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09节

  “TMD,这破电脑……”

  或许是因为文件体积有点大,因此图像文件打开之后,竟然不是直接显示出全貌,而是按照JPEG的标准逻辑,从最上面逐渐往下加载图像。

  一开始,是蓝色,但稍有些发灰的天空。

  紧接着,画面边缘露出了一些模糊不清的树枝,似乎说明这张图片是藏在树丛后面对天上拍摄的。

  “我草,飞机呢?”

  席博洋双眼紧紧盯着屏幕,手中的方便筷子都因为他下意识的发力而有些弯曲。

  终于,画面中间露出来了一个黑色的圆锥形物体。

  已经拍过不少飞机的席博洋知道,那应该是雷达罩。

  “会是什么构型的飞机?”

  他此时的心情就好像等待开奖的赌徒一般。

  几个月前那张飞机照片几乎正对着发动机,角度极差而且模糊不清,只能看出大概是单发单垂尾的设计,因此关于歼10具体会是什么样子的飞机,大家基本分成几派。

  一开始,最主流的看法还是觉得,会跟F16长得比较像。

  但很快有些人认出那架飞机并没有水平尾翼,因此不可能是F16那样的传统设计,推测可能和幻影2000类似。

  考虑到华夏曾经跟达索公司深度接触,甚至一度计划采购幻影2000作为空军主力装备,这种意见很快占据了主流。

  当然,也有一些绘画功底不错的网友给出了各种天马行空的设计。

  而现在,就是揭晓答案的时刻了。

  或许是照顾到了席博洋的心情,这台电脑接下来竟然直接加载出了几乎三分之一的照片内容。

  于是,整架飞机在他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映入眼帘。

  “嘶……”

  显然,并不是F16。

  确实是大三角翼的主翼不假,但也不是幻影2000。

  因为在大三角翼前面,还有一对面积更小的机翼。

  这个奇怪的外形让席博洋的大脑几乎死机了一瞬间。

  但很快他便从记忆里面搜索到了一个相关名词——

  瑞典人在萨博37“雷”战斗机上面应用过这种主翼在后,小翼在前的设计。

  “我超,鸭翼!”

  随着一声惊呼,席博洋手中的方便筷子也终于不堪重负,啪地一声被折断成了四截。

  抱歉,今天早上有点忙,这一章忘了设定时发送……

第408章 军宣拯救计划

  相比于美苏(俄)法这些传统意义上的航空强国,瑞典在这一领域的知名度显然要低得多。

  实际上在这个年代,萨博飞机在华夏这边的知名度甚至都未必比得上萨博汽车。

  如果不是席博洋曾经通过各种渠道搞到过一些英文资料的话,他也不会知道这么个看似不太起眼的北欧小国,竟然还有自己的一套军用飞机产品体系。

  他把手中已经断掉的筷子丢到一边,看着屏幕上的图片,重新靠回了沙发椅的靠背上。

  还吃什么饭,这张图已经足够喂饱肚子了。

  “真漂亮啊……”

  回忆了一下萨博37那个奇奇怪怪的外形之后,席博洋顿时觉得眼前这架飞机虽然同样采用了鸭翼+大三角翼的设计,但看上去还是顺眼了不知道多少,尤其是机身中段纤细的“蜂腰”设计,突出一个性感,差点让他一个大小伙子把持不住。

  作为一个已经拍了很多年飞机的摄影师,席博洋基本上已经亲眼见过了华夏空军所有主力机型。

  现在这架飞机给他带来的吸引力,绝不亚于当年第一次看到刚刚来华的苏27。

  如果说后者身上的美感更多体现在重型战斗机所具有的力量上面,那么眼前这架歼10的美感则更接近俊秀。

  类比一下的话,前者像赵云,而后者像诸葛亮。

  常看三国的席博洋很快这样想道。

  “只是不知道性能怎么样……”

  不同寻常的设计对于他来说算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这至少说明华夏的新飞机并不是简单仿制已有的成熟型号,而是存在自己的独特的设计语言。

  而忧的是缺乏一个能够作为对比的参照物,实在难以推断性能如何。

  创新这种东西,创好了行,要是创不好,反而有可能产生负面效果。

  不过很快,席博洋回忆起了去年十一月份,自己在香洲亲眼见到歼8C做飞行表演时候的经历。

  这让他心里多少有了些底气。

  第三代战斗机,总归要比二代半要强吧。

  “我要求也不高,能比去年那架歼8C性能更好就行……”

  席博洋一边小声自言自语,一边把照片最小化,准备看看BBS上的其他人对此都有什么看法。

  不出意外地,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对这个新奇设计的赞叹。

  如果说从歼8身上还能找出些许米格21和米格23的影子,那么这架应该会被命名为歼10的新飞机,至少跟主流的几种第三代战斗机都已经完全不同。

  无论具体参数如何,这至少意味着华夏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有自身特色的飞机研发体系。

  席博洋又往下翻了几页。

  最开始的欢呼以及对摄影师的大段彩虹屁过去之后,话题还是很快收束到了飞机的战斗力上。

  “大小看着跟F16好像差不多,应该能跟F16比一比吧?”

