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38节

  虽然已经认清了现实,但想起比自己小三届的师弟如今已经成了实验室负责人和二级教授,姚梦娜还是有一种颇为魔幻的感觉。

  “我……”

  常浩南喝豆浆的动作突然停顿了一下:

  “我的情况不太一样,没什么参考价值……”

  当年常浩南保研面试的时候,常规问题一个都没被问到,而是上去给下面坐着的几位大佬讲了个课,然后就过了……

  ……

  很快,就到了约定面试的时间。

  第一个走进教室的,就是那名专业排名第一的京航学弟。

  外表平平无奇,给人感觉甚至有点内向。

  “两位老师好,我叫栗亚波,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飞机系的大四学生,专业课平均成绩93.7分,排名专业第一,大三的时候曾经协助李光教授完成过一项关于小型平直翼无人机的结构设计研究,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

  要不怎么说人不可貌相呢。

  虽然刚进来的时候看着有点畏畏缩缩,但小伙子说起话来非常流畅且面色如常,除了紧紧攥着的双拳之外,根本看不出其它紧张的痕迹……

  “高考的时候,为什么选择飞机系啊?”

  常浩南来了个突然袭击,并没有问起本科阶段的事情——其实也没什么好问的,本校学生,所有情况直接问唐林天就知道了。

  “因为我高三下半学期刚开学的时候,看到了东南方向海陆空三军联合演习的报道,觉得咱们国家的装备跟外国比起来太落后,所以想要造飞机!”

  这个回答绝对不是标准答案。

  但却非常合常浩南的心意。

  因为他当年之所以决定在刘洪波的课上设计一架战斗机,也是因为受到了同样的刺激。

  “那……为什么想要到我这个新实验室来读研啊?”

  第二个问题就相对比较常规了。

  如果是做过完善准备的话,甚至都是有标准答案的。

  比如看过xxx书和xxx论文,对您的研究方向充满兴趣云云。

  不过这位栗亚波显然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人。

  他挠了挠头,露出了一个有些不好意思的表情:

  “因为我上大一的时候,就听不止一位老师讲起来过您的传说,开始我还不太信,后来发现数值模拟原理与方法那门课的教材是您编写的,才觉得好像是有点厉害,正好我拿到保研名额之后,看到您竟然留校任教了,所以就想着来感受一下您到底有多厉害……”

  姚梦娜听完这段回答差点没绷住,旁边的常浩南也是无奈地笑了笑。

  刚刚第一个问题,还有可能是对方看过他当年领五四奖章时候的发言而投其所好,那这个回答,肯定算是比较真性情的。

  “可以……我想你会见识到的。”

  姚梦娜在旁边点了点头,接着又问道:

  “你刚刚自我介绍的时候提到自己本科阶段就发表过论文,应该是之前来信的时候附上的那篇?”

  栗亚波点点头。

  “对于数值计算过程中,大展弦比平直翼的气动弹性不稳定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听到这个问题,常浩南不由得转过头,看了一眼姚梦娜——

  这是当年二人认识之后,他帮助对方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涉及到给运7-200A,也就是如今新舟60更换新机翼的一个项目。

  常浩南也是从那个项目开始,真正让杜义山看到了他身上的无限可能,于是才有了被特许加入八三工程的后话。

  姚梦娜现在问起这个问题,看起来是对当年的事情记忆很深。

  而栗亚波也给出了跟当年常浩南一样的答案:

  “是用偶极子格网法,大展弦比平直翼在结构上可以作为梁式机翼进行分析……”

  姚梦娜的目光中带上了几分怀念,也转过头,瞟了常浩南一眼。

  然后二人的视线就出现了一瞬间的交汇。

  一瞬间后又同时看回到前面。

  好在这时候栗亚波还在解释自己的办法,并没有发现任何异样。

  “怎么想到的这个思路?”

  姚梦娜又接着问道。

  “因为我记得刘洪波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提到过这种方法……”

  栗亚波倒也实诚,没说是自己独立想出来的。

  显然,他算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而常浩南,则正好是那个肩膀……

  本来,面试到这里,时间已经差不多了,但姚梦娜却又开口道:

  “假如,我是说假如伱没有成为常教授的学生,那你愿不愿意到同一实验室里面其它老师的名下读研?”

