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37节

  但对方却不依不饶地想要继续讲……

  “说起来,你们这架飞机很安静嘛,我们这样正常讲话都听得到。”

  忍无可忍的马杰决定换个话题,以免自己血压爆炸:

  “我之前坐过陆军航空兵的直5,坐完之后觉得耳朵都在疼……”

  “年初才接装的新机,跟几十年前的老型号自然不一样。”

  两个飞行员果然不再继续讲刚刚的事情经过了,转而聊起了自己的新装备:

  “说起来,这次能这么快把那艘潜艇抓出来,还是多亏了新机的航程足够远,比之前进口的法国原装货都好。”

  “另外声音也小,声呐不会被旋翼的中低频噪声干扰。”

  “我听说固定翼航空兵那边这两年也没少接新飞机,据说去年6月末的时候,南海舰队航空兵还对英国人搞了一次模拟突袭。”

  “我也听过,好像说是长途奔袭一千多公里,还经过一次空中加油,最后还有个胆子大的,把副油箱丢到别人舰队中间,打了几个水漂……”

  在筑堤行动胜利结束之后,本来是准备对参与人员在军内进行通报嘉奖的。

  但这件事后来牵扯太多,甚至最终导致唐宁街那边换上了对华相对友好的新首相,一上任就递来了不少橄榄枝。

  所以最后两边决定一起把这件事捂住。

  不过,纸包不住火,对外保密还算可能,但是同在海军航空兵系统内,多少也都听过一些风声。

  毕竟海航25团和特种机团去年年末一次就破格晋衔和提干了将近三位数,任谁都能猜到里面有事。

  “对了艇长同志。”

  副驾驶又回过头,看向后面坐着的马杰:

  “我看这两年,好像各个军兵种换装速度都起来了。”

  “你们潜艇部队,有没有换新装备的意思啊?”

  “……”

  后者深吸一口气。

  TMD,拳头硬了。

  ……

  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当晚返航之后被汇报到了高层。

  连同那个被俘获的无人潜航器,也一并被送到了京城的研究机构。

  没过两天,正在盛京亲自监督涡扇10设计工作的常浩南就接到了来自丁高恒的内线电话。

  “小常,你之前跟我说的,需要原装军用GPS卫星定位模块的事情,现在已经有着落了。”

  开门见山的一句话,让脑子里还全都是叶片外形和流动分离参数的常浩南一愣。

  “这么快?”

  虽然GPS导航模块作为一个仅接受而不发送信号的设备管控并不算很严格,但那高低也是美军以及美军核心盟友才能用上精捕获的P码。

  在2001年之前,绝对不算什么大路货。

  要知道,距离他跟丁高恒说这件事,也就过了一个多月而已。

  这个效率,未免也有些太快了。

  “更详细的部分,等你有时间从盛京回来了再细聊,总之我们从海上自卫队手里搞到了一个美国生产的无人潜航器,拆解之后发现上面有两套完整的军用导航模块,正好符合你的要求。”

  常浩南这边飞速盘算了一下自己后面的工作安排:

  “我自己的话……现在涡扇10的开发正好在一个阶段性的攻关难点上,大概要下周才能回去。”

  “不过,现在负责那个GSP干扰设备开发的是我们火炬集团的徐洋同志,可以先让她去对接一下,尽快把设备样机给搞出来,测试一下实际效果!”

第563章 涡扇的潜力

  第563章 涡扇10的潜力

  GPS干扰设备的第一台样机,其实已经在电子14所那边开始试制了。

  只不过,在手头没有军用GPS导航模块的情况下,目前只能对粗捕获的C/A码进行逆向识别。

  但问题在于,C/A码本身就是完全公开的东西,根本用不着常浩南和徐洋开发出的那套复杂算法做转发式干扰。

  直接用生成式干扰的效果也很好,而且成本还更低,因为不需要实时转译,只要提前生成好等需要的时候再发出去就行了。

  所以样机只做到了最后一步,就没再继续下去

  现在总算是能完成最后一个步骤了。

  而且,因为是一次拿到了两套,所以甚至还能留出一套来进行干扰效果测试。

  不得不说运气绝佳。

  不过,现在徐洋那边还没有保密专线,这次的事情又涉及到不方便在公开线路中说的内容,所以常浩南只好委托丁高恒把事情的原委给通知过去。

  实际上,他也非常好奇,到底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场面下,我们才能经由海上自卫队的手,搞到一个美国生产的无人潜航器。

