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2节

  “常工程师,等会起飞之后,你一定注意脚尽量不要踩到方向舵,飞机面板上的东西也不要碰。”

  张九江在后座一边做着飞行前最后的检查一边嘱咐道:

  “等会起飞之后,我会尽量保证飞机的平稳,但咱们这毕竟是架小飞机,遇到气流的话还是会有些颠簸,如果你觉得哪里不舒服,一定要马上告诉我。”

  “没问题。”常浩南向后比了个手势,示意自己了解。

  话音刚落,旁边的03号原型机已经松开刹车缓缓开始滑行,并很快通过了常浩南的面前。

  跟他乘坐的歼教7相比,歼8-3确实是一架非常巨大的飞机。

  “你们这个新飞机,应该快要能装备部队了吧?”张九江看着缓缓远去的03号验证机背影,突然对常浩南问道。

  后者思索了一下,觉得八三工程遇到的那些坑自己应该都能解决。

  实际在原本的时间线里,如果不是那架倒霉的04号原型机因为完全非技术的原因损毁,即便WP14的可靠性并不乐观,歼8-3最后也可能以类似歼8F的技术状态定型服役。

  “应该吧,目前的进度还不错。”

  “那可太好了,我们现在做梦都想要更多的先进战机。”

  听到常浩南的回答之后,张九江的语气明显轻快了不少:

  “可惜现在歼8B和苏27的数量都太少了。”

  对于航空工业系统和空军内部的人来说,这些当然算不上什么秘密。

  “歼8B到现在还能算先进战机?”常浩南哑然失笑道。

  “唉,伱是不知道我们这些飞歼6和歼7的有多羡慕那些歼8部队。”张九江说着也把氧气面罩戴在了脸上:“他们至少每次都能飞上一两个小时,我们呢,有时候动作大一点,半个小时就得返航了。”

  常浩南很想告诉对方再过几年应该就会有一大批重型战斗机服役,但现在说出这种话显然还不合适,所以机舱里的气氛一时间沉寂了下来。

  好在这个时候前面的03号原型机已经起飞,塔台方面通知张九江也可以准备进入跑道了。

  随着周围的几辆辅助车辆先后撤离,张九江缓缓推动节流阀,让发动机的转速保持在大约一半的位置上,然后松开了刹车。

  前座的常浩南只听到涡喷发动机的轰鸣声逐渐增加,然后飞机在一阵突如其来的推背感中开始滑行。

  虽然上辈子坐飞机的次数不少,但他还是第一次获得如此开阔的视野。

  新鲜感多少还是有一些的。

  不过很快,随着飞机开始加速滑跑准备起飞,常浩南只感觉仿佛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把自己整个人压在座椅靠背上,让他连呼吸都觉得有些困难。

  歼教7的起飞速度很高,因此滑跑阶段持续了一段比较长的时间。

  不过说到底只是架轻型飞机,到最后离地起飞的时候还是非常轻盈的。

  “常工程师,身体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头晕或者胃痛之类的症状?”

  张九江看着前面常浩南一直保持着一动不动的姿态,有些担心地询问道。

  “没关系,我感觉很好,只是第一次以这个角度上天,感觉有点……新奇。”

  很快,歼教7在一万一千米的高度突破了音速,刚刚在高亚音速时候的振动瞬间消失,飞机也变得平稳下来。

  “注意后视镜,原型机在比我们稍低的位置。”张九江提醒道。

  常浩南举起挂在身上的照相机对准右侧,时刻准备按下快门。

  张九江不愧是全军最好的飞行教官之一,对速度和位置的把控炉火纯青。

  在他的操纵下,两架飞机之间的相对速度只有大概10公里每小时左右,歼教7甚至还做了一个平稳而缓慢的桶滚机动,给常浩南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拍摄机会。

  ……

  半小时后,两架飞机平稳落地,常浩南下到地面,把手中的照相机交给了早已经等在停机坪旁边的杨奉畑。

  照片被迅速导入到旁边的电脑里,准备跟常浩南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不来亲眼见证一下么?”杨奉畑看着靠在登机梯旁边一脸淡定的常浩南。

  常浩南听罢露出了一个自信的笑容:

  “不用了,我在天上看到03号原型机的时候,就已经知道结果了。”

  一直等到对方转过身,他才赶紧伸出手揉了揉自己有点发软的大腿后侧——

  之前在飞机上的时候还没感觉,刚才一下到地面上,两条腿都有些发软,差点没站住当众出丑。

  毕竟第一次坐战斗机上天就体验超音速飞行,着实有些过于刺激了。

  而就在常浩南终于勉强恢复了对双腿的控制,准备试着站直身子的时候,不远处围在电脑旁边的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了一阵欢呼。

  “对上了!完全对上了!”

