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52节

  丁高恒介绍完情况之后,怀国莫也在旁边补充道:

  “之前跟伊留申谈判的时候,我们假意和安东诺夫那边接触过,但当时完全没有深入谈合作的条件,只是作为压低伊尔76MF报价的筹码而已,这次如果他们真的谋求直接合作,我想大概率是那个安70运输机项目。”

  “现在咱们很快就要接收一大批伊尔76MF,要是再去搞安70,会不会定位上重合了?”

  很快有人提出质疑。

  “那倒不会。”

  坐在常浩南旁边的周蓉接着说道:

  “虽然这两种飞机纸面上的最大载重接近,但安70本质上还是一款放大之后的战术运输机,算是咱们运8的上位替代,伊尔76MF在改进之后的最大起飞重量将近200吨,还是不在一个量级上。”

  对于她来说,如果能把这样一个新型号抓在手里,毫无疑问是巨大的利好消息。

  因此说完之后,还特地给了旁边的常浩南一个眼神,想要示意后者也表一下态。

  不过常浩南一直低着头,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周蓉的小动作。

  “我觉得还是取决于对方要价多少,咱们这两年在航空领域铺开的项目可不少,十号工程、十一号工程、第三代发动机、还有新的中型预警机……虽然现在的经费比过去是充裕多了,但也架不住这么花……”

  财务司的司长脸都快绿了,他最近只感觉满世界都在找他要经费,但财务司又不是印钞厂,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刚刚他说的还只是航空方面,随着99年10月的临近,过去在经费上始终没什么话语权的陆军项目也比过去强硬得多,更别提还有个烧钱大户海军,光是在筑堤行动之后确定了选型的新一代护卫舰,就是一笔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巨款。

  所以,尽管说的委婉,但实际还是反对的意味居多。

  毕竟二毛的情况谁都知道,找合作对象那必定是极其缺钱,要价显然是不可能太低的。

  很快,会议室里便分成了旗帜鲜明的两派,虽然不至于吵起来,但相互之间也称得上剑拔弩张。

第464章 还是从二毛那挖人吧

  常浩南对于安70这个型号的感情,总体上还是比较复杂的。

  毫无疑问,运8平台,就算经过了他和梁绍修的魔改,底子终究也还是太差,整不出什么花来。

  把飞行安全问题解决一下,基本也就到顶了。

  航程,尤其是重载情况下的航程实在是救不回来。

  不要说安10这样一个客货两用机为基础发展出来的运8,哪怕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里面一直作为战术运输机标杆的C130,在进入21世纪以后也会迅速落伍。

  虽然捏着鼻子也能用,但终究满足不了未来军队对于战术运输机的性能追求——

  哪怕再怎么有钱的国家,过日子也总要精打细算的。

  实际上,伊尔76对于起降条件的需求,就已经和自己的前辈安12,也就是运8的原型差不多了。

  而C17,尽管最大起飞重量和运载能力相比伊尔76要强得多,但也依然保持了相当强的场地适应性,完全可以在等级较高的非铺装跑道上起降,只是在这种情况下载重能力会受到影响。

