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32节

  重点竟然都在那两架歼11WS验证机,或者说,涡扇10上面。

  要知道,这可不是信息大爆炸的自媒体时代,飞机换个发动机,只要有第一个人发出来,很快就能传遍全网,都不用等到第二天,全世界就都知道了。

  纸媒时代,信息流通的速率很低。

  就算有比较专业的媒体,或者开源情报分析机构注意到了涡扇10的存在,消息扩散的范围也不会很广。

  而眼前这些报道,竟然清一色都在关注那两架侧卫上面的新型发动机,显然是经过章亮平专门筛选的。

  给领导提供新闻报道摘要,确实也是秘书的工作之一。

  但如此精确地把关于涡扇10的内容挑出来……

  路走宽了,小子。

  常浩南还真就愿意看这个——

  他当然不需要从这些外部资料搜集什么信息。

  主要是有一种“父母在朋友圈里显摆自家孩子,然后偷偷窥屏看评论区”的快感。

  于是,常浩南兴致勃勃地翻开第一份报纸……

  这篇在10月2号就发行出来的、占据了足足大半个版面的报道,内容十分充实,详细分析了歼11完全国产化之后,对华夏空军的重要意义,以及未来两种第三代战斗机的定位问题。

  还加上了一段非常吸引眼球的、跟空中自卫队F15J的对比。

  只可惜作者断得一手好章,在高潮部分戛然而止,并宣称在后面发行的画册杂志中,还有更加详细的内容。

  好奇之下,常浩南又找到了那份装帧精美的杂志。

  然后就绷不住了。

  杂志里面的内容确实非常详细。

  不仅有大幅的彩色照片,还用了十几页的篇幅,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涡扇11发动机”随歼11一同引进、国产化并进行改进升级的历程——

  没错,这篇文章把涡扇10描述成了AL31F的升级型号。

  又因为是装机对象是歼11,所以直接给按了个涡扇11的名字。

  其中甚至还有“俄方技术人员”发表的回忆和评价,以及发动机的详细技术数据等。

  给常浩南看得一愣一愣的。

  如果不是包括型号名称、总师身份、研发单位和重要时间节点在内,根本没有一个标点符号是正确的话,他甚至会以为是不是研发团队里面哪个人泄密了。

  显然,这位作者没有任何内部消息源。

  但能在纯架空的条件下洋洋洒洒写出这么一篇东西……

  文学水平确实非常了得。

  常浩南哭笑不得地指了指那本杂志:

  “这怎么说的跟真的似的……”

  坐在对面椅子上的章亮平探过头看了一眼,也跟着笑了出来:

  “嗐……内容不重要,民间的瞎猜嘛,主要是民众对于咱们新发动机的期待和呼声很高……”

  “我跟您说,这本杂志定价20块,我那天加价加到50,才从那书摊老板手里抢到。”

  显然,他之前也看过,知道里面写的内容是些什么。

  常浩南听罢人都惊了,但一时间又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只好无奈地摇摇头:

  “也不奇怪,写的确实好。”

  “多亏了涡扇10是我自己设计的,否则我看见这篇……文学作品,估计都要信个三分……”

  ……

  就在常浩南准备看看后面还会有什么离谱内容的时候,办公桌上的电话却突然响了起来。

  章亮平赶紧起身,示意自己先到外面去等。

  常浩南接起电话。

  那边响起了一个稍显陌生的声音:

  “常总,我是航空工业集团梁卓平。”

  常浩南过去的老上司。

  不过,二人之间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直接接触。

  毕竟常浩南基本都是直通丁高恒,后来两边分了家,交集就更少了。

  “梁总,您好您好。”

  常浩南一边回答,一边想着对方找自己能有什么事情。

  “航技那边刚刚传过来的消息,他们接到一份来自达索航空华夏大区负责人奥利弗·魏利签名的合作邀请函。”

  梁卓平开门见山:

  “达索方面的意思是,他们目前的几个主力型号公务机都是针对欧洲市场设计的,因此希望能跟我们合作,开发一款能够适应华夏和北美市场的新型号。”

  航空工业总公司分家之后,华夏航技并没有跟着分家,而是仍然挂在航空工业集团。

  毕竟在当时看来,华夏要想单独出口航空发动机,可能还得些时日。

  就算有,只要业务量不太大,那继续沿用航技的渠道也没什么问题。

  而听到梁卓平的话之后,常浩南的第一反应就是离谱:

  “跟我们合作开发?”

