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587节

  “还不能这么说、”

  他微微摇了摇头:

  “光是有一台设备证明不了什么,机身关键位置有很多大尺寸锻件,对于工艺的要求甚至比对设备本身的要求更高……”

  “当年我们从苏联买来那台6.5万吨水压机之后,从第一次成功启动,到锻造出符合要求的大尺寸产品,中间足足花了将近三年时间,这还是在有苏联技术人员提供指导的情况下,而他们这台设备本身甚至都还没得到验证……”

  “我不会说他们肯定还没做好准备,但无论如何,现在都没有理由太过乐观。”

  “但是我刚刚进来之前,看他们在工厂里面贴的那些宣传标语,都是说今天就要进行试生产了?”

  得益于她和丈夫两个人都跟华夏这边有密切的业务联系,安妮这些年来也多少学会了一些中文。

  齐格勒这是第一次来华夏,自然不可能看得懂那些方块字是什么,但也能看得出来这是在进行生产之前的最后准备。

  不过,就他的经验而言,试生产跟实际生产之间的差距……

  还是比较大的。

  “女士,一般来说,试生产都会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甚至是象征性的工件,比如最简单的,一块长条形或者半圆形的钢板。”

  齐格勒看着已经开始缓缓复位的液压缸,对旁边的安妮解释道:

  “而飞机隔框的结构可要比试生产出来的工件复杂太多了,可以说根本不是同样一回事……”

  就在二人聊天的功夫,另外一边的领导和嘉宾也已经完成了入座,一名主持人开始介绍今天试生产仪式的大致流程。

  这个年代还没有条件配置自动翻译设备,也不可能给每个代表团成员都配翻译,因此只能对讲话内容进行概略性的解释。

  “你能听懂台上的人在讲什么么?”

  齐格勒问道。

  “语速有点快,大概意思是为了庆祝他们国家建立50年什么的吧……”

  安妮毕竟不是汉语专业,能听懂的信息甚至还不如刚刚翻译提供的概略版本。

  不过这也不重要。

  他们等会还有更加详细的座谈环节,有问题到那时候问就行了。

  一番讲话和庆祝操作之后,锻压机的加载横梁总算缓缓升起。

  试生产出来的工件在两根吊臂的牵引下,从上下梁之间被缓缓牵出,接着升到半空。

  “你看,就像我刚刚说……”

  齐格勒的话说到一半就戛然而止。

  因为他看到的并不是一块钢板。

  而是一个明显的飞机隔框。

  只不过不是客机的。

  而应该是战斗机的……

第732章 法国人被卡脖子了?

  不仅是刚刚还一脸笃定的伯纳德·齐格勒,就连坐在旁边,更多只是看个热闹的安妮,在猛地看见这么个东西之后,也是整个人都懵了一下。

  一来是跟前者刚才说的“简单金属板”区别略大,二来这东西也不太接近她认知范围里面的任何工件。

  “齐格勒博士,这是个……什么?”

  她侧过头,先是迟疑了一下,但最后还是开口询问道。

  虽然锻压工艺能够生产的工件数量千千万万,但是考虑到他们提出参观申请之后,华夏方面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下来,那么安妮合理推测,眼前这个东西应该还是跟航空相关的才对。

  “飞机机身隔框啊……还能是什么?”

  齐格勒被这个问题整的差点红温,毕竟他几分钟之前还在信誓旦旦地说试生产流程肯定会随便搞一个最简单的工件意思一下。

  结果现在盲盒一开,人家掏出来了个大家伙。

  不过安妮并没有任何嘲讽的意思:

  “但是……这个……”

  她本来想说这东西跟她见过的飞机隔框长得不一样,但是在最初的精神震荡之后也很快反应过来了:

  “哦……所以这应该是一架战斗机的……”

  齐格勒点点头,目光仍然死死地钉在那台锻压机,以及已经被吊起到半空中的工件上面:

  “对,战斗机后机身的,而且看样子,这架飞机的尺寸恐怕还不小……”

  说话间,台上的主持人已经宣布了模锻压机零号产品试制成功,华夏那边的看台上顿时掀起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和掌声。

  当然,严格来说,这实际上不是模锻压机生产出来的第一个工件。

  在设备开发,以及工艺测试过程中,肯定是有大量实机测试存在的。

  只不过,那些步骤中搞出来的半成品或者试验品,并不能算在“产品”的范畴里,也不会有正式的生产序列号。

  欧盟代表团这边虽然肯定不会像华夏人自己一样兴奋,但不管怎么说气氛都已经到这了,因此也跟着鼓起了掌,甚至还有好事的学着并不熟悉的中文发音喊了几嗓子。

  安妮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并未接触过军用航空器,否则刚才也不会一时间脑子瓦特认不出这东西是什么,因此只是一边跟着鼓掌一边懵懵懂懂地问道:

  “但是……看上去跟A320还有A330的尺寸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吧?”

