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20节

  “那……刚刚那个什么德莱斯博士……”

  “还是照常接待吧,毕竟是里比亚津部长亲自带过来的人,也不好搞得太僵。”

  “好。”

  ……

  话分两头。

  京航大学这边,在把涡扇10的相关研发任务部署下去之后,常浩南自己反而不像之前半个多月那样每天忙到没日没夜了。

  他本人主要负责的涡轮和热加工工艺两个部分都需要大量新的设备和材料,一时间没办法开工。

  至于另外一个核心部分高压压气机,常浩南已经把相关的技术要点告知给了刘永全领导下的设计小组。

  不得不说,后者确实很有能耐,在经过最开始很短一段时间的不适应之后,很快就能够独立完成绝大部分工作。

  毕竟在上一世,涡扇10发动机最终也正是在他手上修成正果。

  常浩南只需要定期核查一下进度,并解决一些难度最高,或者涉及到路线选择方面的问题即可。

  相比之下,反而是另外两个人给他带来了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量——

  王晓模和梁绍修。

  海军在意识到运8J所使用的英国雷达在面对北约国家时存在巨大的技术风险之后,立即叫停了尚未开工的另外4架运8J的制造。

  剩余4套失去装机对象的搜水2000MS雷达将用于提供零部件,而已经服役或者开始制造的4架运8J也将继续在东海和北海方向发挥余热,但也将失去海军航空兵作战核心的地位,回归“海上巡逻”的本职业务。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全新运8三类平台,以及T字形天线的空警200预警机自然而然地进入海军的视野,随后几乎是光速通过了各种审核,并在1997年7月末成功立项。

  预警机研发的双总师并行制度也正式得到确立。

  本来这两个人是准备彻底放飞自我,直接请常浩南担任飞机总师的职务的。

  但找上门来之后才发现有人比他们胆子更大——

  后者已经戴上了一个总师的帽子,并且不出意外的话,下半年重型模锻压机立项之后还得再戴一个。

  所以常浩南最终还是拒绝了他们的好意:

  “现在盛京和京城两头跑已经够让我忙活的了,而且火炬公司也刚刚走上正轨,业务和经营方面都正是需要盯着的时候,真要让我在三个鸡蛋上面跳舞,还是有点力不从心呐。”

  “我看,飞机总师这个职务,还是由梁工来担任,我的话,就按照咱们之前说的,挂一个副总师的名,帮着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好了。”

  毕竟在原本的时间线上,运8平台特种机的总师就是梁绍修。

  如今的全新运8三类平台虽然还是飞行体验一般且续航能力拉胯,但好歹是解决了最要命的机翼结冰问题。

  而且梁绍修还专门优化了螺旋桨推进效率,勉强找回来一些低空低速性能。

  所以,问题不大。

第422章 电子战,不只是干扰

  8月中旬另外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就是1997级研究生正式入学了。

  作为其中特殊而又普通的一份子,尽管早已经没人把常浩南当成一个正常的博士生来对待,但该走的流程总归要走。

  所以,他还是得到学校去报到并注册学籍。

  好在学校对研究生,尤其博士生的管理办法本身就和本科生有巨大的不同,所以对于常浩南这样势必不会按照正常培养方案走的人来说,倒是省了不少麻烦。

  例如,他比其它同学稍晚了几天才到学院的研究生科注册学籍。

  这个年代又没有学信网和在线档案,所以早几天晚几天根本无所谓。

  而就在这天常浩南正要走进研究生科的时候,却非常碰巧地遇到了从唐林天办公室推门而出的两个老熟人。

  科学院计算所的李杰和徐洋。

  在TORCH Multiphysics软件开发完成之后,考虑到后者毕竟是今年三月份就被从原单位借出来,此后一直在外面奔波,因此常浩南便也没有给她分配新的任务,直接让后者回到了计算所。

  结果这才三周没见,竟然又在自家学校遇到了。

  真是缘分。

  “小常?”

  亲自送客人出来的唐林天首先注意到了走廊另外一边的常浩南。

  随即另外两个人也看向了这边。

  “常工?”

  “浩南同志。”

  李杰顿时露出一个笑容,快步走到常浩南面前。

  后者也主动和对方握了握手:

  “李院士,好久不见。”

  实际上两人之间此前的见面次数不算很多,主要交集就在于软件刚刚开始设计的那段时间而已。

  这个时候,唐林天也紧跟在后面走了过来:

  “小常,今天过来行政楼,是有什么要我帮忙的事情?”