  “感觉这样一来,咱们空军的装备体系就跟美国差不多了,轻重搭配的两种三代机,也是大国空军的标准配置……”

  “这背景是一片蓝天,连个参照物都没有,你是咋看出尺寸来的啊?”

  “你傻啊,机翼下面不是挂着两枚霹雳8的模型么,而且旁边还有一架教练8伴飞,对比一下就能知道了啊……”

  “虽然体积跟战斗力之间应该没什么必然联系,但是我看见这架飞机的第一眼,直觉就告诉我,和F16掰手腕不是问题……”

  绝大多数人在此情此景之下,第一个想到要对比的当然还是大洋彼岸的美国空军。

  苏27要国产化的事情,在这个圈子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因此早就被拿来跟同样作为重型战斗机的F15对标,那么眼前这架明显小一号的飞机,自然而然地会被拿来对比F16。

  毕竟大多数人可都没忘了,距离两个航母战斗群在家门口耀武扬威,也就才过去不到一年半的时间。

  由于苏27目前还只能使用俄制地勤装备,导致完备率和部署的灵活性都大受影响,很多消息灵通的人也都知道。

  去年航展上首次亮相的歼8C勉强算是给了信心已经低到谷底的人们一些希望。

  但那毕竟还是一种第二代改进型飞机。

  就算修改了气动、更新了航电,也跟真正的第三代战斗机差着一截呢。

  因此,大家对于一种真正国产的三代机,已经翘首以待很长时间了。

  现在终于得以一睹真容,自然按捺不住要拿来跟别人比较一番的想法。

  看着屏幕上面一条条满含激情的文字,席博洋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

  这种一切性能都靠目测然后虚空下斗兽棋行为从军事学角度上当然毫无意义,但本来也没人指望着一群平民老百姓讨论出什么军事学成果。

  真正要紧的事情在于信心。

  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尤其是在这个强敌势大以至于看上去几乎不可战胜的时代,更是如此。

  或许单独的任何一件事情带来的信心都微不足道,但一件件事情汇聚到一起,就会形成奔涌而下的大江大河。

  看着版面上连篇的讨论,本来在这个聊天室里一直只窥屏不发言的他也最终没有忍住,把键盘拉到面前,用还不太熟练的指法参与进了讨论之中。

  尽管空调的出风口就在他的身边,但喷涌而出的冷气却全然无法影响到他心中的暖流。

  BBS这种东西,尽管用起来有一定门槛,不太利于推广,但也正是因为有门槛,因此相当于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用户筛选。

  因此,在最开始的几十页讨论中,整个气氛都还算比较正常。

  直到有人在回复中发出了另外一张图。

  “我以前在一本书上见过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飞机诶,你们看看这个。”

  “嗯?”

  这个回复让席博洋不由得内心一惊。

  于是他又花了漫长的将近一分钟时间下载并打开了那张图片。

  确实是一架跟刚刚图片上歼10外形很相似的飞机。

  又迫不及待地刷新了几遍网页之后,终于出现了对方进一步的解释。

  “一种大卫国和美国联合研制的战斗机,大概在1986年,也就是十号工程立项那一年完成首飞,但最终因为跟F16的定位重迭而没有继续发展下去……”

  这个人虽然没有直接点明,但话里话外的意思也很明显,那就是刚刚首飞的歼10,应该是仿制,或者至少大量参考了图里面的那架大卫国战斗机。

  电脑前面的席博洋本能地感到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太出来。

  席博洋把两张照片都放大,然后仔细对比。

  不过那张歼10试飞时候的图片实在比较模糊,而且角度还是斜向上拍的侧面,只能看出一些基本特征,比如机腹进气道、鸭翼加大三角翼、单发单垂尾之类的。

  这么一总结的话,和那架名为“狮”的飞机好像还真就有点像。

  他有些苦恼地抓了抓头发。

  其实真要说起来的话,设计飞机的时候参照国外成熟型号,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就连今天之前,大家对于自研三代机的期待也基本没跑出F16和幻影2000的类似物。

  但一方面,刚刚大家已经欢天喜地地讨论了很久自主设计的问题,现在突然横插这么一档子事,还是让人有些膈应。

  另一方面么……

  既然已经是仿制了,那干嘛不干脆找个更成功一点的呢?

  聊天室内的气氛尽管仍然还算和谐,但方向显然已经跟刚才不太一样了。

首节 上一节 309/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