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5节

  常浩南一句话就让张漫的笑容凝固在了脸上。

  “还记得我刚才说的么,要立足现有成熟技术,这个放大版的方案虽然看上去外形变化不大,但如果落实到制造上,整个机体都要变化,而且还需要更强的航空发动机,这不符合我们的原则。”

  旁边的周书万脸色终于稍微好看了些许,他对于自己的想法被否定不太在意,只是担心常浩南真的误会他的意思。

  “我们毕竟也算是受过一些专业训练了,看到一张设计图的时候不能像新生时候那样只凭直觉去看外形,应该能想到更深层次的一些东西。”常浩南说到这里,抬头看了对面的张漫一眼。

  “嗐,我能看出什么深层次的东西,你们也不是不知道,我除了英语之外的专业课都没有过80分的,技术上的事就听南神的好了,张漫你那还有没有别的方案了?”

  吴懿范一句话恰到好处地缓和了局面,既给了张漫一个台阶下,也避免了她和常浩南之间弄得太僵。

  在被常浩南稍稍敲打了一番之后,张漫很快恢复了最开始明媚灿烂的表情,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但也没有再搞什么小动作,只是又抽出了最后一份资料。

  实际上,跟前面两份真正的资料比起来,这次张漫拿出来的只不过是两张照片而已。

  “这里还有一种,是米格设计局的一种技术验证机,叫做Ye8,并没有什么详细的资料,从照片上看是把机头进气直接改成了机腹进气,还增加了一对前翼……”

  张漫还没说完,常浩南就直接拿起了其中一张照片端详起来。

  Ye8这架飞机本身相比米格21的改动更大,还涉及三翼面操控的问题,同样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设计,但桌上的图片却帮助他回忆起了一种歼7的冷门改进型——歼7FS。

  一种把歼7的机头进气道改为下颌进气道,但机体其余部分,尤其是后机身维持原样不变的改进型设计。

  由于这个项目完全属于611所自筹资金,并无启动用户,加上当年对于下颌进气道的研究不够深入,因此只造出一架原型机用于试飞测试之后就没了下文。

  不过常浩南知道,这个改进型的潜力其实是不小的。

  更重要的是,对于下颌式进气道的研究本身意义非凡。

  因为未来的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也有用到类似结构但更高级的进气道。

  常浩南重生之前在29基地就是准备要测试一个采用下颌式三维内转进气道的高超声速导弹设计。

  按照时间线,1996年的时候这个改型应该还没出来,甚至可能还没开始。

  “对歼7飞机的进气道设计进行改进,以使其能够适应更大尺寸的雷达,并保证飞行性能至少不弱于原型号。

  具体思路为把机头进气道改为双模块下颌式进气道,腾出机头空间留给雷达罩,同时雷达罩可以作为圆锥前体,与进气道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对来流的一级压缩,为方向朝下的外压缩方式。

  进气道实现对气流的二级压缩,为方向朝两侧、朝上的内压缩方式,机体的其余部分维持原状不变。”

  随着常浩南的思路在脑海中不断完善,系统也随之给出了新的提示:

  【完善项目消耗科技点数:8点,直接给出项目结果消耗点数:80点,是否确认开展歼7飞机进气道改进项目?】

  “确认!”

  几乎和昨天的时候一样,在常浩南确认项目之后的一瞬间,海量的信息几乎是以烙印的方式出现在他的记忆中,很多知识他虽然已经很多年都没有接触过,但却如同已经用过千百遍一般熟练。

  也就是说,系统不仅可以给出完成一个项目的具体步骤,甚至还能够同时提高常浩南的相关能力。

  而这种能力并不会随着项目完成而消失,比如昨天他获得的熟练操作这个年代流体力学仿真软件和用Fortran语言直接写程序解偏微分方程组的能力仍然存在。

  只不过要想实现像昨天那样效率逆天的非人操作的话,还是得依托系统对于正在进行的项目所提供的buff才行。

  “浩南你准备选这个?”周书万也拿过另外一张照片看了看:“但这个三翼面的设计改动不是更大么?”

