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6节

  杨奉畑此时就是一个想法:

  这人我要定了!

  他转过头用眼神咨询了一下另外三个人。

  全部都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小常同志,现在有一个国防重点项目交给杜院士的课题组,请问你是否有兴趣参与这一项目?”

  虽然从杜义山的描述以及刚刚和常浩南的接触来看,杨奉畑基本100%肯定后者会同意,但流程终归要走。

  “在伱做出决定之前,我们需要先进行一下说明,如果你选择参加这一项目,那么对后面的工作、出国和成果发表都会有一定的限制……”

  这些内容常浩南自然再清楚不过,毕竟他实际在华夏航空工业工作的时间其实并不比杨奉畑短。

  因此在对方说完之后,他几乎不假思索地选择同意,然后签署了一份知情文件。

  “那么,小常啊。”

  在常浩南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之后,杜义山离开座位,走到了他面前:

  “组织已经决定了,由你和小姚共同代表咱们课题组参与八三工程的研发!”

第55章 另请高明【求追读!】

  对于这个结果,常浩南在一开始看到杨奉畑的时候就已经基本预料到了。

  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他在一个月前做出的预期。

  相比于新舟60项目,八三工程的难度和重要性无疑都要高上很多。

  相应的,影响力和分量也大得多。

  而这也意味着他距离重生之初设定的目标——依靠系统带动整个华夏科研体系的效率更近了一步。

  至于姚梦娜也跟着一起也算是情理之中,她在三维数字化建模和控制律设计方面的能力很强,正是整个眼下航空工业最紧缺的人才。

  毕竟在原本的时间线上,华夏第一种完全实现数字化设计、发图和装配的飞机型号是歼轰7A,要等到三年后的1999年才会正式立项。

  梁卓平从旁边的公文包里掏出来了一份文件。

  “小常同志,这是一份关于项目保密情况的须知文件,你看完之后如果没有什么异议,就在最后一页签个字。”

  常浩南简单看了一下,发现跟他上一世博士毕业之后入职时候签署的那份内容差别不大,也就是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秘密不问、不在私人书信中涉及秘密、不用普通邮电传递秘密等等。

  只不过因为1996年这会,全国也只有京城、沪市、羊城等少数几个城市接通了互联网,有条件上网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所以后来作为重中之重的网络安全问题还没有被列入其中。

  另外就是一些成果发表的限制,如果有涉密内容,需要经过脱密,如果涉密过深以至于无法脱密,则可以撰写成国防报告。

  都是一些再正常不过的内容,常浩南翻到最后一页,果断签下了自己的大名,然后把签好字的文件交还给了梁卓平。

  “那么,常浩南同志,重新认识一下,我是八三工程的总设计师,代表整个项目团队欢迎你们加入。”

  杨奉畑的心情显然不错,站起身来跟常浩南握了握手:

  “现阶段,八三工程的测试工作还算顺利,需要你们来帮助完成的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把我们之前的那些纸质设计图进行数字化,以便于接下来的改进,以及设计定型之后与制造单位的对接,当然,我们会提供人手和伱们一起进行这项工作。”

  “第二么,是利用你在计算流体力学方面的知识,对下一步的试飞工作进行更准确的指导,加快试飞效率,我们现在有大量的飞行小时都被用在摸索试飞条件上,实际上造成了一定的浪费。至于更具体的项目细节,就得等你到了盛京再去了解了。”

  “感谢杨总师的信任,我一定竭尽全力。”

  常浩南虽然也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但毕竟早有心理准备,因此还是保持了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

  这个时候,杜义山又走上前来,拍着他的肩膀鼓励道:

  “小常啊,你很有前途,在601所那边好好干,八三工程是个很有前途的项目,也有足够广阔的空间来让你一展身手。”

  听到这样一句话,常浩南心中五味杂陈,只能回以微笑和点头。

  实际上,在1996年这会,正如刚才杨奉畑所说,八三工程的研发进度还是比较乐观的,01和03架原型机已经在阎良展开了密集试飞,刚刚下线的04号验证机也在进行工厂试飞,一切看上去都非常顺利。

  所以在杜义山看来,这个项目只要按部就班地进行下去,就不会出什么大乱子,哪怕最令人担心的WP14发动机进度不顺,也可以暂时先用WP13F型顶上,类似的情况过去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但作为重生者,常浩南当然清楚,在原来的时间线上,八三工程最终抱憾结束,并转为了技术储备。配套的WP14发动机也因此失去了装机型号,虽然并没有直接终止研发,但受到的重视程度一落千丈,没能完成取代WP13系列的使命。

  这其中的原因当然非常复杂,既有技术不足的影响,也有非技术因素的问题。

  比如1997年1月,刚才提到的那架04号全状态原型机转场到阎良时,降落跑道的尽头正在整修,因此挖出了一道沟,而塔台竟然对此并不知情,飞行员则因为当天能见度很差未能目视发现,最终导致飞机起落架折断,冲出跑道后撞到一棵树上完全损坏。