  甚至苏军也确实认真考虑过完全放弃原教旨主义的战术运输机,直接用伊尔76与更高一档的安22进行高低搭配的疯狂思路。

  不过哪怕是冷战巅峰期的美苏,也终究扛不住让战略运输机打杂带来的高昂成本和寿命浪费,最后也还是老老实实继续用着安12和C130。

  另一方面,以一个重生者马后炮的眼光来看,未来这种百吨多点体量的“跨界战术运输机”,实际上对于不同的用户可以有不同的定位。

  对于体量庞大的国家来说,可以作为档次较低的战术飞机,而对于一些体量较小的二线国家,则可以作为主力,与档次更低的双发轻型运输机进行搭配。

  欧洲人目前正在扯皮的A400M,未来就是这样的定位。

  不过话又说回来,同样以一个重生者马后炮的眼光来看,受制于二毛那边左右横跳的政策背景,马达西奇还有安东诺夫都不是什么良好的合作伙伴。

  尤其对于大型飞机这种研发周期势必要以年为计数的长周期项目来说,中间非技术层面的不稳定因素实在太多了。

  花出去的钱还是小事,要是因此而耽误了项目研发进度,那问题可就大了。

  就在常浩南纠结着的同时,会场内正在交锋的双方也陷入了对峙之中。

  总体来说,反对,或者至少不支持开展这次合作的一方略微占据上风,但也无法彻底压倒对面。

  他们的顾虑主要还是投资太大而且周期太长,并且刚刚改完的运8也不是不能用,眼下新时期的军事装备体系建设如火如荼,三个军种一个独立兵种的下一代主战装备都还没着落,肯定还是先可着作战装备优先搞。

  而支持者的理由也很充分,虽然我国航空工业最近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在百吨以上的领域还完全是空白,眼下各个厂所的研发力量都已经处在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短时间内不可能有人手拿出来攻关这种项目。

  运输机确实不算主战装备,但考虑到解放军有着非常明确的跨海作战目标,庞大的国土和复杂的交通情况也决定了公路和铁路无法充分应对所有情况,所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机会摆在面前,没道理放手。

  不过,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支持者这边的声音终究还是要小一些。

  因此,力主同意的周蓉又一次把视线投向了常浩南。

  反对一方也有些紧张地看着一直没有出声的他。

  沉默不语许久之后,常浩南也终于趁着一个空当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对于安70这个项目,我觉得我们确实应该慎重一些……”

  然后,整个会场都安静了。

  倒不是说他真能一锤定音,而是几乎没有人想到他竟然会站在反对的一边。

  毕竟从过去的经验看,常浩南的表现一直属于极其激进的技术派,尤其今年以来,他对于民用航空产业的布局似乎更是加深了这种印象。

  而且哪怕只是从利益角度考虑,航空工业系统出身的常浩南也没道理放弃这样一个大活。

  一时间,所有人竟然都不知道现在该说点什么。

  不过,常浩南只是短暂地停顿了一瞬间,便继续解释道:

  “我军确实有大量的战术空运需求,从技术和装备体系角度出发,一种比运8更先进的战术运输机显然是有价值的。”

  “我对安70的顾虑主要有两点,一个是联盟解体之后,基辅方面并没有维持一个稳定的局面,西方势力的渗透非常严重,我很难相信双方之间能维持长达几年的深入技术合作。”

  这个判断放在90年代末,确实有点早。

  “这,最近几年没感觉啊……”

  旁边果然有人嘀咕道。

  常浩南心说再等个一两年你就有感觉了,不过这种拿未来做参考的理由显然没办法说出来,所以他也就直接跳到了刚刚说的第二点上:

  “还有就是,我们近期的战略运输机主力是加长、加重之后的伊尔76MF,未来则可能是我们自己研发的200吨级别运输机,而安70的起飞重量也有140吨,无论是对于我军,还是对于未来的潜在国外客户来说都有点太大了,一种起飞重量110吨、最大载重在30吨左右的型号会更加符合定位。”

  “但就算是这样,我们短时间内恐怕也没有多余的力量用来攻关新型号,而且浩南同志你毕竟分身乏术,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吧?”

  周蓉还是想要挣扎一下。

  “周司长不要着急,我也没说什么都不做”

  常浩南当然也不是要完全站在另外一边的立场上:

  “对于二毛,我们还是应该以获取联盟解体时留下来的遗产为主,这样周期更短,也不用担心合作进行到一半对方突然变卦或者出现什么其他问题。”

  “苏联遗产……”

  坐在对面的另外一个人一愣:

  “安70虽然从八十年代就开始研发,但主要还是在联盟解体之后才完成的,其实算不上什么遗产吧……”

  “我说的不是安70,”

  常浩南摆摆手,同时来了个战术后仰:

  “老大哥留下来最宝贵的遗产,其实是那些散落在各国的技术人员,我们完全可以想办法把这些人给挖过来!”