  虽然华夏如今的经济水平一路飞速增长,但仍然处在“进步快是因为起点低”的阶段,至少在99年这会,要说布局公务机这种高端市场,还是稍微早了亿点。

  更别提联合研发了。

  公务机,讲究的是一个调性。

  而至少在90年代这会,常浩南也不得不承认,华夏在高端市场,还缺乏说服力。

  就算真需要这边的某些技术,比如机翼设计或者主动降噪,也应该选择供应商模式。

  梁卓平犹豫了一下,然后解释道:

  “在文件里面公开的原因,是说他们现在的几种主力型号都不能跨太平洋飞行,也没办法从华夏直飞欧洲,确实需要航程更远的型号来跟庞巴迪,还有湾流竞争。”

  常浩南皱了皱眉。

  合理。

  但不够合理。

  而且如果是因为这个理由,那跟他航空动力集团也没直接的关系。

  梁卓平稍微停顿了一下,又继续道;

  “不过,我们通过之前建立的一些私下关系打听了一下,据说是斯奈克玛集团希望能找个机会,跟我们,嗯……准确来说是跟你们,进行技术合作,而达索只是提供一个白手套。”

  “丁主任的意思是,让我问一下常总您的意见。”

第776章 不会真有战忽局吧?

  作为总规划师,以及领导班子中唯一还负责一线研发工作的成员,这种事关重大的对外合作项目,先联系到常浩南这来,倒是正常的。

  斯奈克玛,也就是法国国营航空航天集团。

  虽然听着像是个类似“华夏航空工业集团”这样的东西,但实际上斯奈克玛这个名字本身并不算特别出圈。

  知名度更高的,反而是斯奈克玛与通用电气联合成立的CFM公司,以及后来,与萨基姆合并组建的赛峰集团。

  因此面对梁卓平的解释,常浩南第一反应是……

  没反应过来。

  华夏目前在航发方面确实已经有了些起色,但真正落了地的项目还仅限于一个涡扇10。

  由于研发力量比较薄弱,哪怕是常浩南之前提出的、以现成的涡扇10核心机搞航改燃和大涵道比发动机,也得等到涡扇10本体最终设计定型之后才能开始。

  至于落地,那且要再等几年呢。

  这功夫,法国人突然要来谈合作。

  还是以这种遮遮掩掩的手段进行。

  遮掩的手段还这么粗糙。

  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既视感。

  实在是让人想不通要谈什么。

  “这件事情,我一个人不好直接做主,需要集团内部讨论一下再做决定。”

  常浩南突然发现,这种打太极的方式确实有点好用。

  “这倒是不急,我也只是例行通报一下情况,过一会,会有航技那边的工作人员把对方的来函文件带过去。”

  电话那边的梁卓平回答道。

  常浩南如今已经是有正式领导职务的人了,很多事情还是要走正规程序留档,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直接在丁高恒办公室里面说。

  挂断电话之后,常浩南向后靠在办公椅上,一边揉着额角一边思索起来。

  当然,不管对方想要干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接触肯定还是要接触一下的。

  只是在那之前,得先做一些思想准备。

  至少定下来谈判的主基调。

  是积极推进,还是以扯皮为主。

  按照他的记忆,这家公司在2005年成为赛峰集团的一部分之前,跟华夏之间的交流应该仅限于维修民航飞机广泛使用的CFM系列发动机。

  以及,在涡扇10立项——不是他这次立项,而是上一次立项初期,也就是差不多十年前,那时候华夏还准备把涡扇10搞成一台F110类似物,因此希望能从作为CFM集团股东之一的斯奈克玛集团获得一些关于CFM56核心机的技术资料和技术指导。

  但80年代末那会,华夏和西方阵营之间的关系已经开始转冷,又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华夏和法国之间的关系尤其出现过一些波折,所以这个事也就逐渐不了了之了。

  再往后,就是常浩南直接另起炉灶,现在的涡扇10除了名字以外,跟之前那个方案,以及CFM56都已经完全不同,自然也用不着再跟对方扯上什么关系。

  结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虽然还不清楚为什么,但攻守易形,轮到对方主动上门求合作了。

首节 上一节 632/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