  “不,只是思路和这个差不多而已。”常浩南摇摇头

  “Ye8的方案进气道设计在机腹,导致整个机体结构都发生了大变化,我们可以把进气道提前到机头下方几乎齐平的位置,设计一个下颌式进气道。”

  常浩南拿过纸笔画了个简图,同时用尽量简单通俗的方式说出了自己的设计思路。

  “这样可以保证跟原设计接近的进气道长度,机体1Г横截面之后的部分就不用做改动了,并且我们可以把雷达罩也作为进气机构的一部分进行总体设计,由圆锥形的雷达罩对气体进行预压缩,提高总体的进气性能”

  之所以要费这些口舌,自然不是常浩南好为人师的属性发作,而是根据系统所提供的设计方式,首先需要人为确定一个锥形前体的半锥角,随后才能计算出对应进气道设计的最优解。

  换句话说不同半锥角下设计出来的进气道/圆锥前体组合是大不一样的。

  然而常浩南并不知道到底多少半锥角对应的设计方案装在歼7身上之后效果最好。

  在设计领域,选定初始值这种事很大程度上就是看经验,但常浩南重生前作为一个军工螺丝钉,并没有主抓一个型号总体设计的经验……

  所以他接下来需要做出几个不同的方案,分别模拟它们与歼7的机体组合之后的性能,再从中摸索出规律,最后找到性能最好的选择。

  这个过程的工作量很大,但很多内容其实是没什么创新性的重复劳动,所以完全可以交给另外三个人来完成,常浩南自己则集中精力负责最关键的部分。

  一来这样可以提高效率,二来这也符合他关于系统未来用法的设想,就当是一个预演了。

  “这样下来工作量确实小很多,而且很多零件甚至还能跟原型号通用。”

  周书万把拳头锤在另一只手的手掌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那浩南伱来说后面怎么做吧,我们都听你指挥!”

  感谢【问道jung】的1000起点币

  感谢【同乐可怜】的500起点币和1张月票

  感谢【fhtvbn】的2张月票

第8章 全新的设计方法!【跪求追读】

  就在这个时候,教室的门被推开,又有四个人从外面走了进来。

  这一栋教学楼都是他们整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共用的,因此教室里出现其它同学并不奇怪,如果到了期末之前,甚至可能同时有二三十人在一间教室里面,所以正在聚精会神研究方案的四个人完全没有在意。

  “浩南?”刚进来的四个人中为首的一个正是常浩南的上铺黄志强,自然是一眼就认出了前者:“你们也在这里做课程设计?”

  实际上,黄志强是特地找到这里来的。

  自从今年三月份这个学期开始以来,常浩南便一直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想要设计一架战斗机的事情更是寝室的人差不多都知道。

  只不过对于黄志强来说,那种状态下的常浩南并不值得担心,他很清楚对方的上限在哪,人的能力并不会因为愤怒就获得提升。

  并且他也不觉得那件事有什么值得愤怒的。

  然而今天早上常浩南一反常态举重若轻的样子却让他隐隐觉得有些不安,于是决定来“侦察”一下前者到底做到了何种程度。

  “是啊,老刘的课嘛,马虎不得啊……”常浩南并没有抬头,而是继续在纸上画着进气道和机头部分的草图,准备给另外三个人讲一下他们需要做的事情。

  航空器设计这门课除了有着仅次于毕业设计的10个学分,会极大地影响平均绩点之外,在最后课程设计的答辩环节中,刘洪波还会请来学院里面的不少大佬作为评委。

  而这些人往往也是当年进行免试研究生录取面试时候的评委。

  两件事之间相隔一般只有一个月左右。

  所以但凡有志于深造的学生,对这门课都必须投入十二分的精力才行。

  刚进来的四个人把带着的工具和书本放在不远处的一张桌子上,然后为首的黄志强朝着常浩南这边缓缓走了过来:“话说你们进行到哪一步了?”

  “刚选定设计方案,早着呢。”

  常浩南还是没有抬头。

  他对于黄志强这个人实在没什么印象,并且也根本没把对方太当回事。

  接下来要说的东西都只是设计工作中的一些前置部分而已,因此也不在乎被别人听去。

  而且能不能听懂还是一说呢!

