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59节

  他的声音盖过隆隆的压缩机声,传到众人的耳朵里。

  马立平一脸惊讶地转过头看向常浩南。

  虽然从逻辑上说,他也知道自己这些研究人员在具体生产当中发挥不出什么作用。

  但很少有人能在自己重大科研成果落地的时候保持真正的心态稳定。

  都是恨不得能亲眼盯着全过程的。

  这么一看,对方确实对这个工艺……相当放心。

  马立平过去一直在非军工体系的辽省大学任教,才加入黎明集团不久,更是第一次跟常浩南直接打交道。

  虽然试生产是否真能一次成功还没尘埃落定,但就凭后者这份大事当前镇定自若的心态,也让他在内心中直呼一声佩服。

  ……

  虽说经过常浩南改进之后的工艺可以“高效”生产涡轮叶片,但那是相比于过去来说的。

  定向凝固法,说来高大上,但本质上还是精密铸造。

  而只要是精密铸造,就是个慢工出细活的事情。

  就说那凝固过程的叶片抽拉速度,都是拿毫米每分钟作为单位的。

  光是这道工序,就得持续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因此,等到整个生产流程全部走完,已经是这天下午的时候了。

  常浩南一行人提前回到生产车间,见证了生产完成的涡轮叶片从定向凝固炉里面被取出,然后进行清洗了冷却的全过程。

  最终,在等了大约半个小时之后,一组产品终于被工段长分别交到了众人手中——

  一般来说,为了保证效率,涡轮叶片并不是每次制造一个,而是一组,一般是4-6个。

  即便是试生产也一样。

  因为后续的检测中有很多破坏性项目,需要多准备一些样品出来。

  从表面上看,这些叶片显得有些其貌不扬,甚至灰蒙蒙的,并不像一般人想象中高精尖产品的样子。

  但对于在场的内行人,却能看出来,这些产品至少没有缩孔、雀斑、条纹晶之类能够被肉眼一眼看出来的缺陷。

  相比于之前那些能直接进教材的废品典范,已经好到不知哪里去了。

  当然,晶体层面更加细节的部分,还需要用设备进行进一步检测。

  “快,送到检测中心做全面检测,尤其是合金形貌和元素组成,尽快出结果。”

  马立平回过头,把样品交给身后的一名助手。

  原本,黎明厂对于这类检测,一般都要送到外面去进行,就像是两年以前常浩南要做的那样。

  但在精密铸造中心建立起来之后,他们斥巨资购买了一批设备,大大减少了等待检测结果的时间。

  很快,经过复印之后的几份X射线探测和电镜检测结果就被送了回来。

  马立平几乎是把报告抢到了手里,对准不远处的灯光,摘掉眼镜之后凑到近处仔细查看起来。

  “横截面树枝状结构、十字花瓣形貌…………”

  “一次枝晶沿竖直方向生长,间距373μm,二次枝晶臂平行分布,间距为80μm……”

  “枝晶干平均尺寸450 nm,枝晶间670 nm……”

  随着报告越来越往后翻,他的表情也从紧张变为轻松,最终变为狂喜。

  然而,就在他翻到测试报告的最后一页,已经准备开香槟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却突然凝固住了。

  “铝元素纵向偏析系数0.82、钴元素纵向偏析系数2.60、铼元素12.28、钨元素32.21……”

  “γ/γ′共晶相含量13.6%……”

  马立平满脸发懵的表情抬起头,看向旁边的常浩南:

  “常总,这……这共晶相含量是不是有些太高了……”

  “而且……而且虽然杂质元素的总体含量很少,但分布却不均匀,影响性能的铼和钨元素几乎全部集中在叶片根部,对于工作稳定性很不利啊……”

  其实,最一开始听常浩南说能一次成功的时候,马立平甚至是有点想要看对方吃瘪的心态的。

  但现在,真正看到这个结果的时候,他却又感觉完全不能接受。

  明明前面的检测数据都很好,怎么偏偏到最后这块出问题?

  九十九拜都拜了,最后一哆嗦没哆嗦明白,这才是最让人懊恼的。

  然而,不远处的常浩南却半点看不出着急,正低头拿着另外一份资料写写算算……

  “常总?”