第465章 友谊计划!

  “你是说,咱们直接跟那个在基辅的商人合作,通过公开合法的方式,雇佣那边正为生计发愁的研究人员?”

  之前一直沉默着的怀国莫眼神一亮,显然来了兴趣:

  “这个思路,过去倒是没有试过……”

  他说的没有试过,指的当然是没试过常浩南提出的方式,而不是没试过从那边挖人。

  实际上,在1991年联盟刚解体的时候,就有人意识到了那些苏联专家的宝贵价值,并提出了一个系统性的人才引进计划。

  只不过,一来那个时候大家干这种事情完全没有经验,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只能采用广撒网的办法碰运气,二来90年代初那功夫华夏自己这边的情况也没什么吸引力,生活条件差还是其次,主要是国内根本没有那么多项目和企业能把这批人给接下来,所以虽然努力对了方向,但最后真正落实的情况却比较一般。

  到97年这会,实际上已经有点错过最佳的时间窗口了。

  至少从大毛那边挖人的可能性已经接近于零——要走的早就已经去了美国或者德国,而剩下那些在90年代初都选择留下的,这功夫也基本不可能再改主意。

  不仅如此,大毛自己都已经开始利用过去几十年的习惯,以及相似的文化从其他独联体国家反向挖人。

  好在眼下华夏这边的情况无论是比90年代初,还是比前世都好了太多,至少可以保证不管弄回来什么样的人才,都有能让别人发挥出来的地方。

  最多就是不完全对口罢了。

  比如过去造航母的,现在可能得先造上几年护卫舰……

  但总比继续在二毛那边呆着强吧。

  果然,张东旭也说起了90年代初的事情:

  “如果这样的话,那还是要吸取以前的教训,前些年上面也试着这么干过,但是一方面,那时候咱们国家本身的吸引力不行,另一方面么……其实在操作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

  众人的注意力顿时被他吸引了过去。

  常浩南对于当年那次引进的情况,都是重生之前从几个科研院所的单位档案,或者地方志里面看到的只言片语,并不清楚太多细节。

  他只知道后来大规模在华夏生活和工作的二毛专家,基本都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引进的第二批人才,但中间这些年发生了什么,相关记录基本一片空白。

  至于在场下的人,大部分在那个时候都还是处一级的年轻干部。

  处级放在外面确实级别不低,但因为部委几乎没有科室,实际上就是最基层的小部门负责人,知情范围相当有限。

  后来虽然级别上来了,但谁也不可能没事闲的跑到档案馆翻好几年前的故纸堆,所以也都没机会接触到这些内容。

  现在张东旭这么一说,大家竟然都有点听那种《xx秘史》的好奇感。

  八卦这种事情,没有人能拒绝的。

  甚至包括丁高恒。

  他在国防科工委当了十年主任,虽然扛着军衔,但其实对于本单位以外的事情并不很清楚。

  “我那时候正好在电子工业部工作,负责对接过一批白俄罗斯的来华专家,大概二十来个人,当时为了降低敏感程度,第一批引进的都是不涉及军工领域的人员,所以这件事在科工委知道的人可能不太多。”

  张东旭的经历说起来也是相当奇特,他曾经担任过电子工业总公司总经理,跟丁高恒算是平级,但因为这个时候电子工业部还没有撤销,导致两个单位的功能和定位完全重合,后来电子工业总公司被降级最后干脆摘牌,他这个总经理实在没地方去,就被放到科工委当副主任。

  也是出自这个原因,他很多时候会有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除了领导班子会议之外也不怎么主动发言,只不过这一次罕见地开了口:

  “92到93年陆续来国内的总共可能有个一百多人,但最后基本都没留下,当然也包括我对接的那些,后来我总结,一个是两边的文化差异还是比较大,短时间来华工作和长时间在华生活毕竟是两回事,不少人刚开始还能接受,时间长了就很难适应。”

首节 上一节 352/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