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549节

  只会想到当初是你个老小子干的这个事情。

  黑锅最后也绝对会扣在他们仨人头上。

  当然,这也是公平的。

  毕竟,假如另外一条时间线上,欧元在发行之后直接起飞,逆袭美元直接成为世界最主流货币并带领欧洲重新复兴……

  那功劳也会落在他们仨人头上。

  趁势直接组党参选,一跃成为政坛豪强并名留青史都有可能。

  只不过,他们低估了美国人在这件事情上的决心,也高估了欧洲人自己的“独立性”。

  好在这个时候,还不算晚……

  “联系华夏人确实是当务之急。”

  朔伊布勒赞同地点了点头,不过紧接着又话锋一转:

  “但是,现在他们那边的央行和财政部一直不表态,不管这么做的原因是他们真的还没达成统一的意见,还是有意想要拖延时间观察事态的后续发展,都不可能因为我们开口去问就老老实实给出明确的答复。”

  “根据我这些年来跟华夏人打交道的经验来看,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直接去问,对面恐怕会直接开始踢皮球,最多说一些不痛不痒的场面话应付我们。”

  “那也得试试才行,总不可能坐以待毙。”

  卡恩此时已经有点坐不住了:

  “而且,他们一直不作出官方表态,但同时又在商业层面上给我们施加压力,这种姿态说明他们也害怕欧元真的垮了,现在只是想在谈判之前尽可能占据一个有利局面而已,只要我们多试探几次,总会有回应的。”

  按照他的想法,华夏那边虽然在新兴市场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很大,但论硬实力毕竟只是个GDP排行第七的国家,甚至还不如这边三国里面最鶸的意大利。

  就算狮子大开口,也没有那么大的嘴巴。

  所以让对方表态的“性价比”怎么也不会太低。

  但朔伊布勒显然不是这么想:

  “我们三个国家的经济体量加起来是华夏人的六倍,要是按你说的那样做,姿态未免放得有些太低了……”

  德国人如今的经济体量世界第三,又乘着两德统一的东风,目前还处在自信心比较膨胀的阶段。

  虽然理性上能想到“去找华夏帮忙”的想法,但感性上又不想表现的太有求于人。

  欧洲人嘛,就这个德行。

  口嫌体正直。

  “不如这样。”

  意大利人这些年确实没少跟华夏合作,所以维斯科的脑子相对自己的两个同事来说要更加活泛一点:

  “既然华夏人是通过企业来向我们施加压力,那我们也可以用一样的办法,反过来试探一下他们的条件。”

  “反正跟我们有接触的这些企业大多数都是对方的国有企业,他们的表态,就算不能直接等同于官方,至少也能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他们官方的意思。”

  “企业……确定可靠么?”

  朔伊布勒还有些迟疑,但态度明显松动下来。

  “只要双方都有这个意思,就连打乒乓球的上错一次车都能成为破冰的机会,企业凭什么不行……”

  维斯科对华夏还是有点研究的。

  这个思路比较折中,既满足了卡恩迫切解决问题的需要,也让朔伊布勒那边在面子上说得过去。

  因此三人很快达成了一致意见。

  “另外,这件事情一定要注意保密,我是指,对美国人那边。”

  在离开会议室之前,维斯科又特地向另外两人强调道:

  “华夏那边有句俗语,叫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最好暗中找一些之前就已经跟华夏那边有不错私人关系的企业中层去试探,不要在明面上留痕迹,就说是跟着代表团去考察项目,或者是去单纯谈生意,这样美国人就算有心,也会把关注点放在那些重要人物上面。”

  另外两个人都不太懂华夏文化,但世界各国其实都有类似这样的经典表述,因此理解起来倒也不费劲。

  卡恩略加思索,很快想到了一个机会:

  “如果这样的话,我记得欧洲宇航防务集团预计在5月份有个去华夏的行程……好像是两年前签过一个合作协议,在那边的工厂选址和政策已经定好了,这次要去考察那边的生产能力,确定要具体把哪些产能和工序给搬过去。”

  欧洲宇航防务集团,也就是空中客车和欧洲直升机公司的母公司。

  虽说在地理上算是一家荷兰企业,但实质上还是法国人在里面有绝对的话语权。

  见到另外二人都在低头思考,卡恩又继续道:

  “这样一个代表团规模足够大,在华夏呆的时间足够长,行程也足够复杂,甚至中间还要一分为三,同时去三个不同的地方,只要往里面塞几个可靠的人,并不难办成事。”

  “但要是按照现在这个架势持续到五月份,那欧元的信用就可能要连卢布都比不上了……好歹俄国人的央行金库里面真有黄金。”

  维斯科耸了耸肩,语气有些古怪地说道。

  90年代这功夫,欧洲国家的黄金储备几乎都放在美国。

  所以他们刚刚才说,如果到了必须用贵金属支撑欧元币值的时候,基本就相当于满盘皆输了。

  “五月份是原计划,现在情况出现这么大的变化,提前一些过去也很合理,这方面伱们不用担心,我有私人关系可以动用……”