  “马主任,你太着急了……”

  过了一会之后,常浩南重新抬起头,把手中那份之前未曾拿出来过的资料递给马立平:

  “我们这是试生产,每个工序后面都要进行一次检测。”

  “后面还有一个热处理没有完成,现在的叶片还只是个半成品,自然不可能哪哪都完美。”

  被这么一说,马立平才意识到自己糗大了。

  不是最后一哆嗦没哆嗦明白,而是人家根本还没开始哆嗦……

  他当然不是不知道叶片成型之后还可能有后续的处理工艺,但刚才或许是过于紧张,脑子一片混乱。

  相比于主持工艺设计的常浩南,他似乎更加关心则乱一些……

  想到这里,马立平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然后低头看向常浩南刚给过来的资料。

  这是一份密密麻麻,写了好几页的表格。

  他很快看出,这是一份热处理工艺的参数表。

  而每一种工艺所对应的,正是半成品所存在的不同缺陷。

  也就是说,常浩南竟然已经提前把可能的检测结果给预测出来,并针对性地做出了不同的热处理方案。

  现在只需要按表选择就可以!

  在这一瞬间,马立平突然觉得……

  就这样吧。

  他之前就一直好奇,常浩南准备怎么应对晶体铸造过程中由于设备和环境波动所导致的产品差异。

  结果,人家直接给全算出来了……

  与此同时,常浩南已经把选择出来的热处理参数交给了一直等在旁边的工段长:

  “刚才选工艺的过程你应该已经看过了,以后照着我的方法做就行,去处理吧!”

  后面的等待过程,相比于之前,反而显得有些无聊了。

  常浩南的准备已经做到这个离谱的程度,众人哪怕刚刚还对试生产的最终结果有点担忧,现在也基本都把心态给稳住了。

  不出意外地,当经过热处理之后的最终样品检测结果再次被送过来时,元素偏析情况和共晶组织都已经得到了极大缓解,γ′相的含量几乎比之前提高了三分之一。

  换句话说,几乎就是一块完美的DD8材料单晶!

  “涡轮叶片,这就算是……造出来了?”

  刚刚一直没怎么开过口的何明只觉得这世界好像有点不现实。

  常浩南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把手里的叶片重新放回盒子里面,然后转过身:

  “好了,既然这块难题已经攻克,那么燃烧室和涡轮两个子系统的生产,也应该提上议事日程了!”

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

  解决掉单晶涡轮叶片生产这么个拦路的关键技术问题之后,涡扇10也就进入了部件级生产和测试的流程。

  这又是一个常浩南可以相对放手的阶段。

  毕竟,黎明厂这边能力还是有一些的,不需要他亲自下场打螺丝。

  至于测试……

  部件级测试,常浩南还是比较有信心一遍过的。

  而且就算有些小问题,整个团队已经跟着他干了小一年功夫了,不至于事事都得他手把手地教。

  至于模锻压机那边……

  毕竟虽然都是铸造这个大类下面的,但是定向凝固法造单晶跟他们的大型铸件铸造之间还是有那么亿点点差别。

  最多就是在处理缩孔缩松这块可以相互借鉴一些经验。

  所以,负责生产活动梁的几名工程师实际上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回去优化自己那边的工艺参数了。

  毕竟,项目时间表是要在1999年10月前让设备投入试生产。

  而对于一台光是自重就已经超过两万吨的庞然大物来说,单单把各个子系统从产地运到江城再安装起来,少说也得花上个半年左右功夫,再算上后面的设备调试,真正留给他们生产的时间其实已经不是很充裕了。

  于是,常浩南决定,趁着这段好不容易才从两个项目中间挤出来空档期,给自己稍微放个假。

  顺便北上去长春的空军航校,看一眼正在那边读书的常佳瑶。

  不过,到了他现在这个位置,哪怕个人生活的一举一动,也已经没办法像是过去那样随心所欲了。

  如果只是在京城,或者科工委系统内的这些单位之间活动自然无所谓,但要是想去其它地方,就得先打个报告。

  倒也不涉及什么批准之类的问题。

  主要是,得让组织知道你在哪。

  万一出现什么情况,也好随时做出应对。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重要性和话语权在逐渐提高的同时,难免需要付出少许自由方面的代价。

  常浩南如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眼下还没有“战略科学家”这个提法,但他实际发挥出来的功能却已经差不多了。

  包括平时的安保,虽然有朱雅丹在,足够应付一些普通的意外事件,但在这个社会治安很难让人放心的年头,还是经常需要丁高恒亲自过问和安排。

  上一个有这种待遇的,还是那位钱老先生。

首节 上一节 459/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