报。

  而能让对方在这种会议当中直接进来,显然不可能是随便什么人。

  还是得下去看看。

  好在整个报告里面真正有价值的内容都已经结束,至于收尾那部分么……

  不讲也罢。

  于是,就在他起身并宣布会议暂停一段时间之后,台上的孙惠中几乎瞬间就被几个从刚刚开始就跃跃欲试的人围住了。

  “孙工,您觉得我们这个软件在用户界面上是否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您觉得新的全自动网格划分方法好用么……”

  “我们在软件中附赠的技术指导手册是否全面……”

  “您在设计时选择了哪种多目标优化策略……”

  耳边接连不断响起的问题搞得孙惠中头大如斗,好在常浩南在离开会场之前没忘记让这些急着就自己所涉及的模块提问的工程师们排队,这才让前者有时间一个个问题做出回应。

  “呼……原来常主任每次开会之后面对的都是这种场面么……”

  终于松了口气的孙惠中这样想道。

  另一边,正离开会议室的常浩南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看了一眼。

  不出所料,有好几个未接来电。

  刚刚开会的时候他调了静音,于是都没接起来。

  看来对方是因为一直没联系到他,所以只好直接找上门来了。

  这样想着的功夫,他已经来到了位于超算中心一层门口附近的会客室。

  里面正坐着几个人。

  为首的一个,常浩南竟然还认识——

  正是几个月前他刚刚获得华夏青年五四奖章之后,来京航给他做专访的那位央视女主持。

  见到常浩南从门口走进来,对方几人也随即站起身。

  “这次见面,应该要叫常主任了,下午好。”

  二人握了握手。

  哪怕倪平经验丰富而且早有准备,但真正再次面对常浩南的时候,还是免不了在心中感慨。

  别人可能不知道后者的真实年龄,但她是清楚的。

  毕竟就在区区三个月前,对方的身份还是京航大学的一个本科生来着。

  现在算算时间,也就是刚毕业不久,结果竟然就已经开始担任科研领域的领导岗位了。

  简直离谱,坐火箭升的都没这么快。

  “倪女士,几个月不见,您还是光彩依旧啊。”

  常浩南现在面对这种场景也算是稍微习惯了一些,知道眼下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岔开话题:

  “不知道我这次有什么地方能帮上忙的?”

首节 上一节 295/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