  常浩南的模拟分析结果,跟照片由一条条红色细毛线表现出的真实流场分布,几乎完全一致!

第65章 上架感言

  明天中午12点,这本书就正式上架了。

  非常感谢各位读者大大的支持,才让这本书一路走到这里。

  尤其是能从三轮推直接跳升三江,确实也出乎我自己的预料。

  众所周知,首订就是一本书的命根子,关系到后续的一系列上架后推荐。

  所以希望各位读者大大都能赏光给个首订,至少不要让成绩太难看。

  至于更新问题,上架当天5章日万保底,如果首订能破2500那第二天就继续日万

  在此基础上首订每多500就加一天日万。

  打赏的话,舵主加一更,掌门加3更,盟主加5更。

  再高的打赏咱也没见过,咱也不敢说,不然显得过于缺少自知之明。

  大家也知道,学霸文并不好写,我每天为了写书看的论文跟我为了工作看的论文数量几乎五五开,所以日常应该还是以4000到6000字为主。

  多的也不说了,求订阅,求打赏,求票票!

  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熬夜爆肝的动力!

第66章 解决方案【求首订!!!】()

  第66章 解决方案【求首订!!!】(15)

  确定常浩南的模拟方法精度没有问题之后,剩下的工作就是再进行几次试飞,以获取副翼反效发生时飞机的详细数据了。

  在试飞团队的努力下,03和04两架原型机轮流起飞,仅仅用了五天时间就完成了全部的试飞工作。

  最终证明,常浩南的计算完全正确,带弹状态下的飞机在空速和仰角达到一定数值时,就会出现副翼反转现象。

  实际上,即便将挂载调整为更接近实战状态的两枚阿斯派德加两枚霹雳8,这种情况依然无法避免,只是会出现得更晚一些。

  随着试飞工作的结束,常浩南的系统状态也发生了变化。

  【科研点数:85

  理论水平:LV2(0/10000)

  工程经验:LV1(70/1000)

  管理能力:LV0(65/100)

  综合能力:LV1

  正在进展的项目:0

  可以开展的项目:1】

  相比之前增加了10点科研点数,以及高达50点的管理经验。

  也算是不错的收获了。

  ……

  拿到完整试飞数据的当天下午。

  还是那个会议室,还是上次的那些人。

  只是由于常浩南异常支棱的表现,今天他和姚梦娜林示宽三个人被直接请到了会议桌前面靠近杨奉畑的位置。

  这一次,会场中的气氛变得凝重了很多——

  在不到两倍音速的情况下就出现副翼反效现象,而且副翼反效发生时对应的偏转角只有10°。

  相当于对应的滚转率只有不到30°每秒,做一个普普通通的90°滚转脱离动作都需要3秒钟时间。

  这对于一种主打高空高速能力的截击机来说完全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所有人从一开始就排除了通过飞控限制飞行性能的答案。

  必须得对机翼进行修改。

  在1996年这会,人们对于公共场合吸烟这种事并没有那么避讳,所以在大家进入会议室之后没多长时间,整个屋子里就进入了烟雾缭绕的状态。

  常浩南非常讨厌烟味,因此稍稍挪到了更靠近窗户的位置。

  第一个发言的当然还是杨奉畑:

  “大家也不要感到气馁,问题既然存在,那就是尽早发现更好,越早,咱们耽搁的进度就越少,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这是小常同志和小姚同志加入八三工程项目组之后,给咱们送上的一份大礼。”

  在片刻的沉默之后,不知道谁第一个带头鼓起掌来。

  紧接着便是掌声雷动。

  这一句话,既夸奖了一番常浩南和姚梦娜,又提振了整个项目组的士气。

  等到掌声逐渐平息后,杨奉畑才继续说道:

  “为了尽量不耽误八三工程的试飞进度,我决定先让03号原型机按照之前的计划,下个月初转场到阎良,先进行不涉及带弹项目的试飞,而04号验证机留在112厂,准备进行改装。”

  “考虑到这样一来,03号机已经不能算作全状态验证机,因此等到机翼问题解决之后,再利用备份零件制造一架05号验证机,与04号一起进行全状态验证飞行。”

  “这样,我们就可以有相对比较充裕的时间对机翼进行改进了。”

  几分钟之后,坐在杨奉畑左手边第一个的副总设计师柳明终于开了口。

  “同志们,根据这几天试飞拿到的数据,出现副翼反效的原因不算复杂,还是老生常谈的附面层堆积问题。”

  “最简单的解决办法,还是在机翼上横向流动最剧烈的位置增加一对翼刀。”

首节 上一节 42/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