  自从上次那个压气机研究中心通过审批并且已经开始建设之后,唐林天巴不得常浩南每天都有事情过来找他。

  要知道,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青华大学、冰城工业大学和浙省大学几乎马上就找到了他,表示希望能够以参与者的身份“共建”这个研究中心。

  当然,由此而获得的成果,自然也会分享出来一份。

  更重要的是,那个之前始终披着一层神秘面纱的、由几所国内顶尖学校组成的联盟,也终于向京航大学伸出了橄榄枝。

  如此立竿见影的效果,要是能多来几次,唐林天觉得自己应该很快就能走上人生巅峰了。

  只不过望眼欲穿了很多天,却始终见不着常浩南的人。

  结果今天可谓是开门见喜,自然让他兴奋得不行。

  不过唐林天的望眼欲穿并没有得到对等的回应。

  “我……来新生报到。”

  常浩南如实回答道。

  这个丝毫不带感情的回答让现场的气氛一度有些尴尬,甚至有点舔狗追女神而不得的既视感。

  就连徐洋都忍不住扶额摇头。

  而刚刚满脸希冀的唐林天更是只能尴尬地摸摸自己的鬓角:

  “哦对,你博士才刚刚入学来着……”

  实在不是他记性不好,就常浩南最近这几个月干出来的一桩桩一件件事情,正常人谁能寻思出来他才是个刚拿到学士学位几个月的小年轻?

  最后还是李杰开口,打破了这段足以让唐林天下半辈子难忘的场面:

  “对了,浩南同志,徐研究员这次也有事想来找你。”

  “啊?”

  徐洋显然没想到话题突然就被扯到了自己身上,而且今天也不是她主动提出要跟着过来的:

  “不是您一定要带我过来……”

  但还没等她说完,李杰就又继续道:

  “你之前不是说有一个可以逆向解决信号加密的新算法,需要用到浩南同志这边的新技术……”

  “但那个算法我也只是完成了初步开发而已……”

  话虽如此,但徐洋最后还是把来龙去脉跟常浩南解释了个清楚:

  “好吧,是有这么回事。”

  “还记得之前我们设计那个电子干扰吊舱的时候,伱跟我提过一个思路,说可以设计一种专门的天线,通过电离层或者彗星尾迹的散射效果,模拟由卫星发射的定向信号么?”

  常浩南被对方两人搞得有些不明就里,但这个思路他倒确实跟徐洋和丁高恒等少数几个人提到过,因此还是点了点头:

  “当然记得,当时的想法主要是为了干扰卫星导航信号,用来让敌人的精确制导武器,比如巡航导弹,或者卫星制导炸弹之类的弹药失能,不过这个过程用不到什么太复杂的算法。”

  这件事情的难度主要在于硬件,也就是徐洋提到过的天线设计,如何能把信号伪装成从卫星发射而来。

  眼下的GPS也才刚刚投入应用不久,军用和民用只是开放的频段以及精度不同,几乎没有考虑过任何抗干扰方面的设计。

  实际上,由于其单向通讯的特点,在抗干扰方面根本没有太多可操作空间。

  以至于一直到二十多年后,干扰GPS仍然是一件技术门槛不算高的事情。

  “如果只是干扰的话确实。”

  徐洋随手理了一下耳边的头发:

  “但这样有点太浪费了。”

  “所以我正在尝试开发一种新的算法,可以逆向破解,然后还原GPS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重新发射出去,从而生成任何我们想要的新坐标点。”

  这句话说的有点拗口,但常浩南还是几乎马上理解了她的意思:

  “你是说,可以直接控制,而不只是干扰对方的GPS导航设备?”

  “没错,不过这需要算法和硬件两个层面的支持。”徐洋点点头:

  “我本来准备把算法研究明白之后再来找你解决硬件设计的问题,不过既然今天遇上了,那就先和你说一下好了。”

  “……”

  听过对方的描述之后,常浩南略加思索便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确实可行,我们后面可以详细聊一下……”

  实际上类似的想法他此前并不是没想过。

  只不过,如果让常浩南自己花时间精力乃至科研点数来开发这样一种算法,性价比实在是比较低。

  因为尽管骗过GPS的难度不大,但这种手段一旦被对方注意到,要想反制也实在是过于容易。

  毕竟无论是导航设备,还是制导武器,毕竟都不只是依赖卫星这一种办法。

  只要增加一个过滤程序,让GPS信号和惯性或者星光这种无法干扰的制导方式进行对照,一旦发现卫星给出的坐标跟积分结果相比出现巨大漂移,直接屏蔽这个信号就行了。

  到最后绕了一大圈,发挥的效果还是跟简单的GPS干扰差不多,也就是只能让定位失准,但无法令其产生过于明显的偏差。

首节 上一节 320/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