  不过这种事情的敏感程度恐怕更高,哪怕在保密专线里面都没办法直说,只好暂时压下内心蠢蠢欲动的八卦欲望了。

  眼下还是盛京这边的事情更重要些。

  上个月末,也就是常浩南忙着成立火炬-C.B.法拉利合资公司的事情那段时间,黎明公司也在俄方技术人员和技术资料的帮助下,成功建设了一条完整的多弧离子镀生产线。

  这也是华夏第一条全流程都在国内完成的气相沉积镀膜产线。

  根据供货协议,后续的其它设备和生产线,将采用类似歼11的方式,逐步提高国产化率,并最终在国内实现完全生产。

  而现在,常浩南就站在一台对于他来说颇为熟悉的离子镀设备附近,等待着第一个正式按照量产标准下线的工件完成检测。

  他的身后,则站着包括俄方进出口公司代表,以及国内其它几家重点军工企业派来考察的技术人员。

  在3月的大会结束之后,军工系统五大总公司的集团化改革也正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甚至相对比较容易拆分的核工业和兵器工业总公司都已经开始了转改过程。

  在这种节骨眼上,新成立的几个集团公司自然都希望能多拿到一点有说服力的技术,把这开门第一炮给打好。

  毕竟,集团化改革是最上面推下来的任务,要是改完第一年的经营情况就拉胯……

  万一被当做是阳奉阴违,暗中表达对大政方针的不满,那可就彻底完蛋了。

  而被常浩南做主换过来的这套多弧离子镀技术,刚好是一个能极其短平快地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的东西。

  没等多长时间,就有一个穿着工装的年轻小伙从车间外面一路小跑进来。

  手里还拿着几张纸和一个金光闪闪的零部件——

  那是一个完成氮化钛镀膜的涡轮叶片。

  涡喷14上面的。

  用来对氮化钛镀膜的性能进行实际生产检测。

  之所以没用涡扇9,是因为这个镀膜实在有点贵,无论涡喷14还是涡扇9的量产型都有点上不起,所以就直接从同车间拿了个最近生产出来的工件去做了。

  “常总,结果已经出来了,这是检测报告,还有样品。”

  气喘吁吁的测试工程师说着把两样东西一起交到常浩南手中。

  因为是正式且完整的检测,因此报告上面的内容很多。

  常浩南直接用最快的速度翻到了重点部分:

  “膜层厚度均匀……”

  “覆盖率100%……”

  “膜层结合力175N……”

  “等等……”

  这个数字直接让常浩南双眼瞪大:

  “我艹,175N?”

  他瞬间想起来了自己上辈子用过的那台STANKIN-NBC-1多功能镀膜系统。

  标称和实测的膜层结合力都是100N出头。

  当时感觉效果已经很好了。

  现在看来……

  原来你们还TM藏了点是吧?

  站在后面的俄方进出口公司代表谢尔盖·沃龙佐夫从大概十年前就开始跟华夏打交道,也因此在苏霍伊公司牵头成立了这个专门负责面对国际市场的联合公司之后,顺势成为了对华业务的高级专员之一。

  他当然是会说中文的,不过“我艹”二字中所蕴含的千万种含义,一个外国人确实很难在短时间内参透。

  沃龙佐夫还以为是数据出了什么问题,赶紧凑上来看了几眼:

  “常先生,这些数据都是正常的,175N的结合力对于镀膜来说已经是非常非常牢固了,现在普通的镀膜手段最高也只能做到50-60N而已,我们的技术是三倍还有余……”

  常浩南压下心中奔腾的羊驼,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

  毕竟是上辈子的事情,他也不可能真拿出来说事。

  何况人家技术手册里写的也是100N没错。

  只能说是在度过了最艰难的阶段之后,谁也不会轻易把看家技术拿出来随便卖钱。

  所以还是得趁现在多捞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回来。

  ……

  常浩南把样品和报告递给身后的另外几人轮流观看,同时收拢了刚才有些放飞的思绪。

  毫无疑问,镀膜性能是符合热端零部件要求的。

  一般的氮化钛镀膜只能承受大概500-700℃的工作温度,但眼前这个恐怖的结合力,稳定在1600-1700℃的问题都不太大。

  这样的话,涡扇10的涡轮前温度标定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达到1500-1600℃这些三代半发动机的水平。

  要知道,涡扇10的总体结构设计本就很接近4代发动机,之所以性能标定还是按照3代来,就是因为其他方面的技术实在跟不上。

  现在有了这样一个意外之喜,自然可以更进一步地榨取核心机的潜力。

  “沃龙佐夫先生,我们对这套设备的性能,以及投产进度都很满意,如果贵方那边也没什么问题的话,我想,合作第一阶段的备忘录,应该就可以签署了吧?”

首节 上一节 437/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