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507节

  而按照目前的进度,涡扇10到明年末或者后年初怎么着也该走到设计定型。

  至于重型模锻压机,目前也能跟上献礼国庆的时间表,在明年年中开始试生产不成问题。

  在解决了设备问题之后,沪飞那边就可以开始生产C909了。

  最开始肯定还是走散件组装的路子,但不管怎么说,有了技术资料,尤其是涉及机体结构的技术资料之后,就算是有了作为特种机平台进行改装的先决条件。

  到那个时候,搞大型预警机的前置条件也就基本成熟了。

  所以,两个人的想法,其实不谋而合。

  只不过,现在的常浩南,注意力还完全放在眼前的涡扇10项目上面。

  作为一台从核心机开始就是从头研发的发动机,台架测试的工作量确实非常大。

  为了提高测试效率,624所甚至临时改装了原本用于测试涡轴/涡桨发动机的SB102号试车台,黎明厂也临时排产了第二台B0102号原型机,同时参与测试。

  尽管如此,在绝大多数科目都是一把过的情况下,台架测试完成装机试飞前的核心项目,还是花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

  姜甫和拿着刚刚打印出来的测试结果,找到正在控制室的常浩南签字:

  “比例寿命测试的结果显示,涡扇10有98%以上的置信度,可以满足设计指标中大修间隔超过1500飞行小时的要求。”

  “按照咱们的标准,到这一步,发动机就可以开始进行装机实验了。”

  后者在报告被打印出来之前就已经看到过结果,此时自然无需再耽误时间,稍加确认之后便在最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所以我在这边的工作基本已经结束了,后面的其它项目,就交给海总负责了。”

  他说着看向穿着一身棉袄,但仍然被南方湿冷天气破防的海谊德。

  “放心吧,我保证把后面的测试数据保质保量交到你手里。”

  后者说话的时候声音都还有点发抖,不过还是能听得出很有把握。

  常浩南也就是例行嘱咐一句,并非真放不下心。

  毕竟海谊德虽然过往的履历一般(相比常浩南来说),但再怎么说也是完整参与过几个型号研发的老前辈,基本功没什么问题。

  后面的那些测试项目,主要也就是等到B0103号运过来才能开始的全循环寿命测试比较耗费时间精力,剩下的只要按部就班照标准做就行了。

  所谓全循环寿命测试,就是真的把一台发动机用到报废。

  而对应的就是刚刚姜甫和提到的、刚刚才被完成的比例寿命测试。

  后者是让发动机执行特定的循环工况,从而按照特定比例缩短测试时间。

  比如常浩南选择1:3的时间比,那就只需要500小时即可模拟正常情况下1500小时的测试时间。

  当然,既然是模拟,自然不可能100%还原。所以才有一个置信度的问题。

  这样做主要是可以缩短一部分流程,让装机测试得以提前开始。

  也就是常浩南马上要去处理的事情。

  ……

  如今的常浩南要飞回盛京,自然不必像以前,或者大多数人那样先飞到桃仙机场,而是直接往北陵机场降落就完事了。

  尤其这次本来就要去112厂,那就更是如此。

  “常总。”

  一下飞机,就看到身穿一身工装的何明带着几个人,到停机坪上迎接。

  “师弟,好久不见。”

  走在稍后面位置的,是跟常浩南已经有差不多一年没见过面的师姐姚梦娜。

  后者这段时间一直负责优化十一号工程的总装效率,以及处理经过改进之后新机体的减重问题。

  经过这两年的历练,她已经有点刻板印象中女博士的那个感觉了。

  看着刚刚从公务机舷梯上走下来、意气风发的常浩南,姚梦娜突然有一种想上去跟对方拥抱示意一下的冲动。

  不过她也知道眼下的场合和时间都不太对,所以很快便把那点感觉压在了心底。

  “常总,1010号验证机已经基本完成总装,现在就停在车间里面,是不是直接去看一下?”

  何明感觉出气氛好像有点奇怪,虽然说不上来,但他还是敏锐地把话题切换到了工作上面。

  “这么快?”