  随后赶制的05号原型机又在1999年因为发动机故障在空中起火坠毁,两年内损失两架原型机,再迭加04号机损毁造成的试飞进度缓慢等原因,最终导致了八三工程的下马。

  当然,这都是上一世发生的事情了。

  而这一次,常浩南有信心让这些遗憾不再出现。

  “小常同志,杜教授说的没错。”这次说话的是周司长:

  “八三工程对于你来说应该只是个开始,我们期待你能为我们华夏国防工业的进步发挥更大作用。”

  ……

  当天下午,蓉城611所中,坐在办公桌前的卢育英意气风发地拿起听筒,拨通了京航大学杜义山教授办公室的电话。

  就在昨天,包括611所、西北光学仪器厂、黎阳发动机公司在内的9家单位经过讨论之后,一致看好两种歼7F型号的外销前景,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摊十号工程的项目风险,因此决定共同筹集6500万元人民币支持新型号的研发工作。

  这相比他之前开会时所说的5000万经费多了足足30%。

  在眼下这个国防科研经费还并不充裕的年代,有了钱,就是有了底气。

  因此在跟书记林毅春商量一番过后,二人最终决定拨出100万元经费来向杜义山课题组提供一个下颌式进气道飞机总体设计的课题。

  实际上这个意思很明显就是让对方把常浩南派过来。

  “喂,哪位?”

  电话很快接通,那边传来了杜义山的声音。

  “老杜,是我,611所的型号总师卢育英。”

  这个年月全华夏一共也没几个型号总师,因此二人之间自然也是相互认识的。

  经过简单几句寒暄,卢育英直接进入了正题。

  他表示611所现在有一个自筹资金进行的项目,想要给对方的课题组一个总体设计方面的课题,需要让常浩南来611所共同参与项目,总经费是100万元人民币。

  当卢育英说完100万人民币这个数字时,他直接靠在了自己的办公椅上,心中想着杜义山听到这个数字之后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呃,老卢啊,实在抱歉,这个项目我们现在没办法接,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

第56章 前往盛京!

  卢育英懵了。

  他刚刚脑补了很多杜义山听到项目经费之后的反应,但唯独不包括这一种。

  “老杜,这……这可是100万经费的大项目,你确定就这么随随便便不要了?”

  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觉得自己刚刚是不是说错了数额。

  “也不是不要了,但你点名要常浩南参与,这个实在办不到啊。我们课题组还接了另外一个项目,他很快就要去盛京那边了。”杜义山用有些困扰的语气说道:

  “要不然这样,我们组还有一个博士在,我和他两个人去你那边帮帮忙?”

  “……”

  “不,不用了……”

  听到这句话的卢育英满心苦涩,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跟杜义山告别并挂断电话的。

  总之他的心中只有六个字。

  “明明是我先的……”

  一直坐在旁边的林毅春虽然是最早提出要想办法把常浩南搞来的人,但这个时候倒是比卢育英更看得开。

  看着后者挂断电话之后,他起身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没关系,这次没机会还有下次嘛,再说了,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就算他人在601所那边,咱们如果遇到了什么问题,也照样可以去找他咨询嘛,华夏航空工业终究算是一家人。”

  “唉……”卢育英还是觉得有些可惜:“如果能得到他的协助,我甚至有信心用半年左右就让原型机上天。”

  “这个……”

  林毅春犹豫片刻,还是说出了一句不知道算不算安慰的话:

  “其实伱也不用觉得太可惜,毕竟就算咱们真把常浩南给弄过来,原本……原本也是计划让他主要去十号工程那边帮忙的。”

  “???”

  卢育英突然感觉世界对他充满了恶意。

  ……

  另外一边。

  杨奉畑在开完会之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回了盛京,而常浩南和姚梦娜则还要留在学校办一些手续,因此需要多在京航大学留一天。

  第三天早上,杜义山亲自开车,把两个人送到了京城南苑机场。

  90年代的机场虽然已经有了安检流程,但整个过程都还比较草率,因此二人没过多长时间就带着行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走进了一架图154M客机的客舱里。

  这个年月除了像他们这样比较紧急的公务差旅之外,能坐得起飞机那得相当有钱才行,再加上京城到盛京不算是热门航线,因此一直到飞机已经开始滑行时,客舱都没有坐满。

  在经过短暂的滑跑之后,图154M以一个十分具有战斗民族特色的角度飞向了天空。

  坐在常浩南旁边的姚梦娜有些坐立难安,并且呼吸幅度也比平时大了不少,不知道是因为兴奋还是紧张。

  “师弟,你之前坐过飞机么?”

  或许是为了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姚梦娜转头向旁边的常浩南问道。

  “嗯……没坐过这种。”常浩南用了个有些模棱两可的回答。

  在重生之前,坐飞机对于他来说当然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但是乘坐图154M确实还是个相当新奇的体验。

  “虽然已经学了7年的飞行器设计,但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

  姚梦娜凑到舷窗旁边,看着下面因为飞机爬升而不断变小的建筑和道路:

  “从京城到盛京,我们要花多长时间来着?”

  “一个半小时左右吧……”

首节 上一节 36/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