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01节

  因此,本次航展,欧洲直升机公司还是只带来了销量最高的传统型号AS365N1。

  AS365M当然也没有完全被放弃,但是被延宕到了AS365N2定型之后,以新型号为基础继续发展。

  结果……

  他竟然提前在华夏这边,看到了海豚的武装改进型?

  勒梅尔做了两个深呼吸以平复心态,强迫自己不去关注旁边卡隆的眼神和表情,大步上前走到了那架直升机的宣传板前面。

  毕竟是新加坡航展,所以宣传材料全部都至少提供汉英双语。

  卡隆也紧跟着上来,调整角度准备把华夏的直升机、以及寒风中站在展板前面的勒梅尔纳入取景框。

  照片的名字就叫《AS365M直升机在巴黎》。

  不过勒梅尔倒是没注意身后的情况。

  他的目光飞速扫过面前的文字,找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直升机的使用逻辑跟固定翼飞机不同,像是飞行速度、升限等数值在多数情况下并不太重要。

  制约飞机功能的往往是最大起飞重量,以及可用悬停时间之类的数据。

  “发动机最大连续输出功率496kW,最大起飞用功率535kw,最大应急功率575kw……”

  动力方面的性能让勒梅尔看着相当眼熟。

  基本就是阿赫耶1D1的数据。

  华夏之前跟直升机一起配套引进的型号是阿赫耶1C和阿赫耶1C1。

  不过在有基础型号的情况下,大家的改进思路基本都是差不多的,所以最后分别搞出指标相近的改进型号也很正常……

  不知不觉间,勒梅尔心中对于华夏航空工业水平的认知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于独立搞出一种涡轴发动机的改进型这件事,似乎也没那么值得惊讶了……

  不过,作为前欧洲直升机公司的高级主管,勒梅尔却非常清楚,海豚这个直升机并不是换个更大功率的发动机就能解决问题——

  如果真那么简单的话,计划中的几个新型号早就已经搞出来了。

  目光掠过几个不太核心的性能数据,继续向下。

  “旋翼最大可用功率452kw*2……”

  “起飞功率最大持续时间5分钟……”

  勒梅尔的内心狠狠颤动了一下。

  就像汽车的轮端功率和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存在差距一样,直升机作为主要依赖轴功率的飞行器,其输出到旋翼端的功率也不可能是简单的两台涡轴发动机功率之和。

  而AS365直升机最令人诟病的一点在于,传动系统设计限制了功率输出。

  阿赫耶1C发动机的最大起飞功率有大约470kW,但受限于传动系统的限制,输出到旋翼端的功率就只剩下了390kW*2的水平。

  而如果贸然更换输出功率更高的发动机,反而会因为传动系统不匹配而导致旋翼可用功率下降。

  这也是当年AS365M被搁置起来的最主要原因。

  而现在,华夏人既然在展板上把这种细节都写得明明白白,显然并不是草率地怼上了两台新发动机了事。

  而是重新设计了至少是主减速器部分的传动机构。

  否则不会特地强调旋翼最大可用功率这回事。

  这东西一般都是在技术手册里面,跟功率输出包线放在一块的。

  属于内行人才会关注的数据。

  而大部分国家,尤其是小国,负责装备采购的人都并不内行……

  “但是这怎么可能的啊?”

  勒梅尔不由得有些怀疑人生。

  把米格21改成别人不认识的样子,虽然让人惊奇,但也还算合理。

  毕竟华夏从60年代就获得了部分米格21的技术资料,之前和之后也始终跟米格设计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且,苏联人不魔改米格21并不是因为改不出来,而是没有必要。