  栗亚波的面色闪过一瞬间的纠结,但最后还是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这个时候,旁边的计时器已经发出了倒计时即将结束的滴答声,因此常浩南赶紧打断了好像还意犹未尽的姚梦娜:

  “可以了,面试就到这里吧,回去等消息,一个星期之内,我们会联系你的辅导员,把结果告知给你。”

第783章 沪东造船厂的撒手锏

  在所有面试结束之后,常浩南最终还是决定把栗亚波招到自己名下。

  一来是跟唐林天确认过情况之后,发现小伙子的各方面能力确实很强,二来他也确实比较对常浩南的脾气。

  招学生嘛,无非就是三点。

  天赋、能力、人品。

  都没问题,剩下的就是个眼缘了。

  当然,姚梦娜也不是全无收获。

  在后面的面试中,她跟一名叫做万川晴的女生聊得非常投机。

  后者来自金陵大学理论物理专业,虽然没有像栗亚波那样本科阶段就发过文章,但专业课平均成绩高达恐怖的97.3分,而且还拿过全国物理学竞赛的一等奖,距离进入国际奥赛集训队只有一步之遥。

  照理来说,这种潜力巨大的学生,上的还是金陵大学这种理科强校,一般要么出国深造,要么就在本校继续读研了。

  但万川晴却想要理科转工科,进入更贴近应用的方向——实际上这也是很大一部分理学专业学生在读研时的选择。

  因此才想要申请最近几年名头正盛的京航。

  而姚梦娜作为一个新导师,也恰好希望自己能在理论基础层面有所进展。

  于是二人的需要恰好互补,堪称一拍即合。

  除了这两人之外,还有另外两名同学表示愿意在没有被常浩南本人招收的情况下,作为同课题组内其它导师的学生加入火炬实验室。

  常浩南保留了他们的简历和申请资料,准备等刘方平和雷志兴过段时间从上沪出差回来之后,再让二人自行决定。

  当然,在等待的时间里,这些学生仍然可以继续联系其他学校和导师。

  双向选择嘛。

  只要没最终确定,都可以养备胎。

  虽然只有五个人,但面试还是持续了几乎一整个上午的时间。

  当二人经过一番商讨之后最终做出决定时,已经到了接近午饭的时候了。

  “没想到啊……”

  起了个大早赶到学校的常浩南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身体,让各个关节发出一阵噼噼啪啪的声音:

  “我最开始还以为像咱们这种新课题组加上新老师的组合,学生在最终做决定的时候会比较顾虑呢……”

  他自己极其耀眼的经历,固然可以吸引不少人一时冲动之下投简历。

  但众所周知,一个好的研究人员,未必就是一个好导师。

  因此,常浩南本以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期”之后,学生们的热情会消退一些。

  然而事实证明没有。

  在前来面试的五个人中,有四个人都表示只要能加入火炬实验室,哪怕换个导师也没问题。

  这个比例算是相当夸张了。

  “你这就是何不食肉糜了。”

  姚梦娜也站起来,把桌上散落开的资料归拢起来装进包里,然后简单把头发扎成了一个长马尾:

  “多少课题组都在发愁没钱没项目,研究生拿不出成果毕业,咱这可倒好,校企联合,每年至少几百万的科研经费保底,再加上京城专门给批的地、设备购置和场地建设专项经费,任谁都能看出来至少在几年内既不缺钱也不缺资源,哪怕是院士的课题组,都未必能有这么豪横。”

  “更何况,校企联合意味着毕业之后的就业也能多条出路,你当老师的,难道还能看着自己学生饿死不成?”

  “就这条件,别说只是让他们换个导师,就算是没有导师,只要能毕业,都有不知道多少人抢破头愿意来。”

  被姚梦娜一通解释下来,常浩南想了想,觉得还真是这么回事。

  毕竟,本来也有很多只管招生不管培养,甚至直接把研究课题丢给学生了事的导师。

  换句话说,即便没有导师指点,也大概率不会影响到毕业。

  但要是连课题和经费都没有,那可就真没指望了。

  ……

  刘方平和雷志兴并没有让常浩南等太长时间。

  面试结束后没几天,二人就赶在进入11月之前回到了京航。

  “这就是我之前跟你们提过的那两个学生的简历,回去以后仔细看一下吧。”

  常浩南从抽屉里取出两个信封,放在办公桌上:

  “我和姚老师前些天已经面试过,没发现什么大问题,如果你们还有什么想了解的,也可以再打电话过去详细问一下。”

首节 上一节 638/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诸神降临:开局被人抢了机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