  常浩南本以为自己到地方之后还得等一阵子才能开始装机试飞,毕竟那架验证机跟量产型号的区别不小,属于需要专门进行总装的产品。

  不过112厂的效率显然超乎他的预料。

  “黎明厂去年11月末的时候,就把B0201号机送过来了,然后我们就从负责总装的同志里面挑了几班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都最好的,加班加点把1010号机给提前完成了。”

  何明一边解释,一边转过身,带着常浩南走向距离并不算远的总装车间。

  在已经逐渐开始发力的脉动生产线旁边,孤零零地停着一架黄色涂装的双座版侧卫战斗机。

  它本来应该是首批歼11S中的一架,但在散件生产阶段就被选定进行涡扇10发动机的装机测试。

  所以才有了1010的编号。

  常浩南越过正在产线上总装的另外6架飞机,快步径直走了过去。

  乍一看之下,这架飞机和一般的苏27UBK并无明显区别。

  但如果绕到后半球就会发现,两台发动机的尾喷口存在明显区别。

  右侧发动机仍然是跟其他侧卫系列相同的AL31F。

  但左侧发动机却并没有常见的收敛调节片,而是由一整圈固定不可动的金属片所构成。

  内部还有另外一层。

  也就是引射式喷口。

  相比于应用拉瓦尔喷管原理的收敛扩张型喷管,在低空亚音速条件下对气流的调节能力稍差,但优势在于取消了诸多鱼鳞片和连杆。

  重量更轻,而且可以大幅简化机械结构。

  对于目前华夏的生产水平来说,算是个非常巨大的利好。

  除了这个最明显的区别以外,还有就是为了兼容右侧AL31F的模拟-机械式控制系统和左侧涡扇10的全权数字化控制系统,这架1010号机在机腹进气道之间简单粗暴地设置了一个线缆管路。

  考虑到航发测试机并不需要这个位置的两个重载挂点,所以除了难看点之外,倒是没什么其它问题。

  常浩南绕着飞机转了一圈,然后停留在飞机正后方,紧接着抬起头,盯着两个尾喷口凝视了很长时间。

  “总算是……赶上了啊……”

  他向上伸出手,轻轻按在了涡扇10的尾喷管外侧表面,低声喃喃道:

  “100%国产的三代机,很快就要来了……”

第643章 歼涡扇验证机

  第643章 歼11涡扇验证机

  虽然发动机是常浩南自己设计出来的,但他还是没忍住好奇心,探过头去盯着尾喷口里面瞅了两眼。

  借助着工厂内部为了消除影子而几乎无处不在的光源,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加力燃烧室深处的每一处细节。

  发动机热端出口的结构尽收眼底。

  花瓣状的火焰稳定器、周遭细密的雾化燃油喷嘴,以及透过这些结构,仍然能若隐若现看到的涡轮盘和涡轮叶片……

  如同一幅精雕细琢的艺术品,每个零件都被精心安放。

  过去的这几个月的时间,常浩南每天除了睡觉时间以外,基本都在跟那两台参与测试的01批次涡扇10原型机待在一块。

  不夸张地说,这一型发动机表面哪里有几根管路,哪里又有几根线缆接口,他只要一闭上眼睛就能想出来。

  就像脑子里装了个3D渲染模组一样。

  但是。

  固定在高空台上的发动机,和真正安装到飞机上的发动机,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就像是栩栩如生的雕像和有血有肉的真人。

  看上去好像区别不大,但后者却有着独一无二的生命力……

  钢铁与技术的至高演绎,精密机械的绝美浪漫。

  哪怕是一个普通人,只要站在常浩南这个角度上看一眼,都能瞬间明白,为什么航空发动机能被称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就连主导了整个项目研发过程的常浩南,一时间都感到有些沉醉其中——

  “什么嘛,我好像还挺厉害的……”

  看着面前的场面,他内心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瞬间充盈起来。

  ……

  虽然常浩南自己的内心戏很足,几乎感觉不到过了多长时间。

  但这一幕在外人看来,就是单纯盯着战斗机菊花在发呆罢了。

  而且还发呆了挺长时间。

  但是站在周围的一众人,基本都在之前八三工程的时候跟前者共事过,知道对方的脑子到底有多离谱。

  一个人能应付三四个相互之间没什么关联的工作。

  哪像是会发呆的人?

  所以,他们很自然地认为——

  常总的发呆,那肯定是在思考。

  既然在思考,那肯定是有深意的。

  所以,思考的时间越长……

  总算有人实在绷不住了,凑到何明旁边小声问道:

  “何总……常总他这……不会是看出什么问题了吧?”

  这架编号为1010的验证机是一个单独拎出来的项目,命名叫歼11WS,牵头的就是后者本人。

  所以何明下意识的反应就是自信摇头。

首节 上一节 507/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