  齐格勒摇摇头:

  “战斗机自然不能跟干线客机比尺寸,这个工件的展向尺寸……呃,就是宽度,我目测有2.5米上下,比A320稍微小一些,至于高度就差的更多了……”

  “但是另一方面,客机在飞行过程中也不需要承受战斗机那样大的过载,所以哪怕尺寸小一些,战斗机的结构强度未必就会比中小型客机更低……”

  “也就是说,他们现在真的有生产A320机体大部件的能力?”

  安妮稍微拍了两下之后就放下手掌,压低声音询问道。

  “在产品通过认证之前,任何人都不能说有能力。”

  齐格勒回答道:

  “不过,至少从这个工件的尺寸和用途来看,他们肯定是有这个潜力,所以这次回去之后,我会考虑安排进行一轮生产鉴定,如果能通过的话,就可以开始逐步把一部分机身结构件转移到华夏这边生产。”

  虽然刚才的判断出了点失误,但齐格勒也不是嘴硬的人。

  况且作为空客高层领导,亚洲总装中心这件事对于他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说到这里,他突然转头看向旁边的安妮,同时话锋一转:

  “科伦坡夫人,你们JAA在这方面可不能额外设置政策障碍。”

  在产业转移这方面,作为产业管理机构的JAA和作为企业的空客集团利益并不完全一致。

  尽管前者当年成立的初衷,可以说完全是为了提高后者的竞争力,但这么多年发展下来,早就已经衍生出了属于自己的百万漕工。

  比如不少JAA的高层都有欧洲几个主要国家的党派背景,自然希望能把航空产业留在自家范围内。

  但是,这种利益相关又并不是铁板一块的。

  如果这些人背后的势力是在野一方,反而会盼着企业把所有工作岗位都给弄走。

  比如空客图卢兹工厂的扩建,就是赶上了这么一档子事。

  环境评估的负责人正巧是南部-比利牛斯大区议会的反对派,无论塞多少钱都不愿意给自家政敌送业绩。

  否则空中客车也不会在亚洲总装中心这件事情上表现得如此积极。

  安妮果断摆摆手:

  “放心,之前我们都签过协议的,要给华夏这边的总装项目提供政策便利。”

  但显然,光凭这样的说辞,并不能取得齐格勒的信任。

  欧盟机构是个什么德行他还能不清楚么,真要是想从中作梗,光凭一纸协议恐怕很难约束。

  看着对方一脸狐疑的样子看向自己,安妮也清楚自己这个组织并不是很能取信于人。

  实际上,她之所以会被派过来对接这一揽子项目,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她和她丈夫跟华夏方面的利益高度绑定,因此办事会比较上心。

  只不过这种事情肯定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于是安妮只好更进一步解释道:

  “而且,也不光是协议,重振欧元现在是欧盟,尤其是欧元区几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华夏人现在手里攥着的牌很多,没人会在这个事情上面开玩笑的。”

  “最好是这样……”

  齐格勒说着重新把视线投向前方。

  那个工件此时已经被放到了一个特制的托架上面,看上去像是准备接受参观的样子。

  果然,很快就有几名工作人员走上来,用不太流利的法语和英语表示目前设备已经完成锁紧,请欧盟代表团成员前往生产区域内参观。

  相比于身边的同行们,齐格勒对于那台雄伟的机器本身兴趣寥寥。

  毕竟模锻压机本身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工业设备,从外面一打眼就能看出来的总体结构其实没什么好看的——

  一共也就那么几种,甚至很多资料都完全公开。

  真正有价值的部分在于几个核心结构件的设计细节,以及相对应工控系统的算法和操作逻辑。

  尤其是后者。

  目前法国国内的那台锻压机也迫切需要进行数控化改造,然而当年造出设备的俄国人却已经把很多技术资料给遗失了,导致改造进度一直不太乐观。

  至于世界上其它几台同类型设备,也都是三四十年前投入使用的老古董了。

  只有华夏这台,可能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了数控系统的应用,并做出针对性优化。

  参考价值还是拉满的。

  只可惜安排的参观行程里面并不包括设备操作间。

  当然,这也是合理的。

  毕竟让外人参观这种设备主要是为了展示能力,或者说就是显摆一下,谁也不会蠢到把自己的看家本领给漏出来。

  因此,齐格勒几乎是径直来到了那个刚刚被生产出来的隔框旁边。

  直到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刚刚估计的尺寸有点偏小。

  宽度并不是2.5米,而是有3米以上的级别。

  而如果仅仅是机身隔框都有3米级别的宽度,那整架飞机……

首节 上一节 587/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