  卡恩心里显然已经有了腹稿:

  “而且,我能看得出来,华夏方面这些年对于航空制造业非常重视,我们趁着这个机会过去,一是可以把提高产业转移比重也当做一个有分量的筹码,二是大概率可以直接见到他们那边比较有影响力的官方人员。”

  “我就任财长以后,专门看过两年前我们跟华夏谈判的全过程备忘录,那一次,最开始也是双方之间单纯的企业合作,但是谈到一半,就把两边的重要领导全都牵扯进来了,到最后才演变成华夏和欧盟之间的官方协议。”

  这件事情,以及其背后针对波音-麦道并购案的一系列操作,算是欧盟近两年面对美国比较典型的胜利,也极大地鼓舞了欧洲人对于一体化欧洲成为世界一极的信心。

  因此另外两个人显然也对其中的细节有所了解。

  如今被卡恩这么一提,顿时觉得前景明朗了不少。

  “好吧,我同意。”

  “我也同意。”

  过去的成功总是令人开心的,所以卡恩才会特地说起两年前的案例。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定的诱导成分。

  比如“万一能再复刻一遍两年前的操作,那咱们三个就能逆风翻盘了”之类。

  “既然这样,要不要直接在这个代表团里面加入一些我们财政机构和央行的人员?万一要谈的话还能更直接点。”

  “不行,央行的人我担心不可靠,太早派过去有可能暴露……”

  “总之动作得快一些,多等一天都可能出大乱子……”

  “……”

第691章 铤而走险

  事实证明,至少90年代这会的欧洲人,真到了生死存亡关头的时候,还是能发挥出一点效率来的。

  没过几天,欧洲宇航集团准备修改行程提前来访的消息就传到了华夏这边。

  这个时候,常浩南本来已经基本忙完了京城这边的事情,正准备动身去江城,保障重型模锻压机最后一个阶段的建造任务。

  结果刚让朱雅丹那边报上去行程没多久,就接到了丁高恒的一个电话。

  “小常,刚接到上面发下来的通知,欧洲宇航集团过两天准备派出一个代表团来华考察,跟我们商定航空产业合作方面的议题。”

  电话接通之后,对方开门见山。

  乍一听到这个消息的常浩南先是一愣,旋即想起了这个欧洲宇航集团就是后来的空中客车集团。

  他这两年促成的对欧合作,如果按照产值来算,大概七成都跟这家公司有关。

  包括去年诱发日本企业口碑崩盘的NSK轴承事件,也是利用了对方旗下的欧洲直升机公司。

  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老朋友了。

  “是准备去我们计划建在庐州的那个航空产业园么?”

  常浩南几乎是脱口而出。

  产业园确定选址是在97年10月,到如今已经有差不多一年半,算算进度的话,各种土地规划、政策扶持还有基础设施一类的前期工作也差不多该进入尾声了。

  毕竟是最高层亲自督办的项目,再加上皖省本身也是发展相对比较好的地区,效率肯定没得说。

  考虑到这产业园从规划开始,就明着说了算是给欧洲航空产业做的配套,现在底子已经打好,后面要如何发展,肯定还是要双方商量着来。

  原计划第一期项目只会把一些不太涉及飞机核心的零部件交给华夏供应商生产。

  但在如今这个大背景下,显然还有商量的余地。

  “产业园当然会去,不过这次对面的代表团规模很大,来访时间也安排的比较长。”

  电话那头的丁高恒回答道:

  “除了庐州以外,对方还申请了几个其它地方的行程,像是冰城直升机集团,还有涪城那座刚建好的航空气象模拟风洞。”

  “这几件事虽然都有各自的主抓单位,但当初基本都是你推动的,所以后面谈判的时候,还是得参考一下你的意见,尤其是产业园那边,很多细节都还需要确认。”

  “这个当然没问题……”

  把华夏的航空产业跟全球航空产业对接,是常浩南从两年前就开始布局的事情,所以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就表态同意。

  不过话才说到一半,他突然意识到,在眼下这个颇为敏感的时间节点搞这一出,欧洲人恐怕也是抱着跟自己刚才一样的想法——

  他这边想要利用欧元的势弱作筹码,换取更大范围的产业转移,对方也一样想着利用自己在航空产业方面的优势,换取华夏对欧元的支持。

  属于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折腾一圈,显然是想起到掩人耳目的作用。

  ……

  应该承认,欧洲人的想法,是好的。

  不过在执行层面,确实还有亿点进步的空间。

  甚至在常浩南得到消息,并推测出欧盟此行目的之前,一份内容详实、结论直白的报告就已经被送到了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

  椭圆形办公室内。

  一名国际事务助理把报告交给了办公室另一侧三排沙发上坐着的另外几个人。

首节 上一节 549/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