  倒是张漫对于不断接近的黄志强警惕性很高,直接不动声色地往旁边迈了一步,把后者挡在了距离桌子几步开外的地方。

  黄志强尝试了几次,由于桌椅间的过道实在狭窄,最终还是没能越过阻拦。

  “切……”

  虽然没办法再往前一步,但是身材娇小的张漫并不能挡住他的视线,黄志强很轻易地看到了桌子上放着的两张黑白照片,以及常浩南正在手绘的那副草图,于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准备要通过照片进行复刻设计。

  这顿时又让他放心下来,摇摇头转身离开了。

  “大废物果然只能教出小废物,最后还是得照着苏联人抄,再说飞行器设计又不是素描,对着两张照片能设计出个什么东西?”

  黄志强内心暗想道,并且感叹自己刚刚有些过于杞人忧天了。

  此时的常浩南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在别人心里被骂了一遍,他已经画完了两副示意图,又拿过来一张纸准备在上面列步骤。

  另外三个人也赶紧掏出笔记本和笔准备记录。

  他们可是还记得昨天那个博士二年级的、导师是院士本人的学姐在常浩南面前乖巧记笔记的样子。

  “大概过程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是对进气道和前机身进行一体化设计,所以我会先选出五个不同的设计初始值,也就是圆锥前体,或者说雷达罩的半锥角。”常浩南指了指草图上雷达罩的尖端,并在上面标了个α的符号:“你们三个要做的就是帮我把每个初始值对应的设计参数确定出来。”

  在二十多年之后,这个过程可以完全交给电脑来完成,但在这个时候,至少以他们现在的条件,很多东西还是得动手去算,尤其是要查相关的工程手册。

  周书万三人如小鸡啄米般点头。

  “步骤是这样的,我先说一遍,如果有不懂的一定要问明白。”

  常浩南说着在纸上写了个(1)。

  “第一步,设定锥形前体母线,固定初始化半锥角并按照锥形长度进行无量纲化。”

  “第二步由我来做,将进气道入口附近区域内的流场马赫数去平均值作为基准流场设计来流马赫数,因为这毕竟还是一架飞机,所以后面的设计点应该会选在1.6马赫左右,不会太高。”

  “第三步,取进气道的三维内转型线在圆锥前体纵向对称面内与圆锥前体母线的交点为安装定位点,计算进气道入射内锥激波的轴线与圆锥前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作为进气道安装角,具体计算方式是……”

  “第四步,进气道上侧唇口形状由进气道入射内锥激波与圆锥前体的下型面相贯得到,内侧唇口形状由进气道入射内锥激波与圆锥前体的纵向对称面相贯得到……”

  “第五步也是我来做,以进气道入口三维形状为基础,在选取的基准流场内进行流线追踪生成进气道内部型面……”

  “按照这五步计算出来的进气道,理论上就是选定半锥角下的最优设计,至于这些设计安装在米格21的机身上之后哪个效果更好,就需要再像昨天一样去做CFD模拟了,到时候我把结果跑出来,伱们负责整理数据和做图表,应该能很直观地找出最优解。”

  当然,在系统给出的步骤里,最后面还有一个去吹风洞的流程,被常浩南直接无视了。

  他要是能直接申请到超音速风洞这种资源,还用在这跟三个本科生一起改歼7玩?

  常浩南在纸上写下最后一个步骤之后,把笔丢在旁边,站起身来看了看面前的三个队友:“听懂了么?”

  一阵沉默……

  “嗯……听懂了一些,但那些没懂的部分我不确定自己到底哪里没懂。”周书万露出苦恼地表情挠了挠头:“先去图书馆吧,到时候我们先开始算着,如果算到哪不会了再问你。”

  “也行。”常浩南点了点头,然后把桌上自己的东西收拾到包里,周书万则几乎是习惯性地帮着张漫整理她带来的那一大堆资料,一行四人迅速起身离开。

  这间教室的面积并不算大,常浩南刚刚说话的时候也没有刻意压低声音,因此旁边坐着的黄志强四人同样把这些内容听了个清晰。

  “强哥,你听到刚才常浩南他们讨论的那些内容了么?”其中一个人凑到黄志强跟前小声问道:“什么意思啊,看他们这样好像还真有思路?”

  一句话问得黄志强皱起了眉头,有些不爽地看了旁边的队友一眼。

  他也没听懂!

第9章 学霸之间,亦有差距!

  在常浩南刚开始说话的时候,黄志强其实并没有在意,但是很快他就意识到,对方绝对不是什么“刚刚选定设计方案”,而是连具体的设计步骤和计算思路都已经确定下来了。

首节 上一节 5/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