  米格25的初版原型机就是个大号米格21呢……

  但海豚直升机是另外一回事。

  法国人不魔改海豚,不是因为不想,而是真的因为做不到……

  脑子里面一片乱七八糟的勒梅尔甚至没有注意到,那架直升机在撤掉防雨布之后,又被几个人向后缓缓推了出去。

  直到卡隆记者走到旁边,他才注意到眼前这架叫做HC(Helicopter-China)9WY的直升机,已经在稍远处划好的停机坪上准备起飞了。

  卡隆举起手中的相机按动快门,而勒梅尔则继续低头看展板。

  同时已经做好了忍受直升机起飞时剧烈气流和嘈杂噪音的心理准备。

  然而,耳边的快门声却一直在不断响起,并未被直升机的噪音所遮盖。

  声音么,当然是有的。

  但总体上比较柔和。

  只有高频稳定的嗡嗡声,对于耳膜还是比较友好的。

  “他们怎么还不起飞?”

  “难道是出了什么问题?”

  在抬起头之前的一瞬间,勒梅尔内心某处阴暗的角落甚至开始期待这架直升机在航展上公然出丑。

  然而,下一秒。

  他看到那架直升机不仅已经起飞,甚至悬停在半空中,正朝着自己这个方向点头。

  “???”

  勒梅尔当然知道,这只是直升机飞行表演之前例行的致意环节。

  但此情此景之下……

  怎么都感觉像是挑衅。

  越想越气。

  “勒梅尔主席,我有个问题。”

  卡隆看着已经在天上开始快速横移机动的直升机,突然开口道:

  “他们把这种型号放到航展上来,显然是准备要出口。”

  “所以,我们当年签的合同里面,是连同出口许可一起授权给了他们么?”

第524章 总不能去求华夏人帮忙吧?

  这个问题,对于勒梅尔来说,完全是送命题。

  尤其是,他刚刚还在卡隆面前自吹自擂了一番当年经手对华直升机业务的事情。

  推都推不掉。

  勒梅尔突然想起了自己曾看过的一部英剧。

  其中的某一集里面,三位主角之一突然被翻出了30年前曾造成数百万英镑资产损失的旧账。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当然,十几年前跟华夏签合同的时候,其实也称不上什么犯错。

  最多算是疏忽。

  一方面,对方当时在贝尔直升机公司和欧洲直升机公司之间左右摇摆,如果不能给出一些诚意,那整个订单都有可能飞走。

  另一方面,华夏人给的确实太多了……

  总之,以80年代中期的视角而言,完全没理由把这样一笔巨大的订单拒之门外。

  当时的想法是,先占据市场份额,再通过后续提供的相关服务赚钱。

  这本来就是正常的商业逻辑。

  而且,就算转让了生产许可,对方还是需要从法国进口大量串装件,后续还可以细水长流。

  哪怕华夏真的只是做那一锤子买卖,也总比把客户推到竞争对手贝尔公司那边更好。

  出口许可,在当时只不过是跟着生产许可顺便谈下来的罢了。

  大概同一时期出口到华夏的皮尔斯蒂克柴油机也是这种思路。

  于是如今华夏国内一多半的柴油机动力船舶都用上了法国血统的动力。

  皮尔斯蒂克公司也已经通过出口相继增压设备等关键零部件赚的盆满钵满。

  怎么到了直升机这块,剧情就完全不一样了?

  华夏先是不再进口原装的传动系统和主旋翼,紧接着又停掉了发动机核心零组件的进口,再然后连阿赫耶1D1型号的技术引进都停了。

  这也就算了。

  现在,人家又带着改进型号跑过来砸场子了?

  勒梅尔连续张了几次嘴,但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他相信无论说出什么,经过记者的文字加工之后,都会变成自己绝对不愿意见报的内容。

  卡隆转过头,看向旁边的勒梅尔。

  表情中带着无声的话语——

  “勒梅尔先生,你也不想让当年负责对华直升机合作,导致今天法国航空业利益受损的事情被公众知道吧?”

  好在勒梅尔在这方面算是经验丰富。

  他知道,无论解释还是否认,都免不了落入对方早就预设好的陷阱。

  只有主动出击。

  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首节 上一节 401/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